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西坡瀑布之一:石门关内瀑布群
2020-09-24叙事散文杨木华
石门关内瀑布群杨木华漾濞的早春二月,依旧是一个水瘦山寒的时节。可如果你到石门关走一走,那条清澈的溪流,那些飞扬的瀑布,那样幽深的瀑潭,一定把你深深浸润,连你的梦,都一定是湿湿的……
站在石门关前那座曾经是电视剧《天龙八部》取景点的石拱桥上
石门关内瀑布群杨木华
漾濞的早春二月,依旧是一个水瘦山寒的时节。可如果你到石门关走一走,那条清澈的溪流,那些飞扬的瀑布,那样幽深的瀑潭,一定把你深深浸润,连你的梦,都一定是湿湿的……
站在石门关前那座曾经是电视剧《天龙八部》取景点的石拱桥上,你只要看看纵横斜卧河谷的大青石,以及大青石间哗啦啦流过的溪水,你的心中,某种渴望一定渐渐升腾:那大气磅礴高入云天的两个石崖之间,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故事,等着主角的出现!曲径通幽处,关内瀑布深,让我带你走向这个幽密之所,探寻石门关的瀑布群,享受一番人生的温润与清凉……
走近石门关,首先迎接你的,是路北面山坡大石上滑落的小瀑布。那小巧的瀑流,紧贴着一个斜伸的平滑巨石溜下来。没有跳跃起伏,没有水花四溅,似乎每一滴水都平铺在岩石表面,可滚动翻转,一定发生在水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因为,那些滑落的水,虽然平展,但一律洁白成水花,石崖底部的大水池把瀑流收束,只有少数的清流溢出,淌到一条引水渠中。我们就沿着渠道往石门关走去。石门之前,一池清澈的春水,把所有的目光汇集。那是怎样的绿啊!青碧的玉石,没有那样的纯净。高原的蓝天,没有那样的幽深。千年的积冰,没有那样的深邃。忍不住下几级石阶,掬一捧幽蓝,每一个脑细胞都被浸染成一种纯粹的净蓝!爬上幽潭边斜卧的巨石,一个瀑布突然出现眼前。
两边的巨石一挤,加上河流中间的巨石一堵,一个瀑布自然形成。瀑流不高,只两米出头。这时节水小,无法翻越中央的巨石,都挤在北侧的一个狭小窄缝里涌出,冲在几个大石头上,水花飞溅,碎玉四散。瀑流脚下,又有一个潭。这潭,用一种浅绿的温润,和下面的深潭区别开来。我来的时节,一群小年轻,都在那个瀑潭中玩耍,他们把易拉罐的啤酒丢在潭中冰镇,那样天然的清冽,一定可以喝出苍山雪的风味……
一脚跨过“石门槛”,我们走入石门关内。当遇到一个古朴淡雅的小亭时,你一定要进去坐坐——我们入内小坐才发现,对面山崖上,一股清流无端垂落。那源头,在十多丈高的几丛野芭蕉树后的石壁深处,崖壁中渗出的水流顺着四季常绿的古老青苔丝丝滑下,细腻小巧。亭子脚下,一丛芦苇,摇曳着洁白的芦花,加上苇丛脚下浅绿潭水的衬托,一种江南风味扑面而来。如果是雨季,这里一定是石门关内迎接你的一个高瀑。往里走,在第二座桥上面几米远处,又一个简单的瀑布呈现:说它简单,是因为瀑流高不过一米,宽只有半米。说它是瀑布,主要是瀑潭的幽深碧蓝。这个瀑潭,随着流水的方向,狭长成幽深的碧玉。才入石门不远,观瀑流,看深潭,一种审美的疲倦渐渐滋生,更有一种深深的期待暗长:石门关深处,会有怎样的景致等着我们?
