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手套
2022-01-09抒情散文李华新
线手套李华新线手套在那个年代是工厂的工人非常熟悉的劳保用品,而且这个劳保用品,也只有是国营企业的工人才会有。一般的情况而言,这样的线手套是不会凭空发下来的,是工作的需要才会有的福利待遇。线手套是每月发一副的,因为发到了自己手里,人们多半会节……
线手套 李华新 线手套在那个年代是工厂的工人非常熟悉的劳保用品,而且这个劳保用品,也只有是国营企业的工人才会有。一般的情况而言,这样的线手套是不会凭空发下来的,是工作的需要才会有的福利待遇。线手套是每月发一副的,因为发到了自己手里,人们多半会节省着用。家里的父母亲是在企业工作,每个月都会有几幅剩余的线手套,这些线手套最大的用途是积攒起来,然后这些几乎是簇新的新手套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会把这些手套统统拆开,拆成让线团,心灵手巧的母亲,就会为孩子们织上几件线衣,那会儿能够穿上线衣也是很自豪的。和那些能够有一件毛衣的同学相比,好像也不差在哪里。 现在的孩子是不会想到,这样的用线手套的线织成一件上衣或是线裤,穿起来有多么的时尚不敢说,但是至少也是一种紧跟潮流的表现。线手套也会成为一些没有孩子的阿姨馈赠给家里的礼物,而且经过多年的积攒,这些压箱底的物品,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用线手套的线打成得线衣,尽管不如那些用毛线织成的毛衣。可是,线衣也毕竟是很时尚的织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的母亲都会织毛衣的,没有这样的手艺,连个毛衣也不会织,那是极没有面子的事情。因此穿在身上也是对母亲手艺的一种炫耀的展示。 线手套都很新,要这些手套拆开。缠成线团也是是颇费功夫的。这个活孩子是都要参与的,母亲拆开头,然后先缠在双手上,起好头就交给我,我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一左一右的拉回晃动,等整只手套拆完,母亲再一起缠成线球。打一件线衣要用多少只手套不清楚。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腈纶织品的出现,这些手工活也就越来少了。再到后来,纺织品也日益丰富,这些手工毛活,也就日益稀少了。随着年龄的长大,在讨论婚嫁的时候,能够穿上未婚妻织成的线衣或是毛衣,那种心情可是永远处在激动情景之中的。而那时的人们知道你身上的线衣毛衣是未婚妻织成的。话语之间的赞许也有对你的择妻选择的一种认同。 那个年代在乡下工作,到了晚上孑身一人,没有什么其他的休闲娱乐的。那就只好读书、写作了,而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一定要回到省城去,依靠学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那些女同事们几乎都是把业余时间,都打发在织自己的毛线活上。那会儿理想不丰满,现实也很干瘪。那个时候要是能穿上女同事的毛衣,也是心存感激的。或许其中有些暧昧的情感存在,可是随着你的未婚妻织成的毛衣在身,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其他的女性为你织什么毛衣线衣的了,用毛衣线衣来纠缠情感涟漪的,也就不会再有了。 自己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自然也不会有线手套的福利,那时所在的单位不会有任何的福利,故而对于这些线手套什么的福利也很羡慕。可是无奈不在那些国营的大国企,因此自己的就职单位的集体身份,一直是个纠结。虽说以后自己成为国家干部了,可是只要是和线手套相关的话题一拉,这也一直是自己心中无法绕开的一个情结。只是后来企业倒闭破产的多了,而且人们也不再为是否会发线手套而沾沾自喜或是留有几分惆怅了,更重要的是后来服装面料的铺天盖地的丰富和流行,人们穿着选择的空间更大了,那些有关线手套的记忆,也就渐渐地淡忘了。 不过作为记忆和缅怀过去岁月的线手套,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故事,一直在心头荡漾发酵。那些线团也会在收拾旧物时被发现,舍不得扔,不会有什么断舍离的情绪和感悟,这是属于生活的记忆,也是生命经历中的物证。那些情感在上面有寄托,不会断,自然就更不会“断舍离”。 (济南李华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