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一双眼睛
2022-01-08抒情散文于文华
敦煌的一双眼睛(散文)■文/于文华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甘肃旅游文化名片的敦煌,之所以天下闻名,窃以为她有一双无与伦比的眼睛——一为东南25公里处的人文宝库莫高窟,一为城南5公里处的自然美景月牙泉。据说敦煌的最早得名,起源于汉武帝击败匈……
敦煌的一双眼睛(散文)
■文/于文华
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甘肃旅游文化名片的敦煌,之所以天下闻名,窃以为她有一双无与伦比的眼睛——一为东南25公里处的人文宝库莫高窟,一为城南5公里处的自然美景月牙泉。
据说敦煌的最早得名,起源于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为有效管辖河西走廊,设置了包括敦煌郡在内的河西四郡。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多种文化体系交错融合,中外宗教并存渗透,东西方风俗习尚交互熏染,使敦煌呈现出多种经济文化交融、碰撞的多元化格局。而饱经风雨沧桑,“华戎都会”与“西域咽喉“的敦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传新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永久落户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晋升国家5A级景区,正全力打造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高中同学贾春只身一人在敦煌中学打拼,教书教出了名堂,声名大振,当地家长竞相把孩子送到他的班上。多次电话相邀,遂利用休假之际,携妻将子,怀揣一颗敬畏敬仰之心朝拜这座全国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名城。
火车坐之柳园,再乘小客车,几个小时的颠簸后,才抵达中国文化的高地与圣地——敦煌。早有开出租车的学生家长夏师傅,殷勤提包,载入同学居住的教工小区。电话中本来我说好到外面聚餐,但拧不过同学尽地主之谊的热情。小王与妻是旧相识,一见面抱在一起,分外亲热。她端出满满一桌子虽是家常小菜,却做得精致而入味,令人体味人间情谊,倍感温暖感动。
那几日的夏师傅,成了我游览敦煌的临时向导和专职司机。临别时要掏钱答谢,他一再婉拒,还说:听说你是个文化人,谈钱就俗了。咱是敦煌人,理应尽半个主人之情。到了你的地盘,再由你做主不迟……
??????????? ●一个人的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也是世界上保存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遗址之一。在南北走向近1700米、40余米高的悬崖上,现存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等。敦煌莫高窟代表了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1962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壁画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多取自佛教故事,亦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庆典等内容。塑技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库和精神财富。
我们去时季节虽刚步入初夏,塞外却高温炎热。午饭一毕,夏师傅早在门外等候,拉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两场敦煌数字中心精心制作的数字电影。先是20-30分钟的超高清主题电影《千年莫高》,讲述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先入为主,对敦煌及莫高窟有一个轮廓性的初步了解与基本认知,不至于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
我们一行随天南海北的游人,进入一个球形影院,观看了全球首部展现文化遗产的8K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影片讲述的是莫高窟的重点佛像和壁画,栩栩如生,身临其境,无论你坐在那个地方,观赏和视觉效果超级棒。立体化、宽视觉、高清晰的巨型幕布,感觉仿佛就围绕在人的头顶和眼前,似乎那些佛窟向你缓缓走来,如梦似幻的飞天壁画仿佛就近在咫尺,伸手即可触摸。古老的敦煌石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给我们带来堪称震撼的全新参观体验。
尔后,乘每隔15分钟就出发的景区大巴,神情尚沉浸在金戈铁马、栩栩壁画中,身心却向不远处闻名遐迩的莫高窟一步步而去。
下车不远处,有简陋而素雅的10几处民居跃入眼前。黄墙泥屋,没有水泥瓷砖堆砌,却显得洁净而素雅,与远处的洞窟极为融洽。当地百姓该干啥还干啥,一副超然物外的架势,丝毫不为纷至沓来的游客所动。几个老人,神态安详,气定神闲,自顾自谈喧着什么。像是略现木纳的北魏飞天,但却极为纯真和质朴。
在我所有限的游历中,莫高窟是唯一一个没有一星半点烟火和商业气息的地方。特殊的干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多风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精彩绝伦、不可多得的壁画和洞窟艺术,使得这儿异常罕见的没有一星半点的香火弥漫,没有一丝一毫的商业气息。和一些烟火弥漫,香烟袅娜,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当地百姓见缝插针,逢人兜售各种当地特产及旅游产品,借机跟风搭车现象成了鲜明对比。
穿过那条干枯的宕泉河河床上的石桥,在断崖绝壁上像蜂窝状排列有序的洞窟便跃入眼前。面对这儿的一片宁静祥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柔声细语,以虔诚恭敬心态,面向坐西向东的一个个艺术殿堂,面向洞窟里供奉的一尊尊佛像……
许是风吹沙击,许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几株碗口粗,树皮蜡白的白杨树,树干一律歪歪斜斜,反倒构筑成边塞特有风骨和傲然气节。
◎一念萌生,千佛洞开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行脚僧,手持锡杖,云游四海,傍晚时分,艰难跋涉在敦煌三危山峰头。此时,暮霭低沉,夕阳西下,突然他的耳畔传来若有若无的声声仙乐。眼前金光闪烁,似有千佛在眼前跃动。他以为是云蒸霞蔚晚霞产生的幻觉?可一想,不对呀,西边的云霞如织,与眼前三危山的金光遥遥对应,有一种如梦如幻却又分明可触摸可感知的奇异景象。
乐樽和尚像是被无形的魔法所镇住,再也挪不动半步:眼前是腾燃金光,背后是五彩晚霞,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俭朴的锡杖也此刻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沙滩之上,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世界仿佛静止不动,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只有金光里影影绰绰的座座佛像闪烁,隐隐约约的似有似无声声梵乐传来……
醍醐灌顶般的他,忽地有所顿悟,把锡杖插在沙中上,虔诚下跪,默默发誓: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像,使它成为西方极乐世界圣地。
和尚发愿完毕,随即光焰俱黯,万籁俱寂,唯无边暮色压住了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在三危山的悬崖上如愿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善男信女、达官贵人、黎明百姓莫不相信,不约而至,纷纷前来朝拜洞窟中的精美佛像,都被折服被震撼。
天长日久,一年又一年,在乐樽和尚善念德行的感化下,在佛教思想潜移默化的感召下,上自王公,下至平民,或独筑,或合资,或请各路高手,或招募能工巧匠,把心中的信仰和祈愿,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全向三危山下这座沙浆岩层凿进。一时之间,这个地处西北偏僻荒凉,平静而寂寥的小村庄,人声鼎沸不断,车马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刀凿斧击……经年累月的开凿,锲而不舍的营造,一个个洞窟被打开被雕塑被彩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乐樽和尚锲而不舍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潜心化缘,却为开启莫高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跟着讲解员的步履,随语言各异、穿着不一,有多有寡、有老有少,甚至金发碧眼外国人旅游团队,走进一个个神秘莫测、一千多年层层累聚的洞窟。纷杂鲜亮的衣饰,造型各异的飞天,呼呼飘飞的旌旗,耕猎斗酒的场景……一一在眼前呈现,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像有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最高最大的洞窟达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盈尺。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堪称佛教彩塑艺术馆。
◎一窥之后,天下扬名
听说1900年农历5月26日,洞窟主持王圆篆王道士,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想把废弃许久的洞窟改建为道观。在一个极为偶然的机缘下,发现了洞中之洞——一个尘封千年,据说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6万多件文物的藏经洞,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此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事也……《摘自王园箓墓志》)。
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在4—14世纪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及历史,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当时中国乃至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筑服饰、典章文物等方面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价值。殊不知,嗅觉灵敏的国外文物贩子蜂拥而至,由于当地政府腐败无能,经费短缺,保护不力,王道士文化不高,目光短浅,此后的几十年里,大量敦煌文书、彩色绢画、彩塑造像等稀世文物流失于英、法、德、俄、日、美等国。目前仅有8000多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王道士的无意之举,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由此产生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经百年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凭心而论,好心好意,农民出身,对藏经洞文物所知不多的王道士,不是倒卖文物的跳梁小丑,不是贪婪自私的莫高窟千古罪人,而是那个风雨飘摇晚清政府的替罪羊。有大量资料显示,在发现藏经洞后的7年间,王园箓为保护莫高文物做出了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其目的不是为了将贩文物之钱揣到自己腰包里,而是清理洞窟积沙,有效保护价值无法衡量的敦煌文物,可他费劲心思,吃尽苦头,风餐露宿,备受屈辱,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多次逐级上报莫高窟危在旦夕情况,屡次求助各级官方,甚至斗胆冒死向当时清廷最高统治者老佛爷慈禧上书……但均遭到敷衍塞责、不加重视后,为完成他修建阁楼、架设木桥的宏愿,才不得已,在极不情愿出售文物但又无庞大经费开支的矛盾心理下,让西方文物贩子贱卖甚至偷盗走了许多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大量文物,成为多年来人们一提莫高窟藏经洞,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争议人物。
客观公正的说,作为道士的王道士,按理在佛教圣地莫高窟是没有其立锥之地的。但他自觉自愿以一己卑微之力,以对佛教的一片虔诚之意,苦苦操心并支撑着这块弹丸之地的保护与修缮,数十年一贯之,直至终老而无疾而逝。据说他以81岁高龄去世后,其徒子徒孙感念其功德,修了一个当时莫高窟最高最大、相对气派的土塔,并立了一方木碑,在墓志上这样赞颂:“观其改建三层楼、古汉桥,以及补葺大小佛洞,积三十余年之功果,费二十多万之募资,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神灵有感,人民受福矣!”