过颤颤悠悠的吊桥,经曲曲折折的小路,我们很快遇到第二座同样的小桥。站在桥头,感觉两边石崖逼仄仄压过来。回头,来路上溪流两岸的山崖,仿佛已经合拢交错。向前看,却正对一座极高的山崖,前行的路似乎被死死堵住。同行的一个孩子问我:“有路吗?前面?”过桥,当正对的石山已经直抵眼前时,小路一转,一座水泥板桥突然呈现。走上小桥,才真正感受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不远处依旧是一个转弯。可眼前的瀑布不容我们思考,早已用另一种风骨,勾住了我们的双眸!
这个瀑布,依旧是两边巨石一顶,于是溪流只能从中间斜卧的巨石上冲下。那巨石,却不是平滑的斜面,半腰有一个折叠起伏,越往下石头越大,倾斜度也越大。不同季节的流水冲击,石头表面自然沟壑起伏。溪水丰沛的时节,这个瀑布,大约就是个一丈高的瀑布。可是,在我们到来的这个枯水季,一个大瀑布却变成三个小瀑布,呈现三种风格。南面,一溪的清流倾斜而下,轰然作响,飞花溅玉。中间,一股小碗粗的溪水,偷偷从石顶中央的一个凹槽中滑出来,溜到巨石中央的小潭中,一个回旋后又滑落下来,几个弯折之后才掉落下一层,落下立即被分为三小股,以均等的距离,均等的大小,不同的高度,轻轻跌入瀑潭。北面的瀑布,最容易忽略,我们的目光总爱被庞大的事物吸引,而遗漏了一些本属于自己的细腻。那个瀑流,就是茶杯粗细的一股水,落下一尺高后跌在一个石头上,于是飞溅散开,洋洋洒洒零落一地,极似江南园林中的人工瀑布。同行的老苏父子,忍不住顺着中间湿滑的巨石,爬到瀑布的顶上,伸手入水,似乎想一把扯起那个白练的源头,提得更高跌得更诱人……
到这里,峡谷呈现为一个轻柔的S型,看不见前面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候。身边溪流的落差却渐渐大了起来,一两米高的瀑布随处可见,几米深的碧潭间或惹眼。只是,我们似乎都急躁起来,那个雄伟的二叠水呢?
当山路再次回转,第四座小桥突然出现在脚下,而一抬头,不远处那个高昂的二叠水早已扑面而来。过小桥,一个回转之后,一个古朴的亭子悬在高处,低处呢,依旧是一座小桥。我们选择走上近水的桥。站在桥上,远处的瀑布就是一段中间稍稍褶皱的白练,斜铺在巨石上。虽然跌落深潭的轰隆与水汽随风而来,间或鼓震耳膜,不时扑面润脸,可依旧如梦似幻。看够了,我们下桥,打一杯水,把雪山的清凉灌注肺腑。瀑布脚下的这段溪流,三四十米的距离,却有十多米的落差,一沟青石乱踞,满谷溪水横流,小巧的瀑布自然是接连不断。坐到桥下的一个大青石上,我们把自己的惬意一一定格。喝足清冽的溪水,吃够自带的糕点,我们起身,一步一步,慢慢靠近那个主瀑布——二叠水。
踏过一段栈道,翻过几个乱石,瀑布的水汽,就真真切切迷蒙了双眼。这个瀑布有两级,上面的一级,在底下的小桥边,看不真切,还以为瀑流只是在上面的平台上轻轻回转就继续跌落。眼前的瀑潭,很幽深,深到发绿,绿到浅黑,黑到潭底的景象都渺远迷茫,只在潭的边缘地带,留一抹浅绿诱人遐思。瀑流呢?顶部约有一米宽,往下自然分散,靠近底层的时候,大约是崖石想要约束瀑流的不羁,于是把宽到两米多的水流,用一个倒放的撮箕口,收住狂放的水流,汇成一股后跌跌撞撞滚落瀑潭。而这样的收束,大约历经千万年的变迁才达成——瀑布所处之地,完完全全是一整个巨石,流水冲击渐渐形成了凹槽,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景象。
