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农具复活夜连载(5)
2022-01-09叙事散文宋长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09 编辑
铁锹记二:一把铁锹所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天黑了,队长在召村子里的人去破土。破土一词对于少年余树根来说并不陌生,那一日,当几天粒米未尽,形销骨立的娘握……
铁锹记二:一把铁锹所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天黑了,队长在召村子里的人去破土。破土一词对于少年余树根来说并不陌生,那一日,当几天粒米未尽,形销骨立的娘握……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09 编辑 <br /><br />
铁锹记二:一把铁锹所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
天黑了,队长在召村子里的人去破土。破土一词对于少年余树根来说并不陌生,那一日,当几天粒米未尽,形销骨立的娘握着余树根的手渐渐松开,余树根憋在腔子里的嚎啕终于像股岩浆喷涌而出,直入云霄。过了没多久,队长也是这样喊着,召集队里的人去南岗子——那片与村庄相望而又生死两茫茫的坟地。尽管余树根不想看见那些熟悉的人,挥舞着铁锹,在厚厚的土地上挖下一个四四方方阴冷的土坑;尽管余树根嚎啕着“我要娘,别走”,爹还是一把将余树根拉开;尽管村里人借着星月的一点微光,一锹一锹把泥土高高扬起,又重重地砸在娘薄薄的棺椁上;尽管,村里人的脚步匆匆散去......余树根还是跪在娘的坟前,啜泣不已。可娘还是走了,抛下黑瘦的余树根和一个木讷的乡下汉子。
破土,又是破土,余树根觉得这个词像一个可怕的诅咒。喊出来,就有一个人孤单地离去,从此,再不能听村子里的鸡鸣狗跳,从此,再不能凝视袅袅炊烟。可余树根又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被召集中的一员,像那日,村子里的人帮忙把娘送上南岗子,出一点微薄之力。
那把铁锹斜靠在小仓房的土墙上,安静并不惧怕黑暗。半是明亮的锹面上,是星月冷冷的光辉,余树根操起铁锹,余树根像爹那样把锹扛在肩上,朝着穿破夜色的破土声,朝着杂乱的从各个院子里,堂屋里,村子的每个角落里最终汇在一起的脚步声赶去。
今夜,要埋葬的,也许是余树根一辈子最痛苦的回忆。
青杏,大大的眼睛,头上扎着两个朝天的小辫,跳动着,雀跃着,扒着余树根家的木板门,甜甜地朝里面喊:“树根哥,树根哥,带我去老河滩挖泥鳅根好不好?”其实,余树根在村子里有些孤僻,别人家的小毛孩子喜欢纠集在一起打土仗,捉迷藏,余树根往往躲在某个角落里看父亲从别人家要来的小人书,废纸片片。这也是余树根唯一的要求。“爹,你看谁家还有人家不要的小人书,破书废纸,有字的就行。”爹总会漫不经心地应一声,过了十天八天,总会给余树根带来一个小小的惊喜。余树根喜欢那些字,像精灵,像会跳舞的小妖,像寂寞里敞开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余树根时常忘记了乡村行走缓慢的时间。然后,趴在小河滩的地窝子里讲给青杏听,青杏就忽闪着一双大眼睛,时而惊恐,时而欢喜,时而被余树根装模作样模仿着小人书上的一只大猩猩逗得咯咯直笑。很崇拜地问,树根哥,你长大了干什么?余树根想了想,抓耳挠腮,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屁来。
