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心画意
2022-01-07经典散文
[db:简介]
自小喜欢画,做着画家梦。那时看到美丽风景总会说:“那景色多美,跟画一样。”画让我迷醉,每遇到意韵美的画作,便有种“掠"地冲动。
去年加了写意花鸟画家杨思源先生的QQ号,在其QQ空间里看到几百幅先生的习作,幅幅墨彩飞扬,意境深远。每次去先生的QQ空间,不管先生在与不在,先“盗”来放我空间的《水墨丹青》画册里。然后再洋洋洒洒打上一行字“先生,你的画我带走啦。”待到先生回复时我已无踪影。
平时与杨先生很少交流,凡画者喜静,不便打搅。一日写了篇日志《风雨兰》,完稿后想找一幅做文章的插图。便冒昧向思源先生提此事,没想到先生应允了。《风雨兰》发表后,先生看了感慨,对我说:“你们夫妻艰苦创业的精神令人感动,好样的!那《风雨兰》的画就送你了,以示鼓励。”这番话让我感动,又信心倍增。
思源先生的画有两个特点:一种是纯用水墨,不加一点彩,彰显其水墨修为与黑白传神;一种是彩墨相融,灵动活泼,展现其多彩内心。先生笔下今日是寒梅吐蕊,雪中独绽严寒傲;明日是墨荷雅韵,清幽荷塘鱼虾旺。幅幅立意深刻,干湿浓淡得当,疏密有度布局讲究。
在我看来一幅画展示与人的不仅是视觉的美感,用墨的灵动,抖擞的气魄,更要看画里所表现的张力与闪烁的亮点。《佛得道时走过的方》整幅图色彩绚丽又不失典雅温和。一朵硕大的莲花在绿水中绽开,之后是一朵小似一朵向前延伸,有种渐行渐远的视觉效果。墨色莲茎均向莲花渐远的方向倾斜,似目送又似挽留。黄色象征着我国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又是佛教中超凡脱俗的象征。莲与莲叶皆为黄色韵染,呈现一种祥和的温馨场面。拓展思维,则为人们渴望远离喧嚣,让心境逐渐提高的一种心里境界。一幅画有了民族文化做底蕴便会增加其厚重,那一朵朵渐行渐远的莲花昭示着中华五千年一路行来,从鼎盛衰败再至今日的辉煌,喻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渴望。
杨先生的画又是与时俱进,有时代感的。2014年除夕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茶花会上引用了句:“春归如解意,发我枝上花”的诗句。思源先生听后感慨,当及提笔写出《发我枝上花》的迎春图。一株盛开的牡丹昂首俏立,灵动的蝴蝶振翅寻来。牡丹乃花中之王,是我之国花,尊贵大气。整幅图色调鲜明畅快,花朵层次分明,墨法浓淡相宜,叶片仰俯有至,形态丰富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与喜庆的景象。 通过思源先生的画作让人看到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如牡丹花开,繁荣昌盛。牡丹花开“招蜂引蝶”,同年四月我国又承办了亚太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五十个国家纷沓而来,共创辉煌。习总诗之延伸意尽在思源先生的画作里展现了。
思源先生笔下的花儿似能飘出香味来。先生有幅《白芍》图,插花格局讲究,色调恰到好处。古朴的墨绿让整个画面尽显端庄,层次感鲜明。那静态的美似乎灵动起来,让人感觉一盆鲜花摆放眼前,让你想伸手触摸,又想俯身轻嗅。又像是从遥远的文明古国里盛开出的灵魂之花。特别是陶罐上的回文,更显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生画中的鸟儿神情逼真,活灵活现。简练几笔便写出鸟的姿态及它的內心世界,让人不由揣摩它在想什么。看后还在思索画中之物之意,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又会哑然失笑。
“天分高 后天勤 学养厚 人格正 是成就一个画家的四项基本条件。”思源先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先生中学时的老师是济南著名画家赵正老师,通常放学后到赵老师家学习请教,通常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几里外的家。 每日只要有时间便研习画作,临摹钻研齐白石等人画法与心得。
著名画家石壶说:“ 一辈子没有机会接触大家的人,一般说来不会有什么成就,因其本心未受到过启发,性灵未受到过熏染 ”。思源先生在作画期间结识了 尹延新,郭志光,魏启后,崔如琢,李平野等 山东和国家顶级水平的画家,时常观其作画。这都是使先生画艺提高非常重要与不可缺的因素。
画是画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实际,融进自己的思想,意趣,品格等特点的结合体。思源先生一支笔写了四十多年,一生对画执着,痴迷。其画妙趣横生,极具灵性又耐人寻味。常常直击人的心扉。
画品如人品,思源先生的画是正能量,活泼向上的,充满朝气。我没得见过先生,但相片里的先生一身正气,给人顶天立地之感,却又不失儒雅之风。2004年有书画印三绝之誉的伊禾君先生为思源先生制印两方:“阳春白雪”,“天生杨子”可见先生品格的高尚。
待我搁笔时思源先生又出新作《绿梅图》,那沁人的绿让我顿觉浑身清爽,整幅画淡雅灵动。朵朵绿梅如美玉琉璃般,先生的画总是让我心旌摇动。
打动人心的画便是好画,何况我的心已被打动千百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