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地的剧场
2022-01-09抒情散文指尖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3 编辑
青地的剧场文/指尖青地的剧场是新建的,靠南朝北,顶上彩旗遍插,气势颇恢弘壮观。一个村庄最庄严的建筑,除罢庙宇外,便是剧场了,修缮也颇为讲究,能工巧匠,精……
青地的剧场文/指尖青地的剧场是新建的,靠南朝北,顶上彩旗遍插,气势颇恢弘壮观。一个村庄最庄严的建筑,除罢庙宇外,便是剧场了,修缮也颇为讲究,能工巧匠,精……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3 编辑 <br /><br />青地的剧场
文/指尖
青地的剧场是新建的,靠南朝北,顶上彩旗遍插,气势颇恢弘壮观。一个村庄最庄严的建筑,除罢庙宇外,便是剧场了,修缮也颇为讲究,能工巧匠,精砖固瓦,雕梁画栋,无一不细。总之剧场真正建成之时,我们是尚不明晓的。偶一日,去邮局,惊见修缮一新的剧场威严而孤兀地立在远处,好似凭空得了一景,当了好消息传递给其余的同学,大家某一日结伴而行,瞻仰其容。“剧场”这两个鲜红的行书,嵌在勾描细致的石灰中间,四周都是花岗岩堆砌,结实而牢固。说是剧场,其实也不过宽窄不等的戏台,真正的剧场,该是跟戏台前宽敞的场地统为一体的,但因为乡下地多人稀,场地均露天而设,使剧场这个称谓扩大的无边无际。乡下人对称谓历来是喜欢充大,其笼统见识,也不过一二,却总是强作己壮,八九不已。
剧场入场处靠墙左右各立石柱,高丈许,龙盘珠戏,雕刻巧妙,但不着色,全是石头的本色,人若不细观,便也蒙混过去了,以为两个简单石墩而已。石柱上以红绸相裹,取吉祥避邪之意,来年社戏,又一番新绸着色,常新常在。剧场场地多植杨柳,我们初踏之时,杨柳矮小,低头可见,来年便高几许,仰望才能。场地足球场大小,一色黄土,也不精心修整,凹凸不平,又经了春风夏雨,坚硬如铁,踏将上去,叮叮有声。周围人家院墙高立,浓郁老槐斜插数枝,老槐旺盛,戏场东西两边便阴森森潮湿湿的。有鸟在头顶掠过,不知何处而立,电线长长地从场地上空拉过,也不齐整,七沟八叉,颇为零乱。想来,来年社戏,电线底下是零碎摊子,东西两侧是纳凉之处,锣喧鼓闹,人来熙往,仿佛眼前。
更早的记忆,或三四岁,或五六岁,曾跟随父母去青地看戏,其时刚收罢秋,戏台临时在青茬纵横的庄稼地里搭建,空气里满是庄稼生鲜的味道,又甜又涩,又甘又冽,秋又凉,夜也冷,单薄的衣服下,小身体瑟瑟抖动。好在棱边堰地,人山人海,稍微缓解了寒凉之气。我站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只看得密密麻麻的人头,远若星辰的戏台上模糊的俏脸,锣鼓声,弦竹声,再加上暗哑的汽灯,明明灭灭,苍苍凉凉。演的是《梁祝》,婉转的小旦,俊俏的小生,青山绿水,湖兰粉红,倒也好看,要不是早听祖母讲过戏文,怕时至今日,依旧不知当日看过怎样的一出。唱腔赛过锣鼓,梆子戏历来如此,可是即便如此,也听不清任何一句。那时也小,长短声线变换无端,难以辨认,再加上人嘈声杂,入耳更是莫名其妙。犹记靠墙昏暗灯下一油条摊子,热油里冒着的黑烟,火被大黑锅盖得严密,铁丝架上斜依了几只留了残温的油条,油的气息一波又一波,波波都是诱惑。那时节,这吃食还是稀罕东西,一毛钱一根吧,吃的人,多是家底厚沉的人。我后来便被热油的味道彻底俘虏,也不看戏,只看着那几只蔫蔫的、软沓沓的、不成形的油条发呆。不远处,有人在捏糖人,丝丝都是纹路,条条都可出彩,围观的几个小孩,笑喳喳的叫喊。更远处,锣鼓声下的那些人们,纹丝不动,宛然魂魄流散,不复回还。戏剧的妙处,便是如此吧。乡下人,没人不会哼几句梆子的,兴致来时,也有驾势精妙,唱腔完美的人,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为周遭人献上一段,唱的人过瘾,听的人也过瘾,端得受用。叹我年幼,不识时务,左顾右盼,不成体统,只贪着吃玩两事。后来台上天崩地裂,芳草荫荫的坟墓里飞出两只蝴蝶(我实在是看不清的,母亲说那是用纸做的蝴蝶,特别漂亮),丝弦柔软,似在心上弹拔,有女人从人群里侧身出来,摸着脸上数行清泪。戏要散。也不知路在何处,便只随了人流高高低低,缓缓慢慢地淌着。夜渐浓,凉意渐深,人群拥挤,却多沉默,想来都是懂戏入戏的人。只有小孩子在闹,不知深浅。回程的路,是渐离青地的路,黑暗而多折。青地在我幼小的心间,演绎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戏,它代表了一个小孩子对青地的所有向往和渴求。
