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金粉渐欲迷人眼 ——电视剧《金粉世家》观后

2022-01-08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看《金粉世家》,不是跟着电视,两集两集的追看,而是借了碟片回来一口气看了三天,这使我对它的印象较为浑然,同时也较为客观——每天两集犹如旧时说书先生说书,紧要处惊堂木一拍,“下回分解”了,这形式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期待心理,哪怕本来不怎么样的货色也会平添光彩了。不少人看报上的连载小说,一边看一边骂,一边骂下一期还是照样的看,就是这个道理。
      《金粉世家》不及原著精彩,这原是一般名著改编的通病,但也绝不像有些批评者攻击得那么一文不值。《金》剧演员的选择有点偏小,但表演得还算到位,偶尔有“做戏”的吃力感。画面极其精致唯美,拍室内则典雅堂皇,选外景必风光旖旎(男女主人公躺在折倒的向日葵上那组镜头,几乎有油画的端凝富丽),服饰与道具不仅赏心悦目,还能照顾到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个性,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使什么东西。单从视觉上说,不折不扣是一场盛宴。同时不能不提到音乐制作的精良。既有三宝这样的名家加盟其中,又有两位不大有名却声线极好的歌手深情演绎,插曲和主题曲的钢琴变奏隐隐有一唱三叹的回环曲折,用以表达人物紧张情绪的鼓点有戏剧的味道。导演似乎还特别钟情于高空俯拍(陌生化的效果),由下往上的仰拍(显出威势和气派),斜角侧拍(造成不稳定感),光线的明暗调度(用光与影的切割来隐喻和暗示)。这一切,足见编导们的苦心。
      然而这些毕竟还是技术层面上的好处,衡量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的主题意蕴的揭示、人物塑造和情节铺陈。第一点类似中小学老师津津乐道的“中心思想”,我觉得没多少话好说。张恨水想要表达的主题与《红楼梦》颇多重合之处(当然并非完全雷同,“齐大非偶”便为《红楼梦》所无),作为二度创作的《金》剧在这方面贡献更少,只能说,它比较完整、比较忠实的向观众呈现了书中的主题,做了一回出色的二传手。
      以人物塑造而论,该剧可打九十分。金燕西、冷清秋、白秀珠、四小姐金道之、大少爷金凤举及其妻室、金总理及其正室,甚至包括三少奶奶王玉芬,都是很丰满的圆形人物,有人性的高贵,也有人性的卑微,诚如西方哲人所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百分比不同而已。而如白雄起、八小姐梅丽、冷清秋的舅舅、金总理的二姨太等则是扁平人物,戏份有轻重,刻划的手法却是一样,都是着重突出性格中的一个主要特征,其余侧面只稍稍点一下,这一批形象也是生动鲜活,呼之欲出。符号化的角色很少,如柳春江和小怜,看来看去,除了善良痴情,好像没有别的。
      说到这两个失败的人物,我想先谈一谈该剧的情节。大体上,《金》剧做到了张弛有度,琐碎的家庭纠纷和缠绵的感情纠割之后,总有一两次突转把剧情推向高潮,从而既有细密的生活质地,又始终保持内在的戏剧性紧张。它的故事布局是网状结构,同一时空内多条复线交相并进,彼此纠结,而主线依然清晰,编织出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情节来。这一点原著为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它自己也有一些出新的探索,如对金燕西初遇冷清秋地点和环境的调整,对梅丽和谢玉树几次接触的详细描写,对冷清秋长期忍让之后对王玉芬的两次顶撞的尖锐化处理,都增加了可视性。相比原著,最重大的改动是关于前述柳春江和小怜二人的。张恨水的设计是小怜嫁出,终获幸福,成为煌煌一部《金粉世家》里罕有的幸运者。而荧幕上改为这一双苦命鸳鸯下场悲惨,一死一出家。编剧或者以为这一改强化了悲剧氛围,也与金家最后的整体败落谐调。事实是如此一来,泯灭了黑暗中最后一抹星光,没有希望,没有亮色,一切归于死寂。我个人以为,这不是张恨水的本意。从张恨水那里汲取过养料的张爱玲就曾说过,比起“浮世的悲哀”来,她是更喜欢“浮世的悲欢”的。《红楼梦》里“悲凉之气,遍布华林”,却还有一个花袭人找到了怜香惜玉的蒋玉函;探春远嫁,也婚姻美满。我想这是因为人生本是离合悲欢,月圆月缺,五味皆备。若只片面渲染悲哀,未免背离了人生的真相,丧失了参差对照的苍凉回味,单剩下赚人眼泪的肤浅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