如果仅为听一听佛教故事,那么莫高窟多姿的神貌和绚丽的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走进莫高窟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召、一种灵魂的释放、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艺术的熏陶。
敦煌莫高窟把人性神化为像,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它成了汉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一己之力,征服世界
翻阅资料得知,莫高窟的来历是指:佛家有言,功德无量者,莫过于修窟奉佛,没有比此更高的修为了,遂名莫高窟。
据说,1941年5月的一天,正值夏季,此处却绿树红花,热浪逼人。沉寂多年的莫高窟,以欣喜之心,迎来一位蓄着长髯、身穿土里土气驼毛长袍的中年人——有谁知道,他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怀着对敦煌莫高窟的无限向往之情,不顾家人与亲友的反对,携三夫人杨婉君、次子张心智及大风堂的部分弟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克服种种难以克服的艰难险阻,来到当时交通不畅、风沙弥漫、兵荒马乱、生活不便的莫高窟,且一个人青灯相伴,壁画为伍,在洞窟里潜心磨练了近3年时间,为弘扬、传播敦煌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保护莫高窟第一功臣。
莫高窟洞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是人间罕见的艺术精品,代表了北魏至元1000多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史、演变史,千百年间中原和西域所有流行过的舞蹈样式,在这里都可“追本溯源”,找到源头和答案。当时,莫高窟的几百个画窟,没专人看管,缺乏有效保护,风沙常年侵袭,岩石渐次开裂,流水悄然泻入,还有远道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自由住宿洞中,信手在壁画上涂抹漫题。很多壁画在风雨侵蚀下呈现酥碱,起甲,霉变,剥落,当时已沦为毁灭的边缘!
在游览中,我们看到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据说不少洞窟曾是凡夫俗子、云游和尚、乞丐羊倌甚至散兵游勇的临时旅店。自然的磨折、人为的破坏、兵火的摧残,让这座世界艺术宝库岌岌可危。张大千敏锐的意识到不仅仅要抢救性保护,更亟待政府援手,使之加以抢救性保护与挖掘。当他得知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知名书法家于右任恰巧来此视察,诚恳相邀,促膝谈心几个晚上,提出了保护、修缮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于右任先生的首肯及赞赏,为后来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敦煌研究院,有效保护莫高窟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说,张大千双脚一踏进洞窟,就被莫高窟壁画所迷醉所征服。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并临摹壁画,花费巨资(据说有上万两白银),甚至不惜背上巨额债务,顶住流言蜚语的攻击,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惊人毅力和对艺术的迷恋,完成了一次对人类艺术的发掘和传播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为敦煌莫高窟洞窟编号至309号,至今仍功德无量(以祁连山的水流方向,从南到北、由下至上往复进行);临摹了敦煌六国、两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历朝的壁画精品达300余幅;用尽毕生所学完成了《关于敦煌壁画》的论文,第一次向中外广泛传播了莫高窟独一无二的壁画艺术成就;首次作了大量的莫高窟文物保护、考证、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敦煌莫高窟艺术重放光芒做出了卓越贡献。
讲解员指着洞窟中的喇叭裤、灯笼裤说,前几年风靡一时,时髦青年穿过的裤子,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捷足先登”了。从服饰穿着打扮到时尚女郎的化妆,从各种乐器演出到多种表演艺术形式,从中西方各民族风俗习惯到华夏南北农耕稼穑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在洞窟里找到注脚和出处。
张大千还首次发现了莫高窟画下有画,为探寻本源、追求艺术,对一些壁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由此他成了继王道士后又一个引起广泛争论、褒贬不一的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是非功过,按唯物史观,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其功绩做出一分为二的科学正确判定。凭心而论,张大千的敦煌之旅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被学者誉为“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他首创的泼彩技法立足于传统、融合中西,为中国传统画开创了新的格局,对中国艺术道路的深远意义和对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非凡价值。
◎一个举动,全球瞩目
岩壁正中,一座贴倚山体而建的檐角飞翘七层阁楼,成为莫高窟最为显眼的标志性建筑。它将岩壁与洞窟一分为二。远远看去,在荒芜三危山与干枯河滩下,木楼气度非凡,蔚为庄严气派。人们纷纷驻足拍照,留下到此一游的画面。
1935年,怀揣远大抱负的常书鸿,在法国学习油画期间,无意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法国人伯希和编纂的《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1924年在巴黎出版),为祖国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惊异,内心泛起巨大波澜——因在当时常书鸿眼里,无比神奇而蕴藏无限魅力的敦煌艺术,不仅反映了隋唐盛世的佛教美术和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还记录了中国历代的装饰图案、色彩运用和工艺技术等多种艺术,是一座值得挖掘的立体多样化艺术宝库,随之他产生了献身敦煌艺术的强烈念头。
1936年,学有所成的常书鸿从法回国后,在国立北平专科学校教书,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终耿耿于怀的,依旧是莫高窟精彩绝伦的飞天壁画,是莫高窟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恰逢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宣布成立了国立敦煌研究所,在好友梁思成的举荐下,年轻有为的常书鸿担任了筹委会副主任。接受任务后的常书鸿,一刻也没有耽搁,当年冬天便去甘肃省城兰州“招兵买马”。尔后马不停蹄,日行夜宿,一行6人经历了1月多天的艰难行程,于1943年3月奔赴敦煌,抵达了各方面物质条件简陋的莫高窟千佛洞,开始了他苦行僧般的修道生活。
常书鸿克服妻子出走,经费不足,人员缺少,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将他的后半生都献给了莫高窟,死后骨灰就埋葬在中寺故居的小院里。但莫高窟的坚守者们并未忘记他所做的一切——他们接过了常书鸿未尽事业,继续为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而孜孜奋斗。
人们在莫高窟对面的大漠上为常书鸿竖立了一块墓碑。碑石是黑色的,在黄沙万里的背景下,沉静而醒目。好像永远伫立在那里,守候与保卫着敦煌。这黑色的墓碑又像是敦煌史的一块界碑。它严格地分清耻辱的过去与自尊的现在,黑暗的往昔与明媚的未来。人们崇敬以常书鸿为代表的敦煌的保护者们,尊称他和他的继承者们为:敦煌的保护神。
一名作家在谈到敦煌文化时这样说道:“敦煌的文化抢救是我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抢救行动。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显示了我国学术界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以及一种浩荡的文化正气。同时,也表现出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始终具备的文化高度……。
◎一生相守,无怨无悔
甘肃莫高窟的风景与别处不同,它的“风景”藏在洞窟的壁画里,藏在雕塑的飞天上……
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展览,当时在重庆国立艺专学习绘画的段文杰站在壁画前,不由得被其精彩绝伦的艺术魅力所征服,遂暗下决心:要去敦煌向古人学习。
次年毕业后,段文杰便来到了他魂牵梦萦之地——敦煌莫高窟。放下行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像老牛奔向菜地一样兴奋。从此他扎根大漠深处60年,把青春与热血、理想与信念都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将毕生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为莫高窟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成就。
