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凿空”精神永长存(下)
2022-01-07抒情散文吴君雯
中国的丝绸、瓷器、铜器、漆器等物质和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往西方,现世界上有四五十个国家种桑养蚕,其种植和饲养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授的,养蚕、缫丝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交流总是相互间的良性互动,西方的石榴、葡萄、……
中国的丝绸、瓷器、铜器、漆器等物质和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往西方,现世界上有四五十个国家种桑养蚕,其种植和饲养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授的,养蚕、缫丝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交流总是相互间的良性互动,西方的石榴、葡萄、胡豆(蚕豆)、胡椒、大蒜、胡罗卜、良马、芝麻、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等也传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凡带“胡”字的皆来自西方,张骞带回的胡笛、胡饭、胡床、胡服、胡帐等,令“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西域文化一进入中国,便如泉水入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二为一,融为一体,产生出了全新的、极具生命力的中国文化。
丝绸之路在西汉全线开通,至唐代达鼎盛时期,历经一千多年,为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西行的成果远不止于此。
赤胆忠心,大义凛然,为国尽忠的精神,坚毅果敢、无畏勇决的可贵气质,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魅力,体现了中国人高贵的精神气质,塑造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永为后人所敬仰。
大汉王朝统一安康、昂扬向上、蒸蒸日上、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高度文明、繁荣富强的综合国力,通过丝绸之路得以闻名世,真正使中国人感到骄傲,少年中国的强盛犹如红日冉冉东升,令世界瞩目。
目光穿过2000多年前的时空,与先人的慧眼相互凝视,一瞬间灵至心泉,精神振奋,血脉贲张。
丝绸之路体现的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这就是“奋疾”“驰鹜”、“奔扬”的风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民族精神力量的强弱,汉武帝时代之所以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基础上,更体现在精神气势上,打败匈奴使其北遁,再不敢侵犯中原,一打定天下,从此中华民族从东到北,从东到西都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志气和尊严,“凡强汉者,虽远必诛”!正气凛然的声音穿过时空,振聋发聩,如此气慨,如此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令外贼闻风散胆,令今人汉颜。
丝绸之路展现的是一种博大的民族胸襟和气度,这就是开放和接纳。我国古代有两大举世闻名的历史遗存:一是万里长城,一是丝绸之路。前者是凝固的、一统天下的封闭主义象征,后者是流动的、风迎八方的开放主义象征。开拓丝绸之路需要超越时代的光,开阔的胸襟、博大的气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她体现的是先人在那个时代就具有的开拓、开放的精神气质和恢宏的接纳功能,丝绸之路那种流动鲜活、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品格真正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混合性、兼容性,由此而产生的划时代的经济文化大繁荣局面,是文化经济交流的产物,是开放精神的必然结晶。
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路线,而是一条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实际上丝绸之路有三条,她是人类文明史上对欧洲、亚洲、非洲大陆交通要道的统称。正由于先人的不断展,努力实现与世界接轨,她才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之路,也成为世界走向西域、走向中原之路。
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了瑰丽辉煌、举世惊羡的文化艺术宝库,她贯通欧亚大陆,把世界几大块文化连结起来,使得新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混杂并存的态势,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扮演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中间人角色,成为各路文化连接、过渡的桥梁。
丝绸之路文化在其历史意义和价值意义上,都是具有世界性的,她是人类文明的一份瑰宝,她本身就是一部风迎八面、应变融汇、勇于创造的历史,她不只是外来文化的中转站和储存库,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是多国度、多地域、多民族文化艺术的撞击、融汇、排斥和吸收的结果,她对外来思想和文化进行理性的选择,绝不停留在照搬、移植或简单的改头换面上,而在自已传统的基础上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进行独特的创造,产生出全新的中华文化。
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素养,在各种文化中进行创造性的选择和消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非此非彼的全新的文化,这是一切人类文明产生、发展和升华的必由之路。
“凿空”源于中国古话“凿破混沌”,本意是凿孔穿洞,透光透气,打开通道。我华夏民族的血液中从来都流淌着 “凿空”的血液,正因为有了先人伟大的“凿空”精神,古老的中华文明才得以绵延不断,一脉相承,永远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