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那些永远不再的时光

2022-01-08经典散文
[db:简介]


           

      前天和侄女小阳在微信上聊天,她说今天起得早,干了许多活,上班也从容,就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早起三光,晚起三慌。说闲下来每每想起奶奶,想起小时候在奶奶身边听到的话,受到的教益,都感到回味无穷。
  夜里10时,看了一会书,睡意袭来,展被躺下,忽然想起母亲,想起那些永远不再的时光,那些带露的清晨,那些荷月的夜晚,那些飘雪的冬天,那些悠然的长夏。一个人,情思绵绵,悠长缱绻,忍不住嚎啕大哭,泪湿枕巾。

  那时没有嫂子,没有侄女,没有老公,更没有儿子,没有外甥女们,只有哥哥妹妹我们姊妹仨。父亲常年在外干木工活,母亲就领着我们劳动,生产,挣工分,过日子。母亲是我们的主心骨,每次从外面回来,第一句话就是喊“妈”,妈若不在家,去给邻居帮忙了,或者上地干活了,或者出门了,我就六神无主,四处跑寻,非把她找回来心里才落底。及至长到20多岁,外出工作了,回到家里还是先喊“妈”,见不到妈就失魂落魄。
  在漫长的岁月里,母亲常常一边劳作,一边说些俚言俗语。生活的哲理,做人的道德,世态百相,世道人心,还有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都通过“打比方”,一点一滴灌输到我们耳朵里,渗进我们的血液,让我们从小就分辩,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丑,什么是美。那些话在当时听来根本不在意,也没有想着要记住,但无意间就记下了。

   冬天的早上,头顶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我们还赖在被窝里不想起。母亲就说,“赶紧起吧,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问是哪三光?母亲答曰,头光,脸光,脚地光。那时有很多外来逃荒的“要饭吃”,每当“要饭吃”到门前讨要时,母亲就挖一碗糁子或取一块馍给他,从不空过。我们若不愿意,母亲就说,“人都有遭难的时候。有话送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每次吃饭的饭桌上,母亲都教育我们不要掉馍花,她说,“饥时一口饱时一斗,一米还度三荒哩。”说到家穷,生活没指望时,母亲就说,“常言道,命薄一张纸,殷勤饿不死。人只要勤快,就不怕。”每当说起村里谁谁谁不好,再不和他来往时,母亲就说,“话不说尽,路不走尽,不走的路还要走三匝呢。”有时说到谁个没用,不必搭理他时,母亲就说,“可不敢那样说,烂套子还有塞墙窟窿的时候。”小孩子骂人专捡别人缺陷,比如说谁是瘸子,谁是跛子,母亲就劝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当我们在外面吃了亏回家诉说,她就劝,“吃亏人常在哩。”姊妹之间因为什么闹气了,母亲就劝道,“要得好,大让小。没听说,有今世的姊妹们,没有来世的姊妹吗?”
  慈母严父,在我们家体现得很突出。父亲一辈子爱给人讲道理,讲科学道理,讲医学道理,爱较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能听懂不能,他只管讲。说话也很不中听,惹人反感。而母亲,就扮演修好的角色,她常常劝解父亲,说话不要恁难听,对人好也要讲方式。而母亲给我们讲道理,就是打比方,举例说明。在点点滴滴、细致入微中,让你自己去领悟。父亲讲的道理没有记住,母亲打的比方却在无意中记下了。母亲与人为善,常常帮邻居干活,东家嫁女,西家娶妻,这家埋老人,那家过三年,她都要去帮忙。蒸糕,捏窝窝,常常为此耽误自己家的活。今天这个来找母亲剪衣服,明天那个来找她钉盘盘扣,她都不厌其烦地帮助她们。有时邻居来借东西,我们要是不愿意,她就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谁也不是王十万,谁都有用到别人的时候。”母亲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不要依赖别人,就说,“有山靠山,没山独担。”意思是有外来的支援更好,没有了你要自己撑起来。还有“指亲戚靠邻居,饿了肚子老嘈人”。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就事论事,一点一滴教导我们行为规范。吃饭时,她教我们身子要坐端,不要说着吃着,不要洒洒流流,什么“食不言,寑不语”。还有“小女家,要坐有坐相,睡有睡姿,不要倒脚卧行,不要四脚八叉,惹人笑话。”我们说话时,她就指点:“说是说,笑是笑。没听人说,连说带笑,必定差窍。”还有“不要高腔大嗓子,有理不在声高”等。她教育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就说“不怕慢,单怕站。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母亲手巧,做针线活细致。我跟上她学,总是不耐心,毛毛糙糙,还说,“就是这,就是这。”母亲就说,“唉,没有好人穿,还有好人看呢。”她讲卫生,爱干净,总是把院子、脚地扫得净光。以致于现在,家里哪里脏都行,若是脚地上有杂物垃圾什么的,我就一刻都受不了,必扫净才能干其他。一年到头,母亲床上的被子总是叠得整整齐齐,冬天再冷,她也不习惯往床上坐。父亲总是说,“单子不是铺烂了,都是让你妈扫烂了。”那时虽穷,缺吃少穿,但我们姊妹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冬天换不过,母亲连夜把棉袄拆了,洗净,搭到腾笼上烤干,赶天明纳好让我们穿上。她常说,“笑脏不笑烂嘛。”母亲很会过光景,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每次切菜做饭,葱切一半,留半根,下次没菜时,凑凑合合又是一顿。不象有的人家,“有了吃个死,没了死不吃”,光景过得踢踏散乱。她还劝我们“吃饭穿衣量家当”,不要和别人攀比。