我们走进一个洞窟后,善解人意、温柔端庄的女讲解员说:你们应该像外国人一样带一个小手电筒来,这样观赏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她举起手中的手电筒,将光柱打向头顶,眼前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她将光柱侧照,则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她侧转身又将光柱贴在洞窟墙壁上,立即出现另外一番效果。将光柱放在脚底,效果又不一样……看来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确神秘莫测,魅力无穷。
临摹壁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在苦练技巧、揣摩人物心理及生活背景、风俗习惯等的同时,段文杰开始转向壁画所蕴藏的多方位艺术研究领域拓展:壁画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各时代壁画的风格特征、制作方法。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创下了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的第一。
飞天造型在甘肃随处可见:在甘肃烟草的烟盒上、在敦煌的路灯上、在各种电视广告里与宣传图画中。敦煌飞天从艺术造型上来说,是多种文化交融杂糅、共同孕育的结果——既有印度佛教天人合一文化、中国道教羽人,又有西域飞天与中原文化飞天长期交流,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翺翔。
讲解员指着一个洞窟里下巴长胡子、喉结粗大的飞天说,请问你们,这尊飞天是男是女人?印象中的飞天大多为翩翩飞舞的女子,而眼前飞天有绚丽的服饰、飘舞的姿势,面部却丰满,骨骼又壮实,正迷惑不解时,一位女士大胆的说:是男的。讲解员揭开谜底:确实是男的。飞天最早是歌神乾闼婆与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印度神话中歌舞神和娱乐神的化身。最早为男身,后演变为男女不分,再为男女结合,一个善舞、一个善歌,形影不离,融洽和谐的一对恩爱夫妻,最后才成为女性。历经千年风雨,展示了不同时代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格。其优美形象,欢乐境界和翩然舞姿,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在其文章《飞天在人间》中所说:她们并未随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及商标广告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人们说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甚至有人为破坏痕迹,被人指责;而段文杰则主张临摹既要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还要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的神韵与内蕴;更要求绘画技巧绝对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是一种标高与尺度,更是一种修为与历练——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
段文杰总结的壁画临摹的技法,将前人不曾留意但却积聚“莫高窟人”心力的学科——“临摹学”的轮廓呈现出来,使之为研究与创新敦煌艺术做出非凡贡献。他在多年矢志以恒研究后,高瞻远瞩地提出:敦煌艺术是华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在具有深厚汉晋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佛教艺术——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后继者打开敦煌石窟艺术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段文杰是一个人,但他又不是孤军奋战的一个人。他置身于弹丸之地的敦煌,但他放眼全球,慧眼识才,求贤若渴,多次从全国招聘人才,压担子、派任务培养敦煌学多方面高精尖人才,在他和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段文杰实现了让敦煌学“回归故里”的宏伟愿景。
不同的历史时代里,莫高窟洞窟有不同的坚守者、传承者,乐樽和尚是一个人,造就了莫高窟的发轫;王圆篆道士使敦煌学成为了国际显学;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都是一个人,都在不同的年代里,为敦煌莫高窟的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起过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千条溪流归大河。万木葱郁成森林。他们都怀揣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的——为了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创新!
●鸣沙山下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人称西王母的古瑶池。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游完莫高窟天已黑了,本来想找家酒店住宿,但同学贾春说我非有钱人,就不必耍大牌了。听从了他的善意挽留,一家人住在了同学家的大床上,却让好友在沙发上蜷缩委屈了一晚。
次日起个大早,“专车司机”夏师傅如约而来,疾驰20多分钟,把我们拉到月牙泉旅游区门前。
蓝天白云下,眼前横卧着东西绵延40余公里,南北延伸20余公里,亘古寂寥、黄沙漫漫的鸣沙山(据说最高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犹如两条结实有力、粗壮威猛的臂膀,呵护着脚下小巧玲珑、盈盈碧水的月牙泉。
远望沙海漫漫,沙脊如削。阳光如瀑,直射下来,感受到沙漠气候的炎热。静默而橙黄的沙丘,以一种柔软、敦厚、静美的姿态,包裹了我们的身心和灵魂。而一道道沙丘的脊梁,粗狂而大气,不像江南流水的小家碧玉,如近乎完美的线条,勾勒着沙漠棱角分明的轮廓,撑起沙滩无比绝伦的质朴与美丽。
◎驼铃叮当,驰骋沙海
儿子早就对沙漠之舟的骆驼极感兴趣。正巧有一队驼队即将启程,赶紧购票,在拉驼人的帮助下骑了上去。骆驼,是沙漠的灵气和骄傲。有了它的存在,沙漠才称其为沙漠,才变得鲜活动人,才有了特立独行的意味——好比,有了舟船,大海方显得亲善——岸与岸之间,才不那么遥远;有了骆驼的跋涉,驼铃的叮当,宁静,荒凉的沙丘自会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使人魂牵梦萦。
沿着缓缓的黄沙,在叮儿当啷、悠扬悦耳的驼铃声中,一对对驼队缓缓却有力的启程了——向着远方,向着预定的目标,一步步跋涉而走向远方。自张骞出使西域后,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被凿通后,地处河西走廊西段绿洲的敦煌,便成了东西方中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经贸交流中心,商贾世人往来如云,经贸文化交流不断。
倘佯在蓝天、白云、黄沙、绿树间,置身于色彩对比如此强烈的光影世界里,心灵能不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的震撼与洗礼。
儿子骑的骆驼渐渐走出了我的视野——终有一天,他会脱缰而出,走出我们的小巢,走向属于他的那一片天空,书写他人生画卷……
◎登临沙山,体验美妙
在远离市声喧嚣、远离车水马龙的此处,人的天性被自然释放出来。我赤足一步步随修砌的木梯台阶,向沙漠顶部进发——只见头顶有飞机轰鸣,有滑翔机载着游人翔飞在天;有一队队的驼队——那是体验沙漠之舟的游客,置身其上,优哉游哉。而坐着观光车的天南海北的人,被莹莹碧水所吸引,奔赴这个神秘的所在。有些来自大城市的南方人,穿着旅游区购置的,特制的高腰塑胶靴子,像企鹅般歪歪扭扭笨拙走动着、呼喊着、说笑着,莫不兴高采烈,向鸣沙山跋涉。他们干净是干净了,虽说周身沾不上一粒沙尘,但却体会不到双足走在滚热沙滩上的自然抚慰与快感——其实,沙丘上的沙子,无比洁净而柔软,双脚走在滚烫滚烫的沙上,被热热的黄沙舔着脚趾,周身每一个毛孔仿佛被熨过一般,妥帖而舒适。又像被少女的芊芊素手抚摸,柔软、细腻、光滑、温煦,甚至有一种酥痒美妙感觉。
沙分五色:红、黄、绿、白、黑,以黄白黑居多。茫茫沙海中当风掠过时,沙子会随风鸣叫而曼舞。我一步一陷,几乎每走几步,都要喘一会儿气。听说在天晴星月极好的特殊气候环境下,此山会自鸣发出金戈铁马、征战嚎叫的声音,被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犹如把人置身与那种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感受到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场景。(《敦煌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盛夏自明,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子女皆跻高峰,一齐滑落,其沙鸣吼声如雷……”
