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心事二:阳朔摘句
2022-01-08抒情散文天疆
阳朔摘句天疆掩卷一撒,阳朔摆出一串惊奇,是山的惊叹。或高或低,近前三两峰,远看朦朦胧胧,画出一道轮廓曲线,似驼峰般有型,又似书童伺女般,立在漓江边孜孜以求地研修着学问。累了,困了,掬水而浴,千年的学问就在朝霞与夕辉的石笔下精心地琢磨。打开书……
阳朔摘句
天疆
掩卷一撒,阳朔摆出一串惊奇,是山的惊叹。
或高或低,近前三两峰,远看朦朦胧胧,画出一道轮廓曲线,似驼峰般有型,又似书童伺女般,立在漓江边孜孜以求地研修着学问。累了,困了,掬水而浴,千年的学问就在朝霞与夕辉的石笔下精心地琢磨。打开书卷,句句文章,字字秀色山岚。隔近隔远,绿了山,绿了水,倒印在漓江上,不愿粘连,遥遥地对望。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蛟龙常在漓江出没,危害一方百姓。这位书童从他的文曲星老师那里得到一本降妖伏魔的天书,就拿着天书来制服蛟龙,蛟龙遇见天书立即瘫倒在水中。书童怕蛟龙装死,就手捧天书化作了山,永远站在漓江边,守护着当地百姓。而他身边跟着的山女有若独女,有同姊妹,不多不少,立着,隔着,远远地相邀,独立成峰。
是水的问号,划开一条水路,半掩田垄,躲在山的围屏之后。沿途省略了多少阡陌田畴,我无法数清,都一顺地铺展在山脚下,住着壮乡苗家。
谁上高处?看了那些山,我才知道,不宜安家。直上直下,竖着上去,陡峭着下来。如要登上峰顶,没有几百级阶梯蜿蜒着盘下,谁愿意去做山顶的贤者。游走在阳朔大大小小的山峰之间,山上总是少有人家,不是山不接纳民居,而是无此必要,田在山脚下,一脉清流的漓江,养着田,给着水,就可耕锄,就可种稻。禾苗青青,舒展一洼水面,有雨水,有漓江抵达居者的门前,这就够了,干嘛要去山上做个逍遥的仙子。民本务实,出门就能下田,耕作着,收获着。这是山留下的馈赠,让人与山都有了一处和谐安置的地界。
广西为古越,我想,早年这里一定太过太平安祥,远在世外,没有年年不断的战事,才能让黎民百姓安身静处。如是烽火年年,如是强寇侵扰掳掠,那一定又会是另一番生态的景象了。至少,这些绝壁的山上,会有抵御的碉楼,避灾可以凭险拒守,这是我在香格里拉藏民区看到少数民族住家建筑格式中常看到的情形。都是山,却处处不同,各自成峰,家的概念自然也就随了环境。
其实,有庙有仙才是信念,阳朔人懂得,那山就是仙,就是画,根本不用人为去修饰,雕琢,摆在那里就是风景。
早年,一群老外来到阳朔,被这卡斯特地貌隆起的山所深深吸引。从此,安营扎寨,再不愿离开。他们懂得山的意义,绝佳的攀岩场所正好为我所用。闲暇之余,招来一群天南地北的道上朋友,三五结伴,奔向一处处悬崖峭壁,试探各自的身手,登上去是极限的快乐。月亮山如此,散落在各处的五十多条已开发的现有攀岩线路都是如此。那月亮洞顶自然的壁石,就成为身轻如猿的攀岩者爬越的阶梯。征服者有征服者的追求。这种运动后来也深深吸引了当地国人的兴趣,于是,带动他们也参与进来,随后有了自己的攀岩学会。自然的岩石峭壁是每个勇敢者的追逐目标,体验惊险的刺激,分享成功,其乐融融,不曾歇脚。难怪有一个西街,原来归功于老外,现如今商家云集,不分族别,劲爆的舞场,酒吧把这里烘托出特有的异国情调。原来,阳朔还有这等作为与用意,真是不可等闲。
渔夫与鸬鹚有着生存的依附关系,也是漓江边惯常独有的生活方式。画舟扯开水涟,竹筏蓑笠翁,斗笠鸬鹚人,江风灯初上,网来渔家客。河面上,“咕咕”数只鸬鹚常会引来游人驻足观赏,渔火捕鱼更是阳朔民间传统的夜间捕鱼方式。入夜,渔夫利用鱼夜间趋光的习性泛舟江中,竹排上挂着汽灯,引鱼汇聚,然后放下丝网将其团团围住,继而放下鸬鹚,渔夫在排上蹬排呼喊,并以浆击水,鸬鹚在水中穿梭如箭,叼上鱼后马上露出水面,由于颈部被绳索套住,鱼儿吞不下去,这时,渔夫伸出竹篙把鸬鹚挑上竹排,再将鱼儿吐进鱼篓。去过后,见到这种围渔方法大都是群体出现,少则八九张竹排,数十只鸬鹚,多则几十张竹排,成百只鸬鹚。