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域散记(之一)
2022-01-07叙事散文杨进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58 编辑
西 域 散 记
杨进宝
从新疆回来后,又像一只小蜗牛一样,蛰伏在斗室里,和从前一样用匆忙的脚步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
西 域 散 记
杨进宝
从新疆回来后,又像一只小蜗牛一样,蛰伏在斗室里,和从前一样用匆忙的脚步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58 编辑 <br /><br />西 域 散 记
杨进宝
从新疆回来后,又像一只小蜗牛一样,蛰伏在斗室里,和从前一样用匆忙的脚步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为生计而忙碌。但冥冥之中,西域的大漠丽日,沙海驼铃和旷野胡杨,如忆起我初生的爱子一般强烈地抨击着,使我不得不用自己多年来还没有在脑海中丢失的汉字把它们记下来,以慰籍我数日来挥之不去的对西域如牵念爱人般的心灵。
之一:梦胡杨
最初了解胡杨树是在朋友刘水先生写的小说《胡杨树》里。那时我还在读书,小说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就是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我当初为大漠里有这么一种顽强生命力的物种感到不可思议,由然而产生了一种敬慕和强烈的急于想见到这种高原之魂的渴望。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直西行直至大漠腹地,人的思想会不止一次的会发生强烈的震撼和波动,这种思想的变化一方面是来自高原本身空旷、高远、苍茫、博大和神秘。昏黄的大漠遥无边际的在人的视野里无休止的延伸,和蓝天在苍茫遥远的天际相接,古人所言的天圆地方在大漠里不存在丝毫的怀疑,不到大漠要理解它的空旷和神秘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的。另一方面是被称之为沙漠的英雄之树的胡杨树带给你的。对于沙漠的描述见注于文字的大多称之为“死亡之海”,如果荒漠中没有胡杨树,是很难想象沙漠的生机与活力的。汽车飞驰于旷野之上,间或在路旁的沙凹里能寻到一丝半缕的绿色,要么是沙枣,要么是红沙柳,极具惰性的透出一点生命的活力,要在沙漠里看的真正的绿色,就必须找到胡杨树或胡杨林。在大漠中你只要能看到一株胡杨树傲岸、倔强、修长、挺拔地站立在大漠腹地,你就会感动不已,如果是一行肯定就有一片绿色的田园,如果是一片,那必然就是人们耐以生存的家园、村落或城镇。见到胡杨树会让人走一路寻思一路。胡杨树之于大漠里人类的繁衍和和文明的延续是多么的重要。一株胡杨树只要在荒漠中扎下根就会奇迹般地幻化出一片绿洲,而且久远的维系着绿洲的存在,进而诞生了家园、村落和城市,以信徒般的虔诚,使得大漠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赖以久远的延续,于是家宅成长为村落,村落成长为城市,城市成长为绿洲,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奇的造作啊。
听当地的人们讲,胡杨树在四季各有神韵。春日里,万物绿意萌动的时节,胡杨树把孕育了整整一个漫长冬季的生命活力如浴水芙蓉般,婷婷然引领着荒漠绿色生命的潮流,和着天山清冽甘醇的雪水,孕育出天山南北新的绿色和希望,这该是大漠的生命之基了;炎炎夏日,胡杨树身姿婀娜,极具灵秀,如大漠中列列燃烧的绿色火炬,于恬静与热烈中酝酿着生命的悠长与久远,这该是大漠的生命之光了;胡杨树最显精神的是秋季十月到十一月份,把一年来所有的浮华与荣光寄予在这个成熟的季节,在塔里木河畔成片的灿若朝霞和烈焰的胡杨林,在晴空和丽日下如中世纪欧洲油画般,在沙海之中镌刻出一幅幅亮丽宁静和谐的风景画,于是,摄影家和画家一次又一次的激发出与胡杨树般火一样的热情,把胡杨树的神韵与美传递到每一个人的遥想与梦里。它的傲岸身躯,它的钢骨铁枝,如大漠深处的一泓清泉,让人牵念不已。