大约是为了安全,向上的栈道在这里封闭了。一群人在瀑潭边歇息,老苏父子和我,越过瀑潭边的巨石,沿着南面的小路,几番辗转攀爬,终于靠近了第一级瀑布。第一级瀑流,并没与比第二级神奇多少,一样的碎玉飞溅,一样的向内收束,一样的轻轻褶皱后滑入瀑潭。而神奇的地方,正是那个瀑潭——我所有见过的瀑潭,都大约呈椭圆型,这个瀑潭,却分明是长方形的,而且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关于瀑潭的成因,我们却产生了分歧。同行的老苏认为那长方形的瀑潭,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我却不赞同,我老觉得,那是平展的瀑流跌落,历经千万年流水切割形成,加上季节变迁水量增减,切割位置前后变化,自然冲出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而且,我们眼前的瀑流,依旧不断向内切割岩石,只是力量大不如前,没有切割出一个规矩的图形罢了——我来的时节,瀑流退缩到瀑潭后约一米处的横断面上。长方形之外,是一个梯形的浅潭,流过浅潭的水,再从梯形的顶部缺口跌落成为下一级瀑布。往峡谷深处走,小路渐渐瘦了,而转角之外的瀑布,依旧轰然作响,依旧溅玉飞花,据说,一沟一谷都是瀑布。为了安全,我们沿着小路,穿过一林野芭蕉,回返小桥。
当夕阳斜斜地照在北岸山崖顶上,我们依依不舍地回返。归途中,苏家小孩问我:“这里叫石门关,可门究竟在哪里?”我笑笑说:“这儿地理形势险要,如果加一道门,不就可以关上了么?其实,这里的门是无形的!对于那些宅男宅女,这道门永远关着!对于那酷爱自然山水的人,这道门一直敞开!” 出石门关时,那个青绿的河潭中,竟然有几个人在痛痛快快地洗澡——还是早春时节啊!
我想,无论哪个季节,无论是外在肌肤的洗濯,还是深入肺腑的灌溉,亦或者仅仅看一眼,只要你到石门关,就一定可以卸去过往的烦恼,携一身苍山雪的清凉,装几座小瀑布的碎玉,开始一种清澈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杨木华 于 2013-3-10 15:52 编辑 ]
漾濞的早春二月,依旧是一个水瘦山寒的时节。可如果你到石门关走一走,那条清澈的溪流,那些飞扬的瀑布,那样幽深的瀑潭,一定把你深深浸润,连你的梦,都一定是湿湿的……
站在石门关前那座曾经是电视剧《天龙八部》取景点的石拱桥上,你只要看看纵横斜卧河谷的大青石,以及大青石间哗啦啦流过的溪水,你的心中,某种渴望一定渐渐升腾:那大气磅礴高入云天的两个石崖之间,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故事,等着主角的出现!曲径通幽处,关内瀑布深,让我带你走向这个幽密之所,探寻石门关的瀑布群,享受一番人生的温润与清凉……
走近石门关,首先迎接你的,是路北面山坡大石上滑落的小瀑布。那小巧的瀑流,紧贴着一个斜伸的平滑巨石溜下来。没有跳跃起伏,没有水花四溅,似乎每一滴水都平铺在岩石表面,可滚动翻转,一定发生在水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因为,那些滑落的水,虽然平展,但一律洁白成水花,石崖底部的大水池把瀑流收束,只有少数的清流溢出,淌到一条引水渠中。我们就沿着渠道往石门关走去。石门之前,一池清澈的春水,把所有的目光汇集。那是怎样的绿啊!青碧的玉石,没有那样的纯净。高原的蓝天,没有那样的幽深。千年的积冰,没有那样的深邃。忍不住下几级石阶,掬一捧幽蓝,每一个脑细胞都被浸染成一种纯粹的净蓝!爬上幽潭边斜卧的巨石,一个瀑布突然出现眼前。
