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苍凉所以呼唤(修订稿)
2022-01-07叙事散文马林健
因为苍凉所以呼唤
——读杨晓敏《凉山的呼唤》
马升红我从未写过,只是未曾写过;我从未爱过,只是未曾爱过。——玛格丽特·杜拉斯曾经努力地去读名作《宇宙源流论》,那时我是“怀着少年的天真的爱和憎”去读的,没有读完便放下了。现在,当我捧起杨晓敏……
因为苍凉所以呼唤
——读杨晓敏《凉山的呼唤》 马升红
我从未写过,只是未曾写过;我从未爱过,只是未曾爱过。
——玛格丽特·杜拉斯
曾经努力地去读名作《宇宙源流论》,那时我是“怀着少年的天真的爱和憎”去读的,没有读完便放下了。现在,当我捧起杨晓敏的《凉山的呼唤》时,我又想起了那本没读完的书。这两本,都是彝人写彝人自己的书。读《凉山的呼唤》这部书,我“捞起一桶清凉的井水……”。
鲁迅的《故乡》,以阴郁、灰暗、死寂作为行文的基调,这种感觉令我毛骨悚然。鲁迅是患了严重的怀乡“病”的,这种症状是忧郁、悲哀而且缄默,不然闰土的一声“老爷”为何叫得他几乎落泪,而两斤绍酒,10个油豆腐又为何足以让他凭楼望雪,呆坐得如一根木头呢?诗人戴望舒有名诗“怀乡病,怀乡病/这或许是一切/有一张忧郁的脸/一颗悲凉的心/而且老是缄默着/还抽着一枝烟斗的/人们的生涯吧”(《对于天的怀乡病》)鲁迅把“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杨晓敏没有这样,因为苍凉,他所以呼唤,“崇尚着雄鹰,期望着未来”,因而他要“把我所知道的凉山和彝人的文化告诉给世界,以展示我们民族独特的美丽”。
在作者的眼里,凉山是苍凉的。作者写道:
我看见,从高山上下来,砍了些竹帚到集市叫卖的汉子。
我看见,怀抱着婴儿,背负着沉重的柴火步行在山路的女人。
……
我看见,走了一天的路见不到一棵绿色的大树,荒寒野里,这是我的祖先写下的关于“猎人与森林”的土地吗?
……
这种“苍凉”是一种残缺,是一种与凉山保存完整的古老传统文化相悖的格格不如的残缺。但这种残缺的“苍凉”本身也是一种创伤的美丽,因而,这种创伤的美丽凸现着杨晓敏的精神创伤。支撑着杨晓敏思考和写作的不是“苍茫的生存背景”,而是自己的思考灵魂,是彝族这个优秀民族历史积淀的民族个性。与其说我在阅读杨晓敏的文字,不如说我在阅读彝人美的灵魂,在阅读他的人格和精神。他在坦露自己民族灵魂的同时,也在坦露自己灵魂的真诚,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莫名的魅力 。
《凉山的呼唤》的压卷之作是《回望凉山》。以《凉山的呼唤》开场,以《回望凉山》收尾。开头写道:“我就知道了,我的祖先来自那里,我的根就在大凉山,那是一片属于彝人的土地,将来,我死了,也要顺着祖先的迁徙路线,在毕摩的引导下,魂归那里。结尾写道:“告别凉山,是一种悲壮的选择,而谁又能离得开这块写满了祖先脚印的土地呢?……告别了凉山,却一刻也离不开凉山”。不知是杨晓敏有意为之,还是偶然的巧合,这让我想起了“叶落归根”这个词眼。我们本源于黄土,我们终要回归黄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说我从杨晓敏《凉山的呼唤》“捞起一桶清凉清凉的井水……”。
“彝族是最重视理性思维的民族,‘能言议屈服种人者……便为文’”,有人曾这样说。“彝族是用诗说话的民族”,王充闾曾胆言:“我敢说,要找一个像彝族那样 全民族都迷恋诗歌,沉浸在写诗、诵诗、用诗的巨大热忱里,形成一种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征,走遍天涯也不容易。”杨晓敏就是用这种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性完成这部散文集的,他用理性的思维形式去思考本民族,为本民族定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话语太显苍白了,杨晓敏没有这样地去大声疾呼,而是以一个彝族作家独特的声音把“我的故土我的民族”的那种“深情地爱”呼唤。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她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古老的神话本身就具有催人折服的永久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以幻想的形式歌颂了人类的创造了,而且以幻想的形式歌颂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当现代的人们回过头去欣赏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时,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在那些古老的神话里,有着一切真理的种子,有着美和善的根源。”杨晓敏正是以“龙鹰之子”所特有的眼力精神饱满地去发掘这种真善美的根源。他注定要作一回寻根人。
“眼有所见,必有所思”。杨晓敏曾多少次走在凉山,也曾多少次回望过凉山,每到感动处,便要潸然泪下。“看着窗外苍茫的群山,看着那些说着和我同样语言的穿着察尔瓦(毛制披毡)的男人,看着和妹妹一样的穿着三色百褶裙的女人 ……”于是,“我望见了你/我的眼睛里面流出河流”。杨晓敏的写作是沐浴在泪水中的写作,他的人生是沐浴在泪水中的人生。曾有人说过:“人本来就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圣经中说:
但愿我的头为水,
我的眼为泪的泉源,
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圣经·耶利米书9:1》)
杨晓敏的眼泪,是那凉山脚下的一泓清泉。
杨晓敏的文字,是那凉山哭泣的声音。
