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苏州
2022-01-09抒情散文rongfang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感动苏州屈荣芳苏州有什么?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已。苏州有园林。苏州自古富商、名流居多,才留下如此多的经典园林,经典故事。这些园林大多属私家园林,是当时那些……
感动苏州屈荣芳苏州有什么?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已。苏州有园林。苏州自古富商、名流居多,才留下如此多的经典园林,经典故事。这些园林大多属私家园林,是当时那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br /><br />感动苏州
屈荣芳
苏州有什么?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已。
苏州有园林。苏州自古富商、名流居多,才留下如此多的经典园林,经典故事。这些园林大多属私家园林,是当时那些官宦人家和土财主建的。有拙政园、有狮子林、有留园、有沧浪亭、有虎丘,还有一些大大小小叫不上名字的园林。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园林之中,池塘、小桥、亭子、假山、石雕、花木、竹林,布局写意,都让你感到一种缠绵遐想。园后的小院,挥洒给你的也是无尽的回味。行进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如行进在清新动人的风景画中,园林化的城市,点点滴滴带给你的是漫妙幽美。
苏州是一个婉约明丽,还有一种薄薄的透明和着淡淡的湿润、淡淡的忧愁的城市。空气中永远漫透着花的香味,草的香味和人的香味。于是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有人说,这雨巷和丁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苏州。也有人说发生在作者的老家杭州。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在苏州。不知为什么,我对苏州城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我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转悠,天空一直下着濛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湿润、甜美的味道。我的头发和脸上的皮肤都显得湿湿的,润润的。典型的江南烟雨,一切都显得迷迷濛濛,烟纱笼罩。踩着潮湿的地板,撑着一柄苏州绸伞,我在寻找着诗人笔下和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芬芳、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但我似乎要失望了,那小巷因为旧城改造的缘故,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商场,铺面、现代都市气息浓郁。时过境迁,物去人非。很少有一个小巷是我意念中的青石板路,两边是斑驳陆离的粉墙戴瓦,高大古树的枝篷伸出墙外,形成一种掩映。也没有丁香一样散发着幽幽体香的姑娘,忧郁愁怅,回眸一瞥,令人魂消神荡。看到的,要么是青春迷人的淑女,要么是风情悦人的少妇,却怎么也找不到带着淡淡忧郁的丁香般的姑娘。
姑苏古城还是传说中才子佳人的世界,是一个风月弥香的地方。小桥流水是那么委婉袅娜,吴侬软语是那么清糯好听,清风明月是那么恬美澄明,就连空气中也有着淡淡的脂粉气——有多少才子佳人在那里私定终身,有多少俊男姣女在那里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爱情经典故事。
像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我在参观虎丘的时,就听到了导游介绍的这个故事。小时候的记忆中看到过的《三笑》影片也是关于这样一个故事的。秋香的三次回眸一笑,惹得唐伯虎神魂荡漾。
在去苏州前,早就知道“江南第一大才子”唐伯虎的所住的地方叫“桃花坞”。一个身负诗书画“三绝”的骚客所选的住所自然不似凡夫俗子所居之庸常,即便比不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去走一走唐寅曾经踏过的石子街,去闻一闻曾经醉了唐寅的桃花香,也是一件适意之事。
沈三白与芸娘的故事更是令多少男人唏嘘不已,令多少女人嫉妒不止。沈三白和芸娘相爱相伴十数年后有了《浮生六记》,沧浪亭便是见证了这段至情至性的爱情地方。当年,三白新婚燕尔,偕妻子陈芸诗酒唱和的,正是此地。中秋之夜,他们曾经在亭中席地而坐,烹茶赏月,一对小儿女可真是风风韵韵,停停当当啊。
在沧浪亭中得到的幸福或许是短暂的,但对于沈三白和芸娘来说,只要爱过,那种气息便会永远留存下来,委婉缠绵。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至真、至纯、至爱着的一个人,一个今生今世都愿意苦苦等待,以身相许的那个人,那么你一定要偕了这个人一起去感受这样的气氛,你会更珍惜眼前的那个人。
江南名妓赛金花的故事大家一定熟悉。曾三度为妓,三度嫁人。其最早的浮沉与逸事全发生在这苏州城内。而后便随了状元老公洪钧出了洋,做起了公使夫人,成了名噪一时的交际花。赛金花也是姑苏城里的一才女,大家看好赛金花从良后的归宿,一个“花中状元”,一个是才子状元,两个“状元”的结合,可谓是金典绝伦。
苏州更到处洋溢着和合精神。和合精神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但作为“和合”二圣的寒山与拾得却只是在苏州的寒山寺内被供奉,这说明,与其他许多区域文化相比,苏州文化中蕴含的“和合”精神似乎表现得更集中,更强烈。
