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菊 花

2022-01-08叙事散文韩开春

菊 花在电脑前坐的时间久了,难免眼睛有些发干发涩,这个时候泡上一杯菊花茶,既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据说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又获得了感官上的享受,看透明的玻璃杯中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清冽的水中渐次绽放,仿佛重生了一般,心中便有一种莫名的欣……
菊 花   在电脑前坐的时间久了,难免眼睛有些发干发涩,这个时候泡上一杯菊花茶,既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据说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又获得了感官上的享受,看透明的玻璃杯中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清冽的水中渐次绽放,仿佛重生了一般,心中便有一种莫名的欣喜。   喜欢菊花,大抵是从少年时代开始,那个时候的秋末冬初,木叶凋零,衰草遍地,上学放学途中,常常会在路边大片的枯草丛中,发现它们的踪迹,一大簇细小繁复的黄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既让人心生爱怜,更让人由衷地敬佩,那样的情形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读中学时初见冯德英的那本《山菊花》的书名,眼前出现的便是这样的金黄一片。   这样金黄而又细小的菊花自然是野生的,家养的菊花花朵要比这种野生的大上许多,颜色也要丰富许多,内兄就是一位民间的艺菊高手,每年秋风飒飒的季节去他家里,总能在他的小院中见到他的那些宝贝,迎风傲立,姹紫嫣红。而《礼记》中载的“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这个菊花该是野生的吧?还有屈原,他“夕餐秋菊之落英”,估计也是从路边采来的,那个年代,人们大概还没有想到要去栽植它们吧。自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   有点依据的说法是家菊的养植自陶渊明始,理由是他有“秋菊盈园”的句子,研究人士称,既是“盈园”,当不会是野生。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只就现有的事实论,陶渊明与菊花的渊源之深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个东晋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他流传后世的名声多得益于这种花卉,不知道是他成就了菊花,还是菊花成就了他,或许,二者兼而有之更为公允些吧,提起他的名字,没有人不联想到菊花、不联想到菊花诗的,在一定程度上,仿佛可以这样说:陶公就是菊花,菊花亦即陶公,如果把他视为菊花的象征,估计不会有人会有什么异议。他的那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像是不经意地随手轻轻一挥,虽然不是最早吟咏菊花的诗作,却就此奠定了后世咏菊诗的基调,他将菊花的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联系在一起,十分妥帖自然,仿佛天成,以至于后人一提到菊花,便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人淡如菊”或者“孤高绝俗”这样的一类词语来。菊花能和梅、兰、竹一起,并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成为品格高雅、高风亮节的象征,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它自身特有的品质决定的,但也不可否认这里面也有陶公的一份功劳。   自陶之后,历代咏菊诗作不可胜数,能称得上佳作的,亦如天上星辰,无法计数,凡在诗史上留下姓名的,大抵鲜有不咏菊的,著名的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人,都留下了传世之作。这些都不奇怪,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些人都算得上是专业诗人,写出些流传后世的咏菊诗本来就在情理之中,不值得炫耀,但是如果把他们的咏菊诗和另外一个不是专业写诗的人的咏菊诗放在一起比较,无论是影响之大还是流传之广,他们的诗作都要略逊一筹,这一事件,在诗史上堪称奇迹。这个战胜无数名家的人,便是唐朝那个令朝野震动的不第秀才黄巢,这首让后世念念不忘的菊花诗,便是《不第后赋菊》。   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首诗吧,“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何等的豪气干云,让人读后热血沸腾、振聋发聩,令人想到当年黄巢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满腔悲愤,冲天的怒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急欲找个出口宣泄,正好盛开的金菊给了他灵感,于是,郁积胸中的一股怒气喷薄而出,若干年后,当黄巢再度回到京城长安时,已经是百万义军的统帅,可以设想,当时的情形一定是刀枪如云、金甲若菊的,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据说同样是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朱元璋十分喜爱黄巢的这首咏菊诗,甚至模仿了一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虽然黄巢最后以战败告终,而朱元璋却取得了政权,但单就诗而论,两者却高下立判,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陶渊明的菊花是淡泊的,那么,黄巢的菊花就是暴烈的,而这,正是菊花本身特性固有的两面,陶和黄分别使它们达到了极至,如果要给菊花选花神,我以为他们二人都当之无愧,一为文,一为武,这样才算完美。就像民间的财神一样,也有两位,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   不知是否巧合,日本天皇皇室家徽也是菊花。史书有记载,说是中国菊花在唐末东传日本,而此时正是黄巢起义的年代,日本派过许多的遣唐使来到中国,菊花传到日本的同时,他们未必不知道黄巢的这首菊花诗,如果果真这样,那么,日本天皇以菊花作为家徽,看中的也就不一定只是菊花外表的金黄灿烂了,或许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便是菊花所包含的杀伐之意,这也就不难解释,在六十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会发动那场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伤害的战争了。   但我始终相信,菊花无罪,还是那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样的一件东西,就看你怎么用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