未料初次便成永别。
青地的新剧场建成之时,我正在青地。站在宽大的戏场里,向往过某一日戏台上的浓墨重彩,锣鼓丝弦,我还跟其他几个女孩相约,到时一定来看。我们甚至都说好,站在那个位置,依着那杆柳,背向那杆杨,谁请吃,谁请喝,谁来等候,谁去送往,在青地簇新的黄土上,几个女孩子曾许下的誓言,在不久便散得无踪,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我也很少去往青地的街,看不见剧场那空旷的样子,看不见那些红绸红字,我也会将它淡忘。或许它凹凸不平的黄土里已蒿草茂盛,在秋天,只要有人穿过,便会飞起一层黄色的雾气,眯了人眼,那些树木,有枯有荣,有起有落,墙角会有无名的小花,花底蛰伏着无数小虫……即便如此,又能如何?我们不也照样生生地忘了当初的誓言?照样毫无悔愧地生存至今?
来年青地社戏,因为是初次上演,七里八村的人都前往,而我们却已经离开了青地,分散在许多个地方,甚至彼此都没有了任何消息,到今时,可以联络的也不过寥寥,其余数人,渐无音讯。关于青地的一切,都成为梦中景象,醒来,人怔若悟,却悟不出一个玄机。再没有机会踏入青地戏场,听一出完整的故事,更莫说设身处地,站成青地剧场里的一痕风景。
青地其实并不遥远,每次驱车路过,总想探头而出,暸望一下旧时风物,却是一层一层的阻隔,总不成行。只见青地村口的树,茂盛复凋零,后消失不见,崭新的牌楼红红绿绿,出租车忙忙碌碌,戏唱了一出又一出,学校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光阴中,我们错过多少个可能,又要将可能变成多少遗憾?扪心自问,全是己错。
今夏老友相邀聚会青地,本是答应了的,却又临时忙碌,推托未去。遂成一憾。QQ上遇友,曰在青地,正待上街看戏。复问,尚有兴致观阅?叹息声起,把笑脸打过去,说,我好象在青地观过一次社戏。并没有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笑脸打过来,他又问,看戏还是看人。都笑。复几,他的头像暗下去。恍惚看到他走在青地街上的样子,青地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他也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他路过照相馆、供销社、邮局、乡办铁厂,小学校,又返身回头,从兽医站旁边走进了剧场,剧场里杨柳成行,槐阴浓郁,鸟雀欢腾,许多的人从那两个石柱间涌入,他站到不甚平整的地方,回头。热泪横流。
文/指尖
青地的剧场是新建的,靠南朝北,顶上彩旗遍插,气势颇恢弘壮观。一个村庄最庄严的建筑,除罢庙宇外,便是剧场了,修缮也颇为讲究,能工巧匠,精砖固瓦,雕梁画栋,无一不细。总之剧场真正建成之时,我们是尚不明晓的。偶一日,去邮局,惊见修缮一新的剧场威严而孤兀地立在远处,好似凭空得了一景,当了好消息传递给其余的同学,大家某一日结伴而行,瞻仰其容。“剧场”这两个鲜红的行书,嵌在勾描细致的石灰中间,四周都是花岗岩堆砌,结实而牢固。说是剧场,其实也不过宽窄不等的戏台,真正的剧场,该是跟戏台前宽敞的场地统为一体的,但因为乡下地多人稀,场地均露天而设,使剧场这个称谓扩大的无边无际。乡下人对称谓历来是喜欢充大,其笼统见识,也不过一二,却总是强作己壮,八九不已。
剧场入场处靠墙左右各立石柱,高丈许,龙盘珠戏,雕刻巧妙,但不着色,全是石头的本色,人若不细观,便也蒙混过去了,以为两个简单石墩而已。石柱上以红绸相裹,取吉祥避邪之意,来年社戏,又一番新绸着色,常新常在。剧场场地多植杨柳,我们初踏之时,杨柳矮小,低头可见,来年便高几许,仰望才能。场地足球场大小,一色黄土,也不精心修整,凹凸不平,又经了春风夏雨,坚硬如铁,踏将上去,叮叮有声。周围人家院墙高立,浓郁老槐斜插数枝,老槐旺盛,戏场东西两边便阴森森潮湿湿的。有鸟在头顶掠过,不知何处而立,电线长长地从场地上空拉过,也不齐整,七沟八叉,颇为零乱。想来,来年社戏,电线底下是零碎摊子,东西两侧是纳凉之处,锣喧鼓闹,人来熙往,仿佛眼前。
