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爱与被爱

2022-01-07叙事散文叶浅韵
爱是人性里最基本的情感,首先懂得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被爱是人性的一种渴望,要想接受这样的馈赠,只有学会先去爱别人。爱是一个很温暖的字眼,它让人性闪着光辉,再怎么卑微渺小的人,只要胸怀博爱怜悯之心,总能彰显出人的伟大。亲情里的爱是血……
爱是人性里最基本的情感,首先懂得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被爱是人性的一种渴望,要想接受这样的馈赠,只有学会先去爱别人。爱是一个很温暖的字眼,它让人性闪着光辉,再怎么卑微渺小的人,只要胸怀博爱怜悯之心,总能彰显出人的伟大。 亲情里的爱是血脉所赋予的,那是一种自然的无需任何回报但流露出来的爱,无论你身有多远,总有亲人们殷殷的目光。如果我们把爱理解为狭义的爱,它只与爱情有关。爱便是收藏于心的那份深情,无论何时想起,都是心底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夺人心魂魄,让人留恋。爱情是人生旅途里最动人的华章,没有它生命便缺失了最美的颜色。 爱是一种快乐的付出,因为喜欢,便想摘星月换取那明媚的浅笑,只要是对方所想所愿的,就是我要追求得到的。每个人都愿意被这样的爱所围绕,只是当爱情过了保鲜期后,那样的热情和激情都是要打了折扣的。如果还有幸牵着左手和右手,已是融入了血脉的亲情。所以人们就异常想去爱,而不管在什么样的年龄里,心底总保存着心灵悸动的权利和向往。

无奈那永恒的爱情只活在人们幻想的文字里,它始终经不起时间与空间的考验。窃一直以为永恒的爱情只存在于悲剧性的爱情里,在很甜蜜相爱的时刻,另一方突然离逝。那样的爱情就被定格了,永远活在另一个人的心中,直致被无限放大。人们心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情结,那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我曾听闻过一个故事,说一女同志年轻时漂亮风情,是小城的一枝花,那个年代的同龄男人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很多男人倾慕于她,最后她嫁给了一个很优秀的男人,倒也是金玉良缘,鲜花插在了漂亮实用的花瓶里,当是锦上添花的人间美景。经历甜蜜最后到平淡,他们过着寻常夫妻的日子。无奈天妒良缘,五十几岁时丈夫因病撒手人寰,她哭得死去活来。当悲伤也被岁月渐渐淡去很多的时候,子女亲朋们相劝着要为她找老伴。俗说这满堂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这人老了是很害怕孤独的。这其中就有一个年轻时暗恋她的男人也丧了偶,据说年轻时她正眼都不想看的男人,不知是同病相怜还是天作缘分,总之是走到一起了。把那年过半百的男人乐得是喜上眉梢,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象是年轻了十岁。以前从不下厨洗衣的人,现在什么活都干了,那女的喜欢打麻将,他不会打,但却愿意陪在她身边一下午。他的子女们可看不下去了,认为是自家的老爸吃亏上当了。其实她们又哪知老爸心里的快乐呢?从这个故事,我更加明白了爱是一种付出着的快乐,其中的幸福滋味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的。 如果把爱赋予广义,那便成了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的爱,说起来让人觉得空泛无边,但只有这才是人间大爱,它无疆无域,博大恢宏,感天动地。这种不是亲人也非爱人的爱,让人心生感动,这样的情怀融合了一种民族情结,延伸了生命的另一种意义。当我看到国家面临灾难时,我们民族所展现出来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决心时。我被深深的震慑了,虽然我渺小如一滴水,当我汇入大海时,便可容纳百川,那是何等的气量哦。从此我不敢再说我只是一只小小鸟,即使我不能飞高飞远,天空仍然是我的家。 孙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唤想了多少民众,他的一生为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过多少革命先烈的奋斗, 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可否把目光投向那些阴暗的角落里,关注一下民众的疾苦,也把爱洒向人间,做一个真正懂得爱与被爱的人呢?

[ 本帖最后由 叶浅韵 于 2010-5-6 13:5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