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时光的痕迹

2022-01-09叙事散文何足道哉
时光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留在一些物件上,成为岁月的祭奠。——题记石碾子过去,在农村,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里,都会有几样公共设施,供村里人使用,石碾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村子大一点,常常会有两个这样的石碾子,一个在村子东边,一个在村子西边。条……
  时光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留在一些物件上,成为岁月的祭奠。
  ——题记
  石碾子
  过去,在农村,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里,都会有几样公共设施,供村里人使用,石碾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村子大一点,常常会有两个这样的石碾子,一个在村子东边,一个在村子西边。条件稍好一点的村子,会在石碾子上盖一座简易的房子,我们这里人叫它“碾道”。“碾子”因为有了房子的缘故,就变成了“碾道”,为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大概是因为房子里有石碾子,石碾子下面是一个又圆又大的磨盘,磨盘下面是一条道,碾道是一条悠长的道路。
  碾道,就是村子里的岁月。
  那个时候,十里八村是没有电的,没有现代化的加工设施,人吃马喂,所有的食物、饲料都是用这石碾子碾出来的。碾道,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碾道一般很简陋,只是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自然是土坯砌墙。在墙上掏一个洞,算是窗户,再留一个门口,也不必安装门框,门,因为时常还有驴呀、骡子之类的牲畜出入。房子里面的某一处,会挖一个小一些的洞,不通透,用来放置煤油灯的,人们叫它“灯窝”,晚上照明用的。房顶用麦秸秆之类苫房,经济、耐用。
  碾道平时是比较清闲的,很少有人使用,常常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地方。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都有过这方面的记忆的,村子里的场院和碾道,是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村子里的碾道,几乎就是孩子童年的记忆。那个时候,农村家里的口粮有限,一年之中,到碾道几次,都是有数的。平常素日看见谁家到碾道碾米磨面,会觉得很不寻常,那一定是家里有事发生。平素里碾米磨面,几乎都是红白喜事。有人家结婚,叫做“红”事;家里的老人去世了,叫做“白”事。无论红白,都是大事情,亲戚朋友、街坊四邻都要参加,即便是村子里再贫困的人家,在这样的事情上也绝不能马虎,既关乎守不守规矩,也关乎面子问题。
  无论是新的开始,还是老的逝去,仿佛一切都从这碾道开始的。
  碾道的清闲是相对的,作为村子里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是缺不得的。缺了什么,碾道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去转动它,山里人的日子就停滞了。
  无论平时的日子怎样拮据,每年的腊月,借也好,积攒也好,家家户户都要都要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粮食,拿到碾子上轰轰烈烈地碾上一回。在石碾子一圈一圈的转动中,旧的时光消失了,新的日子一步步走来。逝去的,走来的,都一点点刻录在不停转动的石碾子上。
  也许,在一年的腊月里,碾道是村子里最为热闹、繁忙的地方。也许,对贫穷的山里人来说,那是一年里最为快乐的时光。忙忙碌碌清清淡淡一年到头,总得过一个丰盛而快乐的春节,人们总是会想办法去准备一年里最丰盛的食物的。
  对于碾道,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每年腊月这一段日子。
