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山河情怀

2022-01-08叙事散文王旗

山河情怀两亿多年前,这里是浩瀚的海洋,惊涛骇浪凝固成的那些石头,至今还在山顶上跃荡;两千多年前,一队工役来到这里,他们用双手垒砌石头,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山野的空旷中回荡,留下一道石墙随着山峦的节奏起伏延亘。站在齐长城的烽火台上,面对那些惊涛……
山河情怀 两亿多年前,这里是浩瀚的海洋,惊涛骇浪凝固成的那些石头,至今还在山顶上跃荡; 两千多年前,一队工役来到这里,他们用双手垒砌石头,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山野的空旷中回荡,留下一道石墙随着山峦的节奏起伏延亘。 站在齐长城的烽火台上,面对那些惊涛骇浪凝固成的石头,倾听旷野的风啸,凝望天空的云飘,可以沉思可以怀想可以轻叹。 曾经见过原山往昔的照片,虽然影像有些模糊,依然可见漫山土石裸裎,惟有山风在荒芜苍凉间拂过。 原山曾经背着沉重的负荷走过了漫长的日月,一路行程,收藏了太多的记忆,然而原山始终如一位仁厚的长者,对自己所有的沧桑守口如瓶,缄默深沉。 原山看着也记着,最初是谁在这山下掘开第一镐土、收获第一捧粮、砌起第一块砖。山下的炊烟渐渐密了的时候,走出一位女子,柔弱的肩挑着担子走过山野走过四季。 一场场雨和雪落下,原山一一收集起来,酿出一脉脉汩汩流响的清泉,清泉流成一条长河,女子走进了传说,走进了长河两岸无数人们的心里。 原山看着也记着,大自然频发的暴虐一次次搅乱这片土地的安宁,看过人类中的凶残残暴一再地践踏良善,更多的看过灾殃过后山下的人们如燕衔泥一点点垒就家园,看过山下的人们决然地驱除残暴,如蜂采蜜一滴滴酿出寻常日子的温馨甜美。看着山下的人们用养蚕种田的手,从土石遮覆之下分离出煤炭、陶土、瓷泥……煤炭的历史是一部关于燃烧的传奇,陶瓷和琉璃的历史是一部关于泥土涅槃的传奇:粗陶、白瓷、琉璃们斑斑驳驳的色泽,或软或硬的质地,原本沉睡在冷静的泥土中,做着或黑或黄的梦境。古陶的肢体和肤色,手捏的痕迹依稀可辨,是制陶者智慧的璀璨演示;陶器的质朴、神奇和斑驳,是历史和心灵深处盛开的玫瑰;琉璃的晶莹、博大和卓越,是人类精神飞升的雕塑或征象……陶器和琉璃斑驳陆离的光芒中,至性倾情的叙语里,先人的血脉在流淌,土地的力量在蠕动,文明的声息在回荡……晴一程雨一程,风一更雪一更,颜神镇成为方圆数百里的商贸中心,“淄、莱、新、沂之间一都会”(明·李攀龙)。 一路山高水长走到今天,山下的城已不仅仅是一处适宜居住的所在,还是“中国鲁菜名城”、 “中华陶琉文化城”、“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陶风琉韵·休闲博山——中国最具特色城市形象品牌”…… 原山又名“凤凰山”,旧县志中记载是因为“峰回翔折如风凰之矫翼,故名”。是了,走过那么多的岁月、烟雨、板荡、风云,曾经遍山荒芜满目疮痍,经了人们的一双双手一滴滴汗,蜕却岁月的锈斑绽放崭新的容颜,正如凤凰涅槃重生。 一棵棵树染出原山的绿意春色,一滴滴水汇成孝水的碧浪清波,一个个人一天天建成这座城市,如同原山的绿色是植根在坚实的山体之上,原山的今天就是历经苦寒后绽放的绚丽,原山、孝水和这座城共同筑成了一部壮阔的史诗。 铭记往昔的艰难才会珍惜今日的安宁。原山现在依然看着身边的河流淌,想象着她能够流淌多远,看着身边的城成长,想象着她能够成长得多美。 山水造化有育人之功,亦有助人之力。如果说孝妇河是这座山城的灵脉,那么原山就该是山城厚重的骨格了,山与河,恰恰是这广袤大地上所有的柔软与刚健。 所有的生灵,都与土地有关;所有的微笑,都与山水相连。种子在泥土里播植,生命在阳光下成熟,季节在收获中微笑……那些庄稼和植物,像流动奔波的我们,始终在土地上辗转。因为灵魂和精神的源头来自于高山流水,来自于阳光雨露,来自于用水灌溉的庄稼和植物,正是这一切,构成为我们生活的内核。 子曰:“仁智在山水之间矣”。博山能有今日的发展,应该是与这片土地文明的蕴藏、山河的自然陶冶有关。仁者乐山,亲近高山,生命更加稳重而仁慈;智者乐水,亲近流水,生命更加柔美而智慧。 山依然沉雄青蔚,河依然清波流转,城,依然在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前身为颜神镇,名称来自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并有河名孝妇河,古来以煤炭、陶瓷、琉璃为业,发展成一方经济重镇。本文以此而成。) 原创声明
---------[ 本帖最后由 王旗 于 2013-4-29 22:1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