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儿时的夏天

2022-01-08经典散文
[db:简介]
                儿时的夏天
                        王清铭

       生活在乡下,夏天到了,不如狗儿和猪儿自由。蝉儿比屋檐下的黄更鸟起得更早,拉大锯一般地在门前的苦楝树上噪叫,估计也是热醒的。在乡下睡了一夜,其实就是在汗水里泡了一夜,早上起来,摸脸颊和后背,都是变凉了的汗水。
      屋外到处都是白花花的太阳,越来越重,压得田野里的庄稼低了头,好不容易打个盹的树叶们惺忪着睡眼,又耷拉了脑袋。狗儿早趴在屋檐下的阴影里,伸出红舌头,让体内的热跟随舌头上的汗水一道淋漓地吐出。猪儿蹒跚着超重的身子,正走向小泥坑,去里面滚一滚,或者就泡在这专用浴室里,暑气奈何不了它们。
      田野中有几口池塘,以前村人挖土建房留下的,集满水,就安天乐命地做起了灌溉用的水利设施了。干旱时,农人就用戽斗戽水,给焦渴的庄稼喝。母亲们怕我们这些顽劣的孩子去池塘游泳,先编造了淹死鬼的故事,吓了我们一阵子后,故事就失效了。她们检测我们是否游过泳的方法很简单,指甲在我们手臂上轻划一道长痕,水里浸泡过,痕就浅,孩子多数要挨打的。现在,我还只会那时在故乡小溪无师自通学会的狗刨式游泳招式。
      我们这些小孩子,剥得只剩下一件小裤衩儿,恨不得能当一棵天人合一的树,可乡下的小黑虫们却不答应,公然啸聚部队向我们裸露的身体进攻,我们损蚊一千自损八百地与它们对抗,手脚上的肌肉都拍红紫了,小黑虫仍未停止它们的自杀性进攻。索性停止反击,与它们签订城下之盟,换得一时的安宁,毕竟比起热这一强大的敌人,它们不足挂齿。小黑虫咬多了,皮厚了,我们也麻木了。
       那时乡下不通电,更没有空调。乡下的风多,特别是门前,是让风拭擦汗水的好地盘,这是自然风型的。门前屋后泼一些水,用于降温调湿,水要古井里的,清冽异常,泼在石头的埕场上,马上嗞啦地冒起水汽。
乡下每人必备的驱热工具是扇子,麦秸扇偏向阳性,纵横捭阖,扇出的风大;蒲扇扇面大,扇出的风受益面积大,但力道不能太足。男人多数用麦秸扇,女人用蒲扇,麦秸扇缠一圈一圈的,像太阳;蒲扇剪成圆月的形状,我们就叫它“月扇”。莆仙戏舞台上的媒婆都有一种道具,就是月扇,本地话里形容一个人空闲:“闲话讲讲,月扇摇摇。”这当然是在农闲时,农人割麦割稻时就不带扇子,忙着收割,就如白居易诗中所说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纸扇时很少见的,它娇嫩、易坏,扇出的风小,只适合穿皮鞋的城里人装点门面,穿草鞋的农人用不着。
      乡下孩子懂事早,父母在家里干活,我们帮不上忙,就在他们身后用麦秸扇给他们扇风。当然有时也卖乖讨巧,为从父母羞涩的囊中换得一两分的零花钱。
       为了解热,村里的孩子发明了“吊扇”,就是拿一大块厚纸板吊在屋檐下,纸板上结一条绳子,拉动后就有风刮出。不过,这吊扇太简陋了,全人工运作,拉绳的孩子要跑得很快,那笨拙的纸板才扇出风,往往还没有制造多少风,跑动的孩子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最简便的去热方式是舀半脸盆的古井水,用毛巾擦拭全身,既去汗,也降温。夏天容易引发内热,农人自有土方,我少时就吃过祖母用清水养大的“胖大海”泡的糖水,还有自制的“仙草冻”、黄梅汤等。
      黄昏时每家一般都会往门前的埕场泼一遍凉水,这样降温快,埕场是晚上纳凉的地方。夏天的风很少进入屋内,晚上潜伏在各处的蚊子借夜色的掩护,开始在屋内麇集。那时也没有蚊香,农人的驱蚊方法也特别,就是烧一些桉树枝叶,用烟雾和那种特殊的气味赶走蚊子。
      那时好几家人共用一个埕场,大家都搬张凳子,一边吹风,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聊天。乡下人想象力也如土地一样贫瘠,老祖母不懂得月亮里有嫦娥,她对我们说,月亮是不能用手去指的,指了,耳朵会被月割一道痕的。夜里是小孩子的天下,我们捉萤火虫、灌蝈蝈、玩游戏等,能想到的都玩了。累了,我们就唱母亲教的那一两首童谣,什么“一根竹扁水面浮”,这一路生活的艰辛没唱完,我们就眼皮打架了。
      乡下人再穷,也会在屋内的地上铺一小角红砖,夏天到了,勤劳的农妇就把这些红砖揩拭得似乎可以照见人影。夏天中午、晚上就睡在这些红砖上,这种接地气的纳凉方式,几乎每个乡村孩子都经历过。红砖连着宽厚的大地,冰凉冰凉的,农人大概靠的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抵抗强大的夏天的。
       那时的夏天,大人小孩背上、胸前和肚上都长了很多的痱子,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小病,学名粟粒疹。乡下的孩子没那么金贵,擦一些痱子粉,一些痱子消退了,另一些痱子又长了出来,痒痒的,像荆棘上小小的尖刺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