在茫茫沙海中最让人感慨万千的莫过于见到胡杨树被岁月和风沙剥光了皮,掏空了心而依然倔强地精神抖擞地挺立在那里,徒然使人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情。在沙漠中任何物种唯一的目的恐怕就是生存了。当朴实无华的生命经过数千年的艰辛历程,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满目苍凉,千疮百孔地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华光,凄然的饱含悲剧色彩史诗般的镌刻在大漠旷野上,成为永远的孤独和寂寞。大漠是它永远的归宿,两类相生相克的生命的较量,诞生出的是无数和谐宁静的家园,而活力没有生命亮色的枯木映着夕阳和黄沙成为人们视觉中新的风景画,装点着家宅的壁庭。
每每看到广漠深处的生命之树,不得不让人又想起两位大漠的傲岸之躯来,他们与胡杨树透露出不羁和沧桑的美同在。先说众所周知的王昭君吧,这位出生在高山大河钟灵毓秀秭归的美丽女子,却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位本不该大漠的女子把自己婀娜多姿,婷婷如胡杨树般的神话之躯只留在了世人的画图和奇思妙想中,在浩瀚无比的大漠中抱着琵琶,枕着明月,幽怨如伊犁河水,从异国的土地涓涓不息,流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土,她的千年之躯如大漠旷野的胡杨一般,早已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了。天山南北荡起的片片绿洲和塔里木河畔茂密的胡杨林不再使这位远嫁塞外的女子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的遗憾和思念了,也省去了“独留青冢向黄昏”孤寂与苍凉。在伊利市的一个公园和乌鲁木齐市里一座不算太大的人们休闲纳凉的小山丘上都有一尊林则徐的雕像,雕像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发挥着作用,引得不少游客驻足瞻仰,间或还有虔诚者点起香火告慰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浓墨重彩记载,拯救了无数血肉之躯的民族英雄,而自己却落得个如胡杨树般悲泣的命运,生时如胡杨树般挺着一身的钢骨奔跑在祖国大地和每一个人的灵魂的裂缝里。我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归属会与这浩瀚大漠同在,会在天山南北耗尽自己最后一滴血和泪。大漠淹没了他的身躯,但他的骨骼已象硅化了的胡杨树,如和田玉般晶莹剔透。而今,他的雕像静静的矗立在被人敬慕的地方,守望着一个个和谐、宁静、温馨、的家庭,从一个个斗方的窗户里飘出一串串笑声和他禁烟垦田的故事。而那些大漠中随处而生的胡杨树该是他的墓志铭了。
杨进宝
从新疆回来后,又像一只小蜗牛一样,蛰伏在斗室里,和从前一样用匆忙的脚步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为生计而忙碌。但冥冥之中,西域的大漠丽日,沙海驼铃和旷野胡杨,如忆起我初生的爱子一般强烈地抨击着,使我不得不用自己多年来还没有在脑海中丢失的汉字把它们记下来,以慰籍我数日来挥之不去的对西域如牵念爱人般的心灵。
之一:梦胡杨
最初了解胡杨树是在朋友刘水先生写的小说《胡杨树》里。那时我还在读书,小说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就是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我当初为大漠里有这么一种顽强生命力的物种感到不可思议,由然而产生了一种敬慕和强烈的急于想见到这种高原之魂的渴望。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直西行直至大漠腹地,人的思想会不止一次的会发生强烈的震撼和波动,这种思想的变化一方面是来自高原本身空旷、高远、苍茫、博大和神秘。昏黄的大漠遥无边际的在人的视野里无休止的延伸,和蓝天在苍茫遥远的天际相接,古人所言的天圆地方在大漠里不存在丝毫的怀疑,不到大漠要理解它的空旷和神秘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的。另一方面是被称之为沙漠的英雄之树的胡杨树带给你的。对于沙漠的描述见注于文字的大多称之为“死亡之海”,如果荒漠中没有胡杨树,是很难想象沙漠的生机与活力的。汽车飞驰于旷野之上,间或在路旁的沙凹里能寻到一丝半缕的绿色,要么是沙枣,要么是红沙柳,极具惰性的透出一点生命的活力,要在沙漠里看的真正的绿色,就必须找到胡杨树或胡杨林。在大漠中你只要能看到一株胡杨树傲岸、倔强、修长、挺拔地站立在大漠腹地,你就会感动不已,如果是一行肯定就有一片绿色的田园,如果是一片,那必然就是人们耐以生存的家园、村落或城镇。见到胡杨树会让人走一路寻思一路。胡杨树之于大漠里人类的繁衍和和文明的延续是多么的重要。一株胡杨树只要在荒漠中扎下根就会奇迹般地幻化出一片绿洲,而且久远的维系着绿洲的存在,进而诞生了家园、村落和城市,以信徒般的虔诚,使得大漠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赖以久远的延续,于是家宅成长为村落,村落成长为城市,城市成长为绿洲,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奇的造作啊。
