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八年后的拜读
2022-01-08抒情散文梅之雪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40 编辑
当袁人向我推销他的大作《我要》时,却不知道,刘剑波,这个名字,早在十八年前,我就知道了。我一直记得,哥哥用他那闪亮的眼神对我炫耀,他的语文老师是个作……
当袁人向我推销他的大作《我要》时,却不知道,刘剑波,这个名字,早在十八年前,我就知道了。我一直记得,哥哥用他那闪亮的眼神对我炫耀,他的语文老师是个作……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40 编辑 <br /><br /> 当袁人向我推销他的大作《我要》时,却不知道,刘剑波,这个名字,早在十八年前,我就知道了。
我一直记得,哥哥用他那闪亮的眼神对我炫耀,他的语文老师是个作家。十八年前,他在一所乡村中学教语文,写了一部小说,获得什么大奖,成了作家。今天我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作家的诞生,并不是小说获奖时,而是他伏案耕耘时。可当年我就这样以为,一个人写出一部小说,就成了作家,就是长了翅膀,然后就会飞了,不会再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所以当我上那所中学时,学校里没有一个作家老师,我也没有感到失望和奇怪,因为鸡窝里养不住凤凰。
后来,我到县城来工作。因为掘港太小的缘故,东街放屁西街就听到响了,所以我也陆续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事情,不过听来的,除了绯闻,还是绯闻。就是没有听人说,他写什么了,他出什么书了。原来成名之后,作家写什么已经无人关注,而作家做什么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于是,人们用圣贤的目光去考察名人,如果经不起这样的考验,晃当几下,名声扫地。
终于有这么一天,他的文字摆到了我的面前,我付了二十元钱。袁人很欣喜,他推销的成功,我却很悲哀,作家的境遇,稿酬竟是一千本书。有人听说,我在看《我要》时,露出惊讶的眼神,对我说,听说刘写的东西有些“下流”。“他能写,我为什么不能读呢?”这是读大学时,上铺的姐姐说的话。我想知道,这位作家到底下流到何种境地,于是我坦然的翻阅了他的作品。但是,很奇怪,合上书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我的灵魂被什么沾染,反倒觉得它的作品,揭开了生活真实的面纱,虽然这部小说从整体结构上看尚不够深刻,但是从那流畅的叙述和人物心里情节的描写里看得出来,作家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是再深刻些,可能会更好,或许还会获奖,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一个作家,篇篇玉叽呢?
多么亲切的文字,那些人物,那些场景,那些街道,那些店铺,还有一条巷子,竟然是我身份证上的地址“七秀巷”。就这样,印在一本书里,将跟着它的读者走遍大江南北。这是一个作家,为家乡所做的最好的宣传了。后来我还知道,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如东人,他的老家在山东,可是他把我们的掘港,把我们的青园路,把我们的七秀巷写进了他的书里。可是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样一部写着掘港,写着长沙,写着青园路的书籍,他的大部分读者却不是掘港人,长沙人,青园路的人。
读完《我要》,让我感到写小说的作家,该是一个偷窥者,只是他不仅用他的眼偷窥这世界,还用他的心来解读这世界,他用他的文字当成偷拍机,悄悄记录下许多的画面,有纵所周知的,有显为人知的,有光明正大的交易,有肮脏下流的勾当,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画面,还是包括着这些人物心里描绘和展现的立体舞台,是一个完全敞开、毫无隐私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的衣服,掩不住他们的灵魂,于是我们才得以看到了每一个角色所表演的美与丑、高尚和堕落的剧情。
除了《我要》,我还读了他写的《小可》、《弥留之际》,在这两部小说里,我又一次看到周围的生活场景,我们曾经熟悉的雅园湖市场,我们现在熟悉的文峰大世界,还有医院,卫生局宿舍楼,还有身边的舞厅。我不知道这是否成为刘老师,写作时的一种风格,他生活在这个小城,然后他就用他的笔来写这个小城的故事,剪辑这个小城的画面作为背景。然后粘贴,然后占击发送。当然我不知道,最后这两篇小说,发送到哪里。但客观的评说,这两篇小说,并不算是力作,我甚至从这两部小说里,隐约中,读到作者本人的迷惑。在《小可》文里,我感到他用他的文字表达着,对社会底层人群的怜悯,对权势主义者的讥讽;而在《弥留之际》一文,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迷惑,对爱情、对性、对婚姻,对爱的迷惑,让我们在看完文字后,情不自禁的想问问,真爱是什么?真情是什么?
