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此地空余燕子楼[原创]

2022-01-07叙事散文陈思侠
这一年春天,徐州城内外,柳叶吐翠,迎春花开,紫燕呢喃。与节令的温润不同,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依然沉寂如初,美丽的花色和鸟鸣,并未给这里添增些许的复苏风气。这座香艳的木质红楼里,已有10年时间,没有人踩响那一级级轻巧而鲜亮的台阶。偏僻的燕子楼没有……
    这一年春天,徐州城内外,柳叶吐翠,迎春花开,紫燕呢喃。与节令的温润不同,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依然沉寂如初,美丽的花色和鸟鸣,并未给这里添增些许的复苏风气。这座香艳的木质红楼里,已有10年时间,没有人踩响那一级级轻巧而鲜亮的台阶。
  偏僻的燕子楼没有什么访客。
  梳妆台的脂粉已经变得厚了;镜中神情忧郁的女子,也比黄花更瘦。这与我们在唐代仕女图中所见的“环肥”,多少有些不同了:那些丰腴的女子,饱满而光彩,那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呵,一种风靡蓝颜、红颜的风尚。面容憔悴,形象枯槁,这一切,我们不禁想问:都为着什么?为了谁?
  10年时间,就在手指和笔端,轻悄悄地滑落了。像一朵飘零的梅花,让人心生爱怜,然而又无可奈何。此时此刻的关盼盼,燕子楼惟一的女主人,已是“千日废台还挂镜,数年尘面再新妆”了。这个为情所困,走不出相思的女子,在晓霜、残月间,耗尽了青春的容颜。10年,对于一个满怀青春梦想的女子,有着多少可以负担的重量?多少可以回味的温度呢?
   我从一些古代诗文集的注解里零零碎碎地知道:关盼盼出身于徐州的书香门第,不仅精通诗文,而且能歌善舞。后来家道中落,被徐州守帅张愔娶回为妾。诗人白居易一次来徐州,张愔邀他到府中做客。关盼盼在宴席上为心仪已久的客人表演了歌舞。白居易很是高兴,并当即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的赞美之词。张愔病逝后,年轻貌美的关盼盼矢志为张愔守节,移居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张仲素,10年后拜访白居易,捎去了关盼盼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文人之间的交流,多是基于理解和信任的。但是此时身居庙堂之上的白居易,大约只记得关盼盼的美貌,不肖于与她谈诗会文了。毕竟,从能够传世的文章这个角度上看,关盼盼这样的无名之辈,在整天捻着长须苦吟的大家老白,是看不上眼的。至于能够与她和诗,完全是出于另外的一番心思了。这且不说,我们先就拿关盼盼的这三首诗来看: 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这三首诗中,令各位看官看到的,不是苟且偷生,不是浮华虚伪,而是一个女子情感真挚的流露,是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挂念。相思之苦,相思之情溢于言表。我不知道白居易坐在太师椅上翻阅这三首诗的情态,但维护传统的心理,自是很有重量的。他也应该是知道“独眠人”、“锁愁烟”、“任从灰”的凄凉和悲决的。但是,一个封建官员的定式思维,让他露出了一个卫道士的面孔。我看到一种难于琢磨的狡诙,由一张经历了世俗人情的老脸上,从一道道堆积着风浪不惊的皱纹里,缓缓地流逸了出来。
  白居易,这位一代大师,千古名家,提起朱笔,在满室故纸堆和新春袅袅的绿茶香里,依韵和诗三首。大师老白的手迹,仍由张仲素带回。孰料,一场悲剧就由此引发了,一桩文学史上的公案,揭开了引子。这也先且不说,我们来看看这和诗三首: 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诗中“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说到张愔墓上白杨已可作柱,而生前宠爱的红粉佳人还孤孤单单地独守空帏,倘若真的情真义挚,为何不甘愿化作灰尘,追随夫君到九泉之下呢?这样的质问,不单单是关盼盼,能够领会诗意的人,无不感到白居易用词的尖刻,人情的刻薄。这是不是太过于逼人啊。十年的孤苦,只为“一人长”?只为“不舞霓裳曲”吗?这刻薄中的嘲讽,这尖刻中冷若冰霜的人情,是一把不见血的刀子啊。
  关盘盘想必是忍着满腔的悲愤读完的。她的心,在流转的文字中,一寸寸碎了。为张愔守节十年,没有博取关怀和同情,反而以诗劝死,这是何等的残酷?燕子楼里,这是可以经充满了血腥,一个女子的热血,就要殉于礼教和艺术了。
  我在后来见到的一些诗歌注解中还说:关盼盼后来对张仲素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 
  性情刚烈的关盼盼,就由此开始绝食,十天之后,这位能歌善舞、才华横溢的一代丽人,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凄苦独居了十年的关盼盼,我们通过他对张仲素的回答,看到她对于生死其实已经看得很淡,十年凄苦、以死全节对她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伤心之事;但她恨只恨自己的一片痴心,却被白居易理解成不愿为张愔付出生命,而逼自己走向绝路。
  关盼盼之死,《全唐诗》的编注者说是因为白居易以诗“讽其死”。现在看来是实在的。
  写著了《长恨歌》的白居易,我原是以为有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情怀的。今天读来,这两句诗意,仍然是深情不改,贞烈昂然的。“比翼”与“连理”,能够让多少年轻人在相爱中取暖,立下山盟海誓?但是在现实面前,这位虚伪的香山居士,却没有半点的脱俗。他的刀吏文笔,竟无情地埋葬了一个青春的女子,埋葬了一个痴心的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