还能干什么呢?一个生在乡间的小子,渺小得像大地上的一粒尘土,一股风,一场雨,都会改变一个人的方向,都会销声匿迹。不如躲藏吧,像一只在夜色里歌唱的蟋蟀,沿着融融的月色,踏着微弱的星光,在田野上,在村子里,奏响属于自己生命的缥缈丝弦。
青杏,在正月开花。那时候,雪还在下,漫天飞舞,皑白了田野,笼罩了村庄,落在余树根家院子里的那棵杏树上,青杏激动地拉着余树根的手不知疲倦地唱起了歌谣:
雪花飞舞白楞楞楞,杏树开花一点红,
瑞雪盖地天大晴,雪抱杏花紧包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青杏,三月座果。指头般大小的杏儿挂在枝叶间,青杏和余树根猫在杏树下数来数去,一阵风吹来,吹散了所有的记忆。或者,暂时忘记了生命成长的漫长旅程,两个欢快的身影在青青的麦田里时而追逐着风筝,时而追逐着油菜花田里美丽的蝶影。
本来,青杏儿应该再五月挂满枝头。布谷鸟叫着从远方飞来,给乡村牵来一缕缕麦子清甜的气息。可不知为什么,余树根家的杏树到最后只剩下两枚青青的果实,细细的绒毛,羞怯地挂在枝头,凝视着杏树下两个正在叹息的孩子。
“树根哥,你吃吧,我怕酸。”
“杏儿,你吃吧,哥嫌涩。”
最后两个小人儿拉勾约定,等到某一天,杏黄了,熟透了,一人一个。两枚青涩的杏儿悬挂在枝头,仿佛看透了时光背后正隐藏的悲惨剧情。在酝酿,在汹涌,在这个看似平淡的乡村岁月里,面目狞狰。
青杏开始莫名地脱发,一绺一绺,让扎辫子的娘心生狐疑。青杏开始跟在余树根后面莫名其妙地喘息,涨红了小脸对着余树根说:“树根哥,我身上没有一点力气。”青杏发了高烧被送进医院里,很多天,没有一丝消息。余树根在家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渐渐地村子里有人在传:青杏好像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面如白纸,掉光了头发。在医院的病床上,等...... 余树根不敢往下再想那个字.余树根打死都不相信,那么可爱,那么漂亮的小妮,也会像娘一样慢慢合上阅读过乡村一春又一秋美丽风景的眼睛。
余树根很多时候都在守望着记忆里的两枚青杏。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递给青杏一颗,另一颗只咬了小小的一口:“酸,酸的牙生疼”。然后又给了青杏。青杏砸吧着小嘴:“树根哥,不酸。真的不酸。”
酸酸的,是余树根此时的鼻息和眼眶。在无边的夜色中,缓慢地向南岗子行走——却终于忍不住滚落一颗颗滚烫的泪珠。锹,很沉重。余树根不能想象,当自己挖开冷冷的泥土,那将是一个人永远被冰冷包围的地方。不复有,扒着门板缝甜甜的叫声;不复有,青杏树下,手牵着手快乐的歌唱;也不会再有,一望无际春天的花田里逐蜂追蝶的日子,和青杏树下甜蜜的等待。
最后一次,青杏娘不得不在青杏一次次的央求下,再次来到余树根家。弱小的青杏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脸色苍白:“树根哥,我好了想跟你去小河滩上挖泥鳅。树根哥,我还想听你趴在地窝子里讲故事......”接着,重重地咳,咳出了泪。余树根使劲地点着头,迟疑地伸出黑瘦的小手,和青杏轻轻一握;然后,躲在小仓房里泪流不已。
家是一个人的家,好像复活的只是岁月深处的那一件件农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耕耘着乡下的日子,除此之外,并没有通天的魔法,可以挽留或追逐到一片幸福时光。眼睁睁地看着小河滩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燕子去了又来,来了又去,一个人的骨骼注定要迎向多少失落与悲伤?