据开出租的夏师傅说:很久以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旷世日久的战争。双方酣战之际,不料想一阵狂风卷着黄沙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两军将士顷刻间全部被无边无际的漫漫黄沙所覆没与掩埋。此后,平坦的大地上便竖起了一座座沙山。天晴星月极好之时,走在鸣沙山边,时常会隐约听到阵阵战鼓声、呼号声和拼杀声……
愈上愈艰。愈艰愈上。终于趔趔趄趄、踉踉跄跄的行至沙山的最高处。有人坐了特制的滑沙板,学孩童时在冰摊上滑行一样,在绵而软、高而陡的沙坡上滑行——不是滑溜溜的冰上,而在陡峭的沙丘,稍不注意会“人仰车翻”,前功尽弃。既要牢牢抓住车子,又要掌握好身体平衡,更要把握好方向和前行速度,毫不逊色于一场赛车比赛。而更多的人则和我一样,从沙丘腰部缓缓走下。
好多人在高高沙梁上走动,流沙随脚步的移动而自由滑落。若有若无、时强时弱的沙鸣声随之而起。初闻如管弦丝竹,轻柔而低缓、婉转而悠扬,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丝丝缕缕而不绝于耳,继而声声沙落又似钟馨和鸣、仙人奏乐,不由不令人称奇叫绝。进而金鼓其鸣,轰鸣不绝,使人惊心动魄,联想蹁跹……
◎登台远眺,沙美水静
走过一段弯曲小道,远处绿树葱葱郁郁。有几棵圆球形的树,叶子绿油油的,在黄沙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其中一棵古柳,孤零零的,四围是漫漫黄沙,隔几十米与泉相望。干枯的环境里,活的却那样生机盎然,真是奇迹!古树被特意用一人高的黄泥巴围拢起来——树干仅3米多高,其貌虽不扬,介绍上说树龄却达120多年,心枯而皮活,枝繁而叶茂,是月牙泉百年风雨的最好见证。
顺着路标指引的方向,信步走进几处古色古香的院落。没有导游,游人稀少,妻儿坐在凉亭下歇脚,我看到介绍,说此处建有月泉阁、听雷轩、墨池云、山得水趣……等五六出古朴雅致、错落有致汉唐风格的建筑,是驻足浏览、休闲观光、吟诗作画、挥毫泼墨的好去处,存留着千古以来文人墨客赞美鸣沙山及月牙泉的诗词歌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走上去,一个木头廊柱上,蓝底黑字,笔力非凡,高度凝练,道出了月牙泉风景区的神韵和精髓:“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走廊的各处,有各地游人对月牙泉感触的诗文,张挂于上,或墨写于纸,或刀刻于石,让人欣赏点评。其中一副对联,形象生动的勾勒出此处非同凡响的景致:“鸣沙山日出送暖,月牙泉星下生凉”。
我信步走进一处房间,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大多与敦煌与月牙泉有关,是一位当地有名画家在“守株待兔”——坐等有爱好者购买其墨宝。
远处人声鼎沸,近旁泉水荡漾。站在高高的古色古香亭上,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绝妙。
放眼远眺,只见眼前粼粼微波,湛蓝幽深如星月般的一池泉水,水色蔚蓝发绿,清澈如镜,静静卧在沙海之中,镶嵌在蓝天之下、黄沙之旁。月牙泉就那么婷婷立着,依稀穿碧戴翠的羞涩少女,静静的,柔柔的,脉脉含情——带着矜持,含着笑意。微风吹过,秀发轻掠,裙袖飘飞。多像绝世佳人的眼睛清澈、美丽;又像极了窈窕淑女的嘴唇般神秘、温柔。
当地人说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千年不枯,神奇月泉
岸边杂草丛生,芦苇茂密。泉边的黄沙湿湿的,有围栏围于四周,五色流沙与盈盈泉水仅隔十来米之遥,虽地处千年沙海,四周被沙海环绕,日月千年蒸腾,泉水却不干不涸。风沙弥漫,干旱年景,即使遇强风而泉依然鲜活,不为沙所掩没,称为一大奇观。
月牙泉“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泉水边,草丰树茂,黄沙与碧水,像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般,相伴相随。正所谓:“瀚海明月共潮生,万沙山中一明珠”。
有游客将田震的《月牙泉》放出来,歌声在我们的耳畔与泉边回旋、飞转,沙哑,磁性极强的音符,穿透时空,簇拥了这片世界与灵魂。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
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
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
大凡风景优美之地,都有一个凄美婉转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优美的月牙泉也概莫能外,口口相传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我宁愿相信当地百姓中流传中遥远甚广的一个传说。据说不知从何时起,出生于贫困家庭的沙山子,和富家女子月牙儿相爱了。但月老爷却为爱女月牙儿选了位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可生性善良,为憨厚朴质沙山子品质所打动的月牙儿,将自己钟情家中帮工沙山子之事如实告诉了父亲,希冀能得到允许和首肯,家境贫寒、赤手空拳的沙山子,自然遭到了自认为不配其女月父的恼怒和强烈反对,非但没有同意亲事,反而让手下将沙山子痛打一顿,驱赶出门……
你一定会想到,又一幕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上演。很快月牙儿的婚期如期到了,尽管她哭成了泪人儿,却无力而无助自己的终身幸福……谁知轿子被人抬到半道时,突然晴空里刮起一阵怪风,强风几乎把所有人都刮跑了。风沙弥漫中,倾盆大雨中,轿子里的月牙儿也被刮的随风而飘。飘呀飘,飘到了鸣沙山旁,被漫无边际的黄沙而深深掩埋。而一直跟随在轿子后的沙山子,也被飘落到沙丘边……
后来,大风终于停了,暴雨随即歇了,人们看到了沙中的沙山子,也看到了美丽的月牙儿。当地百姓说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上天——为了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将俩人合葬在一起。后来,人们惊奇的发现,一年年沧桑风雨里,这里的沙山越堆越高,沙山脚下,有了一汪月牙儿般的泉水。且山始终簇拥环抱着泉,泉始终陪伴环绕着山。像是相伴相随,永不分离。
天长日久,日月辗转,历经千年,鸣沙山和月牙泉却依旧痴心不改初衷——我们看到的山依然粗狂壮美、顶天立地,泉依然细腻婉约、柔情似水……
是的,看着眼前沙丘与泉水相伴相随,谁不相信这样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
■文/于文华
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甘肃旅游文化名片的敦煌,之所以天下闻名,窃以为她有一双无与伦比的眼睛——一为东南25公里处的人文宝库莫高窟,一为城南5公里处的自然美景月牙泉。
据说敦煌的最早得名,起源于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为有效管辖河西走廊,设置了包括敦煌郡在内的河西四郡。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多种文化体系交错融合,中外宗教并存渗透,东西方风俗习尚交互熏染,使敦煌呈现出多种经济文化交融、碰撞的多元化格局。而饱经风雨沧桑,“华戎都会”与“西域咽喉“的敦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传新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永久落户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晋升国家5A级景区,正全力打造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高中同学贾春只身一人在敦煌中学打拼,教书教出了名堂,声名大振,当地家长竞相把孩子送到他的班上。多次电话相邀,遂利用休假之际,携妻将子,怀揣一颗敬畏敬仰之心朝拜这座全国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名城。
火车坐之柳园,再乘小客车,几个小时的颠簸后,才抵达中国文化的高地与圣地——敦煌。早有开出租车的学生家长夏师傅,殷勤提包,载入同学居住的教工小区。电话中本来我说好到外面聚餐,但拧不过同学尽地主之谊的热情。小王与妻是旧相识,一见面抱在一起,分外亲热。她端出满满一桌子虽是家常小菜,却做得精致而入味,令人体味人间情谊,倍感温暖感动。
那几日的夏师傅,成了我游览敦煌的临时向导和专职司机。临别时要掏钱答谢,他一再婉拒,还说:听说你是个文化人,谈钱就俗了。咱是敦煌人,理应尽半个主人之情。到了你的地盘,再由你做主不迟……
??????????? ●一个人的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也是世界上保存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遗址之一。在南北走向近1700米、40余米高的悬崖上,现存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等。敦煌莫高窟代表了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最高艺术成就,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1962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壁画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多取自佛教故事,亦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庆典等内容。塑技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库和精神财富。