两边的巨石一挤,加上河流中间的巨石一堵,一个瀑布自然形成。瀑流不高,只两米出头。这时节水小,无法翻越中央的巨石,都挤在北侧的一个狭小窄缝里涌出,冲在几个大石头上,水花飞溅,碎玉四散。瀑流脚下,又有一个潭。这潭,用一种浅绿的温润,和下面的深潭区别开来。我来的时节,一群小年轻,都在那个瀑潭中玩耍,他们把易拉罐的啤酒丢在潭中冰镇,那样天然的清冽,一定可以喝出苍山雪的风味……
一脚跨过“石门槛”,我们走入石门关内。当遇到一个古朴淡雅的小亭时,你一定要进去坐坐——我们入内小坐才发现,对面山崖上,一股清流无端垂落。那源头,在十多丈高的几丛野芭蕉树后的石壁深处,崖壁中渗出的水流顺着四季常绿的古老青苔丝丝滑下,细腻小巧。亭子脚下,一丛芦苇,摇曳着洁白的芦花,加上苇丛脚下浅绿潭水的衬托,一种江南风味扑面而来。如果是雨季,这里一定是石门关内迎接你的一个高瀑。往里走,在第二座桥上面几米远处,又一个简单的瀑布呈现:说它简单,是因为瀑流高不过一米,宽只有半米。说它是瀑布,主要是瀑潭的幽深碧蓝。这个瀑潭,随着流水的方向,狭长成幽深的碧玉。才入石门不远,观瀑流,看深潭,一种审美的疲倦渐渐滋生,更有一种深深的期待暗长:石门关深处,会有怎样的景致等着我们?
过颤颤悠悠的吊桥,经曲曲折折的小路,我们很快遇到第二座同样的小桥。站在桥头,感觉两边石崖逼仄仄压过来。回头,来路上溪流两岸的山崖,仿佛已经合拢交错。向前看,却正对一座极高的山崖,前行的路似乎被死死堵住。同行的一个孩子问我:“有路吗?前面?”过桥,当正对的石山已经直抵眼前时,小路一转,一座水泥板桥突然呈现。走上小桥,才真正感受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不远处依旧是一个转弯。可眼前的瀑布不容我们思考,早已用另一种风骨,勾住了我们的双眸!
这个瀑布,依旧是两边巨石一顶,于是溪流只能从中间斜卧的巨石上冲下。那巨石,却不是平滑的斜面,半腰有一个折叠起伏,越往下石头越大,倾斜度也越大。不同季节的流水冲击,石头表面自然沟壑起伏。溪水丰沛的时节,这个瀑布,大约就是个一丈高的瀑布。可是,在我们到来的这个枯水季,一个大瀑布却变成三个小瀑布,呈现三种风格。南面,一溪的清流倾斜而下,轰然作响,飞花溅玉。中间,一股小碗粗的溪水,偷偷从石顶中央的一个凹槽中滑出来,溜到巨石中央的小潭中,一个回旋后又滑落下来,几个弯折之后才掉落下一层,落下立即被分为三小股,以均等的距离,均等的大小,不同的高度,轻轻跌入瀑潭。北面的瀑布,最容易忽略,我们的目光总爱被庞大的事物吸引,而遗漏了一些本属于自己的细腻。那个瀑流,就是茶杯粗细的一股水,落下一尺高后跌在一个石头上,于是飞溅散开,洋洋洒洒零落一地,极似江南园林中的人工瀑布。同行的老苏父子,忍不住顺着中间湿滑的巨石,爬到瀑布的顶上,伸手入水,似乎想一把扯起那个白练的源头,提得更高跌得更诱人……
到这里,峡谷呈现为一个轻柔的S型,看不见前面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候。身边溪流的落差却渐渐大了起来,一两米高的瀑布随处可见,几米深的碧潭间或惹眼。只是,我们似乎都急躁起来,那个雄伟的二叠水呢?
