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来水去
2022-01-08叙事散文李兴文
山的肌肤,被这场雨撕破了,斑驳陆离的,很悲壮,让那么多人极度恐惧,也唤起许多人的怜悯心肠。被撕破的地方,露出一片片洁净的黄土;那简直是一页页一直凝固的历史,而今被这场大雨翻开。凝固的历史见到天日,苏醒过来,开始踏上时间的旅途。那场大雨像一大……
山的肌肤,被这场雨撕破了,斑驳陆离的,很悲壮,让那么多人极度恐惧,也唤起许多人的怜悯心肠。被撕破的地方,露出一片片洁净的黄土;那简直是一页页一直凝固的历史,而今被这场大雨翻开。凝固的历史见到天日,苏醒过来,开始踏上时间的旅途。
那场大雨像一大群剽悍的强人,声威甚巨,杀气腾腾,所到之处,浊流恣肆,横冲直撞,涤尘荡污。当然,那一场大雨,也掩杀了山体之上无数的草木和虫豸。
天晴方好。一些惊惧与忧伤,被铁面无私的时间,从人的脑海里悄悄抹去了。那些触目惊心的撕痕,也把另一些时间抹去了。新的草木,将在滑坡创面上重新长出,这个,时间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得住。
一切也将平静下来。一切也将重新开始。
那场连续下了四十多个小时的雨,是没有多少诗意的。一切都出乎人的意料。那场大雨,它只是像一只狗那样故地重游,闻出了熟悉的气味,那是它自己的气味。在这里,它再撒上一大泡尿,并以此无声宣告:这里是我的地盘,我从前来过,现在我又来了!
那只“狗”撒完尿又走了,它下一次再来,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在一些人,暴雨和洪灾所致的恐惧,就像久久不停的瓢泼之水那样,一直在心头淋着。
还是有人弄明白了,大造化只存在力量的平衡,并无喜怒与爱恨。在受了磨难的人们,大造化对人反复的折磨,实在太无趣了。一些人曾经深以为然,他们成功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和别人。但当这场大雨过后,他们为自己狂悖的想法羞愧得喑哑了,因为,一切好像又回到那个极度贫弱极度破败的年代。而几十年时间,只是瞬间,倏忽,仿佛大家什么事都没有做,昨日突然重现。在经受了前后两次暴洪蹂躏的人们,过去几十年衣食具足的日子,到头来不过黄粱一梦。
而这一回,连庆功的激情,都被这场暴洪浇灭了。时代的确变了,但不变的,还是灾难所致的那些恐惧与忧伤。
这一回,习惯唱诵的人,终于没有勇气发出声来。他们也不是在反思灾难,而是不敢直视灾难的狰狞凶相,更不敢触碰灾难的源头——这是一些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们总在接近源头的时候畏葸不前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简直就像习惯于躲在超大群体堆集里的动物,干脆说,他们就像蝗虫。当那些蝗虫一样的人们组成超大集群,他们好像个个都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其实总是假装不知,或者就是真的不知,他们所倚仗的是群体的声威,而一旦那个群体终于不免也会碰上集体沉默的时候,它们都变成很熟练地把脑袋戳进沙子里来避险的鸵鸟。那时候,人人都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现在,鸵鸟们就很安静,他们终于无法回避大地上种种败绩产生的痕迹——村庄淹没,农田冲毁,山体滑坡,道路阻绝,人畜伤亡。滨河路商业区,重新变成河道,一片汪洋。美轮美奂的一座座跨河廊桥,变成了孤岛——这些,都是无法唱诵的,也是集体沉默无法完全掩饰的。目之所及,都是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痕。
我曾于雨中拍了几张照片,不过,有一些拍摄,我把镜头抬得很高,我故意把雨中的城市拍成烟云缭绕如梦似幻的,把蒙蒙水汽中的廊桥拍得几如传说中的仙境。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
有人就习惯性赞颂,雨中的城市真美!虽然遭灾了,但看一下这些图片,心里也会好受些。
有人却说,这种美很残酷,也很虚伪,让人兴奋不起来,因为它实际上正处在一场灾难之中!更有人严厉地批评我不忠于事实,并要求我真实面对当前现实!