我们去时季节虽刚步入初夏,塞外却高温炎热。午饭一毕,夏师傅早在门外等候,拉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两场敦煌数字中心精心制作的数字电影。先是20-30分钟的超高清主题电影《千年莫高》,讲述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先入为主,对敦煌及莫高窟有一个轮廓性的初步了解与基本认知,不至于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
我们一行随天南海北的游人,进入一个球形影院,观看了全球首部展现文化遗产的8K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影片讲述的是莫高窟的重点佛像和壁画,栩栩如生,身临其境,无论你坐在那个地方,观赏和视觉效果超级棒。立体化、宽视觉、高清晰的巨型幕布,感觉仿佛就围绕在人的头顶和眼前,似乎那些佛窟向你缓缓走来,如梦似幻的飞天壁画仿佛就近在咫尺,伸手即可触摸。古老的敦煌石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给我们带来堪称震撼的全新参观体验。
尔后,乘每隔15分钟就出发的景区大巴,神情尚沉浸在金戈铁马、栩栩壁画中,身心却向不远处闻名遐迩的莫高窟一步步而去。
下车不远处,有简陋而素雅的10几处民居跃入眼前。黄墙泥屋,没有水泥瓷砖堆砌,却显得洁净而素雅,与远处的洞窟极为融洽。当地百姓该干啥还干啥,一副超然物外的架势,丝毫不为纷至沓来的游客所动。几个老人,神态安详,气定神闲,自顾自谈喧着什么。像是略现木纳的北魏飞天,但却极为纯真和质朴。
在我所有限的游历中,莫高窟是唯一一个没有一星半点烟火和商业气息的地方。特殊的干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多风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精彩绝伦、不可多得的壁画和洞窟艺术,使得这儿异常罕见的没有一星半点的香火弥漫,没有一丝一毫的商业气息。和一些烟火弥漫,香烟袅娜,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当地百姓见缝插针,逢人兜售各种当地特产及旅游产品,借机跟风搭车现象成了鲜明对比。
穿过那条干枯的宕泉河河床上的石桥,在断崖绝壁上像蜂窝状排列有序的洞窟便跃入眼前。面对这儿的一片宁静祥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柔声细语,以虔诚恭敬心态,面向坐西向东的一个个艺术殿堂,面向洞窟里供奉的一尊尊佛像……
许是风吹沙击,许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几株碗口粗,树皮蜡白的白杨树,树干一律歪歪斜斜,反倒构筑成边塞特有风骨和傲然气节。
◎一念萌生,千佛洞开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行脚僧,手持锡杖,云游四海,傍晚时分,艰难跋涉在敦煌三危山峰头。此时,暮霭低沉,夕阳西下,突然他的耳畔传来若有若无的声声仙乐。眼前金光闪烁,似有千佛在眼前跃动。他以为是云蒸霞蔚晚霞产生的幻觉?可一想,不对呀,西边的云霞如织,与眼前三危山的金光遥遥对应,有一种如梦如幻却又分明可触摸可感知的奇异景象。
乐樽和尚像是被无形的魔法所镇住,再也挪不动半步:眼前是腾燃金光,背后是五彩晚霞,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俭朴的锡杖也此刻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沙滩之上,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世界仿佛静止不动,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只有金光里影影绰绰的座座佛像闪烁,隐隐约约的似有似无声声梵乐传来……
醍醐灌顶般的他,忽地有所顿悟,把锡杖插在沙中上,虔诚下跪,默默发誓: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像,使它成为西方极乐世界圣地。
和尚发愿完毕,随即光焰俱黯,万籁俱寂,唯无边暮色压住了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在三危山的悬崖上如愿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善男信女、达官贵人、黎明百姓莫不相信,不约而至,纷纷前来朝拜洞窟中的精美佛像,都被折服被震撼。
天长日久,一年又一年,在乐樽和尚善念德行的感化下,在佛教思想潜移默化的感召下,上自王公,下至平民,或独筑,或合资,或请各路高手,或招募能工巧匠,把心中的信仰和祈愿,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全向三危山下这座沙浆岩层凿进。一时之间,这个地处西北偏僻荒凉,平静而寂寥的小村庄,人声鼎沸不断,车马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刀凿斧击……经年累月的开凿,锲而不舍的营造,一个个洞窟被打开被雕塑被彩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乐樽和尚锲而不舍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潜心化缘,却为开启莫高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跟着讲解员的步履,随语言各异、穿着不一,有多有寡、有老有少,甚至金发碧眼外国人旅游团队,走进一个个神秘莫测、一千多年层层累聚的洞窟。纷杂鲜亮的衣饰,造型各异的飞天,呼呼飘飞的旌旗,耕猎斗酒的场景……一一在眼前呈现,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像有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最高最大的洞窟达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盈尺。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堪称佛教彩塑艺术馆。
◎一窥之后,天下扬名
听说1900年农历5月26日,洞窟主持王圆篆王道士,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想把废弃许久的洞窟改建为道观。在一个极为偶然的机缘下,发现了洞中之洞——一个尘封千年,据说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6万多件文物的藏经洞,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此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事也……《摘自王园箓墓志》)。
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在4—14世纪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及历史,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当时中国乃至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筑服饰、典章文物等方面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价值。殊不知,嗅觉灵敏的国外文物贩子蜂拥而至,由于当地政府腐败无能,经费短缺,保护不力,王道士文化不高,目光短浅,此后的几十年里,大量敦煌文书、彩色绢画、彩塑造像等稀世文物流失于英、法、德、俄、日、美等国。目前仅有8000多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王道士的无意之举,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由此产生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经百年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凭心而论,好心好意,农民出身,对藏经洞文物所知不多的王道士,不是倒卖文物的跳梁小丑,不是贪婪自私的莫高窟千古罪人,而是那个风雨飘摇晚清政府的替罪羊。有大量资料显示,在发现藏经洞后的7年间,王园箓为保护莫高文物做出了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其目的不是为了将贩文物之钱揣到自己腰包里,而是清理洞窟积沙,有效保护价值无法衡量的敦煌文物,可他费劲心思,吃尽苦头,风餐露宿,备受屈辱,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多次逐级上报莫高窟危在旦夕情况,屡次求助各级官方,甚至斗胆冒死向当时清廷最高统治者老佛爷慈禧上书……但均遭到敷衍塞责、不加重视后,为完成他修建阁楼、架设木桥的宏愿,才不得已,在极不情愿出售文物但又无庞大经费开支的矛盾心理下,让西方文物贩子贱卖甚至偷盗走了许多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大量文物,成为多年来人们一提莫高窟藏经洞,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争议人物。
客观公正的说,作为道士的王道士,按理在佛教圣地莫高窟是没有其立锥之地的。但他自觉自愿以一己卑微之力,以对佛教的一片虔诚之意,苦苦操心并支撑着这块弹丸之地的保护与修缮,数十年一贯之,直至终老而无疾而逝。据说他以81岁高龄去世后,其徒子徒孙感念其功德,修了一个当时莫高窟最高最大、相对气派的土塔,并立了一方木碑,在墓志上这样赞颂:“观其改建三层楼、古汉桥,以及补葺大小佛洞,积三十余年之功果,费二十多万之募资,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神灵有感,人民受福矣!”