  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除了赶年集,买年货,就是碾米磨面。碾米磨面是一个力气活,可是,进出碾道的常常是女人和孩子。碾道里面难得看见青壮年,这是对的,碾米磨面虽然是一个力气活,然而需要耐力,需要精细,还需要一些技术。把麦子撒在磨盘上,用笤帚均匀地摊开,推着碾子,一圈一圈碾压。麦子在碾子的碾压下裂开、变碎,推碾子的人需要一边推,一边用笤帚整理。厚的地方要摊薄,薄的地方,要往一块集中一下,有的地方散开了,就要归拢一下。一圈一圈的碾压,一圈一圈地整理,麦子在磨盘上一点点变成面粉。女人开始用“箩”来“箩面”。把那些已经粉碎了的麦子收到箩里面,在“笸箩”上箩面,已经磨成面粉的漏下去,粗的颗粒留下来,放到磨盘上继续碾压。这需要技巧。箩在女人的手里均匀地,一圈一圈地摇动,雪白的面粉在女人的手中纷纷飘落,女人的头发、眉毛、脸颊都变得粉白。一会儿,身子热了,脸红润起来,鼻子尖浸出细细的汗珠,一张俏脸白里透红。那是这一繁重的劳动过程中,最具美感的场景,是一种创造美,韵律美。在女人那极具美感的动作中,麦子变成了雪白的面粉,清贫的岁月将在有白面吃的日子里,变得格外美好。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几个孩子轮换着推着沉重的碾子,在那个圆圆的磨盘上,一圈一圈地行走,像是没有尽头的岁月,怎么也走不出那个圆圆的碾道。可是,看见那一粒粒麦子在碾子底下变碎,在母亲的手里一箩一箩变成雪白的面粉,心中就升起了一种欲望。似乎看见了母亲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雪白的馒头出现在眼前。再累,也得推着碾棍,一圈一圈走下去。
  一般而言,一个村子里的碾道,一定是这个村子里最古老的建筑,比村子里那棵老树的年龄都长。一代一代人推着那个石碾子围着圆圆的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碾碎了年年岁岁的口粮,也碾碎了多少人的青春岁月。
  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推碾子磨磨,主要由女人来完成。很多的女人从流鼻涕时起,就跟在母亲的身后,到头发花白,腰弯了,还在推着那个石碾子,围着磨盘,转来转去。就像一辈子走不出的厨房,围着锅台转一样,把一代一代人,转老了,把一年一年的光阴,转没了。
  碾道,似乎是山里女人永远也走不出的圆。
  碾子是用石头凿成的。下面是一个又圆又大的石头磨盘,在磨盘中间凿一个圆孔,安一个“轴”,在磨盘上安放一个又长又圆的石碾子,固定住轴上,在石碾子的另一端安一个“碾棍”,人推或者牲畜拉。人也好,牲畜也好,围着碾道转,一圈一圈地转,像一个古老的迷宫,走不出,却又充满了诱惑。
  碾子是石头的,磨盘也是石头的,石头与石头相互琢磨着一个个悠长的日子,一圈圈记录着清贫与苦难。石头是坚硬的,堪比山里人的骨头。任何坚硬的日子,都会在不断行走的光阴里,被碾得粉碎。
  现在,再偏僻的山村里,也见不到那曾经的碾道,也听不见推碾子那沉重的脚步,女人和孩子再不用围着圆圆的磨盘转圈了。那些石碾子,成了旧时光的见证。


  辘轳井
  那是属于山里人的。
  同碾道一样,辘轳井也是每个自然村里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只不过,辘轳井是属于山里人的。那些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农村,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自家的水井,山里不行。山里水位低,只能打深水井,一个村子只能打一口。
  水井很深,只好在井口上架一个辘轳车,将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拴在辘轳车上,另一头拴一个水桶,摇着辘轳把,把那个水桶摇上来,再放下去。山里人的日子就系在一根长长的绳索上面,辘轳车,就是一部时光机,记载着山里人全部苦难的日子。
  我曾经以此为题目,写过一首散文诗:
  老井
  村头,老井。
  井口上那架辘轳车,是村里人全部的日子。
  摇啊摇,从青丝到白发。
  村里人,摇了一代又一代。
  井,那么幽深。日子,那么悠长。
  ……
  在我们这里的山区,没有自来水,山里人,山里的牲畜饮水,都靠从井里提水。辘轳井是古老的,但现在仍然在用,那已经被绳索勒出道道伤痕的辘轳车,仍然在吱吱呀呀地摇着,摇着山里艰难岁月。
  我曾经在西部山区的一所学校住过几天。学校外面的不远处,就是一口水井,从窗子就可以看见那架辘轳车,站在井口上,像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
  山区的冬天很冷,滴水成冰。打水的人尽管已经很小心了,还会洒出一点水,井口边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一个前来打水的人,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到,把刚刚打上来的水洒掉,更怕掉到井里。可是,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傍晚,都会看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挑着一付水桶来挑水。一根长长的扁担,两头各挂着一个大大的水桶,挑在小女孩那弱小的肩头,是那么不协调。她来到水井边,把扁担放下,两个水桶并排放在井边,然后,摇起辘轳车,一圈一圈将缠绕在辘轳车绳子放下,待水桶在水井里装满水后,再一圈一圈往上摇。她瘦小的身子比那辘轳车高不了多少,她两手摇着那辘轳把,一圈一圈地,吃力地摇。身子努力往前倾,把全身所有的力气都压在一双手。