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窗外依然是冬天

2022-01-07抒情散文任意
身处暖融融的家里,真的没有感觉是冬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上班族一个个穿着厚厚的棉衣,像一个个棉花包一样在大街上滚动。我也感到自己的笨拙很臃肿。因为昨天的一夜北风刮来了无数的雪花,给大地丰富了一种颜色。这种纯洁而美丽的颜色背后,总藏着一种杀机……
 身处暖融融的家里,真的没有感觉是冬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上班族一个个穿着厚厚的棉衣,像一个个棉花包一样在大街上滚动。我也感到自己的笨拙很臃肿。因为昨天的一夜北风刮来了无数的雪花,给大地丰富了一种颜色。这种纯洁而美丽的颜色背后,总藏着一种杀机,这种无形的东西时时在威胁着人们的精神和肉体。

  其实这个冬天,我感觉比往年来的要晚,温度也不低,而且冷的程度也不高。也许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其实这几年的冬天一只处于亚寒状态,就是年初的那场南方雪灾给人们一种暂时的恐惧,但是很快便转危为安了。最近几年人们用科学的语言来解释地球越来越变温暖的原因。

  事实证明确实属于亚寒状态了,长大后的二十几年里,我真的没有在历经过小时候那种寒冷的氛围。

 乡村的冬天更为显见,入冬后,树上的叶子飘落而至,勤劳的人们不去地里忙乎,但是他们会借着黎明的曙光,拿起扫把和耙子,蒋一叶被封吹落的树叶拢到一起,背到家里存放起来,做今冬的取暖烧火之备料。每个早晨,上学的路上我们都要碰上无数勤劳的身影,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厚厚的棉帽子,还要再围上一条围巾。穿上人工做得那种精细而美其名曰的包子鞋。虽然辨不清他们的脸,但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寒冷。因为看见他们时时不断的跺着脚搓搓手,把手放在嘴边哈气,可以看见他们嘴里的白气像烟囱里冒出来的一样旺盛。

  我们这群不知道冷的孩子们,每个早晨像一群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吵闹着天气的寒冷,而每一天都在寒冷中成长,把一个个寒冷的日子送走,迎来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春天。

  小时候的冬天是寒冷的,上学的孩子大都把手冻得像馒头,脚冻得像猪蹄。每到夜里温暖的被窝里那种奇痒难忍的感觉,导致难以入眠的痛苦足以证明孩子们在经受冬天的磨难。然而那时候的孩子并不觉得受苦,上学照样不耽误课,夜晚还照样挑着煤油灯夜读。冷清村街上也会有几撮小年龄的顽童,在寒冷的夜风中做着原始古老的游戏,热烈的叫喊声把整个冬天的夜晚吵闹的热火朝天。大人们便围着灶房里,烘一堆火柴,做着手中的活计。说东道西,议论长短来打发冬夜的时光。人们在一种满足而且平静的忍耐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期待着一个有一个春天的到来。

  小时候的雪下得真大,有时候几天下起来不停,地面上的雪一两尺厚,一直半个冬天都不能融化,整个冬天都会看见雪的存在,春天还可以依稀可见某个角落里的积雪。下雪的时候不很冷,孩子们都在外边感受着下雪的场景,站在雪中不停地玩耍,直到大人生拉硬拽的把他们扯进屋里。
 
  下雪之后的第二天,房檐上便会垂吊着一圈的冰琉璃,孩子们拿着竹竿,围着房子转悠,敲打着冰琉璃,从地上捡起来就往嘴里吃。那时候的孩子们就把这原始自然的冰棍儿当成最美好的食品。可能那时候还没有人造冰棍的诞生吧。人类的发明往往都是在原始自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再创造。

  春节将至,大雪还是顽固不化。一年一度的走亲访友的大运动,是每个人也避免不了的。我们行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一望无际的白皑皑的原野,给人一种空旷遥远的感觉。踩着积雪,咯吱咯吱的响声,给我们的心里增添了无比的兴奋。自然的美丽是任何能工巧匠也难以创造的奇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历史的寒冷已经随时代渐远。不管是地球变暖的原因,还是科技的发展,取暖的设备应有尽有了。原始的煤火炉最初取代了大锅台,蜂窝煤又进一步取代了煤火炉。后来居上的电暖气电暖风空调都先后进入千家万户,城乡的差别也逐渐缩短了距离。屋里屋外完全是两个天地,想尽办法是屋内四季如春,人们不会再无限度的经受寒冷的侵蚀和威胁。

  人类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的思维。只有敢想敢作敢为的思想去支配,行为才有了一定的启动基础。

  60年代的孩子看到天上的飞机,就追着高喊:飞机飞机你别走,俺家有个大花狗,飞机飞机你下来,俺家有一缸老咸菜。。。。。。儿歌虽滑稽,内容无聊,但足以证明孩子见到飞机的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然而今天的孩子见到的是神州1号,5号甚至7号上天的情景,当然也同样有一种兴奋激动的情绪,这足以证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在于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进取和发展,人们的贪婪决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发展毕竟是件好事。今冬的小城的取暖又有了新的改善,鲁阳供暖公司把温暖的春天送到小城的千家万户,使整个小城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春天般的笑脸。然而户外的天气依然寒冷,上学的孩子依然哈着冻僵的手,缩着脖子彳亍在大街上。教室里依然是冬天,没有暖气,没有温暖。

  前几天从媒体上看到一组镜头,济南某职业院校的宿舍里,寒气逼人,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纷纷向记者反映宿舍寒冷的情况,他们交了不少的学费,但是连暖气都不舍得通,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这是大学生,然而只有几岁甚至十来岁的小学生也同样在寒冷的教室里经受着寒冷的侵袭。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种亵渎,是一种不和谐的音符。政府提出来的口号是穷谁也不能穷教育,苦谁也不能苦孩子。然而恰恰苦的就是这些孩子。

  我感觉有些心理不平,也许是一种职业的习惯,对孩子们的关注一直很特别,常常替孩子们感受某种事物。因为孩子毕竟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希望。

  从温暖的房间里走出来,一点点地感受到街上的寒气渐渐入骨,看到街上棉衣彩裹的人们,心里感觉还是十分寒冷的。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9-2-13 01:4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