听当地的人们讲,胡杨树在四季各有神韵。春日里,万物绿意萌动的时节,胡杨树把孕育了整整一个漫长冬季的生命活力如浴水芙蓉般,婷婷然引领着荒漠绿色生命的潮流,和着天山清冽甘醇的雪水,孕育出天山南北新的绿色和希望,这该是大漠的生命之基了;炎炎夏日,胡杨树身姿婀娜,极具灵秀,如大漠中列列燃烧的绿色火炬,于恬静与热烈中酝酿着生命的悠长与久远,这该是大漠的生命之光了;胡杨树最显精神的是秋季十月到十一月份,把一年来所有的浮华与荣光寄予在这个成熟的季节,在塔里木河畔成片的灿若朝霞和烈焰的胡杨林,在晴空和丽日下如中世纪欧洲油画般,在沙海之中镌刻出一幅幅亮丽宁静和谐的风景画,于是,摄影家和画家一次又一次的激发出与胡杨树般火一样的热情,把胡杨树的神韵与美传递到每一个人的遥想与梦里。它的傲岸身躯,它的钢骨铁枝,如大漠深处的一泓清泉,让人牵念不已。
在茫茫沙海中最让人感慨万千的莫过于见到胡杨树被岁月和风沙剥光了皮,掏空了心而依然倔强地精神抖擞地挺立在那里,徒然使人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情。在沙漠中任何物种唯一的目的恐怕就是生存了。当朴实无华的生命经过数千年的艰辛历程,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满目苍凉,千疮百孔地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华光,凄然的饱含悲剧色彩史诗般的镌刻在大漠旷野上,成为永远的孤独和寂寞。大漠是它永远的归宿,两类相生相克的生命的较量,诞生出的是无数和谐宁静的家园,而活力没有生命亮色的枯木映着夕阳和黄沙成为人们视觉中新的风景画,装点着家宅的壁庭。
每每看到广漠深处的生命之树,不得不让人又想起两位大漠的傲岸之躯来,他们与胡杨树透露出不羁和沧桑的美同在。先说众所周知的王昭君吧,这位出生在高山大河钟灵毓秀秭归的美丽女子,却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位本不该大漠的女子把自己婀娜多姿,婷婷如胡杨树般的神话之躯只留在了世人的画图和奇思妙想中,在浩瀚无比的大漠中抱着琵琶,枕着明月,幽怨如伊犁河水,从异国的土地涓涓不息,流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土,她的千年之躯如大漠旷野的胡杨一般,早已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了。天山南北荡起的片片绿洲和塔里木河畔茂密的胡杨林不再使这位远嫁塞外的女子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的遗憾和思念了,也省去了“独留青冢向黄昏”孤寂与苍凉。在伊利市的一个公园和乌鲁木齐市里一座不算太大的人们休闲纳凉的小山丘上都有一尊林则徐的雕像,雕像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发挥着作用,引得不少游客驻足瞻仰,间或还有虔诚者点起香火告慰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浓墨重彩记载,拯救了无数血肉之躯的民族英雄,而自己却落得个如胡杨树般悲泣的命运,生时如胡杨树般挺着一身的钢骨奔跑在祖国大地和每一个人的灵魂的裂缝里。我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归属会与这浩瀚大漠同在,会在天山南北耗尽自己最后一滴血和泪。大漠淹没了他的身躯,但他的骨骼已象硅化了的胡杨树,如和田玉般晶莹剔透。而今,他的雕像静静的矗立在被人敬慕的地方,守望着一个个和谐、宁静、温馨、的家庭,从一个个斗方的窗户里飘出一串串笑声和他禁烟垦田的故事。而那些大漠中随处而生的胡杨树该是他的墓志铭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