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春雪

2022-01-08经典散文
[db:简介]


                  春雪

     庚子年立春后,下了两场雪,我叫它春雪。

    农历正月十二,灰色天空,阴沉着脸,和这一段的气氛何其相似,疫情爆发,网络上各种信息,真真假假,铺天盖地而来,像雪花一般飘。午后,天空洒下细小的颗粒,比细盐粒大那么一点点儿,雪真的来了,倚门呆看雪粒的变化,三轮车的篷布上已经撒了一层,雪粒逐渐增多,我期待它能下大,雪能杀死病毒,是脑子里跳出的一个常识。

    雪藏起了猫猫儿,忽多忽少,并没有下大的意思,看这架势,回屋干别的事去。傍晚时分,明显感觉气温变化,到门外看雪,小雪似有若无地慢慢落下,入地即化,原来的雪粒也已经变成水珠儿痕迹,沙土和雪粒滚成土球儿状,点点积聚在墙根儿。毕竟是春天了,对下大雪的期望值并不是太高。

    黎明即起,拉开窗帘,模糊晓光,房屋,院墙,地上一层白,远处有街灯黄黄地闪亮,却也掩盖不住雪的白。推门,冷风扑面,小雪还在下,春雪冬味儿,雪落雪上的声音,沙沙沙沙,谛听落雪的声音,天地之间只有这一种声音,给它一个“妙”字。雪纯净天地,那些容易让人感冒的病毒该见鬼去了吧?郁结多日的愁绪似乎离开了发际线,融化在这漫天的雪中,生出一丝暖意。还没来得及庆祝,不让玩雪的警告信息在各个公众号和班级群里出现。出门倒垃圾,雪地上只有两行狗蹄的印记。小儿看见下雪,询问不让出去的原因,我说雪得先把病毒冻死,小儿追问,病毒不是怕热吗?我一笑:不管热死,还是冻死,病毒死了就行。说完后,心里开始犯嘀咕,小儿说的怕热的病毒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网上传播的信息说它怕热不怕冷。一般情况下,冬天若是能下一场大雪,人们生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能引发疫情的病毒,毒性肯定非同一般,这雪怎么能封杀它?忽然明白,不让玩雪和不让出门的意思是一样的,继续宅家。

   宅家的日子,想起来这个年过得好紧张,备年货,蒸年馍,煮肉过油……庆祝新年的热情还没有高涨起来,就被泼了冷水,腊八前就被告知不准放鞭炮,等到祭灶的时候,家家户户收到政府的禁令,大街里还有警察值班。不让放就不放,虽然没有随着鞭炮碎裂膨胀一地的喜悦,但是收获了宁静的空间,安安静静地吃顿祭灶饭,是一件乐事,热腾腾的饺子,胡萝卜丝儿拌红薯粉条儿和菠菜,配上蒜汁儿,称为和菜,还有烙馍卷灶糖,叫灶糖馍,馍的数量和灶画上的人数一致,意思是每一个神仙都有一份,祭灶的时候先摆放在灶画儿前许愿,灶画上有“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样,是老百姓的心声。

    祭了灶,年来到,除夕守岁的习俗,很多人还在坚守,看春晚,唠闲嗑,浏览信息,150名军医除夕出征的视频跳进眼中,泪目的同时,心里也咯噔咯噔敲起小鼓来。

     点燃存放的艾草,静静守候零点的到来,农村第一次禁止放鞭炮,祭灶时监督严格,没有鞭炮声,各种传言也开始出现,老百姓口中不知何时开始传着开禁的消息,农村“鞭炮声声辞旧岁”的习俗,很难一刀切。零点的钟声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占领一方空间,不大一会儿,手机里收到禁止放炮的短信。

     封城封路,封街断路,拜年取消。

     初二,回娘家的日子,电话里“别来了”一句话成了热词。走亲串友取消。

    隔几日,娘又打电话叮嘱,在家看好小孩儿们,照顾好自己,闲聊几句,我提醒娘的时候,娘说:没事儿,该死不能活。大队里讲,谁家如果没米没面,报到大队里,公家安排。

     各种疫情信息刷屏,武汉似乎离我们很远,每看一次就忍不住掉泪。朋友圈里出现镇南关桥的照片,交警医生站在路中央,引起了震动,一级响应的信息刷屏,有疑似病例出现的信息传来,在意的人开始增多,公民群里滚动发送“在家”的提醒信息,驻村干部开车巡逻,拿着喇叭催促街里逗留的人员“都回家”。村医在健康群发布疫情信息,不同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信息,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正月二十一日夜,隔窗看见大雪纷飞,和寒冬飞雪一模样,宅在屋内,看朋友圈的雪景图,楼顶雷声般的响动,似铁桶滚落的翻转声,又想是否是那个忘扔的烂瓷碗在随风贴楼板翻转,探寻,是雪顺亭子四檐下滑,成堆滑落,咚咚隆隆似闷雷声,春雪落地即化,堆积自动滑落,这是听到的最大的雪声,雪亦与人共情吗?夜色中,手机留不住雪影儿,清晨雪已化花,阳光照屋瓦,了无踪迹,窗外,一串猫叫,走到院中,环视俯仰,不见猫影,有只斑鸠在树梢鸣叫,低头看每天更新的疫情数字,心怎么也静不下来。

