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2022-01-07经典散文
[db:简介]
土地
文/周会开
我热爱这土地的姹紫嫣红,像十七岁少女玻璃般的笑,像八十岁老人守着夕阳的脸。风是一条变色龙,在土地上缓慢爬行,它不用躲避天敌,悠闲地四处为王。它有无数只脚,长了一张大大的嘴巴,一路吞咽,一路分娩。我祖父的镰刀割过它的脐带,祖母的裁剪修过它的容貌,我躲在下面吮吸它的奶头。野地里奔跑,油菜花卷起金浪的季节,将纸糊的风筝飞到云端,看一切我不曾看见的。
我在陈庄村读书时来回都靠跑,八公里小路,像一架喷气式飞机的尾气,夜色抹来之前,稍有迟疑,便是整盆的墨汁泼过来,让人迷失。我赤脚跑,脱去灰色布鞋,将书包揣进怀里,看夕阳烧着烧着便熄灭了,天空出现一条撕裂的缝,透出明亮的光,像女人的产道,会迎合万物,会滋养万物,风幽幽地刮去一道瑰丽的夜色。深夜里,降落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泥土会铭记我的赤脚,它一再触摸纹理,一再比对尺寸,像拓印人世间的一叶一木。庵里的道姑说那是命的纹路,会变,摸在我脚心有点痒,有些神秘。祖母后来说人如树,树身一丈根必两丈,树荫遮不住盘桓的根,抓住根,跑也跑不掉。
十岁以前,我光着脚踏过祖母的韭菜地,将青麦地当做滑冰场,插秧、抱谷子、沿着水沟赶泥鳅鳝鱼小龙虾,同伙伴在田埂上比赛奔跑。似乎穿了一双隐形的鞋,识得脚下万物,能避开土地的芒刺,它们彼此熟悉,像老友握手,然后,沉默。我赤脚的时候害怕沉默。那时春耕秋收,祖父母都无心搭理我,他们倾心于耕地,将我冷落在家。我像一只慵懒的猫伏在长条凳上,看火红的蜻蜓反复扇起夕阳的火点,呼呼地响个不停,它们附在朝阳的土墙上,像一支支划动的火柴签,一下,烟囱吐了两口浓烟;两下,炊烟飘进云彩。我翘着脚比对着天空与烟囱的距离,那么近,近得我跳起来,同死去的老桃树注视好久、好久。老桃树挂果时,祖父不允我再种一株,它显得孤独、壮硕而慈爱,至死不渝。在树旁的河塘渐成一面墨色镜子后,鱼不再打晕,星光落下来,回来的路缩回土地里,直至黑暗中闪现祖父忽明忽暗的烟头,我那时忍不住哭了,赤脚跑过去,祖母手里的镰刀寒光四射,砸落在我脚上,黑色血液渗进土地,抹都抹不掉,但依然遮蔽不住土地的颜色。
我开始穿鞋,不敢太大也不敢太小,都不如赤脚那般自由轻快。鞋是祖母纳的千层底,布刷了一道又一道米浆,暴晒,如铝箔,按脚的尺寸给一家人剪出不同的尺寸。我穿布鞋老是往里歪,村里碎石路多,往往不到一年后鞋跟便破了。祖母说,还备着一双。每一次新鞋并不比旧鞋轻,但从田间小路到小学的时间却短,能在两只野鸡飞进灌木丛之前穿过田园,黄色的乡村巴士驰过,我们一群孩子追赶过去,在大片的苜蓿地里踩出一条墨绿色的路来。我那时有个肝胆相照的伙伴叫常生,我们的父母同在远方的一个城市打工,我母亲曾说常生的父亲有一次在工地上推了我父亲一把,然后一桶水泥浆从十楼坠落在他们之间的空地上。我每每想到这便拍常生的肩说,你是我兄弟。有一次回家,我们发现路边沟渠的牛坑眼里有鱼打晕,便脱了鞋跟裤子,左右拦上泥坝,捧着小手狠命地向外舀水,泥浆满头飞舞。猛一回头对视,俨然一对泥猴,仰头大笑。有银针长的鲫鱼,筷子大的鲶鱼,泥鳅龙虾小鱼无数,我们将书包里的课本塞到沟渠边的土旮旯处,然后背上鼓鼓的书包,迈着两只裹满褐色泥浆的脚兴奋地往家里跑。
