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老庄子

2022-01-09抒情散文文珺
老庄子一老庄子由二部分构成,赵姓人家住的,叫“赵家庄子”,张姓人家住的部分叫“张家油房”。听老一辈的人讲,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赵姓人。民国年间的老地主,占据着方圆几百亩的土地。家业较大,子孙们成年后各自分家另过,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二十几户的的……
  老庄子
  一
  老庄子由二部分构成,赵姓人家住的,叫“赵家庄子”,张姓人家住的部分叫“张家油房”。
  听老一辈的人讲,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赵姓人。民国年间的老地主,占据着方圆几百亩的土地。家业较大,子孙们成年后各自分家另过,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二十几户的的居民点,由于基本上都是赵姓人,就叫“赵家庄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村子有个老地主,被村民们糊了一顶高高的纸帽子在巷子里游斗,我们跟在后面看热闹。后来,又被民兵们带到镇子上的会场里批斗。那时候,不知道批斗为何物,只感觉种地的农民不再在地里劳作,而是一个个如充了鸡血的公鸡一样兴奋而又满足地四处奔跑。田里,苞谷棒子丧气地低着头,它的杆子上结了几个大霉头。风,激动地东奔西走,把一些或真或假的信息传播的到处都是。
  大多数人家,日子都过得很艰难。早饭是小米糊糊,有时能吃到一个掺着糠的黑面馍馍。午饭,有时有,有时没有,或者就煮一锅洋芋吃。下午饭,孩子们一次次地往家里跑,但也只知道只不过就是在小米糊糊里拌了一把面,放几块洋芋而已。叫它“山药米拌汤”。老地主家,有吃有喝的。据我奶奶说,主要是别人家的孩子都没有馍馍吃,他们家的孩子却吃的是白面馍。人们自然就嫉妒的不行。老一辈的人尚在,一些人的记忆里,还残存着曾被压迫或是欺侮的情景。于是,或多或少都对他们存着仇恨。平时又不敢说,如今,看到曾作威作福的老地主,被一伙穷疯了的村民尽情批斗,自然很过隐。一天下来,连肚子饿的不知道。
  后来,包产到户。村子里的土地被分到个人手里,曾经分散的居民又渐渐地住到了一起。老地主一家,远远地在村子一角的一块土地上,占着很大的一个院子。
  那个院子,对我们是神秘的。小时候,曾随他们家的女孩子进去玩过。不知为什么,至此留在记忆里的是一生也抹不到的幽深、高大和诡秘。而且,还在自己浪迹外乡几十年的梦里,一次一次的出现。甚至,比自己家的院子出现的次数都多。
  院子里常站着老地主婆,脸色苍白。常年穿着黑衣黑裤,戴着黑手帕,裹着小脚。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样穿着绫罗绸缎。当然,也不可能象《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一样的拿着一根长长的烟枪,千娇百媚地望着人。她很少和我们说话。我们在一边玩,她就表情忧郁地站在廊檐下发呆。因为她的脚很小,连走路都住着拐杖,所以从来也不见她干活,就连赶走一只鸡,都要被我们嘲笑许久。因为那只鸡,它总是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我们想大笑,又得捂住嘴巴。他们的房子,是乡村里少见的出廊房子,木格子的窗子,雕花的门,堂屋里还立着个屏风。上面画着牡丹或是凤凰。古香古色。院子里的柱子上,有一幅烫金的对联,可惜那时太小,没有记下写得是什么。
  大约八十年代,那个地主婆死了。从此,那个院子我们再也没有进去过。
  二
  庄子的另一部分叫“张家油房”。意思是我们那个地方,曾有一个姓张的人,经营一个榨油房,榨油榨的远近闻名,油香飘到十里八村。
  小时候生活贫困在。我们常去那个油房里偷油渣渣吃。刚炒熟的胡麻,香的很,但很难吃到。榨过油后,磨下的油榨,叫麻渣。还有油的香味。我们可以吃到一点。不过,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涨肚子的。但榨油的老头子,却又不姓张,还是姓赵。曾是老地主家赶车的。老光棍。沉默不语。一见孩子们跑过来,就提都会马灯到另一个屋子里去了。半天,咳嗽一声,从屋子里走出来。孩子们一轰而散,每只小手中,都攥着一大把油渣。夜里,听奶奶唱:“小老鼠,上灯台,偷灯油,下不来……”,有点羡慕小老鼠,下不来就不下了,吃个饱呗!