我又把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图片发出去。
前一种人沉默了,因为此情此景是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后一种人,开始跟我深度交谈!
原来我并不孤独!这后一类人,他们才给我力量和希望!才让我觉得,我真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城市真的需要繁华的滨河路商业区吗?真的需要挤占河道,修建跨河廊桥,打造水上商埠吗?就不知道,河流走过的地方,终将是属于河流的吗?
河流会枯竭,但不可被驯化和征服。河流是大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它们保留着足够的野性,它们的狂野力量远在人的征服力之上,并且,那种野蛮的力量又是善于合群的。它们在陆地表面具有最强大的摧毁力。弱化这种力量的有效方式绝不是限制和约束,而是顺应和疏导。限制和约束的结果,反而集中和增强了它们的摧毁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拦江截流建成的大容量水库所带来的效益,远远不能抵消其所导致的地质和生态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每建起一座大容量水库,都是让库区所有人骑到一头猛兽的背上,结果可想而知,而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猛兽还是猛兽,而人,再也不一定是人!总体上说,超大水库并不盈利。但若有人出于眼前私利,刚愎自用颟顸专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那就另是一说。
保守但正确的做法是,归还河流以通畅的河道,回归野性以自然的秩序。
明年春天,大山身上,被雨水撕破的肌肤还会愈合,愈合处的自然生态也会很快恢复。但人们,也会很快淡忘灾难和苦难。生存需要的逼迫和人性欲望的驱使,一如既往,还会让一些人心存侥幸,还会用想象和祝祷来掩盖忧患与警觉。这正如黑格尔说的: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人类的宿命。
本应是秋雨连绵的日子,但自那场大雨之后,天气一直晴好。大涝之后必有大旱。或许,不久以后,人们又要投身如火如荼的抗旱行动之中。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单说这一次暴洪灾害,灾情尚在,危情时刻已经过去很久。城市里终于没有传来庆功的消息,这倒让人放心一些,或许,这种低调态度的背后,终于有了一些自知之明,毕竟,在造化面前,人要懂得一些敬畏才好。 2020-9-4
那场大雨像一大群剽悍的强人,声威甚巨,杀气腾腾,所到之处,浊流恣肆,横冲直撞,涤尘荡污。当然,那一场大雨,也掩杀了山体之上无数的草木和虫豸。
天晴方好。一些惊惧与忧伤,被铁面无私的时间,从人的脑海里悄悄抹去了。那些触目惊心的撕痕,也把另一些时间抹去了。新的草木,将在滑坡创面上重新长出,这个,时间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得住。
一切也将平静下来。一切也将重新开始。
那场连续下了四十多个小时的雨,是没有多少诗意的。一切都出乎人的意料。那场大雨,它只是像一只狗那样故地重游,闻出了熟悉的气味,那是它自己的气味。在这里,它再撒上一大泡尿,并以此无声宣告:这里是我的地盘,我从前来过,现在我又来了!
