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且期许
2022-01-08抒情散文川媚
“你,不要低估了自己的价值。”这句话出自那个熟悉得如同另一个自己的男人之口,让她感觉一阵欣逢知己的喜悦。这句话也很熟悉。女人在熟悉中仍感觉到陌生,不太相信男人这样理智又近乎庄严的话语。女人一见男人醉酒,便心有余悸。记得有一回男人喝得烂醉,站……
“你,不要低估了自己的价值。”这句话出自那个熟悉得如同另一个自己的男人之口,让她感觉一阵欣逢知己的喜悦。
这句话也很熟悉。女人在熟悉中仍感觉到陌生,不太相信男人这样理智又近乎庄严的话语。女人一见男人醉酒,便心有余悸。记得有一回男人喝得烂醉,站立不稳,卷着舌头说话,甩过膀子来掳她却扑个空时,雷霆震怒,劈头盖脸地一通污言秽语。当男女为了相互尊重的问题发生激烈交锋的时候,男人必然为了性别的尊严,大放厥词,指责和践踏女人的心意。难道那些曾经的生死恋人,就不可能在婚姻中野兽般地逞凶或者吼叫吗?难道那些相守数十年的夫妻,就没有过仇敌般的辱骂和对峙吗?连小小年纪的孩子都一个劲地同妈妈唱反调,说要维护男子汉的尊严。小子不是为了维护父亲,讨好父亲,而仅仅是为了性别上的自尊,就自发地抵触家庭里的女权运动。
“又来什么糖衣炮弹!”女人的脆弱和骄傲,使她不愿意臣服于男人一句话的讨巧。
男人能给予女人什么呢?无非是给以身体和身份定位罢了。而看似合乎社会规范的婚姻关系,常在社会复杂关系的大船上,动荡颠簸,令人心烦。哪里有永恒的爱情呢?这个问题青春时光回答不了。哪有永恒的婚姻呢?这样的问题婚姻生活也回答不了。只有死亡可以结束这个问题的追问。福克纳的小说写到一个老处女艾米丽,为确认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竟然杀死自己所恋爱的男人,守着一具骷髅过了四十年。她的心一定早就在恋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死了,不再为任何人怦然一动。卑俗又冷漠的小镇人们对艾米丽既同情又嘲笑。当她那耽误了女儿幸福的父亲死后,当她一再确认自己在镇上“无税可交”之后,艾米丽就被社会抛弃了。 其实人的内心隐藏着一种普遍的残酷与混乱。最终解决男女关系中一切问题的,只有死亡,只有残缺。对于俗众而言,只有死亡能让人们相爱,只有残缺能让人们宽容。如果世界末日到来了,而世上只有一男一女,他们还会相互仇恨吗?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眼睛的残疾人,你还会埋怨他看不到你的美貌吗?
从来没有一个完美世界,也没有完美的男女关系。女人在一本流行小说《中文系》中找到了相同的思想:一个众所周知的明星家庭最终解体,窦唯挣脱了与歌坛天后王菲郎才女貌妇唱夫随的完美传说,表达了对完美生活的质疑,保持了自己不流俗的趣味;完美意味着无趣,即使落魄也不能无趣。
从完美意味着无趣的角度上讲,完美心态常常是悲剧性的,是一种从众心态。作家欧南在《诗人的黄昏》一文中说:“人们可以苟且在一种普遍的荒诞和欺骗中寻欢作乐,无所用心,而一旦想反抗这种荒诞,那么他必将被一层无形的力量逼入险境。个人在普遍性的世界中只能保持一种持续的力,而这种徒劳的力反观出这个世界在本质上的不完美。”欧南说,现代诗人内心有一股神秘的暗流,促使他们在一种近乎封闭的写作状态中,体验着“内心流浪”。
联想到《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女性的价值,女人头脑一下子清醒了:严肃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或者“为女性写作”,就流动着这么一股无形的力;如果女人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她身体的归属,那么人心不就必然龟缩到了文化的蒙昧与文明的退化的黑暗世界?