辘轳车一圈一圈慢慢摇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像是痛苦的呻吟。我在屋子里看着,胆战心惊,生怕她一不小心,或者一时力气不济,连人带水桶都掉进井里。直到看见她一桶一桶装满了水,挑起满满两桶水,摇摇晃晃地向村子里走去,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在山区的农村里,推碾子磨面一般是女人和孩子们的事情,而挑水则是男人的事。可是,为什么这个小女孩独自一人挑水呢?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那女孩的家里一共有四口人,哥哥和父亲出外打工,母亲常年有病卧床不起,屋里屋外的事全由她一个人承担,本该由男人做的事情,就压在了她的肩上。有时候,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的时候,邻居们会给她家送一桶两桶水,可是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加之这个孩子好强,轻易不肯别人帮忙。
  井口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的,坚实、粗糙。一般而言,井口边上还会放置一个大大的石槽,那是用来盛水饮牲畜的。山高缺水,牲畜的饮用水大都是靠井水来解决。
  那个又长又宽的石槽,已是满身沧桑了。原本棱角分明的石槽,如今已经被消磨的非常光滑、圆润。那些纵横交错的凿痕,已经被抚平,想来那是岁月的杰作,也是牛羊驴马等牲畜千百次的接触,留下的印迹。看来世界上再坚硬的东西,都会在光阴面前俯首称臣。
  每到夕阳西下,橘红的暮色将山村笼罩的时候,在山里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就会赶着牲畜,来到水井旁边,那些牲畜们就很自觉地笼到石槽旁边,等待主人将水打上来。农民摇着辘轳车,把长长的绳子放下,然后“吱吱呀呀”地把满满一桶水提上来,“哗哗”地倒进石槽里。清凌凌的井水在石槽里激荡,溅起一些晶莹的水花,发出一种诱人的声音。那些牲畜就把嘴伸进石槽里,以它们各自特有的方式,喝他一个痛快。一个牲畜不喝了,另一个牲畜也离开了石槽,农民也不用牵着,自己背着手在前面走,喝足了水的牲畜就乖乖在后面跟着。喝足了,还要回到家中,家中才有美味的饲料。
  我曾在那架着辘轳车的水井旁长时间盘桓,曾经被水井那沧桑的样子所感动。辘轳车是用几根很结实的木棍架在井口上的,一个粗大笨重的辘轳车,是用更加结实的木头镶嵌而成。一根很长很粗很结实的绳索,密密麻麻地缠绕在辘轳车上,经年累月,那辘轳车已经被那些绳索勒出了一道道很明显的沟痕。即便是生手,只要你把辘轳车摇起来,那些绳索就自然排列起来,一圈一圈井然有序,或升或降。那辘轳把是铁管制成,早已经被磨得明光锃亮。坚硬如钢铁,也经受不住岁月的消磨,经受不住那些长满老茧的手的摩挲。
  那井口边上的青石板,更是被消磨的伤痕累累。想必当初刚刚铺就的时候,一定是平展而色泽鲜明。现如今,井口的石板已经辨不出旧时的模样,残损不堪,凹凸不平。一定是那些山里人坚硬的脚掌磨损的,井口边上,摇辘轳的人双脚落地之处,已经磨出了两个深陷的脚印,像好莱坞大道那些清晰的足迹。只不过,这两个脚印是印在大山里,印在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村的井口边上,是由山里人千万次踩踏而成。它所承载的更加沉重,所蕴含的更加厚重,给人的感慨更多。
  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来到井口打水,双脚一定会踏进那两个深陷的脚印里。那是一种最标准的姿势,最稳妥的方式。人们将水桶提上来,放下去;放下去,再提上来。日子就在这一上一下中悄悄溜走了,而光阴的痕迹就刻在不停转动的辘轳车上,深深烙印在脚下那印痕里。
  我曾尝试着将两只脚放在两个深陷的脚印里,感觉是那样踏实,仿佛有一种很强的力气从双脚贯穿上来。站在井口边上,头不晕,眼不花,双腿也不发软。即便从来没有摇过这样的辘轳车,从来没有在这样深的水井打过水,双手也不会颤抖。是脚底下那两个脚印千百年深厚的积淀,还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地气,让我有如此的力量与胆魄呢?我说不出。我只觉得自己站在那架满目苍桑的辘轳车面前,被深深震撼了。
  山里的辘轳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贫穷、落后的象征。那种蕴含在意象里的美感,因为贫穷落寞而大打折扣。这个使用了成百上千年的辘轳车,理应像那些石碾子一样,陈列在博物馆里,作为一种承载与展示,承载着往昔的光阴,展示岁月的艰难。可是,在我所去过的山区,有许多村子里,那些古老的辘轳车,仍旧“吱呀吱呀”地转动着,转动着那些遥不可及的日子。
  古老的辘轳车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贫穷的岁月收集起来,藏进历史的深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