首先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合”上。
从有关媒体上知道,截止2008年底,苏州创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达到了五连冠,这真是一个奇迹。
那次去苏州开会,听一位政法学院的教授谈到苏州的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时,他本人也是抱着一种欣赏和赞同的口吻。他说苏州这八年的社会治安状况真是令人欣喜。苏州本地人犯罪率几乎等于零。派出所、公安局抓到的那些个数量不多的犯罪人员,经一审问,不是移民,便是外来务工人员。
在民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很少有拔刀相向的斗殴现象发生。甚至连语言也是甜润美丽的。所以才有了“宁愿与苏州人吵架,不愿与某某地方人说话”的俗语,这证明了苏州人的儒雅平和。
再者,苏州本地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家庭大多都比较和睦,老、中、少三辈居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其情融融。夫妻感情一般比较和睦,离婚率极低。
其次和合精神表现在苏州拥有比较发达的慈善事业。慈善其实就是一种出于爱心的利他行为。慈善文化倡导的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编舞张继纲先生说得好:“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他也会伸出一千双手去帮助别人”。
从苏州回来后,我一直感觉到,苏州是一个被融融的慈善文化笼罩着的城市,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优良传统,早在北宋时,范仲淹就创办了中国慈善史上首次出现的“义田”,同时又创办了“义室”、“义学”,组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私家慈善机构,史称“范义庄”。
清乾隆时,仅苏州一地即有大小“义庄”六十多处,这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现在的苏州,仍然是义工、志愿者到处都有,慈善机构慈善事业比比皆是。
这与苏州佛教文化比较兴盛有关。苏州是一个佛教文化非常发达的城市,名山古刹居多,信众居多,佛教所办的慈善机构居多。佛教文化中的悲悯众生,布恩施惠,救苦救难的思想内容与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脉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慈善事业也是践行佛法的要求。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的济贫思想就与中国慈善事业结合起来,而且在继续发场光大。
这就是苏州,一个以“崇文、融合、创新、致远”为标识口号的城市,在这里你感受的是一种和谐、安宁和温馨,一种儒雅与圆融。没有太多的纷争,没有太多的暴力和倾轧。大家处在一种平静安祥的氛围中,为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业而奋斗。而且这种宽容、和谐、慈悲的文化氛围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屈荣芳
苏州有什么?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已。
苏州有园林。苏州自古富商、名流居多,才留下如此多的经典园林,经典故事。这些园林大多属私家园林,是当时那些官宦人家和土财主建的。有拙政园、有狮子林、有留园、有沧浪亭、有虎丘,还有一些大大小小叫不上名字的园林。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园林之中,池塘、小桥、亭子、假山、石雕、花木、竹林,布局写意,都让你感到一种缠绵遐想。园后的小院,挥洒给你的也是无尽的回味。行进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如行进在清新动人的风景画中,园林化的城市,点点滴滴带给你的是漫妙幽美。
苏州是一个婉约明丽,还有一种薄薄的透明和着淡淡的湿润、淡淡的忧愁的城市。空气中永远漫透着花的香味,草的香味和人的香味。于是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有人说,这雨巷和丁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苏州。也有人说发生在作者的老家杭州。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在苏州。不知为什么,我对苏州城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我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转悠,天空一直下着濛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湿润、甜美的味道。我的头发和脸上的皮肤都显得湿湿的,润润的。典型的江南烟雨,一切都显得迷迷濛濛,烟纱笼罩。踩着潮湿的地板,撑着一柄苏州绸伞,我在寻找着诗人笔下和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芬芳、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但我似乎要失望了,那小巷因为旧城改造的缘故,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商场,铺面、现代都市气息浓郁。时过境迁,物去人非。很少有一个小巷是我意念中的青石板路,两边是斑驳陆离的粉墙戴瓦,高大古树的枝篷伸出墙外,形成一种掩映。也没有丁香一样散发着幽幽体香的姑娘,忧郁愁怅,回眸一瞥,令人魂消神荡。看到的,要么是青春迷人的淑女,要么是风情悦人的少妇,却怎么也找不到带着淡淡忧郁的丁香般的姑娘。