我想我该感谢一个人,汪益民。是因为他的缘故,才有了如东文学网的诞生,是他的努力才得以让如东的文人们有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文学给身边的人阅读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纯文学的平台上,我们听到的将不再是绯闻,而是作家们的文字,看到的是作家们的“刀”、“枪”、“剑”、“棍”、“相机”、“影集”,等。
我终于在这样的平台上,一个清风拂面,宁静而清远的文学展台上,再次读到了刘老师的作品《忧伤的午后时分》,作者用散文的笔调,小说的手法,构画了这样一个简短的片段,却深刻得让人不得不反思。我读了之后,难受了很久很久,因为我们家也有这样一个老人,一个总是不那么被关注的角色。一个我十几岁才突然冒出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奶奶。一个和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结着忧怨的亲人,在父亲眼里,她是个心肠狠毒的母亲;在我母亲眼里,她是个自私的女人。父亲说,他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一个人住在生产队里的小屋子里,有一回腿上害了一个碗口大的疮,差点死掉,近在咫尺的奶奶都没有去看他一回。七十年代母亲曾是乡里的农技员,却在生下我之后,奶奶不愿意带我,而使母亲不得不放弃工作,从乡里到村里,直到党员丢了,工作也丢了,否则现在母亲早就退休,拿着上千元的退休金了。所以奶奶的到来,无论是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表现出对“母亲”的热情和尊敬,奶奶的到来,让我对我的父母感到失望,我看到了我父母对奶奶的冷漠,母亲在我责备她对奶奶不够好的时候,她委屈和心酸得在我面前掉下了眼泪。让我难过自己的不孝。所以当我读到刘老师的这部小说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我的奶奶,已经九十二岁了,她的人生也有如冬日的一朵小花了,她的脸上不再带有痛苦,她的心里已经渐渐的如晚霞般宁静了,只是我知道,有一件事情,她仍也在等待,等待儿子发自内心的爱。我和哥哥都曾努力去弥补这上一世纪,落在我们家的阴影,多想能帮他们消除这种骨肉间不该有的冷漠,但我们几乎放弃了这样的努力,读了刘老师的小说,让我改变了主意,我还要去努力为他们做点什么,我相信只要真情在,冰山也可以翻越,因为我的爸妈都是善良的人。
十八年后的拜读,让我看到了文学的魅力。在此借这篇文章表达我的对刘老师的谢意。因为我的哥哥因了他这位作家老师,才了他这些年来对文学的爱好,受了他的影响,我也在近年来,陆续的写下了很多文字,直到从文字中悟到人生的真谛,我为什么而生,我为什么而活,我怎样生活!
文学和写作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像一场大雪,将我的身心在纷扬的雪花里,洗涤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常渴望在这场雪里,永远的不要走出来。
十八年后的拜读,愿读更多的好作品,不仅仅是刘老师的,还希望我能拜读更多的如东儿女的好文章。让我们通过网络的天桥相聚在如东文学网吧!
附注:刘剑波,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幼年的一段时光在福建永安度过,后随家迁徒至江苏如东长沙镇。曾做过中学教师、小报编辑等。1989年11月在台湾《中国时报》连载小说《海的诱惑》,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国内一流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品80万字。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文学院的故事》,小说《安息日》曾获贝塔斯曼(德)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作家。
我一直记得,哥哥用他那闪亮的眼神对我炫耀,他的语文老师是个作家。十八年前,他在一所乡村中学教语文,写了一部小说,获得什么大奖,成了作家。今天我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作家的诞生,并不是小说获奖时,而是他伏案耕耘时。可当年我就这样以为,一个人写出一部小说,就成了作家,就是长了翅膀,然后就会飞了,不会再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所以当我上那所中学时,学校里没有一个作家老师,我也没有感到失望和奇怪,因为鸡窝里养不住凤凰。
后来,我到县城来工作。因为掘港太小的缘故,东街放屁西街就听到响了,所以我也陆续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事情,不过听来的,除了绯闻,还是绯闻。就是没有听人说,他写什么了,他出什么书了。原来成名之后,作家写什么已经无人关注,而作家做什么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于是,人们用圣贤的目光去考察名人,如果经不起这样的考验,晃当几下,名声扫地。
终于有这么一天,他的文字摆到了我的面前,我付了二十元钱。袁人很欣喜,他推销的成功,我却很悲哀,作家的境遇,稿酬竟是一千本书。有人听说,我在看《我要》时,露出惊讶的眼神,对我说,听说刘写的东西有些“下流”。“他能写,我为什么不能读呢?”这是读大学时,上铺的姐姐说的话。我想知道,这位作家到底下流到何种境地,于是我坦然的翻阅了他的作品。但是,很奇怪,合上书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我的灵魂被什么沾染,反倒觉得它的作品,揭开了生活真实的面纱,虽然这部小说从整体结构上看尚不够深刻,但是从那流畅的叙述和人物心里情节的描写里看得出来,作家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是再深刻些,可能会更好,或许还会获奖,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一个作家,篇篇玉叽呢?