其实,很多锹聚集在一起,余树根的那把铁锹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没有一个人的锹比余树根的锹,更重。一掊土,在黑暗中不能发光也不能说话的土,借着星月的微光才能够一个地方到另一个,更换了位置。包括到后来,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小小的棺材放进土里,余树根听到自己抛出的那块土会发出什么样的声响:杂乱的,阴沉的,让人不能畅然呼吸的,沉闷而忧伤。
那个夜晚啊,余树根茫然无措地和一把铁锹,一起向青杏做着最后的告别。
或许是白血病吧,或者其他。余树根不能了解,人的生命到底有多轻,多重,只是机械地听着那“破土”声,在夜色中走出家门。包括那把铁锹,泛着清冷的星月微光,上路,也一样未能理解一把铁锹所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铁锹记二:一把铁锹所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
天黑了,队长在召村子里的人去破土。破土一词对于少年余树根来说并不陌生,那一日,当几天粒米未尽,形销骨立的娘握着余树根的手渐渐松开,余树根憋在腔子里的嚎啕终于像股岩浆喷涌而出,直入云霄。过了没多久,队长也是这样喊着,召集队里的人去南岗子——那片与村庄相望而又生死两茫茫的坟地。尽管余树根不想看见那些熟悉的人,挥舞着铁锹,在厚厚的土地上挖下一个四四方方阴冷的土坑;尽管余树根嚎啕着“我要娘,别走”,爹还是一把将余树根拉开;尽管村里人借着星月的一点微光,一锹一锹把泥土高高扬起,又重重地砸在娘薄薄的棺椁上;尽管,村里人的脚步匆匆散去......余树根还是跪在娘的坟前,啜泣不已。可娘还是走了,抛下黑瘦的余树根和一个木讷的乡下汉子。
破土,又是破土,余树根觉得这个词像一个可怕的诅咒。喊出来,就有一个人孤单地离去,从此,再不能听村子里的鸡鸣狗跳,从此,再不能凝视袅袅炊烟。可余树根又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被召集中的一员,像那日,村子里的人帮忙把娘送上南岗子,出一点微薄之力。
那把铁锹斜靠在小仓房的土墙上,安静并不惧怕黑暗。半是明亮的锹面上,是星月冷冷的光辉,余树根操起铁锹,余树根像爹那样把锹扛在肩上,朝着穿破夜色的破土声,朝着杂乱的从各个院子里,堂屋里,村子的每个角落里最终汇在一起的脚步声赶去。
今夜,要埋葬的,也许是余树根一辈子最痛苦的回忆。
青杏,大大的眼睛,头上扎着两个朝天的小辫,跳动着,雀跃着,扒着余树根家的木板门,甜甜地朝里面喊:“树根哥,树根哥,带我去老河滩挖泥鳅根好不好?”其实,余树根在村子里有些孤僻,别人家的小毛孩子喜欢纠集在一起打土仗,捉迷藏,余树根往往躲在某个角落里看父亲从别人家要来的小人书,废纸片片。这也是余树根唯一的要求。“爹,你看谁家还有人家不要的小人书,破书废纸,有字的就行。”爹总会漫不经心地应一声,过了十天八天,总会给余树根带来一个小小的惊喜。余树根喜欢那些字,像精灵,像会跳舞的小妖,像寂寞里敞开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余树根时常忘记了乡村行走缓慢的时间。然后,趴在小河滩的地窝子里讲给青杏听,青杏就忽闪着一双大眼睛,时而惊恐,时而欢喜,时而被余树根装模作样模仿着小人书上的一只大猩猩逗得咯咯直笑。很崇拜地问,树根哥,你长大了干什么?余树根想了想,抓耳挠腮,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屁来。
还能干什么呢?一个生在乡间的小子,渺小得像大地上的一粒尘土,一股风,一场雨,都会改变一个人的方向,都会销声匿迹。不如躲藏吧,像一只在夜色里歌唱的蟋蟀,沿着融融的月色,踏着微弱的星光,在田野上,在村子里,奏响属于自己生命的缥缈丝弦。
青杏,在正月开花。那时候,雪还在下,漫天飞舞,皑白了田野,笼罩了村庄,落在余树根家院子里的那棵杏树上,青杏激动地拉着余树根的手不知疲倦地唱起了歌谣:
雪花飞舞白楞楞楞,杏树开花一点红,