如果仅为听一听佛教故事,那么莫高窟多姿的神貌和绚丽的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走进莫高窟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召、一种灵魂的释放、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艺术的熏陶。
敦煌莫高窟把人性神化为像,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它成了汉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一己之力,征服世界
翻阅资料得知,莫高窟的来历是指:佛家有言,功德无量者,莫过于修窟奉佛,没有比此更高的修为了,遂名莫高窟。
据说,1941年5月的一天,正值夏季,此处却绿树红花,热浪逼人。沉寂多年的莫高窟,以欣喜之心,迎来一位蓄着长髯、身穿土里土气驼毛长袍的中年人——有谁知道,他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怀着对敦煌莫高窟的无限向往之情,不顾家人与亲友的反对,携三夫人杨婉君、次子张心智及大风堂的部分弟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克服种种难以克服的艰难险阻,来到当时交通不畅、风沙弥漫、兵荒马乱、生活不便的莫高窟,且一个人青灯相伴,壁画为伍,在洞窟里潜心磨练了近3年时间,为弘扬、传播敦煌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保护莫高窟第一功臣。
莫高窟洞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是人间罕见的艺术精品,代表了北魏至元1000多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史、演变史,千百年间中原和西域所有流行过的舞蹈样式,在这里都可“追本溯源”,找到源头和答案。当时,莫高窟的几百个画窟,没专人看管,缺乏有效保护,风沙常年侵袭,岩石渐次开裂,流水悄然泻入,还有远道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自由住宿洞中,信手在壁画上涂抹漫题。很多壁画在风雨侵蚀下呈现酥碱,起甲,霉变,剥落,当时已沦为毁灭的边缘!
在游览中,我们看到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据说不少洞窟曾是凡夫俗子、云游和尚、乞丐羊倌甚至散兵游勇的临时旅店。自然的磨折、人为的破坏、兵火的摧残,让这座世界艺术宝库岌岌可危。张大千敏锐的意识到不仅仅要抢救性保护,更亟待政府援手,使之加以抢救性保护与挖掘。当他得知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知名书法家于右任恰巧来此视察,诚恳相邀,促膝谈心几个晚上,提出了保护、修缮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于右任先生的首肯及赞赏,为后来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敦煌研究院,有效保护莫高窟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说,张大千双脚一踏进洞窟,就被莫高窟壁画所迷醉所征服。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并临摹壁画,花费巨资(据说有上万两白银),甚至不惜背上巨额债务,顶住流言蜚语的攻击,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惊人毅力和对艺术的迷恋,完成了一次对人类艺术的发掘和传播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为敦煌莫高窟洞窟编号至309号,至今仍功德无量(以祁连山的水流方向,从南到北、由下至上往复进行);临摹了敦煌六国、两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历朝的壁画精品达300余幅;用尽毕生所学完成了《关于敦煌壁画》的论文,第一次向中外广泛传播了莫高窟独一无二的壁画艺术成就;首次作了大量的莫高窟文物保护、考证、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敦煌莫高窟艺术重放光芒做出了卓越贡献。
讲解员指着洞窟中的喇叭裤、灯笼裤说,前几年风靡一时,时髦青年穿过的裤子,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捷足先登”了。从服饰穿着打扮到时尚女郎的化妆,从各种乐器演出到多种表演艺术形式,从中西方各民族风俗习惯到华夏南北农耕稼穑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在洞窟里找到注脚和出处。
张大千还首次发现了莫高窟画下有画,为探寻本源、追求艺术,对一些壁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由此他成了继王道士后又一个引起广泛争论、褒贬不一的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是非功过,按唯物史观,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其功绩做出一分为二的科学正确判定。凭心而论,张大千的敦煌之旅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被学者誉为“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他首创的泼彩技法立足于传统、融合中西,为中国传统画开创了新的格局,对中国艺术道路的深远意义和对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非凡价值。
◎一个举动,全球瞩目
岩壁正中,一座贴倚山体而建的檐角飞翘七层阁楼,成为莫高窟最为显眼的标志性建筑。它将岩壁与洞窟一分为二。远远看去,在荒芜三危山与干枯河滩下,木楼气度非凡,蔚为庄严气派。人们纷纷驻足拍照,留下到此一游的画面。
1935年,怀揣远大抱负的常书鸿,在法国学习油画期间,无意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法国人伯希和编纂的《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1924年在巴黎出版),为祖国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惊异,内心泛起巨大波澜——因在当时常书鸿眼里,无比神奇而蕴藏无限魅力的敦煌艺术,不仅反映了隋唐盛世的佛教美术和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还记录了中国历代的装饰图案、色彩运用和工艺技术等多种艺术,是一座值得挖掘的立体多样化艺术宝库,随之他产生了献身敦煌艺术的强烈念头。
1936年,学有所成的常书鸿从法回国后,在国立北平专科学校教书,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终耿耿于怀的,依旧是莫高窟精彩绝伦的飞天壁画,是莫高窟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恰逢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宣布成立了国立敦煌研究所,在好友梁思成的举荐下,年轻有为的常书鸿担任了筹委会副主任。接受任务后的常书鸿,一刻也没有耽搁,当年冬天便去甘肃省城兰州“招兵买马”。尔后马不停蹄,日行夜宿,一行6人经历了1月多天的艰难行程,于1943年3月奔赴敦煌,抵达了各方面物质条件简陋的莫高窟千佛洞,开始了他苦行僧般的修道生活。
常书鸿克服妻子出走,经费不足,人员缺少,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将他的后半生都献给了莫高窟,死后骨灰就埋葬在中寺故居的小院里。但莫高窟的坚守者们并未忘记他所做的一切——他们接过了常书鸿未尽事业,继续为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而孜孜奋斗。
人们在莫高窟对面的大漠上为常书鸿竖立了一块墓碑。碑石是黑色的,在黄沙万里的背景下,沉静而醒目。好像永远伫立在那里,守候与保卫着敦煌。这黑色的墓碑又像是敦煌史的一块界碑。它严格地分清耻辱的过去与自尊的现在,黑暗的往昔与明媚的未来。人们崇敬以常书鸿为代表的敦煌的保护者们,尊称他和他的继承者们为:敦煌的保护神。
