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欸乃声中别有春

2022-01-08抒情散文夜莺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7-4-13 19:27 编辑

[f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防甚么!”《中吕?红绣鞋》写男欢女爱的诗词……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7-4-13 19:27 编辑 <br /><br />[f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防甚么!”《中吕?红绣鞋》
  写男欢女爱的诗词曲特多。大多是把欢悦隐藏在典雅的语句之中。或清新,或缠绵,或委婉,或哀怨。很少有这一曲的泼辣大胆,率真热烈,温馨美好,别有生趣。一方面与曲作者的豪放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与曲的俚语方言运用有关。更与曲中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节有关。更可爱的是,最后一句的感慨,随手拈来脱口而出毫无扭捏之态,真挚的情意,令人动容,强烈的画面感和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气息。 不愧是姚燧的弟子,张可久的朋友。吐辞缀文,不蹈前人。
  曲作者,就是那个写“酸斋笑我,我笑酸斋”的贯云石先生。
  贯云石出身官宦世家,维吾尔族的后裔。20岁袭父爵位。带兵打仗,是个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22岁把官位让给弟弟。27岁又重新开始作官,在翰林供职,人称“小翰林”。28岁,称疾辞归,灭了仕途之火。风生水起的政治生命,就这样被自己拦腰折断,难道不可惜么?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他这样如此理智冷静地表明心迹,可见他的毅然绝然。也许与他老师姚燧的影响有关:“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尔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仕途坦荡,文名赫赫的老师都是如此喟然长叹,日子过得战战兢兢的,何况尔等?
  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他的《殿前欢》——“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的志趣,觉得他是真诚的,自然的,心口如一的文人大家。不像古代有的文人那样矫情,说什么“得,他命里;失,咱命里。”自欺欺人的酸话,醋话。然后吃斋念佛,在亦官亦隐中,在半推半就中,又立牌坊又作婊子。哪有这个维吾尔族青年的干脆,利落,彻底,不吃鸡肋的勇气与自信?不靠家人,不靠朋友,隐居江南,采药卖药为生的坦荡!
  访山拜水,览物绘景,隐名易服,出入民间,拜师学文,文友交往。其间创作勃发,诗文享誉当世。在文坛上留下不少佳话。其中有一则杭州流传的轶趣。给我印象最深。
  明人李开先的《词谑》有所记载:一日,郡中数衣冠士游虎跑泉,饮间赋诗,以"泉"字为韵。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问其故,应声曰:"泉、泉、泉,乱迸珍珠个个圆。玉斧斫开顽石髓,金钩搭出老龙涎。"众惊问曰:"公非贯酸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饮,尽醉而去。
  这位“浊世佳公子”与民交往,与民同乐,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其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惜《元曲三百首》里只选了四首。他的名字,差不多会被人遗漏过去。
  幸而在网上看到他的《芦花诗》和《清江引》。特别地喜欢,摘录如下,以谢诸君。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这是贯云石28岁那年秋天,南游途中过梁山泊写下的。看见渔夫的芦花絮被,心生喜爱,于是就发生了“以诗易被”的一段佳话。才情与性情,都叫人怜爱。并以此事件给自己取了个“芦花道人的别号。宣扬自己与官场名利的决绝之态:“清风荷叶杯,明月芦花被,乾坤静中心似水”。从此开始浪迹江湖,专心创作的新生活。
  说了芦花诗,再说《清江引》。它有两个版本。一是这样:“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也有这样的《双调?清江引》: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
  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不管是哪一种风貌,最后的五句读来都别有一番情致。
  善作散曲的酸斋先生,多才多艺,擅长音律,精通鉴赏,放在当下,也是一位实力派加偶像派的创作型歌手,更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戏曲音乐家。
  今日我们喜欢的“昆曲”,据载,就是沿袭发展了“海盐腔”。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同列“南戏四大声腔”之列,并居榜首,因为唱腔清柔、婉折,曾风靡上流社会,特别是缙绅富家,宴请宾客,歌舞助兴的压轴戏。
  这一切,都与酸斋和他的文友加好友,富甲一方的杨梓有关。杨梓曾建“梳妆楼”,歌女之多,卸妆水入池,“水尽染色,人称‘胭脂湖’。”海盐少年“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于浙右”而名声大噪。看来,“超级男声”古已有之。
  明万历末年,朴素的“海盐腔”逐渐被更婉转,更柔美的昆山腔代替,日渐式微,清康熙以后,“海盐腔”成了明日黄花。
  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像他的创始人,酸斋先生一样,都走得匆匆,太匆匆!
  38岁的光阴,凝成一个句号。留给无数喜爱戏曲的今人,一串串惊叹号和长长的省略号,于我,一个戏曲“门外汉”来说,也只能欸乃一声!做些文字搬运工作而已。
  写到这儿,突然想听听还沾“海盐腔”韵的【朝元歌】:“冰清玉清,抱石魂犹凛。情深怨深,红颜多薄命。两岸风声,满江雨韵,击揖中流此日心。花貌丰容,环佩空听月夜魂。天这度孤鸿,城高急暮砧。几向南柯觅梦,麻姑路渺,有谁通信,有谁通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