竹排在江上游弋,江面灯火辉煌,水面波光形成游龙晃柱,夜空回荡着人声、拍水声,与四周的青山岩壁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澳大利亚学者奥格特姆说:“阳朔渔火文化来自江中,升华于江上,把自然和文化很好地‘婚配’交融。这种绿色旅游,很有审美价值和鉴赏价值。” 自1999年起,阳朔政府开始举办漓江渔火节,以 “渔火”“烟火”“篝火”为漓江夜色主线,漓江渔火更有了时代的节奏,生命的富含。金秋时节,漓江渔火的“三把火”便开始着色江面,碧莲峰河面的“四龙出水”“千盏莲灯”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一江灯火满江红”的绝妙佳景。
阳朔人都说本地生长的翠竹为周公竹,这让我好奇。每每骑车行进在阳朔地界,最养眼的植物就是那些蓬蓬簇簇的绿竹了,沿江而立,临居而生,旺盛不已。摆动着轻灵的身姿,歌唱着田园山水。这竹原来与周总理还有一段渊源,当年,总理把它推荐到阳朔,竹子才从外地来此安家,没曾想如今仅成了阳朔景中的媚眼,生长合作的如此服帖。舟楫所用,正当逢时。
漓江水平缓少有激流险滩,舟楫不覆,浪遏不过筏顶。轻轻地,缓缓地,没在独立船上的渔夫脚面。站立,稳稳当当。游客坐着也不会浸湿鞋面。三峡的纤夫,如果没有身体上船索的脊背勒痕,就走不出百里川江,那些崖壁栈道的剪径处,留下过纤夫巴实的足迹与手抓的握痕。这些苦难的行程与此地的竹舟真是截然两样。高高的船帮,要抵御三峡浪涛,又岂是渔夫悠然竹立所能站得稳的,所以,漓江是位驯服安静的画,三峡是为生命的大起大落而生的。可以悠闲地转过水湄的弯处,然后慢慢地离去,从不过虑暗礁险滩。远处,有竹笛声绕过了山梁,水牛落脚在青青的漓江岸边,没有它用武的场地,水田一方方,耕者已在插秧,歌似潮涨潮落,遗失在山涧水渚沙洲,泊出一串迷离的休止符号。竹舟静在水面,宛如天河的街女,留下一处倩影,山倒在江的怀里,对映着岸上的真实原貌,隐隐卓卓画出轮廓,留给我受用这湿漉漉的镜像。身在漓江,身不由己,我也甩不掉江里的身影,此刻,说不清我是画中的景,还是漓江的人。就这样两厢忘情,指指点点,直到黄昏。从前,我也拜过水,在玛纳斯河边,戈壁滩上,天山雪水冰的刺骨,萦弱涓涓,欲断欲流,养着那片绿洲上所有的生命;还有三峡的江流,巫山神女峰一样,在云深不知处,险峻,高拔。刚烈的秉性,不是男儿能够轻易驾驭。即使亲临,一不小心,就会“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漓江,绿碧如洗,风清水静,山拢一片霓彩,丰韵卓约,正如人所言:碧、绿、静是它生命意义的集成。水车还在吱吱呀呀地转着,飞鸟鸣聚,,田园诗派的居所,意韵无尽。
问不完阳朔山与水的故事,句子里藏着一份灵性,活生生地醒目,自然地打开,幻梦幻虚,飘渺成一笼烟霞,似画舫的仕女,走着,体态轻灵;立着,眉目传神。心中的秘密,都是自己的心事,不肯拿来告人。我只有一颗心自己慢慢体会。就这样,脚步停下,脚步迈开,走一处山,停一处水,欲罢不能,久久地不愿离去。我在想,我是匆匆的过客,他人也概不例外,只有阳朔的山水是天地间的主人,永远地活着,我来只是想别留下太多的后悔。自然有时喧嚣,有时静谧,这里的时钟会让心的时摆慢慢安静下来,脚步放缓,放轻,去寻找失去已久的心灵憩园。有多少愿望,都能许在今日,有多少愿望阳朔的山水都会满足我的要求。人常想作为,但是走在路上就会有很多过错,梦一醒,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家园,信念成佛总是忏悔。天舒展着朗照阴霾的心情,水净化我灵魂慢慢抵达桃花源的腹地。这世界总该知足,太多了就会失态,失宠,这是阳朔山水留下的正解。
像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重影与钟情漫过了山头,消失在浆影山歌的水面。游人如织,一波波重新组合,是画的眉符,红女夏装,款款婀娜,飘动在漓江的水面上。竹筏入梦,“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难怪人们说:桂林风景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呢!