一名作家在谈到敦煌文化时这样说道:“敦煌的文化抢救是我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抢救行动。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显示了我国学术界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以及一种浩荡的文化正气。同时,也表现出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始终具备的文化高度……。
◎一生相守,无怨无悔
甘肃莫高窟的风景与别处不同,它的“风景”藏在洞窟的壁画里,藏在雕塑的飞天上……
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展览,当时在重庆国立艺专学习绘画的段文杰站在壁画前,不由得被其精彩绝伦的艺术魅力所征服,遂暗下决心:要去敦煌向古人学习。
次年毕业后,段文杰便来到了他魂牵梦萦之地——敦煌莫高窟。放下行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像老牛奔向菜地一样兴奋。从此他扎根大漠深处60年,把青春与热血、理想与信念都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将毕生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为莫高窟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成就。
我们走进一个洞窟后,善解人意、温柔端庄的女讲解员说:你们应该像外国人一样带一个小手电筒来,这样观赏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她举起手中的手电筒,将光柱打向头顶,眼前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她将光柱侧照,则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她侧转身又将光柱贴在洞窟墙壁上,立即出现另外一番效果。将光柱放在脚底,效果又不一样……看来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确神秘莫测,魅力无穷。
临摹壁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在苦练技巧、揣摩人物心理及生活背景、风俗习惯等的同时,段文杰开始转向壁画所蕴藏的多方位艺术研究领域拓展:壁画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各时代壁画的风格特征、制作方法。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创下了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的第一。
飞天造型在甘肃随处可见:在甘肃烟草的烟盒上、在敦煌的路灯上、在各种电视广告里与宣传图画中。敦煌飞天从艺术造型上来说,是多种文化交融杂糅、共同孕育的结果——既有印度佛教天人合一文化、中国道教羽人,又有西域飞天与中原文化飞天长期交流,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翺翔。
讲解员指着一个洞窟里下巴长胡子、喉结粗大的飞天说,请问你们,这尊飞天是男是女人?印象中的飞天大多为翩翩飞舞的女子,而眼前飞天有绚丽的服饰、飘舞的姿势,面部却丰满,骨骼又壮实,正迷惑不解时,一位女士大胆的说:是男的。讲解员揭开谜底:确实是男的。飞天最早是歌神乾闼婆与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印度神话中歌舞神和娱乐神的化身。最早为男身,后演变为男女不分,再为男女结合,一个善舞、一个善歌,形影不离,融洽和谐的一对恩爱夫妻,最后才成为女性。历经千年风雨,展示了不同时代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格。其优美形象,欢乐境界和翩然舞姿,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在其文章《飞天在人间》中所说:她们并未随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及商标广告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人们说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甚至有人为破坏痕迹,被人指责;而段文杰则主张临摹既要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还要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的神韵与内蕴;更要求绘画技巧绝对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是一种标高与尺度,更是一种修为与历练——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
段文杰总结的壁画临摹的技法,将前人不曾留意但却积聚“莫高窟人”心力的学科——“临摹学”的轮廓呈现出来,使之为研究与创新敦煌艺术做出非凡贡献。他在多年矢志以恒研究后,高瞻远瞩地提出:敦煌艺术是华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在具有深厚汉晋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佛教艺术——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后继者打开敦煌石窟艺术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段文杰是一个人,但他又不是孤军奋战的一个人。他置身于弹丸之地的敦煌,但他放眼全球,慧眼识才,求贤若渴,多次从全国招聘人才,压担子、派任务培养敦煌学多方面高精尖人才,在他和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段文杰实现了让敦煌学“回归故里”的宏伟愿景。
不同的历史时代里,莫高窟洞窟有不同的坚守者、传承者,乐樽和尚是一个人,造就了莫高窟的发轫;王圆篆道士使敦煌学成为了国际显学;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都是一个人,都在不同的年代里,为敦煌莫高窟的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起过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千条溪流归大河。万木葱郁成森林。他们都怀揣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的——为了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创新!
●鸣沙山下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人称西王母的古瑶池。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游完莫高窟天已黑了,本来想找家酒店住宿,但同学贾春说我非有钱人,就不必耍大牌了。听从了他的善意挽留,一家人住在了同学家的大床上,却让好友在沙发上蜷缩委屈了一晚。
次日起个大早,“专车司机”夏师傅如约而来,疾驰20多分钟,把我们拉到月牙泉旅游区门前。
蓝天白云下,眼前横卧着东西绵延40余公里,南北延伸20余公里,亘古寂寥、黄沙漫漫的鸣沙山(据说最高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犹如两条结实有力、粗壮威猛的臂膀,呵护着脚下小巧玲珑、盈盈碧水的月牙泉。
远望沙海漫漫,沙脊如削。阳光如瀑,直射下来,感受到沙漠气候的炎热。静默而橙黄的沙丘,以一种柔软、敦厚、静美的姿态,包裹了我们的身心和灵魂。而一道道沙丘的脊梁,粗狂而大气,不像江南流水的小家碧玉,如近乎完美的线条,勾勒着沙漠棱角分明的轮廓,撑起沙滩无比绝伦的质朴与美丽。
◎驼铃叮当,驰骋沙海
儿子早就对沙漠之舟的骆驼极感兴趣。正巧有一队驼队即将启程,赶紧购票,在拉驼人的帮助下骑了上去。骆驼,是沙漠的灵气和骄傲。有了它的存在,沙漠才称其为沙漠,才变得鲜活动人,才有了特立独行的意味——好比,有了舟船,大海方显得亲善——岸与岸之间,才不那么遥远;有了骆驼的跋涉,驼铃的叮当,宁静,荒凉的沙丘自会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使人魂牵梦萦。
沿着缓缓的黄沙,在叮儿当啷、悠扬悦耳的驼铃声中,一对对驼队缓缓却有力的启程了——向着远方,向着预定的目标,一步步跋涉而走向远方。自张骞出使西域后,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被凿通后,地处河西走廊西段绿洲的敦煌,便成了东西方中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经贸交流中心,商贾世人往来如云,经贸文化交流不断。