“你当初找女朋友的标准是什么?有的男人不是只要漂亮女人吗?女子无才便是德?”“不,首先是要有文化。”
他似乎要证明自己眼光不俗。但女人此时已经不以为然:现代社会的男性对于婚姻也多是现实的态度,为下一代考虑,喜欢高智商、从事着稳定且体面工作的女性。
“你其实低估了自己的价值。”男人往往是在稍有酒意之后,说出这样的话来。女人只当是男人酒后絮叨。但是这一次,女人不但接受了他的论断而且信服了他的例证,心情随着他的讲述变得柔软了。她想,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一个平和的夜晚,床边上的充满了柔情蜜意的谈话,应当永远记在心里,并且从此也迁就,也依赖,也尊重,也看顾吧。一个女人,这么些年来总是箭在弦上一般紧张着,风风火火,为着虚无缥缈的目标,辗转反侧,个中的痛苦滋味不但不能为外人道,甚至也不能向家里人言。
“然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的痛苦。”女人心里十分清楚。他是一心想要她幸福的,他时常兼做家庭妇男所付出的劳苦如今都得到回报。他的满足来自女人的影响力。他感觉到自己身边某个大人物对于女人才智的推重,从而明白了女人的价值。他讲到一件往事的时候,女人完全明白他的立场:他在用心说服她不要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男人说起Y先生。Y先生还不是老总的时候,有一次在聚会上他们相见了。男人说,Y先生就坐在女人近旁,居然拿杯子过去给男人敬酒说: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男人觉得很奇怪,说:我就是想不起来。Y先生全然没有端起大人物的架子,却提醒男人说某时在某商场二楼,男人夫妻一起出场参会的,又强调说“很恩爱哟!”“当官的记性就是好,”男人说,“当时我就跟他说:你表示一下,我喝三杯。”
这个情节并没有唤起女人确实的记忆。女人的记忆中,与Y先生的相遇,却并不在男人讲述的地点。女人狐疑道:Y先生当时为什么没给我敬酒呢?在女人心里,Y先生一直是以一个权势人物的身份存在着,甚至相见也不见得能指认出来。然而男人作为寂寂无名之辈,却赢得了Y先生的一杯酒的尊重,这是为什么呢?女人对于男人的讲述完全心领神会:这就是女人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的价值。
“我不认识什么权势人物。”“但是人家认识你。”
这一个夜晚注定是不会消失的,夫妻闲话久久萦绕在一向思虑甚重的女人耳边。女人想,也许社会给予了一个女作家太多的关注。那么女性如何设定自身的价值呢?女性的自我和社会意识,其实还是来自男权世界,避开男性世界的价值观来谈女性,是没有意义的。
男人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了呢!这一次,女人在男人的酒后漫谈里醒悟到,在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男性是以女性作为社会人的贡献,来谈论女性价值的。男性尊重女性,是因为尊重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比如女性作为母亲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如果一个女性不仅是母亲,而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社会角色,那么她理应获得更大的尊重。唯其如此,女性最大的恐惧,第一是无嫁,第二是无后,第三是无才。三全其美的女性,则堪比天上的辰星。而那些心比天高、天真烂漫的女性,竟然要在今生找到生死不渝的爱情,那么她恐怕只能是一个史诗般的存在,一个遗世独立、灵魂出窍的天使形象罢了。
爱情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傻气。就像你追问“幸福在哪里”一样,答案是不确定的。时间处于钟表之中。作家的生命,是不是就表现在作品之中?女性的生命,是不是就处于爱情之中?多少女性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因为她们常处无爱的恐惧之中,正是这种无爱的恐惧心,使她们自恋自爱,努力独善其身,并且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爱情不是女性唯一的价值。她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应当是这样的:不要对爱情有所期许,爱情对女性有所期许。
