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了两本作家传记
2022-01-07抒情散文言子
读了两本作家传记言子⒈ 海明威画传买书,我一般不买配了许多图片的。这样的书看上去眼花缭乱,华而不实;再就是读书是读文字,不是看图片。要看图片,看画册看电视好了。《海明威画传》例外,翻了翻,买下了。配的图片是海明威和他家人的一些生活照,还有几……
读了两本作家传记
言子
⒈ 海明威画传
买书,我一般不买配了许多图片的。这样的书看上去眼花缭乱,华而不实;再就是读书是读文字,不是看图片。要看图片,看画册看电视好了。《海明威画传》例外,翻了翻,买下了。配的图片是海明威和他家人的一些生活照,还有几个与他同时代的大作家,都是黑白,排版也简洁。整本书虽然有不少照片,却很清新。关键是文字,董衡巽的叙述完全是文学语言,文学色彩浓郁。本来是想穿插着其他书读的,读了几行就放不下了。
写作的人,读读这本书都没有害处,看看海明威人家是怎么对待文学和文字的,是怎么修改他的作品的,使其语言更精练更有深意。再看看我们当今的一些作家,功夫都用在写作之外,尽力往一个什么“坛”里挤,捞一些虚名,其实那是和创作毫无关系的,只是昙花一现。海明威是一个过着田园生活的作家,打猎、钓鱼,旅行。打猎、钓鱼,旅行时他也在写作,有些名篇,就是这样完成的。一个作家,没拿笔时其实也在写作,而且这样的时刻很重要。海明威是个边缘作家,他远离美国的什么“坛”,也不怎么和圈内人交往,写自己的小说,过自己的生活,一些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抨击别的作家时,人家呆在屋子里苦练文字(年轻时在巴黎),这成就了海明威是经典的,不是喧闹一时。
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其天真的一面,海明威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证明胸毛不是贴上去的,竟然在一个出版商的办公室和一个上了年纪的评论家打了一架;一个作家对他的作品评论不佳,他在文字里说人家的妻子是个小偷。我们看到了海明威身上的孩子气,这才是海明威。我一直怀疑一个太世故的人能否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好作家都有天真、孩子气的一面。都是活得单纯的。
海明威一生都在谈恋爱、结婚、离婚。读完这本书,我在想海明威背后的四个女人,还有他的情人……
⒉ 丁玲,总有禅机参不破
秦林芳的这本书名取得好。读完,了解了丁玲的后半生,才知道丁玲在大起大落中不但参不透,压根儿就没去参过悟过。要是丁玲在坎坷中参透了一点什么,她也不至于一生都很悲哀。我觉得,丁玲真的很悲哀,这样的悲哀一方面是时代造成的,一方面又是她个人造成的,她要是在不幸的二十一年里好好参透一下,清醒一下,放下政治,淡泊地生活、写作,也不至于那么悲哀。但她就是参不透,把政治看得高于一切,而且把写作等同于政治。一个作家如果这样,就完了,即使写了作品,都不会有生命力。丁玲一方面想写作,一方面又把政治地位看得比写作还重要。丁玲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更多的是个政治干部,是那个时代和新的体制成就了她。那个特殊的年代也将她的写作生命毁掉了,以致她七十五岁回到北京后,还是不能静下心来写作,还把政治当着生命里的第一。 丁玲既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又想是一个彻底的政治家,所以到最后什么都没做好。她的一生都活得很累,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她要戴着面具生活,要不断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打成“反革命”,她可以留在北京写作,但她去了北大荒;中间可以调回北京,她要留下来继续“改造”。丁玲当时的心态,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想到,她以为那样就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没想到蹉跎了岁月。如果她明白一点,留在北京写作或是搞一些研究,多好。如日中天时的她,看不起巴金、老舍、沈从文,甚至在回到北京后还批判萧红的创作。她没想到一个人的作品是不由政治地位决定的,即使当时起了作用,也是短暂的。别的作家不说,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可以流传下去的。 丁玲的小说,我是读不进去的,就是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及有影响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在艺术上都不够成熟,还不是一个大家的作品。