--------- [ 本帖最后由 天疆 于 2012-12-22 18:22 编辑 ]
天疆
掩卷一撒,阳朔摆出一串惊奇,是山的惊叹。
或高或低,近前三两峰,远看朦朦胧胧,画出一道轮廓曲线,似驼峰般有型,又似书童伺女般,立在漓江边孜孜以求地研修着学问。累了,困了,掬水而浴,千年的学问就在朝霞与夕辉的石笔下精心地琢磨。打开书卷,句句文章,字字秀色山岚。隔近隔远,绿了山,绿了水,倒印在漓江上,不愿粘连,遥遥地对望。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蛟龙常在漓江出没,危害一方百姓。这位书童从他的文曲星老师那里得到一本降妖伏魔的天书,就拿着天书来制服蛟龙,蛟龙遇见天书立即瘫倒在水中。书童怕蛟龙装死,就手捧天书化作了山,永远站在漓江边,守护着当地百姓。而他身边跟着的山女有若独女,有同姊妹,不多不少,立着,隔着,远远地相邀,独立成峰。
是水的问号,划开一条水路,半掩田垄,躲在山的围屏之后。沿途省略了多少阡陌田畴,我无法数清,都一顺地铺展在山脚下,住着壮乡苗家。
谁上高处?看了那些山,我才知道,不宜安家。直上直下,竖着上去,陡峭着下来。如要登上峰顶,没有几百级阶梯蜿蜒着盘下,谁愿意去做山顶的贤者。游走在阳朔大大小小的山峰之间,山上总是少有人家,不是山不接纳民居,而是无此必要,田在山脚下,一脉清流的漓江,养着田,给着水,就可耕锄,就可种稻。禾苗青青,舒展一洼水面,有雨水,有漓江抵达居者的门前,这就够了,干嘛要去山上做个逍遥的仙子。民本务实,出门就能下田,耕作着,收获着。这是山留下的馈赠,让人与山都有了一处和谐安置的地界。
广西为古越,我想,早年这里一定太过太平安祥,远在世外,没有年年不断的战事,才能让黎民百姓安身静处。如是烽火年年,如是强寇侵扰掳掠,那一定又会是另一番生态的景象了。至少,这些绝壁的山上,会有抵御的碉楼,避灾可以凭险拒守,这是我在香格里拉藏民区看到少数民族住家建筑格式中常看到的情形。都是山,却处处不同,各自成峰,家的概念自然也就随了环境。
其实,有庙有仙才是信念,阳朔人懂得,那山就是仙,就是画,根本不用人为去修饰,雕琢,摆在那里就是风景。
早年,一群老外来到阳朔,被这卡斯特地貌隆起的山所深深吸引。从此,安营扎寨,再不愿离开。他们懂得山的意义,绝佳的攀岩场所正好为我所用。闲暇之余,招来一群天南地北的道上朋友,三五结伴,奔向一处处悬崖峭壁,试探各自的身手,登上去是极限的快乐。月亮山如此,散落在各处的五十多条已开发的现有攀岩线路都是如此。那月亮洞顶自然的壁石,就成为身轻如猿的攀岩者爬越的阶梯。征服者有征服者的追求。这种运动后来也深深吸引了当地国人的兴趣,于是,带动他们也参与进来,随后有了自己的攀岩学会。自然的岩石峭壁是每个勇敢者的追逐目标,体验惊险的刺激,分享成功,其乐融融,不曾歇脚。难怪有一个西街,原来归功于老外,现如今商家云集,不分族别,劲爆的舞场,酒吧把这里烘托出特有的异国情调。原来,阳朔还有这等作为与用意,真是不可等闲。
渔夫与鸬鹚有着生存的依附关系,也是漓江边惯常独有的生活方式。画舟扯开水涟,竹筏蓑笠翁,斗笠鸬鹚人,江风灯初上,网来渔家客。河面上,“咕咕”数只鸬鹚常会引来游人驻足观赏,渔火捕鱼更是阳朔民间传统的夜间捕鱼方式。入夜,渔夫利用鱼夜间趋光的习性泛舟江中,竹排上挂着汽灯,引鱼汇聚,然后放下丝网将其团团围住,继而放下鸬鹚,渔夫在排上蹬排呼喊,并以浆击水,鸬鹚在水中穿梭如箭,叼上鱼后马上露出水面,由于颈部被绳索套住,鱼儿吞不下去,这时,渔夫伸出竹篙把鸬鹚挑上竹排,再将鱼儿吐进鱼篓。去过后,见到这种围渔方法大都是群体出现,少则八九张竹排,数十只鸬鹚,多则几十张竹排,成百只鸬鹚。竹排在江上游弋,江面灯火辉煌,水面波光形成游龙晃柱,夜空回荡着人声、拍水声,与四周的青山岩壁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澳大利亚学者奥格特姆说:“阳朔渔火文化来自江中,升华于江上,把自然和文化很好地‘婚配’交融。这种绿色旅游,很有审美价值和鉴赏价值。” 自1999年起,阳朔政府开始举办漓江渔火节,以 “渔火”“烟火”“篝火”为漓江夜色主线,漓江渔火更有了时代的节奏,生命的富含。金秋时节,漓江渔火的“三把火”便开始着色江面,碧莲峰河面的“四龙出水”“千盏莲灯”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一江灯火满江红”的绝妙佳景。