那只“狗”撒完尿又走了,它下一次再来,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在一些人,暴雨和洪灾所致的恐惧,就像久久不停的瓢泼之水那样,一直在心头淋着。
还是有人弄明白了,大造化只存在力量的平衡,并无喜怒与爱恨。在受了磨难的人们,大造化对人反复的折磨,实在太无趣了。一些人曾经深以为然,他们成功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和别人。但当这场大雨过后,他们为自己狂悖的想法羞愧得喑哑了,因为,一切好像又回到那个极度贫弱极度破败的年代。而几十年时间,只是瞬间,倏忽,仿佛大家什么事都没有做,昨日突然重现。在经受了前后两次暴洪蹂躏的人们,过去几十年衣食具足的日子,到头来不过黄粱一梦。
而这一回,连庆功的激情,都被这场暴洪浇灭了。时代的确变了,但不变的,还是灾难所致的那些恐惧与忧伤。
这一回,习惯唱诵的人,终于没有勇气发出声来。他们也不是在反思灾难,而是不敢直视灾难的狰狞凶相,更不敢触碰灾难的源头——这是一些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们总在接近源头的时候畏葸不前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简直就像习惯于躲在超大群体堆集里的动物,干脆说,他们就像蝗虫。当那些蝗虫一样的人们组成超大集群,他们好像个个都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其实总是假装不知,或者就是真的不知,他们所倚仗的是群体的声威,而一旦那个群体终于不免也会碰上集体沉默的时候,它们都变成很熟练地把脑袋戳进沙子里来避险的鸵鸟。那时候,人人都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现在,鸵鸟们就很安静,他们终于无法回避大地上种种败绩产生的痕迹——村庄淹没,农田冲毁,山体滑坡,道路阻绝,人畜伤亡。滨河路商业区,重新变成河道,一片汪洋。美轮美奂的一座座跨河廊桥,变成了孤岛——这些,都是无法唱诵的,也是集体沉默无法完全掩饰的。目之所及,都是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痕。
我曾于雨中拍了几张照片,不过,有一些拍摄,我把镜头抬得很高,我故意把雨中的城市拍成烟云缭绕如梦似幻的,把蒙蒙水汽中的廊桥拍得几如传说中的仙境。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
有人就习惯性赞颂,雨中的城市真美!虽然遭灾了,但看一下这些图片,心里也会好受些。
有人却说,这种美很残酷,也很虚伪,让人兴奋不起来,因为它实际上正处在一场灾难之中!更有人严厉地批评我不忠于事实,并要求我真实面对当前现实!
我又把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图片发出去。
前一种人沉默了,因为此情此景是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后一种人,开始跟我深度交谈!
原来我并不孤独!这后一类人,他们才给我力量和希望!才让我觉得,我真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城市真的需要繁华的滨河路商业区吗?真的需要挤占河道,修建跨河廊桥,打造水上商埠吗?就不知道,河流走过的地方,终将是属于河流的吗?
河流会枯竭,但不可被驯化和征服。河流是大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它们保留着足够的野性,它们的狂野力量远在人的征服力之上,并且,那种野蛮的力量又是善于合群的。它们在陆地表面具有最强大的摧毁力。弱化这种力量的有效方式绝不是限制和约束,而是顺应和疏导。限制和约束的结果,反而集中和增强了它们的摧毁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拦江截流建成的大容量水库所带来的效益,远远不能抵消其所导致的地质和生态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每建起一座大容量水库,都是让库区所有人骑到一头猛兽的背上,结果可想而知,而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猛兽还是猛兽,而人,再也不一定是人!总体上说,超大水库并不盈利。但若有人出于眼前私利,刚愎自用颟顸专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那就另是一说。
保守但正确的做法是,归还河流以通畅的河道,回归野性以自然的秩序。
明年春天,大山身上,被雨水撕破的肌肤还会愈合,愈合处的自然生态也会很快恢复。但人们,也会很快淡忘灾难和苦难。生存需要的逼迫和人性欲望的驱使,一如既往,还会让一些人心存侥幸,还会用想象和祝祷来掩盖忧患与警觉。这正如黑格尔说的: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人类的宿命。
本应是秋雨连绵的日子,但自那场大雨之后,天气一直晴好。大涝之后必有大旱。或许,不久以后,人们又要投身如火如荼的抗旱行动之中。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单说这一次暴洪灾害,灾情尚在,危情时刻已经过去很久。城市里终于没有传来庆功的消息,这倒让人放心一些,或许,这种低调态度的背后,终于有了一些自知之明,毕竟,在造化面前,人要懂得一些敬畏才好。 2020-9-4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