祖父挥着柳条打了我一顿,血痕交错地爬在腿上,让我多年后想起来像是时髦女郎的粉红网格打底裤。我当时未曾笑,杵在饭桌旁不敢出声,看两只飞蛾纠缠在昏黄的灯下,祖父坐着,左脚搁在凳上,脚趾同我一样,裹满泥巴,只不过是土黄色的。我跟常生的鞋是隔壁王大爷捡回的,连同一叠课本。值得王大爷在我祖父面前吹嘘的是,他在牛坑眼里捡起一条脸盆大小的乌鱼,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跟常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后来很多个夜里,我去找常生追问乌鱼的事,他不以为然,知足于一顿鱼虾的美味。而我,总觉被隐瞒欺骗,抽干水的牛坑眼愈发像一只躲在土墙后的独眼,他注视着我,而我不敢正眼看过去。我不禁敬畏起被夜色掩盖的这片土地来,像一片无境的深沉的水域,水底如何的波澜壮阔。
以致在我十五岁离开陈庄村,除去对于常生死亡的悲恸外,我竟暗生一种极力逃离的欲望。常生骑着自行车,被身后疾驰而来的巴士挤了下,司机没看后视镜,河床年前因新农村建设清淤后两旁修了水泥,常生像一粒硕大的铁球,从高坡处直塞进河心。他不会游泳,水泥河床又生了水草,哪怕踩到一寸土,我觉得他都能活下来。后来他过早地躺进土地,被泥土掩盖,直到彼此相融。我父母害怕我也逢着这般遭遇,毅然将我带离,他们满怀死的恐惧以及生的希望,同祖父母谈了一个晚上,在阳光未曾照进水沟的早晨,走了。
到福州后,我常独自来回,不再奔跑,城市太大我太小,步子迈得极其小心,怕摔下去头破血流。我开始不爱说话,一张嘴便得把洪湖话压着憋着,硬挤出几句普通话,别人还需探过身子来洗耳侧听,我脸涨得发红发烫,也看不出来,皮肤黑如那一洼干涸的牛坑眼,楞楞地兀着。后来海风将我吹白了,我羞于脸红,把字吐得方方圆圆,厚着脸皮同班上孩子打成一片,谈论当时热迷的皮卡丘跟圣斗士星矢。当时同学玩一款游戏机,可插皮卡丘同款游戏卡,新机售价五百多元,后来得一愿两百元售出,苦于囊中羞涩。我父母那时做装潢早出晚归,夜里母亲清点收入时我都在旁,于是故意让风扇将钱吹散,顺手将一张五十元折入床沿的被垫下,如此半月,母亲也未察觉,我便如愿以偿地得到游戏机,可在孩子群里牛逼了一回。
父亲在福州几经辗转,开了间装潢店,切割铝合金门窗料,划出方正的玻璃,拼成一块块眺望福州的窗。老家二楼没有窗,我踮起脚尖能看见宽阔的地,看见牛与人爬行的痕迹,看风染上四季的色彩,浸透土地上的每一条小路。那时,我随父母到业主家安装玻璃窗,父亲骑着三轮车,也算不上是骑,他双手牢牢地握着车龙头,稳住方向,身子前倾,双腿直硬地蹬着踏板,脊背浅浅地弯着,每一次左、右脚坚硬的交替着踏下去,父亲单薄的身子便发出隐约的颤动,这种颤动像耕牛对于鞭子的敬畏与宽容。我同母亲在后面,几乎是趴着身子往前推,将一车铝合金门窗运过三县洲大桥,驶进福州的繁华小区。我常记得那一幕,朝霞色彩斑斓地落在他们脸上,幸福感宛如涟漪,荡漾着,荡漾在奔流不息的闽江里。
那天,业主是我同学的家,我红着脸,怯怯地不敢言语。看父母将铝合金窗搬到十二楼,像两只蚂蚁擎着一粒透亮的米粒艰难前行。同学的母亲衣着体面地递来水果,邀孩子们到房间看漫画,但我目光仍不时地瞥向阳台,便见父亲腰部栓着安全绳站在窗口里,背后是无尽的阳光与风,还有深远的蓝天。我母亲紧拽着绳子,鼓足劲,脸部涨得通红,父亲沉默地手持冲击钻轰隆隆地逐一打孔、固定,整个过程他们没说话,但轰鸣声说了他们想说的,将一切掩盖的严严实实。后来我过去帮忙收拾工具,临着窗从楼上俯视土地。忽然明白,我的父母正无所畏惧地在这陌生的城市开垦另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无关它的属性。
我很长一段时间里便在这两块土地上来回奔跑,以致于多年后竟两两相忘,像极了榕树垂下的须根,对于足下的土地爱恨交加。
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 草稿