    大疫之下,人生百态,展示得淋漓尽致。网络上各种信息铺卷,带节奏的信息,逐渐露出原形。现实生活中,有爱心人士卡点捐款捐物,有邻县闯卡点凶杀值勤人员,有人自动隔离,有人瞒报,有人老当益壮,发挥余热,有人摆谱要单间病房,有人坐飞机外逃,有人一线拼命,有人累倒在自己的岗位……形形色色,种种影相,宦海沉浮,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舆论导向,渐趋明朗,种种角色,都卸下了伪装。

    浏览到一些信息,还是眼中含泪,唏嘘不已。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儿,看到镇里发布的请求支援口罩的信息,转发,有同学求证信息的真实性,有同学转来制造商的信息,作为网民,能让信息对接,很开心。在朋友圈里看到同样的求助信息时,再转一次,收到了好几句“谢谢”。疫区有很多人还在写自己的身边真实疫情,尽管好多文被封,好消息自然鼓舞人心,坏消息是社会现实,并非是怕,而是正视社会现实。灾难就是灾难,美化不来。很多可歌可泣的一线故事,也在网络上传播,人间大爱,莫过于用生命点燃生命,很多医护人员感染,还有人倒下,依旧坚持一线。

    我们学校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几个同班老师分工合作,在学生们听完网课后,督促学生微信群里完成作业。和英语老师商定,轮流上早自习,班主任全力支持,家长配合,我们开始了别样的早自习,老师们已经调整到正常上课时的作息时间,静候学生孩儿们群中冒泡,晨诵有声。

    看完网上的语文课程,佩服省实验的老师们的专业精湛,也发现了一点点不足,这是无生上课,突然改变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我最为关注的,没有学生的课堂,更适合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更细更具体的操作,还需更多方面的努力。能学习绝对胜于不学习。这个时期,引导小孩儿们看新闻,辨别信息,独立思考,管理自己,学做饭,学做家务等等也非常有意义。当然也有专业的陪读家长,那是值得点赞的。农村的网络设施跟不上,是不争的现实,很多人家没有有线电视,留守的老人不会玩智能手机,开课快两周时,还有人询问在哪里可以看网课,好在网课可以回放,只要能找到,还来得及。发朋友圈时,感慨万千,给宅家的学生提一点建议:不管学生在家能学点什么,先从最简单的做起,调整作息时间到正常上课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我个人觉得,看自己存的经典书籍,能看完一部就相当不错,有些经典书籍适合反复阅读。看着学生孩儿们几个作业群里冒泡,也超级有趣儿,想学的学生觉得时间不够用,完成后,自动向老师要学习任务。不想学的学生起不来,有的是大人都小晌午还不起,也带不好小孩儿们的节奏,还有一直不在群儿的学生,有更特殊的原因……差距就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拉开的。各方面都在督促,联通公司跟学校联系扩容,免费装网线用三个月,很多人开始重视网上学习。“玩手机”也是有方法的,一直希望的“改堵为疏”,或许就是这样的,漫长的等待,总算露出点春天的气息。

     宅家,看晨光,望夕辉,关注疫情的变化,期待着春暖花开,校园的玉兰花该开了,工作群里有几张值班老师拍发的照片,雪松依旧青翠。

    这几天,有形势好转的信息,公民群里传达着国家的政策,出去打工的人要办理健康证明,想起郑州建医院时,有人发布招工信息:一天180元,一天一结算,谁去联系我。没有追问下文,那个时候,各种防护物品正急缺,去的话,那得需要点儿勇气,心头一紧,掠过一丝担忧,没有说出口。

    写这篇文时,又看到一条信息:省内关卡取消这是紧急通知!不是病毒结束了,现在学校还没有开学的通知和时间表。卡点拆除了,有些同志会觉得自由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卡点拆除会导致大量人口流动,所以要比以前更小心谨慎了!还是那句话,不出门、不串门、不待客,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万不得已要出门的要戴口罩,勤洗手,少与人会面交流,与人交谈保持1.5米以上。不要麻痹大意了!

    这个春天,活着就是最美的精彩,愿一切早日如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