多么亲切的文字,那些人物,那些场景,那些街道,那些店铺,还有一条巷子,竟然是我身份证上的地址“七秀巷”。就这样,印在一本书里,将跟着它的读者走遍大江南北。这是一个作家,为家乡所做的最好的宣传了。后来我还知道,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如东人,他的老家在山东,可是他把我们的掘港,把我们的青园路,把我们的七秀巷写进了他的书里。可是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样一部写着掘港,写着长沙,写着青园路的书籍,他的大部分读者却不是掘港人,长沙人,青园路的人。
读完《我要》,让我感到写小说的作家,该是一个偷窥者,只是他不仅用他的眼偷窥这世界,还用他的心来解读这世界,他用他的文字当成偷拍机,悄悄记录下许多的画面,有纵所周知的,有显为人知的,有光明正大的交易,有肮脏下流的勾当,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画面,还是包括着这些人物心里描绘和展现的立体舞台,是一个完全敞开、毫无隐私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的衣服,掩不住他们的灵魂,于是我们才得以看到了每一个角色所表演的美与丑、高尚和堕落的剧情。
除了《我要》,我还读了他写的《小可》、《弥留之际》,在这两部小说里,我又一次看到周围的生活场景,我们曾经熟悉的雅园湖市场,我们现在熟悉的文峰大世界,还有医院,卫生局宿舍楼,还有身边的舞厅。我不知道这是否成为刘老师,写作时的一种风格,他生活在这个小城,然后他就用他的笔来写这个小城的故事,剪辑这个小城的画面作为背景。然后粘贴,然后占击发送。当然我不知道,最后这两篇小说,发送到哪里。但客观的评说,这两篇小说,并不算是力作,我甚至从这两部小说里,隐约中,读到作者本人的迷惑。在《小可》文里,我感到他用他的文字表达着,对社会底层人群的怜悯,对权势主义者的讥讽;而在《弥留之际》一文,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迷惑,对爱情、对性、对婚姻,对爱的迷惑,让我们在看完文字后,情不自禁的想问问,真爱是什么?真情是什么?
我想我该感谢一个人,汪益民。是因为他的缘故,才有了如东文学网的诞生,是他的努力才得以让如东的文人们有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文学给身边的人阅读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纯文学的平台上,我们听到的将不再是绯闻,而是作家们的文字,看到的是作家们的“刀”、“枪”、“剑”、“棍”、“相机”、“影集”,等。
我终于在这样的平台上,一个清风拂面,宁静而清远的文学展台上,再次读到了刘老师的作品《忧伤的午后时分》,作者用散文的笔调,小说的手法,构画了这样一个简短的片段,却深刻得让人不得不反思。我读了之后,难受了很久很久,因为我们家也有这样一个老人,一个总是不那么被关注的角色。一个我十几岁才突然冒出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奶奶。一个和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结着忧怨的亲人,在父亲眼里,她是个心肠狠毒的母亲;在我母亲眼里,她是个自私的女人。父亲说,他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一个人住在生产队里的小屋子里,有一回腿上害了一个碗口大的疮,差点死掉,近在咫尺的奶奶都没有去看他一回。七十年代母亲曾是乡里的农技员,却在生下我之后,奶奶不愿意带我,而使母亲不得不放弃工作,从乡里到村里,直到党员丢了,工作也丢了,否则现在母亲早就退休,拿着上千元的退休金了。所以奶奶的到来,无论是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表现出对“母亲”的热情和尊敬,奶奶的到来,让我对我的父母感到失望,我看到了我父母对奶奶的冷漠,母亲在我责备她对奶奶不够好的时候,她委屈和心酸得在我面前掉下了眼泪。让我难过自己的不孝。所以当我读到刘老师的这部小说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我的奶奶,已经九十二岁了,她的人生也有如冬日的一朵小花了,她的脸上不再带有痛苦,她的心里已经渐渐的如晚霞般宁静了,只是我知道,有一件事情,她仍也在等待,等待儿子发自内心的爱。我和哥哥都曾努力去弥补这上一世纪,落在我们家的阴影,多想能帮他们消除这种骨肉间不该有的冷漠,但我们几乎放弃了这样的努力,读了刘老师的小说,让我改变了主意,我还要去努力为他们做点什么,我相信只要真情在,冰山也可以翻越,因为我的爸妈都是善良的人。
十八年后的拜读,让我看到了文学的魅力。在此借这篇文章表达我的对刘老师的谢意。因为我的哥哥因了他这位作家老师,才了他这些年来对文学的爱好,受了他的影响,我也在近年来,陆续的写下了很多文字,直到从文字中悟到人生的真谛,我为什么而生,我为什么而活,我怎样生活!
文学和写作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像一场大雪,将我的身心在纷扬的雪花里,洗涤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常渴望在这场雪里,永远的不要走出来。
十八年后的拜读,愿读更多的好作品,不仅仅是刘老师的,还希望我能拜读更多的如东儿女的好文章。让我们通过网络的天桥相聚在如东文学网吧!
附注:刘剑波,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幼年的一段时光在福建永安度过,后随家迁徒至江苏如东长沙镇。曾做过中学教师、小报编辑等。1989年11月在台湾《中国时报》连载小说《海的诱惑》,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国内一流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品80万字。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文学院的故事》,小说《安息日》曾获贝塔斯曼(德)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作家。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