文/周会开
我热爱这土地的姹紫嫣红,像十七岁少女玻璃般的笑,像八十岁老人守着夕阳的脸。风是一条变色龙,在土地上缓慢爬行,它不用躲避天敌,悠闲地四处为王。它有无数只脚,长了一张大大的嘴巴,一路吞咽,一路分娩。我祖父的镰刀割过它的脐带,祖母的裁剪修过它的容貌,我躲在下面吮吸它的奶头。野地里奔跑,油菜花卷起金浪的季节,将纸糊的风筝飞到云端,看一切我不曾看见的。
我在陈庄村读书时来回都靠跑,八公里小路,像一架喷气式飞机的尾气,夜色抹来之前,稍有迟疑,便是整盆的墨汁泼过来,让人迷失。我赤脚跑,脱去灰色布鞋,将书包揣进怀里,看夕阳烧着烧着便熄灭了,天空出现一条撕裂的缝,透出明亮的光,像女人的产道,会迎合万物,会滋养万物,风幽幽地刮去一道瑰丽的夜色。深夜里,降落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泥土会铭记我的赤脚,它一再触摸纹理,一再比对尺寸,像拓印人世间的一叶一木。庵里的道姑说那是命的纹路,会变,摸在我脚心有点痒,有些神秘。祖母后来说人如树,树身一丈根必两丈,树荫遮不住盘桓的根,抓住根,跑也跑不掉。
十岁以前,我光着脚踏过祖母的韭菜地,将青麦地当做滑冰场,插秧、抱谷子、沿着水沟赶泥鳅鳝鱼小龙虾,同伙伴在田埂上比赛奔跑。似乎穿了一双隐形的鞋,识得脚下万物,能避开土地的芒刺,它们彼此熟悉,像老友握手,然后,沉默。我赤脚的时候害怕沉默。那时春耕秋收,祖父母都无心搭理我,他们倾心于耕地,将我冷落在家。我像一只慵懒的猫伏在长条凳上,看火红的蜻蜓反复扇起夕阳的火点,呼呼地响个不停,它们附在朝阳的土墙上,像一支支划动的火柴签,一下,烟囱吐了两口浓烟;两下,炊烟飘进云彩。我翘着脚比对着天空与烟囱的距离,那么近,近得我跳起来,同死去的老桃树注视好久、好久。老桃树挂果时,祖父不允我再种一株,它显得孤独、壮硕而慈爱,至死不渝。在树旁的河塘渐成一面墨色镜子后,鱼不再打晕,星光落下来,回来的路缩回土地里,直至黑暗中闪现祖父忽明忽暗的烟头,我那时忍不住哭了,赤脚跑过去,祖母手里的镰刀寒光四射,砸落在我脚上,黑色血液渗进土地,抹都抹不掉,但依然遮蔽不住土地的颜色。
我开始穿鞋,不敢太大也不敢太小,都不如赤脚那般自由轻快。鞋是祖母纳的千层底,布刷了一道又一道米浆,暴晒,如铝箔,按脚的尺寸给一家人剪出不同的尺寸。我穿布鞋老是往里歪,村里碎石路多,往往不到一年后鞋跟便破了。祖母说,还备着一双。每一次新鞋并不比旧鞋轻,但从田间小路到小学的时间却短,能在两只野鸡飞进灌木丛之前穿过田园,黄色的乡村巴士驰过,我们一群孩子追赶过去,在大片的苜蓿地里踩出一条墨绿色的路来。我那时有个肝胆相照的伙伴叫常生,我们的父母同在远方的一个城市打工,我母亲曾说常生的父亲有一次在工地上推了我父亲一把,然后一桶水泥浆从十楼坠落在他们之间的空地上。我每每想到这便拍常生的肩说,你是我兄弟。有一次回家,我们发现路边沟渠的牛坑眼里有鱼打晕,便脱了鞋跟裤子,左右拦上泥坝,捧着小手狠命地向外舀水,泥浆满头飞舞。猛一回头对视,俨然一对泥猴,仰头大笑。有银针长的鲫鱼,筷子大的鲶鱼,泥鳅龙虾小鱼无数,我们将书包里的课本塞到沟渠边的土旮旯处,然后背上鼓鼓的书包,迈着两只裹满褐色泥浆的脚兴奋地往家里跑。