阳朔人都说本地生长的翠竹为周公竹,这让我好奇。每每骑车行进在阳朔地界,最养眼的植物就是那些蓬蓬簇簇的绿竹了,沿江而立,临居而生,旺盛不已。摆动着轻灵的身姿,歌唱着田园山水。这竹原来与周总理还有一段渊源,当年,总理把它推荐到阳朔,竹子才从外地来此安家,没曾想如今仅成了阳朔景中的媚眼,生长合作的如此服帖。舟楫所用,正当逢时。
漓江水平缓少有激流险滩,舟楫不覆,浪遏不过筏顶。轻轻地,缓缓地,没在独立船上的渔夫脚面。站立,稳稳当当。游客坐着也不会浸湿鞋面。三峡的纤夫,如果没有身体上船索的脊背勒痕,就走不出百里川江,那些崖壁栈道的剪径处,留下过纤夫巴实的足迹与手抓的握痕。这些苦难的行程与此地的竹舟真是截然两样。高高的船帮,要抵御三峡浪涛,又岂是渔夫悠然竹立所能站得稳的,所以,漓江是位驯服安静的画,三峡是为生命的大起大落而生的。可以悠闲地转过水湄的弯处,然后慢慢地离去,从不过虑暗礁险滩。远处,有竹笛声绕过了山梁,水牛落脚在青青的漓江岸边,没有它用武的场地,水田一方方,耕者已在插秧,歌似潮涨潮落,遗失在山涧水渚沙洲,泊出一串迷离的休止符号。竹舟静在水面,宛如天河的街女,留下一处倩影,山倒在江的怀里,对映着岸上的真实原貌,隐隐卓卓画出轮廓,留给我受用这湿漉漉的镜像。身在漓江,身不由己,我也甩不掉江里的身影,此刻,说不清我是画中的景,还是漓江的人。就这样两厢忘情,指指点点,直到黄昏。从前,我也拜过水,在玛纳斯河边,戈壁滩上,天山雪水冰的刺骨,萦弱涓涓,欲断欲流,养着那片绿洲上所有的生命;还有三峡的江流,巫山神女峰一样,在云深不知处,险峻,高拔。刚烈的秉性,不是男儿能够轻易驾驭。即使亲临,一不小心,就会“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漓江,绿碧如洗,风清水静,山拢一片霓彩,丰韵卓约,正如人所言:碧、绿、静是它生命意义的集成。水车还在吱吱呀呀地转着,飞鸟鸣聚,,田园诗派的居所,意韵无尽。
问不完阳朔山与水的故事,句子里藏着一份灵性,活生生地醒目,自然地打开,幻梦幻虚,飘渺成一笼烟霞,似画舫的仕女,走着,体态轻灵;立着,眉目传神。心中的秘密,都是自己的心事,不肯拿来告人。我只有一颗心自己慢慢体会。就这样,脚步停下,脚步迈开,走一处山,停一处水,欲罢不能,久久地不愿离去。我在想,我是匆匆的过客,他人也概不例外,只有阳朔的山水是天地间的主人,永远地活着,我来只是想别留下太多的后悔。自然有时喧嚣,有时静谧,这里的时钟会让心的时摆慢慢安静下来,脚步放缓,放轻,去寻找失去已久的心灵憩园。有多少愿望,都能许在今日,有多少愿望阳朔的山水都会满足我的要求。人常想作为,但是走在路上就会有很多过错,梦一醒,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家园,信念成佛总是忏悔。天舒展着朗照阴霾的心情,水净化我灵魂慢慢抵达桃花源的腹地。这世界总该知足,太多了就会失态,失宠,这是阳朔山水留下的正解。
像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重影与钟情漫过了山头,消失在浆影山歌的水面。游人如织,一波波重新组合,是画的眉符,红女夏装,款款婀娜,飘动在漓江的水面上。竹筏入梦,“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难怪人们说:桂林风景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呢!
--------- [ 本帖最后由 天疆 于 2012-12-22 18:2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