许巍歌唱完美生活,就是歌唱青春的岁月:“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这是我的完美生活,也是你的完美生活。”美丽的女子啊,完美生活就是“那依旧灿烂的笑容”,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也许你会无数次地否定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但你更应当理直气壮地爱你自己,应当把自己看作无价之宝;同时,唯愿你遇上生命中所有的爱和所有的美,感受它们,享受它们,创造它们。
(2012,3,12-16)
[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12-6-21 18:06 编辑 ]
这句话也很熟悉。女人在熟悉中仍感觉到陌生,不太相信男人这样理智又近乎庄严的话语。女人一见男人醉酒,便心有余悸。记得有一回男人喝得烂醉,站立不稳,卷着舌头说话,甩过膀子来掳她却扑个空时,雷霆震怒,劈头盖脸地一通污言秽语。当男女为了相互尊重的问题发生激烈交锋的时候,男人必然为了性别的尊严,大放厥词,指责和践踏女人的心意。难道那些曾经的生死恋人,就不可能在婚姻中野兽般地逞凶或者吼叫吗?难道那些相守数十年的夫妻,就没有过仇敌般的辱骂和对峙吗?连小小年纪的孩子都一个劲地同妈妈唱反调,说要维护男子汉的尊严。小子不是为了维护父亲,讨好父亲,而仅仅是为了性别上的自尊,就自发地抵触家庭里的女权运动。
“又来什么糖衣炮弹!”女人的脆弱和骄傲,使她不愿意臣服于男人一句话的讨巧。
男人能给予女人什么呢?无非是给以身体和身份定位罢了。而看似合乎社会规范的婚姻关系,常在社会复杂关系的大船上,动荡颠簸,令人心烦。哪里有永恒的爱情呢?这个问题青春时光回答不了。哪有永恒的婚姻呢?这样的问题婚姻生活也回答不了。只有死亡可以结束这个问题的追问。福克纳的小说写到一个老处女艾米丽,为确认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竟然杀死自己所恋爱的男人,守着一具骷髅过了四十年。她的心一定早就在恋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死了,不再为任何人怦然一动。卑俗又冷漠的小镇人们对艾米丽既同情又嘲笑。当她那耽误了女儿幸福的父亲死后,当她一再确认自己在镇上“无税可交”之后,艾米丽就被社会抛弃了。 其实人的内心隐藏着一种普遍的残酷与混乱。最终解决男女关系中一切问题的,只有死亡,只有残缺。对于俗众而言,只有死亡能让人们相爱,只有残缺能让人们宽容。如果世界末日到来了,而世上只有一男一女,他们还会相互仇恨吗?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眼睛的残疾人,你还会埋怨他看不到你的美貌吗?
从来没有一个完美世界,也没有完美的男女关系。女人在一本流行小说《中文系》中找到了相同的思想:一个众所周知的明星家庭最终解体,窦唯挣脱了与歌坛天后王菲郎才女貌妇唱夫随的完美传说,表达了对完美生活的质疑,保持了自己不流俗的趣味;完美意味着无趣,即使落魄也不能无趣。
从完美意味着无趣的角度上讲,完美心态常常是悲剧性的,是一种从众心态。作家欧南在《诗人的黄昏》一文中说:“人们可以苟且在一种普遍的荒诞和欺骗中寻欢作乐,无所用心,而一旦想反抗这种荒诞,那么他必将被一层无形的力量逼入险境。个人在普遍性的世界中只能保持一种持续的力,而这种徒劳的力反观出这个世界在本质上的不完美。”欧南说,现代诗人内心有一股神秘的暗流,促使他们在一种近乎封闭的写作状态中,体验着“内心流浪”。
联想到《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女性的价值,女人头脑一下子清醒了:严肃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或者“为女性写作”,就流动着这么一股无形的力;如果女人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她身体的归属,那么人心不就必然龟缩到了文化的蒙昧与文明的退化的黑暗世界?