姑苏古城还是传说中才子佳人的世界,是一个风月弥香的地方。小桥流水是那么委婉袅娜,吴侬软语是那么清糯好听,清风明月是那么恬美澄明,就连空气中也有着淡淡的脂粉气——有多少才子佳人在那里私定终身,有多少俊男姣女在那里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爱情经典故事。
像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我在参观虎丘的时,就听到了导游介绍的这个故事。小时候的记忆中看到过的《三笑》影片也是关于这样一个故事的。秋香的三次回眸一笑,惹得唐伯虎神魂荡漾。
在去苏州前,早就知道“江南第一大才子”唐伯虎的所住的地方叫“桃花坞”。一个身负诗书画“三绝”的骚客所选的住所自然不似凡夫俗子所居之庸常,即便比不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去走一走唐寅曾经踏过的石子街,去闻一闻曾经醉了唐寅的桃花香,也是一件适意之事。
沈三白与芸娘的故事更是令多少男人唏嘘不已,令多少女人嫉妒不止。沈三白和芸娘相爱相伴十数年后有了《浮生六记》,沧浪亭便是见证了这段至情至性的爱情地方。当年,三白新婚燕尔,偕妻子陈芸诗酒唱和的,正是此地。中秋之夜,他们曾经在亭中席地而坐,烹茶赏月,一对小儿女可真是风风韵韵,停停当当啊。
在沧浪亭中得到的幸福或许是短暂的,但对于沈三白和芸娘来说,只要爱过,那种气息便会永远留存下来,委婉缠绵。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至真、至纯、至爱着的一个人,一个今生今世都愿意苦苦等待,以身相许的那个人,那么你一定要偕了这个人一起去感受这样的气氛,你会更珍惜眼前的那个人。
江南名妓赛金花的故事大家一定熟悉。曾三度为妓,三度嫁人。其最早的浮沉与逸事全发生在这苏州城内。而后便随了状元老公洪钧出了洋,做起了公使夫人,成了名噪一时的交际花。赛金花也是姑苏城里的一才女,大家看好赛金花从良后的归宿,一个“花中状元”,一个是才子状元,两个“状元”的结合,可谓是金典绝伦。
苏州更到处洋溢着和合精神。和合精神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但作为“和合”二圣的寒山与拾得却只是在苏州的寒山寺内被供奉,这说明,与其他许多区域文化相比,苏州文化中蕴含的“和合”精神似乎表现得更集中,更强烈。
首先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合”上。
从有关媒体上知道,截止2008年底,苏州创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达到了五连冠,这真是一个奇迹。
那次去苏州开会,听一位政法学院的教授谈到苏州的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时,他本人也是抱着一种欣赏和赞同的口吻。他说苏州这八年的社会治安状况真是令人欣喜。苏州本地人犯罪率几乎等于零。派出所、公安局抓到的那些个数量不多的犯罪人员,经一审问,不是移民,便是外来务工人员。
在民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很少有拔刀相向的斗殴现象发生。甚至连语言也是甜润美丽的。所以才有了“宁愿与苏州人吵架,不愿与某某地方人说话”的俗语,这证明了苏州人的儒雅平和。
再者,苏州本地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家庭大多都比较和睦,老、中、少三辈居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其情融融。夫妻感情一般比较和睦,离婚率极低。
其次和合精神表现在苏州拥有比较发达的慈善事业。慈善其实就是一种出于爱心的利他行为。慈善文化倡导的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编舞张继纲先生说得好:“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他也会伸出一千双手去帮助别人”。
从苏州回来后,我一直感觉到,苏州是一个被融融的慈善文化笼罩着的城市,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优良传统,早在北宋时,范仲淹就创办了中国慈善史上首次出现的“义田”,同时又创办了“义室”、“义学”,组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私家慈善机构,史称“范义庄”。
清乾隆时,仅苏州一地即有大小“义庄”六十多处,这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现在的苏州,仍然是义工、志愿者到处都有,慈善机构慈善事业比比皆是。
这与苏州佛教文化比较兴盛有关。苏州是一个佛教文化非常发达的城市,名山古刹居多,信众居多,佛教所办的慈善机构居多。佛教文化中的悲悯众生,布恩施惠,救苦救难的思想内容与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脉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慈善事业也是践行佛法的要求。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的济贫思想就与中国慈善事业结合起来,而且在继续发场光大。
这就是苏州,一个以“崇文、融合、创新、致远”为标识口号的城市,在这里你感受的是一种和谐、安宁和温馨,一种儒雅与圆融。没有太多的纷争,没有太多的暴力和倾轧。大家处在一种平静安祥的氛围中,为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业而奋斗。而且这种宽容、和谐、慈悲的文化氛围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