当山路再次回转,第四座小桥突然出现在脚下,而一抬头,不远处那个高昂的二叠水早已扑面而来。过小桥,一个回转之后,一个古朴的亭子悬在高处,低处呢,依旧是一座小桥。我们选择走上近水的桥。站在桥上,远处的瀑布就是一段中间稍稍褶皱的白练,斜铺在巨石上。虽然跌落深潭的轰隆与水汽随风而来,间或鼓震耳膜,不时扑面润脸,可依旧如梦似幻。看够了,我们下桥,打一杯水,把雪山的清凉灌注肺腑。瀑布脚下的这段溪流,三四十米的距离,却有十多米的落差,一沟青石乱踞,满谷溪水横流,小巧的瀑布自然是接连不断。坐到桥下的一个大青石上,我们把自己的惬意一一定格。喝足清冽的溪水,吃够自带的糕点,我们起身,一步一步,慢慢靠近那个主瀑布——二叠水。
踏过一段栈道,翻过几个乱石,瀑布的水汽,就真真切切迷蒙了双眼。这个瀑布有两级,上面的一级,在底下的小桥边,看不真切,还以为瀑流只是在上面的平台上轻轻回转就继续跌落。眼前的瀑潭,很幽深,深到发绿,绿到浅黑,黑到潭底的景象都渺远迷茫,只在潭的边缘地带,留一抹浅绿诱人遐思。瀑流呢?顶部约有一米宽,往下自然分散,靠近底层的时候,大约是崖石想要约束瀑流的不羁,于是把宽到两米多的水流,用一个倒放的撮箕口,收住狂放的水流,汇成一股后跌跌撞撞滚落瀑潭。而这样的收束,大约历经千万年的变迁才达成——瀑布所处之地,完完全全是一整个巨石,流水冲击渐渐形成了凹槽,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景象。
大约是为了安全,向上的栈道在这里封闭了。一群人在瀑潭边歇息,老苏父子和我,越过瀑潭边的巨石,沿着南面的小路,几番辗转攀爬,终于靠近了第一级瀑布。第一级瀑流,并没与比第二级神奇多少,一样的碎玉飞溅,一样的向内收束,一样的轻轻褶皱后滑入瀑潭。而神奇的地方,正是那个瀑潭——我所有见过的瀑潭,都大约呈椭圆型,这个瀑潭,却分明是长方形的,而且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关于瀑潭的成因,我们却产生了分歧。同行的老苏认为那长方形的瀑潭,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我却不赞同,我老觉得,那是平展的瀑流跌落,历经千万年流水切割形成,加上季节变迁水量增减,切割位置前后变化,自然冲出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而且,我们眼前的瀑流,依旧不断向内切割岩石,只是力量大不如前,没有切割出一个规矩的图形罢了——我来的时节,瀑流退缩到瀑潭后约一米处的横断面上。长方形之外,是一个梯形的浅潭,流过浅潭的水,再从梯形的顶部缺口跌落成为下一级瀑布。往峡谷深处走,小路渐渐瘦了,而转角之外的瀑布,依旧轰然作响,依旧溅玉飞花,据说,一沟一谷都是瀑布。为了安全,我们沿着小路,穿过一林野芭蕉,回返小桥。
当夕阳斜斜地照在北岸山崖顶上,我们依依不舍地回返。归途中,苏家小孩问我:“这里叫石门关,可门究竟在哪里?”我笑笑说:“这儿地理形势险要,如果加一道门,不就可以关上了么?其实,这里的门是无形的!对于那些宅男宅女,这道门永远关着!对于那酷爱自然山水的人,这道门一直敞开!” 出石门关时,那个青绿的河潭中,竟然有几个人在痛痛快快地洗澡——还是早春时节啊!
我想,无论哪个季节,无论是外在肌肤的洗濯,还是深入肺腑的灌溉,亦或者仅仅看一眼,只要你到石门关,就一定可以卸去过往的烦恼,携一身苍山雪的清凉,装几座小瀑布的碎玉,开始一种清澈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杨木华 于 2013-3-10 15:5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