倘佯在蓝天、白云、黄沙、绿树间,置身于色彩对比如此强烈的光影世界里,心灵能不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的震撼与洗礼。
儿子骑的骆驼渐渐走出了我的视野——终有一天,他会脱缰而出,走出我们的小巢,走向属于他的那一片天空,书写他人生画卷……
◎登临沙山,体验美妙
在远离市声喧嚣、远离车水马龙的此处,人的天性被自然释放出来。我赤足一步步随修砌的木梯台阶,向沙漠顶部进发——只见头顶有飞机轰鸣,有滑翔机载着游人翔飞在天;有一队队的驼队——那是体验沙漠之舟的游客,置身其上,优哉游哉。而坐着观光车的天南海北的人,被莹莹碧水所吸引,奔赴这个神秘的所在。有些来自大城市的南方人,穿着旅游区购置的,特制的高腰塑胶靴子,像企鹅般歪歪扭扭笨拙走动着、呼喊着、说笑着,莫不兴高采烈,向鸣沙山跋涉。他们干净是干净了,虽说周身沾不上一粒沙尘,但却体会不到双足走在滚热沙滩上的自然抚慰与快感——其实,沙丘上的沙子,无比洁净而柔软,双脚走在滚烫滚烫的沙上,被热热的黄沙舔着脚趾,周身每一个毛孔仿佛被熨过一般,妥帖而舒适。又像被少女的芊芊素手抚摸,柔软、细腻、光滑、温煦,甚至有一种酥痒美妙感觉。
沙分五色:红、黄、绿、白、黑,以黄白黑居多。茫茫沙海中当风掠过时,沙子会随风鸣叫而曼舞。我一步一陷,几乎每走几步,都要喘一会儿气。听说在天晴星月极好的特殊气候环境下,此山会自鸣发出金戈铁马、征战嚎叫的声音,被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犹如把人置身与那种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感受到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场景。(《敦煌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盛夏自明,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子女皆跻高峰,一齐滑落,其沙鸣吼声如雷……”
据开出租的夏师傅说:很久以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旷世日久的战争。双方酣战之际,不料想一阵狂风卷着黄沙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两军将士顷刻间全部被无边无际的漫漫黄沙所覆没与掩埋。此后,平坦的大地上便竖起了一座座沙山。天晴星月极好之时,走在鸣沙山边,时常会隐约听到阵阵战鼓声、呼号声和拼杀声……
愈上愈艰。愈艰愈上。终于趔趔趄趄、踉踉跄跄的行至沙山的最高处。有人坐了特制的滑沙板,学孩童时在冰摊上滑行一样,在绵而软、高而陡的沙坡上滑行——不是滑溜溜的冰上,而在陡峭的沙丘,稍不注意会“人仰车翻”,前功尽弃。既要牢牢抓住车子,又要掌握好身体平衡,更要把握好方向和前行速度,毫不逊色于一场赛车比赛。而更多的人则和我一样,从沙丘腰部缓缓走下。
好多人在高高沙梁上走动,流沙随脚步的移动而自由滑落。若有若无、时强时弱的沙鸣声随之而起。初闻如管弦丝竹,轻柔而低缓、婉转而悠扬,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丝丝缕缕而不绝于耳,继而声声沙落又似钟馨和鸣、仙人奏乐,不由不令人称奇叫绝。进而金鼓其鸣,轰鸣不绝,使人惊心动魄,联想蹁跹……
◎登台远眺,沙美水静
走过一段弯曲小道,远处绿树葱葱郁郁。有几棵圆球形的树,叶子绿油油的,在黄沙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其中一棵古柳,孤零零的,四围是漫漫黄沙,隔几十米与泉相望。干枯的环境里,活的却那样生机盎然,真是奇迹!古树被特意用一人高的黄泥巴围拢起来——树干仅3米多高,其貌虽不扬,介绍上说树龄却达120多年,心枯而皮活,枝繁而叶茂,是月牙泉百年风雨的最好见证。
顺着路标指引的方向,信步走进几处古色古香的院落。没有导游,游人稀少,妻儿坐在凉亭下歇脚,我看到介绍,说此处建有月泉阁、听雷轩、墨池云、山得水趣……等五六出古朴雅致、错落有致汉唐风格的建筑,是驻足浏览、休闲观光、吟诗作画、挥毫泼墨的好去处,存留着千古以来文人墨客赞美鸣沙山及月牙泉的诗词歌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走上去,一个木头廊柱上,蓝底黑字,笔力非凡,高度凝练,道出了月牙泉风景区的神韵和精髓:“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走廊的各处,有各地游人对月牙泉感触的诗文,张挂于上,或墨写于纸,或刀刻于石,让人欣赏点评。其中一副对联,形象生动的勾勒出此处非同凡响的景致:“鸣沙山日出送暖,月牙泉星下生凉”。
我信步走进一处房间,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大多与敦煌与月牙泉有关,是一位当地有名画家在“守株待兔”——坐等有爱好者购买其墨宝。
远处人声鼎沸,近旁泉水荡漾。站在高高的古色古香亭上,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绝妙。
放眼远眺,只见眼前粼粼微波,湛蓝幽深如星月般的一池泉水,水色蔚蓝发绿,清澈如镜,静静卧在沙海之中,镶嵌在蓝天之下、黄沙之旁。月牙泉就那么婷婷立着,依稀穿碧戴翠的羞涩少女,静静的,柔柔的,脉脉含情——带着矜持,含着笑意。微风吹过,秀发轻掠,裙袖飘飞。多像绝世佳人的眼睛清澈、美丽;又像极了窈窕淑女的嘴唇般神秘、温柔。
当地人说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千年不枯,神奇月泉
岸边杂草丛生,芦苇茂密。泉边的黄沙湿湿的,有围栏围于四周,五色流沙与盈盈泉水仅隔十来米之遥,虽地处千年沙海,四周被沙海环绕,日月千年蒸腾,泉水却不干不涸。风沙弥漫,干旱年景,即使遇强风而泉依然鲜活,不为沙所掩没,称为一大奇观。
月牙泉“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泉水边,草丰树茂,黄沙与碧水,像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般,相伴相随。正所谓:“瀚海明月共潮生,万沙山中一明珠”。
有游客将田震的《月牙泉》放出来,歌声在我们的耳畔与泉边回旋、飞转,沙哑,磁性极强的音符,穿透时空,簇拥了这片世界与灵魂。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
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
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
大凡风景优美之地,都有一个凄美婉转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优美的月牙泉也概莫能外,口口相传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我宁愿相信当地百姓中流传中遥远甚广的一个传说。据说不知从何时起,出生于贫困家庭的沙山子,和富家女子月牙儿相爱了。但月老爷却为爱女月牙儿选了位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可生性善良,为憨厚朴质沙山子品质所打动的月牙儿,将自己钟情家中帮工沙山子之事如实告诉了父亲,希冀能得到允许和首肯,家境贫寒、赤手空拳的沙山子,自然遭到了自认为不配其女月父的恼怒和强烈反对,非但没有同意亲事,反而让手下将沙山子痛打一顿,驱赶出门……
你一定会想到,又一幕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上演。很快月牙儿的婚期如期到了,尽管她哭成了泪人儿,却无力而无助自己的终身幸福……谁知轿子被人抬到半道时,突然晴空里刮起一阵怪风,强风几乎把所有人都刮跑了。风沙弥漫中,倾盆大雨中,轿子里的月牙儿也被刮的随风而飘。飘呀飘,飘到了鸣沙山旁,被漫无边际的黄沙而深深掩埋。而一直跟随在轿子后的沙山子,也被飘落到沙丘边……
后来,大风终于停了,暴雨随即歇了,人们看到了沙中的沙山子,也看到了美丽的月牙儿。当地百姓说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上天——为了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将俩人合葬在一起。后来,人们惊奇的发现,一年年沧桑风雨里,这里的沙山越堆越高,沙山脚下,有了一汪月牙儿般的泉水。且山始终簇拥环抱着泉,泉始终陪伴环绕着山。像是相伴相随,永不分离。
天长日久,日月辗转,历经千年,鸣沙山和月牙泉却依旧痴心不改初衷——我们看到的山依然粗狂壮美、顶天立地,泉依然细腻婉约、柔情似水……
是的,看着眼前沙丘与泉水相伴相随,谁不相信这样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