杨晓敏是流着泪水飞翔的一只鹰,他这样呼喊:
我——是——彝人! ——2009年6月2日修定,丽江。 [ 本帖最后由 马林健 于 2009-6-3 12:17 编辑 ]
——读杨晓敏《凉山的呼唤》 马升红
我从未写过,只是未曾写过;我从未爱过,只是未曾爱过。
——玛格丽特·杜拉斯
曾经努力地去读名作《宇宙源流论》,那时我是“怀着少年的天真的爱和憎”去读的,没有读完便放下了。现在,当我捧起杨晓敏的《凉山的呼唤》时,我又想起了那本没读完的书。这两本,都是彝人写彝人自己的书。读《凉山的呼唤》这部书,我“捞起一桶清凉的井水……”。
鲁迅的《故乡》,以阴郁、灰暗、死寂作为行文的基调,这种感觉令我毛骨悚然。鲁迅是患了严重的怀乡“病”的,这种症状是忧郁、悲哀而且缄默,不然闰土的一声“老爷”为何叫得他几乎落泪,而两斤绍酒,10个油豆腐又为何足以让他凭楼望雪,呆坐得如一根木头呢?诗人戴望舒有名诗“怀乡病,怀乡病/这或许是一切/有一张忧郁的脸/一颗悲凉的心/而且老是缄默着/还抽着一枝烟斗的/人们的生涯吧”(《对于天的怀乡病》)鲁迅把“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杨晓敏没有这样,因为苍凉,他所以呼唤,“崇尚着雄鹰,期望着未来”,因而他要“把我所知道的凉山和彝人的文化告诉给世界,以展示我们民族独特的美丽”。
在作者的眼里,凉山是苍凉的。作者写道:
我看见,从高山上下来,砍了些竹帚到集市叫卖的汉子。
我看见,怀抱着婴儿,背负着沉重的柴火步行在山路的女人。
……
我看见,走了一天的路见不到一棵绿色的大树,荒寒野里,这是我的祖先写下的关于“猎人与森林”的土地吗?
……
这种“苍凉”是一种残缺,是一种与凉山保存完整的古老传统文化相悖的格格不如的残缺。但这种残缺的“苍凉”本身也是一种创伤的美丽,因而,这种创伤的美丽凸现着杨晓敏的精神创伤。支撑着杨晓敏思考和写作的不是“苍茫的生存背景”,而是自己的思考灵魂,是彝族这个优秀民族历史积淀的民族个性。与其说我在阅读杨晓敏的文字,不如说我在阅读彝人美的灵魂,在阅读他的人格和精神。他在坦露自己民族灵魂的同时,也在坦露自己灵魂的真诚,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莫名的魅力 。
《凉山的呼唤》的压卷之作是《回望凉山》。以《凉山的呼唤》开场,以《回望凉山》收尾。开头写道:“我就知道了,我的祖先来自那里,我的根就在大凉山,那是一片属于彝人的土地,将来,我死了,也要顺着祖先的迁徙路线,在毕摩的引导下,魂归那里。结尾写道:“告别凉山,是一种悲壮的选择,而谁又能离得开这块写满了祖先脚印的土地呢?……告别了凉山,却一刻也离不开凉山”。不知是杨晓敏有意为之,还是偶然的巧合,这让我想起了“叶落归根”这个词眼。我们本源于黄土,我们终要回归黄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说我从杨晓敏《凉山的呼唤》“捞起一桶清凉清凉的井水……”。
“彝族是最重视理性思维的民族,‘能言议屈服种人者……便为文’”,有人曾这样说。“彝族是用诗说话的民族”,王充闾曾胆言:“我敢说,要找一个像彝族那样 全民族都迷恋诗歌,沉浸在写诗、诵诗、用诗的巨大热忱里,形成一种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征,走遍天涯也不容易。”杨晓敏就是用这种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性完成这部散文集的,他用理性的思维形式去思考本民族,为本民族定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样的话语太显苍白了,杨晓敏没有这样地去大声疾呼,而是以一个彝族作家独特的声音把“我的故土我的民族”的那种“深情地爱”呼唤。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她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古老的神话本身就具有催人折服的永久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以幻想的形式歌颂了人类的创造了,而且以幻想的形式歌颂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当现代的人们回过头去欣赏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时,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在那些古老的神话里,有着一切真理的种子,有着美和善的根源。”杨晓敏正是以“龙鹰之子”所特有的眼力精神饱满地去发掘这种真善美的根源。他注定要作一回寻根人。
“眼有所见,必有所思”。杨晓敏曾多少次走在凉山,也曾多少次回望过凉山,每到感动处,便要潸然泪下。“看着窗外苍茫的群山,看着那些说着和我同样语言的穿着察尔瓦(毛制披毡)的男人,看着和妹妹一样的穿着三色百褶裙的女人 ……”于是,“我望见了你/我的眼睛里面流出河流”。杨晓敏的写作是沐浴在泪水中的写作,他的人生是沐浴在泪水中的人生。曾有人说过:“人本来就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圣经中说:
但愿我的头为水,
我的眼为泪的泉源,
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圣经·耶利米书9:1》)
杨晓敏的眼泪,是那凉山脚下的一泓清泉。
杨晓敏的文字,是那凉山哭泣的声音。
杨晓敏是流着泪水飞翔的一只鹰,他这样呼喊:
我——是——彝人! ——2009年6月2日修定,丽江。 [ 本帖最后由 马林健 于 2009-6-3 12:1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