“你当初找女朋友的标准是什么?有的男人不是只要漂亮女人吗?女子无才便是德?”“不,首先是要有文化。”
他似乎要证明自己眼光不俗。但女人此时已经不以为然:现代社会的男性对于婚姻也多是现实的态度,为下一代考虑,喜欢高智商、从事着稳定且体面工作的女性。
“你其实低估了自己的价值。”男人往往是在稍有酒意之后,说出这样的话来。女人只当是男人酒后絮叨。但是这一次,女人不但接受了他的论断而且信服了他的例证,心情随着他的讲述变得柔软了。她想,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一个平和的夜晚,床边上的充满了柔情蜜意的谈话,应当永远记在心里,并且从此也迁就,也依赖,也尊重,也看顾吧。一个女人,这么些年来总是箭在弦上一般紧张着,风风火火,为着虚无缥缈的目标,辗转反侧,个中的痛苦滋味不但不能为外人道,甚至也不能向家里人言。
“然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的痛苦。”女人心里十分清楚。他是一心想要她幸福的,他时常兼做家庭妇男所付出的劳苦如今都得到回报。他的满足来自女人的影响力。他感觉到自己身边某个大人物对于女人才智的推重,从而明白了女人的价值。他讲到一件往事的时候,女人完全明白他的立场:他在用心说服她不要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男人说起Y先生。Y先生还不是老总的时候,有一次在聚会上他们相见了。男人说,Y先生就坐在女人近旁,居然拿杯子过去给男人敬酒说: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男人觉得很奇怪,说:我就是想不起来。Y先生全然没有端起大人物的架子,却提醒男人说某时在某商场二楼,男人夫妻一起出场参会的,又强调说“很恩爱哟!”“当官的记性就是好,”男人说,“当时我就跟他说:你表示一下,我喝三杯。”
这个情节并没有唤起女人确实的记忆。女人的记忆中,与Y先生的相遇,却并不在男人讲述的地点。女人狐疑道:Y先生当时为什么没给我敬酒呢?在女人心里,Y先生一直是以一个权势人物的身份存在着,甚至相见也不见得能指认出来。然而男人作为寂寂无名之辈,却赢得了Y先生的一杯酒的尊重,这是为什么呢?女人对于男人的讲述完全心领神会:这就是女人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的价值。
“我不认识什么权势人物。”“但是人家认识你。”
这一个夜晚注定是不会消失的,夫妻闲话久久萦绕在一向思虑甚重的女人耳边。女人想,也许社会给予了一个女作家太多的关注。那么女性如何设定自身的价值呢?女性的自我和社会意识,其实还是来自男权世界,避开男性世界的价值观来谈女性,是没有意义的。
男人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了呢!这一次,女人在男人的酒后漫谈里醒悟到,在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男性是以女性作为社会人的贡献,来谈论女性价值的。男性尊重女性,是因为尊重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比如女性作为母亲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如果一个女性不仅是母亲,而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社会角色,那么她理应获得更大的尊重。唯其如此,女性最大的恐惧,第一是无嫁,第二是无后,第三是无才。三全其美的女性,则堪比天上的辰星。而那些心比天高、天真烂漫的女性,竟然要在今生找到生死不渝的爱情,那么她恐怕只能是一个史诗般的存在,一个遗世独立、灵魂出窍的天使形象罢了。
爱情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傻气。就像你追问“幸福在哪里”一样,答案是不确定的。时间处于钟表之中。作家的生命,是不是就表现在作品之中?女性的生命,是不是就处于爱情之中?多少女性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因为她们常处无爱的恐惧之中,正是这种无爱的恐惧心,使她们自恋自爱,努力独善其身,并且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爱情不是女性唯一的价值。她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应当是这样的:不要对爱情有所期许,爱情对女性有所期许。
许巍歌唱完美生活,就是歌唱青春的岁月:“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这是我的完美生活,也是你的完美生活。”美丽的女子啊,完美生活就是“那依旧灿烂的笑容”,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也许你会无数次地否定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但你更应当理直气壮地爱你自己,应当把自己看作无价之宝;同时,唯愿你遇上生命中所有的爱和所有的美,感受它们,享受它们,创造它们。
(2012,3,12-16)
[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12-6-21 18:0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