祖父挥着柳条打了我一顿,血痕交错地爬在腿上,让我多年后想起来像是时髦女郎的粉红网格打底裤。我当时未曾笑,杵在饭桌旁不敢出声,看两只飞蛾纠缠在昏黄的灯下,祖父坐着,左脚搁在凳上,脚趾同我一样,裹满泥巴,只不过是土黄色的。我跟常生的鞋是隔壁王大爷捡回的,连同一叠课本。值得王大爷在我祖父面前吹嘘的是,他在牛坑眼里捡起一条脸盆大小的乌鱼,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跟常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后来很多个夜里,我去找常生追问乌鱼的事,他不以为然,知足于一顿鱼虾的美味。而我,总觉被隐瞒欺骗,抽干水的牛坑眼愈发像一只躲在土墙后的独眼,他注视着我,而我不敢正眼看过去。我不禁敬畏起被夜色掩盖的这片土地来,像一片无境的深沉的水域,水底如何的波澜壮阔。
以致在我十五岁离开陈庄村,除去对于常生死亡的悲恸外,我竟暗生一种极力逃离的欲望。常生骑着自行车,被身后疾驰而来的巴士挤了下,司机没看后视镜,河床年前因新农村建设清淤后两旁修了水泥,常生像一粒硕大的铁球,从高坡处直塞进河心。他不会游泳,水泥河床又生了水草,哪怕踩到一寸土,我觉得他都能活下来。后来他过早地躺进土地,被泥土掩盖,直到彼此相融。我父母害怕我也逢着这般遭遇,毅然将我带离,他们满怀死的恐惧以及生的希望,同祖父母谈了一个晚上,在阳光未曾照进水沟的早晨,走了。
到福州后,我常独自来回,不再奔跑,城市太大我太小,步子迈得极其小心,怕摔下去头破血流。我开始不爱说话,一张嘴便得把洪湖话压着憋着,硬挤出几句普通话,别人还需探过身子来洗耳侧听,我脸涨得发红发烫,也看不出来,皮肤黑如那一洼干涸的牛坑眼,楞楞地兀着。后来海风将我吹白了,我羞于脸红,把字吐得方方圆圆,厚着脸皮同班上孩子打成一片,谈论当时热迷的皮卡丘跟圣斗士星矢。当时同学玩一款游戏机,可插皮卡丘同款游戏卡,新机售价五百多元,后来得一愿两百元售出,苦于囊中羞涩。我父母那时做装潢早出晚归,夜里母亲清点收入时我都在旁,于是故意让风扇将钱吹散,顺手将一张五十元折入床沿的被垫下,如此半月,母亲也未察觉,我便如愿以偿地得到游戏机,可在孩子群里牛逼了一回。
父亲在福州几经辗转,开了间装潢店,切割铝合金门窗料,划出方正的玻璃,拼成一块块眺望福州的窗。老家二楼没有窗,我踮起脚尖能看见宽阔的地,看见牛与人爬行的痕迹,看风染上四季的色彩,浸透土地上的每一条小路。那时,我随父母到业主家安装玻璃窗,父亲骑着三轮车,也算不上是骑,他双手牢牢地握着车龙头,稳住方向,身子前倾,双腿直硬地蹬着踏板,脊背浅浅地弯着,每一次左、右脚坚硬的交替着踏下去,父亲单薄的身子便发出隐约的颤动,这种颤动像耕牛对于鞭子的敬畏与宽容。我同母亲在后面,几乎是趴着身子往前推,将一车铝合金门窗运过三县洲大桥,驶进福州的繁华小区。我常记得那一幕,朝霞色彩斑斓地落在他们脸上,幸福感宛如涟漪,荡漾着,荡漾在奔流不息的闽江里。
那天,业主是我同学的家,我红着脸,怯怯地不敢言语。看父母将铝合金窗搬到十二楼,像两只蚂蚁擎着一粒透亮的米粒艰难前行。同学的母亲衣着体面地递来水果,邀孩子们到房间看漫画,但我目光仍不时地瞥向阳台,便见父亲腰部栓着安全绳站在窗口里,背后是无尽的阳光与风,还有深远的蓝天。我母亲紧拽着绳子,鼓足劲,脸部涨得通红,父亲沉默地手持冲击钻轰隆隆地逐一打孔、固定,整个过程他们没说话,但轰鸣声说了他们想说的,将一切掩盖的严严实实。后来我过去帮忙收拾工具,临着窗从楼上俯视土地。忽然明白,我的父母正无所畏惧地在这陌生的城市开垦另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无关它的属性。
我很长一段时间里便在这两块土地上来回奔跑,以致于多年后竟两两相忘,像极了榕树垂下的须根,对于足下的土地爱恨交加。
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 草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