瑞雪盖地天大晴,雪抱杏花紧包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青杏,三月座果。指头般大小的杏儿挂在枝叶间,青杏和余树根猫在杏树下数来数去,一阵风吹来,吹散了所有的记忆。或者,暂时忘记了生命成长的漫长旅程,两个欢快的身影在青青的麦田里时而追逐着风筝,时而追逐着油菜花田里美丽的蝶影。
本来,青杏儿应该再五月挂满枝头。布谷鸟叫着从远方飞来,给乡村牵来一缕缕麦子清甜的气息。可不知为什么,余树根家的杏树到最后只剩下两枚青青的果实,细细的绒毛,羞怯地挂在枝头,凝视着杏树下两个正在叹息的孩子。
“树根哥,你吃吧,我怕酸。”
“杏儿,你吃吧,哥嫌涩。”
最后两个小人儿拉勾约定,等到某一天,杏黄了,熟透了,一人一个。两枚青涩的杏儿悬挂在枝头,仿佛看透了时光背后正隐藏的悲惨剧情。在酝酿,在汹涌,在这个看似平淡的乡村岁月里,面目狞狰。
青杏开始莫名地脱发,一绺一绺,让扎辫子的娘心生狐疑。青杏开始跟在余树根后面莫名其妙地喘息,涨红了小脸对着余树根说:“树根哥,我身上没有一点力气。”青杏发了高烧被送进医院里,很多天,没有一丝消息。余树根在家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渐渐地村子里有人在传:青杏好像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面如白纸,掉光了头发。在医院的病床上,等...... 余树根不敢往下再想那个字.余树根打死都不相信,那么可爱,那么漂亮的小妮,也会像娘一样慢慢合上阅读过乡村一春又一秋美丽风景的眼睛。
余树根很多时候都在守望着记忆里的两枚青杏。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递给青杏一颗,另一颗只咬了小小的一口:“酸,酸的牙生疼”。然后又给了青杏。青杏砸吧着小嘴:“树根哥,不酸。真的不酸。”
酸酸的,是余树根此时的鼻息和眼眶。在无边的夜色中,缓慢地向南岗子行走——却终于忍不住滚落一颗颗滚烫的泪珠。锹,很沉重。余树根不能想象,当自己挖开冷冷的泥土,那将是一个人永远被冰冷包围的地方。不复有,扒着门板缝甜甜的叫声;不复有,青杏树下,手牵着手快乐的歌唱;也不会再有,一望无际春天的花田里逐蜂追蝶的日子,和青杏树下甜蜜的等待。
最后一次,青杏娘不得不在青杏一次次的央求下,再次来到余树根家。弱小的青杏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脸色苍白:“树根哥,我好了想跟你去小河滩上挖泥鳅。树根哥,我还想听你趴在地窝子里讲故事......”接着,重重地咳,咳出了泪。余树根使劲地点着头,迟疑地伸出黑瘦的小手,和青杏轻轻一握;然后,躲在小仓房里泪流不已。
家是一个人的家,好像复活的只是岁月深处的那一件件农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耕耘着乡下的日子,除此之外,并没有通天的魔法,可以挽留或追逐到一片幸福时光。眼睁睁地看着小河滩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燕子去了又来,来了又去,一个人的骨骼注定要迎向多少失落与悲伤?
其实,很多锹聚集在一起,余树根的那把铁锹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没有一个人的锹比余树根的锹,更重。一掊土,在黑暗中不能发光也不能说话的土,借着星月的微光才能够一个地方到另一个,更换了位置。包括到后来,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小小的棺材放进土里,余树根听到自己抛出的那块土会发出什么样的声响:杂乱的,阴沉的,让人不能畅然呼吸的,沉闷而忧伤。
那个夜晚啊,余树根茫然无措地和一把铁锹,一起向青杏做着最后的告别。
或许是白血病吧,或者其他。余树根不能了解,人的生命到底有多轻,多重,只是机械地听着那“破土”声,在夜色中走出家门。包括那把铁锹,泛着清冷的星月微光,上路,也一样未能理解一把铁锹所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