是“五四”让她的作品为大家接受。读有关丁玲的文字,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在新时代曾经有着特殊地位的作家。了解了她的后半生,一方面为她惋惜、遗憾,一方面又对她有又一种敬佩。看看吧,1955年五十四岁她从北京去北大荒、1972年和丈夫分别被送进北京秦城监狱单人牢房,1975年,71岁的她和丈夫又被下放到山西农村。读着她被批判、挨打、侮辱的文字,几次流泪了,不单单是一个作家,是一个年老的母亲在经受着苦难和不幸。丁玲挺过来了,可以说是在坎坷和不幸中度过了她的晚年,不得不对她生出敬佩。 没有悟透,是丁玲一生的遗憾,也是她一生的悲哀。不然,她会写出更好的作品。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为了权力和名利,把已经五十多岁的丁玲整得那么惨,更是人的悲哀! 1986年3月5日,82岁高龄的丁玲驾鹤西去,而我在3月4日的深夜读完了这本书。这样的巧合,是不是对一个历经磨难的既是母亲又是作家的丁玲的祭祀。
秦林芳的这本书名取得好。读完,了解了丁玲的后半生,才知道丁玲在大起大落中不但参不透,压根儿就没去参过悟过。要是丁玲在坎坷中参透了一点什么,她也不至于一生都很悲哀。我觉得,丁玲真的很悲哀,这样的悲哀一方面是时代造成的,一方面又是她个人造成的,她要是在不幸的二十一年里好好参透一下,清醒一下,放下政治,淡泊地生活、写作,也不至于那么悲哀。但她就是参不透,把政治看得高于一切,而且把写作等同于政治。一个作家如果这样,就完了,即使写了作品,都不会有生命力。丁玲一方面想写作,一方面又把政治地位看得比写作还重要。丁玲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更多的是个政治干部,是那个时代和新的体制成就了她。那个特殊的年代也将她的写作生命毁掉了,以致她七十五岁回到北京后,还是不能静下心来写作,还把政治当着生命里的第一。 丁玲既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又想是一个彻底的政治家,所以到最后什么都没做好。她的一生都活得很累,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她要戴着面具生活,要不断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打成“反革命”,她可以留在北京写作,但她去了北大荒;中间可以调回北京,她要留下来继续“改造”。丁玲当时的心态,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想到,她以为那样就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没想到蹉跎了岁月。如果她明白一点,留在北京写作或是搞一些研究,多好。如日中天时的她,看不起巴金、老舍、沈从文,甚至在回到北京后还批判萧红的创作。她没想到一个人的作品是不由政治地位决定的,即使当时起了作用,也是短暂的。别的作家不说,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可以流传下去的。 丁玲的小说,我是读不进去的,就是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及有影响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在艺术上都不够成熟,还不是一个大家的作品。是“五四”让她的作品为大家接受。读有关丁玲的文字,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在新时代曾经有着特殊地位的作家。了解了她的后半生,一方面为她惋惜、遗憾,一方面又对她有又一种敬佩。看看吧,1955年五十四岁她从北京去北大荒、1972年和丈夫分别被送进北京秦城监狱单人牢房,1975年,71岁的她和丈夫又被下放到山西农村。读着她被批判、挨打、侮辱的文字,几次流泪了,不单单是一个作家,是一个年老的母亲在经受着苦难和不幸。丁玲挺过来了,可以说是在坎坷和不幸中度过了她的晚年,不得不对她生出敬佩。 没有悟透,是丁玲一生的遗憾,也是她一生的悲哀。不然,她会写出更好的作品。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为了权力和名利,把已经五十多岁的丁玲整得那么惨,更是人的悲哀! 1986年3月5日,82岁高龄的丁玲驾鹤西去,而我在3月4日的深夜读完了这本书。这样的巧合,是不是对一个历经磨难的既是母亲又是作家的丁玲的祭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