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短文两篇

2022-01-08叙事散文唐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7 编辑

短文两篇农村夫妇一次去父母住处时,碰着一对农村夫妇经过。这是个雨天。雨虽停了,但路泥泞的厉害。(父母的住房临近郊区,常有菜农经过。)这一对夫妇有40多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37 编辑 <br /><br />短文两篇
          农村夫妇
  一次去父母住处时,碰着一对农村夫妇经过。
  这是个雨天。雨虽停了,但路泥泞的厉害。(父母的住房临近郊区,常有菜农经过。)这一对夫妇有40多了。男人穿双绿解放鞋,陈旧,泥浆斑斑。裤腿高绾着,粗黑的腿上,有不经意溅上的泥浆,一团团,如一只眼睛。听见那女人埋怨:“稀泥叭嗒的,你来干啥哩,我一个老大汉家(大人),会出啥事呢!”男人不啃声。女人继续唠叼:“把你泡(淋)透了,你送啥伞呢你……”男人还是不说话。男人的背上,是个背蔸,露着绿绿的菜。显然,男人是给上市场卖菜的女人送伞去的,这会一块儿回家。
  男人面对女人的唠叼不说话,只是埋头往前走,是咱农村男人所特有的关心体贴女人的方式——农村男人关心妇人,说不出“我爱你”,也不会嘘寒问暖,只是以行动来表达他对女人的爱。他们对女人的爱,如同耕作一块田地——埋着头认真播种、耕作。做为女人,她天性是爱唠叼的,而这唠叼,包含了娇嗔,也包含了很多幸福的感觉。于是,在这样一种爱中,日子悠悠长长,滋滋润润。

  天水人常说“照”人去——照,这是个温暖而又亲情十足的字眼。照,就是等待,就是守望——家里有人出远门了,饭熟时,或日暮时分,一家人守望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看着来家的路。
  男人在田里耕作,日到晌午,女人做好了饭,便喊一声娃娃,去“照”你大大(父亲)去。娃娃便奔跳着到大门口,玩着泥巴,或者是一只毛毛虫,眼睛瞟着大路。远远地看见大大扛着犁吆着牛往家走来,便脆生生喊一声“妈,大大回来了……”女人听见娃娃的喊声,忙往灶膛里添把柴,水沸起来,准备下(煮)面条。往往男人拴好牛,才盘腿坐上炕,手脚麻利的女人把一海碗筋道的面条已端上来了……
  农村人家,“照”人最多的是在腊月——平日里不常出门的人,这时候都要去赶赶集。出外打工的人捎口信要回家来,这样,农村人家,家家都在“照”人——往往一家人,老老少少都站在门口,在暮色里,站成一幅很美的剪影。
  平日里“照”的最多的,是有孩子在县城读书的人家。村,是偏远的小村,山高路远,出一个能考上县城学校的娃娃是稀罕的事。一个村里,两三年,或者是四五年,才能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娃。离家远,一般要住校,学生娃娃一般周末才回家一次。这样,在夕阳西斜时,首先是婆婆(奶奶)一遍遍地出门照,明知孙儿这会还不会回家,但还是三次五次往返着。日头(太阳)的步子好像也比平日慢了。婆婆唠一句:“日头生根了……”后来,母亲也出来照。邻居问一句,照娃娃呢。往往是婆婆抢先说:“狗狗(天水人对孙子的昵称)今日回来哩,照狗狗呢……”远远的,视线里娃娃的身影出现了,你悄悄斜目瞟一眼,便会发现,婆婆张着没牙的嘴乐着,而两颗泪却早已挂在老人沧桑而又慈祥的脸上,一会又簌簌着落下来。老人抹一把泪,又抹一把泪……
  ——这是多么温情、温暖、暖和、和融融、热乎乎的情景啊!
  成家后,进了城。一段时间,我看到邻居,才结婚不久的小俩口——妻子在门口照丈夫,让我很是感动。这小俩口,是从农村来的,租房住。丈夫在街上摆水果摊,回家晚。每每晚上,年轻的妻子在院门口照着丈夫。夜暮悄悄地垂下来,像一只温柔的小鸟,蜷在她的肩上。可以想象,家里,简单的饭菜已经做好了,在锅里“咕嘟嘟”地热着,灶膛里的火明明的,温暖极了,就等丈夫回家了……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城市人生活中没有“照”这个词,他们有手机,有电话。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伸手摁下号码,就知道了。可是,就是在这么一种“速度”中,却少了许多温情。
  我对“照”这个词,如今还十分痴迷和醉心,因为那时,我曾一次次享受着那份温暖——我就是我们老家,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中的一位学生娃娃,在一个个暮色西垂的傍晚穿行在那崎岖的山路上——一次次沐浴着婆婆、父母亲及弟妹远照目光所给我的温情!村头的老杏树见证了婆婆、母亲喜悦的泪——在这份我们农村人所独有的温情中,我求知、行走、做人,一路路走出了如今的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