  那个时候的榨油房,纯手工操作。巨大的木头组成一个奇怪的构造,清油从某一个尽头“咕咕”流出,但又都进入生产队的大铁筒。分到各家,就只有一小筒了。那时,奶奶平常过日子的一个任务,就是监视妈往锅里倒了多少油。小毛驴被蒙了眼睛磨胡麻。一圈又一圈围着个大石磨盘转。那个老头,有时在驴屁股上狠狠地抽一条子。小毛驴“嘚、嘚、嘚”地快走几圈。有时,干脆就在驴的鼻子前面挂上一把苜蓿。毛驴闻着苜蓿的清香,又吃不到,就一个劲儿的往前走。很快,一大堆胡麻就被磨完了。
  曾听奶奶讲过。张姓人家曾是赵家老地主家的长工。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有五进的门,道道用门栓顶着,是我们藏猫猫的好地方,还可以在门拴窝里掏麻雀。有时摸到还没有长毛的,软绵绵,很吓人。赵姓人家,住在院子深处的木楼上。张姓人家住的大门口的偏房里。大院子拆了。赵姓人家和张姓人家各自住在了村子的二头。
  三
  后来,就有了机磨和榨油机。赵姓人家经营磨面房,张姓人家经营榨油房。
  机磨房和榨油房紧紧地的挨在一起。你磨你的面,我榨我的油各不相干。
  那两户人家,也在村子里迅速地富了起来。还各自盖上了高大气派的出廊房子。但不知为什么,赵姓人家却子嗣稀缺。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就再没了了下文。但那二女儿,都生的花容月貌,杨柳细腰,千娇百媚,很不象庄户人家的孩子。做得了针线,茶饭,却做不了农田地里的苦活。已被人家称作赵老板的机磨老板,整天唉声叹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张家油房的老板,老婆的肚子几乎是年年圆一次。不过五六年时间,噼里啪啦,连着生下了五个光头小子。一到老忙时节,父子齐上阵,羡慕死村子里的老少爷们。
  后来,张家的三小子和赵家的二丫头好上了。但赵老板却死活不同意。他口口声声地说,张家人,只不过是他们家的长工罢了。自己女儿,怎么也算个高干了弟,怎么能下嫁他们家呢?不过,真正的原因,还是怕他自已辛苦一辈子的家产最终落到赵家人手里。
  两家的老婆子,更是相互不容,动不动指桑骂槐,撕在一起打架。我们小孩子,攒在树底下看西洋景。只到被各家的大人喝斥回去。
  还记得张家三小子叫喜子,长得浓眉大眼,很帅气。赵家二丫头叫秀秀,杨柳细腰,娇小玲珑。他们约会的地方,逃不过我们小孩子的眼睛。就在村里的老场院里。因为我们常去那里玩打仗游戏。
  有一次,看见他们搂着亲嘴。我们又好奇,又害怕,就回家说给大人了。于是,一对年轻人的秘室就彻底暴露了。
  结果,还没有等到两家的大人继续做决断,他们就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私奔了。
  两家人,从此再也不打架了,但也还是互不来往。
  这时,他们的机磨和油房都已形成一定规模了。但有一天,赵老板忽然购买了一架更先进的榨油机。张老板也很快添制了功能更为多样的磨面机。
  这样,一家在东,一家在西。只把那机磨,榨油机开得山一样巨响。
  两家的关系,又紧张起来了。村子里的人,也以他们为主,渐渐地分成了二派。
  这时,村子里又住进了挑针买线出身的马姓人,铁匠出身的王姓人,还有凉州城里买过凉面的朱姓人。
  村子越来越大了。只是苦了那一对私奔的年轻人。一去二十年,从来没有回来过。
  买过凉面的朱姓人,在曾经的赵家老庄子的大门口修了一院房子住了下来。铁匠,则住在了“赵家庄子”一头,挑针买线的马姓人住在了“张家油房”的一头。
  赵家老庄子的门口,曾有过一棵非常大的白杨树,但后来,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人们革了命。朱姓人家的大门正着那一棵大树的树窝。据说,那是整个村子风水最好的地方。
  后来,朱姓人家出了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在他乡官至县长。
  如今,老庄子共有四十五户人家。二十户赵家人,十五户张家人。另十户,就是朱家人,马家人和王家人。   
   [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13-1-15 09:2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