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让人困惑的古典音乐(修改稿)

2022-01-07经典散文
[db:简介]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上网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当时网上古典音乐的网站和论坛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不但能与同好交流,还能分享到很多现实中很难弄到的视听资源。那时我栖身的这座南方中等城市的音乐厅和剧院里,不时就有古典音乐的演出,偶尔还有不错的国外交响乐团莅临。而在本市各大音像城里,古典音乐的音乐碟则满天飞。

       不过,当时一位外国著名乐评家写了一本叫《谁杀了古典音乐》的书,看了让我出了一身冷汗。作者竟大喊大叫地嚷道:古典音乐已经被谋杀了!

       书中谈到:自从演奏明星登台之日起,古典音乐的演出就开始变味了,帕格尼尼、李斯特等人的辉煌技术后面,经纪人、专业经理、秘书、理财家和音乐骗子全都冒了出来,他们渐渐地操纵了音乐市场,随着炫技时代的到来,闹剧也同时上演了。进入20世纪,音乐经纪人越来越主宰一切,哪一位音乐天才的后面没有他们在插手,不管你是卡萨尔斯、克莱斯勒,还是斯托科夫斯基、托斯卡尼尼,这些音乐大师们离开了那些幕后人谁也转不了。当经纪人贾迪森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音乐家时,悲剧变得不可避免。他俨然成了音乐界的教父,其所作所为已无异于黑手党的龙头老大。哥伦比亚是个黑窝,音乐经纪人之间互相拉客,卡拉扬排除异己还日进斗金,爱乐乐团的垮台,女高音在排练会上耍大牌,还有卡拉丝被开除、郑明勋被撵走,著名指挥家猥亵少女,不一而足。当古典音乐也靠艺术家用美女三点式来诱惑人时,它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作者莱布雷希特把古典音乐的衰落归咎为经纪人的道德沦丧、唱片业的唯利是图、音乐家的利欲熏心等等,晒出的乐坛内幕可谓惊心动魄。

       不过,我读后也没把这桩“古典音乐谋杀案”太当回事,因为当时市面上古典音乐的CD、DVD似乎正卖得如火如荼,反而对书中谈到的一桩轶事特感兴趣:日本索尼公司著名的总裁大贺典雄迷恋音乐,白天竭力搞好工作,晩上则在家里苦练三小时音乐指挥。每当午夜梦回,他就会从床上爬起来,跑到书房里练习指挥交响曲,他六十岁大寿时,公司为他租下一晚东京爱乐交响乐团,让他尽情发挥。此君仍不满足,竟提出要捐助纽约爱乐乐团一百万美金,条件是由他指挥一场音乐会,遭到拒绝后,他转求大都会歌剧院,结果如愿以偿,指挥了一场音乐会。这件轶事使我对日本某些企业家良好的文化素质印象深刻,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向人家学习,而不是只热衷于买别墅、开名车和玩麻将。

        因为父亲喜欢拉小提琴和爱好古典音乐的缘故,耳濡目染之下,虽然其间在兴趣上反反复复忽冷忽热的,但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古典音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那场古典音乐热潮的影响下,更是成为了一枚俗话所称的“发烧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对古典音乐也越来越情有独钟。当然,各人的性格与经历不同,对音乐的认识和感悟也不一样。年轻时,尤其是在自己陷入情网的那些岁月里,我是如此喜欢肖邦,他的音乐简直就是我感受到的那种美妙的爱情最动人最完美的表达。人到中年,生活的挫折和痛苦会使你爱上莫扎特,他的钢琴协奏曲带给你深深的慰籍是无以言传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心灵积淀的丰厚,贝多芬却越来越与你亲近,他的音乐会稳稳盘踞在你灵魂深处。 也许天性爱浪漫,所以我也很喜欢瓦格纳、舒曼、柏辽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音乐。他们的作品仍是我现在经常听也听得最多的曲目。瓦格纳的歌剧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都是我反复听而不厌且感常听常新的乐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古典音乐的唱片大批出现在中国,由于价格便宜,品种又丰富,每次购碟都仿佛成了爱乐者的狂欢节日。当长期以来对瓦格纳的一些音乐只闻其名不闻其声的我,初次听到索尔蒂指挥的《尼贝龙根的指环》那辉煌壮丽又优美深邃的音乐时,不由得既高兴又感慨万千!。

        转眼间就十几年过去了,我仍在上网,可那些网上古典音乐网站和论坛却都渐渐消失不见了,同时消失的还有这座城市的古典音乐节目演出。今天,再想到《谁杀了古典音乐》这本书,不由对作者心存敬畏:真是乌鸦嘴!

        上世纪的80年代,日本著名的音乐学家庄野进就曾预言,正式的古典音乐在进入21世纪以后将逐步地消亡,传统的音乐写作与演奏的形式也将退隐。当时都觉得这个观点耸人听闻,不过,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那种在聆赏时注意力需高度持续凝神倾注的古典音乐似乎确实与之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古典音乐将来会走向何方?谁能告诉我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