   母亲善良,聪明,处事也很灵活,她常说,“世上这事,真一半假一半,哄哄松松就过去了,不要认恁真。”邻居之间有纠分,来向她倾诉,她就说,“常言道,清楚不了,糊涂拉倒。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你忍忍他让让就过去了。就是辩个是非曲直又能咋着?”但她同时又告诫我们,“糊涂饭吃得,糊涂事做不得。”她让你知道,道理都是辩证的,你要学会把握其中的分寸。母亲也有一套劝解自己和别人的办法,每当遇到重大困难,几乎过不去的时候,她就说,“管他去,马到山前必有路,上不去了鞭子抽。明天再说。”有时候丢了钱或者什么物件,很心疼,影响情绪时,母亲就劝道,“算了,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有时上当受骗了,吃了亏,一直丢心不下,她就劝说,“不要想那事了,割过的肉都不疼了。”当我们和别人攀比,有什么事不服气时,母亲就说,“不要和人家比。没听说,人是人,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嘛。”她让你知道自己是谁,你是什么身份,处在什么位置。那时生产队人都偷庄稼,我们偷不上,很生气,母亲就劝,“吃了凉粉凉凉的,没吃凉粉淌淌的。没有长下那勾勾嘴,就吃不了那瓢瓢食。”说到谁待谁不亲,母亲就说,“猪是猪,羊是羊,猪肉长不到羊身上。”母亲的劝解,使你凡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无论是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都能够做到平和,宁静,内敛,自省,保持基本的心态平衡。
  对待人际关系,母亲也有一番见解。她常说,“亲戚远来香,邻居高打墙。”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有距离。还有“穷到街头无人问,富贵高山有远亲”、“管闲事,落不是”等。母亲教育我们不要固执己见,要随大流,就说,“大家群小家轮嘛。”说到大集体,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时,母亲就说,“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母亲也很幽默,她笑话村里哪个懒婆娘时,就说她是“白天游门摆四方,夜里熬油补裤裆”。说谁爱打扮却不懂美丑时,就说“鸭子打扮十样景,还是个扁扁嘴”,说谁是个懒汉,就说他“槽里吃食,圈里蹭痒”。母亲把她的所爱,所恨,所喜,所恶,都通过俗言俚语,通过打比方,传递给我们。真假黑白,善恶美丑,就从她一点一滴的传授中,让我们从小就懂得。

  母亲守旧,认命,本份,同时也懦弱,怕事。她对我们姊妹不好的影响是,让我们都胆小,自卑。小时候母亲总是对我们说,“好娃呀,咱跟人家不一样,咱成份不好。”或者,“好娃子,可不敢噢,咱是外来户。”她总是提醒你,咱和别人不一样,咱低人一等,让你这不敢那不敢。她常说,“我是针尖磨眼里熬出来的人,树叶掉下来都怕打住头。”作为地主家的长女,她从小伺候弟妹,帮大人做家务活,“当丫头女子使唤”,没有机会上学,她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外婆、外婆的外婆那里来的。她身上体现的是农耕社会传统的旧文化旧道德。她用她的智慧,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辛苦维持我们这个家,使我们的家庭能够浑浑全全,使儿女们能够健康成人。

  后来有了嫂子,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很快有了矛盾。人说婆媳是天敌,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文化”差异。嫂子自信,单纯,阳光,同时也放散,粗糙,浪费,责任心不强,凡事总是抱着“管他去,哪黑哪住店”的态度。
  经过20多年的磨擦,碰撞,抵触以及融合,嫂子已改变了许多。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堂姊妹,已经不是一个文化了。她回到娘家,和他们也说不着话了。在亲戚和邻居的眼里,嫂子是方圆附近少有的好媳妇。但在母亲当家作主的时代,年轻的嫂子是受了许多委屈和压抑的。
   渐渐地,母亲年纪大了,慢慢退出家庭舞台。到后来,她股骨胫骨折动手术后,成了要别人伺候的对象。因为久病,没有人感觉到她的重要,我们怼答她,父亲数落她,哥哥嫌她瞎操心。母亲再也不敢弹拨嫂子,做饭不好了,东西乱扔了,不讲卫生了,浪费财钱了。嫂子成了家庭主角,有了话语权,成了家庭的中流抵柱。在和我多次闲聊时,她忍不住向我说了母亲的许多不是,诉说她那时候受的委屈。说母亲心眼多,说话拐弯抹角,偏袒妹妹,哪场事哪场事,怎样怎样。说哥哥不懂内情,不知道大家里面有小家,她在里面受了很大委屈。一句话,由于穷,由于物质匮乏。嫂子说的,我知道都是实情。但我能够客观地看待母亲,不能因为亲,就看不出她的毛病。也不会因为她的毛病,就影响对她的亲。但在嫂子多次的灌输中,侄女小阳也渐渐认为奶奶不好,在心里疏远了她。

  千折百回,时光是最好的过滤器。等母亲没有了,小阳也成熟了,才开始回忆起奶奶的好处,回忆小时候在奶奶身边长大所受的良好熏陶,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那些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基础。小阳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吃苦耐劳勤奋内敛自省,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终于有所成。她说,看到单位里有些人,一朝升上去,就张狂得不得了,把握不住自己。而她不会,她有底气,什么时候都能‘hold’自己。
  父母都是地主家族侥幸遗留下来的人,农耕社会士绅阶层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烙印,虽遭受百般摧残,然遗风犹在,教养还在,书香世家的传统还在,这才养育了哥、我,妹妹以及小阳,儿子,还有外甥女这一群“文化人”。在这个偏僻的小村里,我们姊妹仨家的6个孩子都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侄女小阳,还成为村里少男少女的榜样。有三两个还在她的带动下,通过努力读书,突破重围,奔向人生更高的舞台。
  村里也有许多人,他们的条件比我们好,那时候上学当兵招工招干,他们都有先天条件。即使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也占据着先机,但他们的子侄无一例外地不好好上学,目光短浅。在这个商品经济社会,也许他们能够挣大钱,能够一夜暴富,但粗糙,粗鲁,低层,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每当回村遇到一个粗鲁地吐痰,大声地骂娘,高跷着腿抽烟,看电视只看武打的村里后生,我很想给他讲些什么,然后我发现很困难。教养,是从小培养的,半路上改造一个人,如同把他身上的血液抽干再换上新的一样难。
   儿子也在他外婆身边呆过两年,那时他外爷对他严加管束,从不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而骄纵半点。吃馍只准半块半块吃,说话不许起高声。来客人了,小孩子不准上桌。夹菜不能只夹自己爱吃的。总之约束一大堆。嫂子说,“咱们家的孩子这不敢那不敢,受管教太多了。”但从后来看,这是必要的。人不能没有约束,这些教育和约束,就是人生的“底气”。有了这些“底气”,就不会出大岔错。我和丈夫经常在一起议论,咱们的儿子好不到哪儿去,但也瞎不到哪儿去。“好”不到哪儿去,是因为他的父母不善竞争,淡泊名利,好胜心不强,儿子也不可能大红大紫,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很大成功。“瞎”不到哪儿去,是因为儿子受过这种家庭的熏陶,他有底线,不可能去挥霍浪费,坐吃山空,坑蒙拐骗,违法犯罪。
  母亲的教悔,她言传身教的那些东西,旧文化旧道德,对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所谓成功没有丝毫帮助,相反还是一种束缚。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却让我受益无穷。于不经意中,指点着我的人生。并将承传下去。小阳如此,我亦如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