更早的记忆,或三四岁,或五六岁,曾跟随父母去青地看戏,其时刚收罢秋,戏台临时在青茬纵横的庄稼地里搭建,空气里满是庄稼生鲜的味道,又甜又涩,又甘又冽,秋又凉,夜也冷,单薄的衣服下,小身体瑟瑟抖动。好在棱边堰地,人山人海,稍微缓解了寒凉之气。我站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只看得密密麻麻的人头,远若星辰的戏台上模糊的俏脸,锣鼓声,弦竹声,再加上暗哑的汽灯,明明灭灭,苍苍凉凉。演的是《梁祝》,婉转的小旦,俊俏的小生,青山绿水,湖兰粉红,倒也好看,要不是早听祖母讲过戏文,怕时至今日,依旧不知当日看过怎样的一出。唱腔赛过锣鼓,梆子戏历来如此,可是即便如此,也听不清任何一句。那时也小,长短声线变换无端,难以辨认,再加上人嘈声杂,入耳更是莫名其妙。犹记靠墙昏暗灯下一油条摊子,热油里冒着的黑烟,火被大黑锅盖得严密,铁丝架上斜依了几只留了残温的油条,油的气息一波又一波,波波都是诱惑。那时节,这吃食还是稀罕东西,一毛钱一根吧,吃的人,多是家底厚沉的人。我后来便被热油的味道彻底俘虏,也不看戏,只看着那几只蔫蔫的、软沓沓的、不成形的油条发呆。不远处,有人在捏糖人,丝丝都是纹路,条条都可出彩,围观的几个小孩,笑喳喳的叫喊。更远处,锣鼓声下的那些人们,纹丝不动,宛然魂魄流散,不复回还。戏剧的妙处,便是如此吧。乡下人,没人不会哼几句梆子的,兴致来时,也有驾势精妙,唱腔完美的人,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为周遭人献上一段,唱的人过瘾,听的人也过瘾,端得受用。叹我年幼,不识时务,左顾右盼,不成体统,只贪着吃玩两事。后来台上天崩地裂,芳草荫荫的坟墓里飞出两只蝴蝶(我实在是看不清的,母亲说那是用纸做的蝴蝶,特别漂亮),丝弦柔软,似在心上弹拔,有女人从人群里侧身出来,摸着脸上数行清泪。戏要散。也不知路在何处,便只随了人流高高低低,缓缓慢慢地淌着。夜渐浓,凉意渐深,人群拥挤,却多沉默,想来都是懂戏入戏的人。只有小孩子在闹,不知深浅。回程的路,是渐离青地的路,黑暗而多折。青地在我幼小的心间,演绎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戏,它代表了一个小孩子对青地的所有向往和渴求。
未料初次便成永别。
青地的新剧场建成之时,我正在青地。站在宽大的戏场里,向往过某一日戏台上的浓墨重彩,锣鼓丝弦,我还跟其他几个女孩相约,到时一定来看。我们甚至都说好,站在那个位置,依着那杆柳,背向那杆杨,谁请吃,谁请喝,谁来等候,谁去送往,在青地簇新的黄土上,几个女孩子曾许下的誓言,在不久便散得无踪,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我也很少去往青地的街,看不见剧场那空旷的样子,看不见那些红绸红字,我也会将它淡忘。或许它凹凸不平的黄土里已蒿草茂盛,在秋天,只要有人穿过,便会飞起一层黄色的雾气,眯了人眼,那些树木,有枯有荣,有起有落,墙角会有无名的小花,花底蛰伏着无数小虫……即便如此,又能如何?我们不也照样生生地忘了当初的誓言?照样毫无悔愧地生存至今?
来年青地社戏,因为是初次上演,七里八村的人都前往,而我们却已经离开了青地,分散在许多个地方,甚至彼此都没有了任何消息,到今时,可以联络的也不过寥寥,其余数人,渐无音讯。关于青地的一切,都成为梦中景象,醒来,人怔若悟,却悟不出一个玄机。再没有机会踏入青地戏场,听一出完整的故事,更莫说设身处地,站成青地剧场里的一痕风景。
青地其实并不遥远,每次驱车路过,总想探头而出,暸望一下旧时风物,却是一层一层的阻隔,总不成行。只见青地村口的树,茂盛复凋零,后消失不见,崭新的牌楼红红绿绿,出租车忙忙碌碌,戏唱了一出又一出,学校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光阴中,我们错过多少个可能,又要将可能变成多少遗憾?扪心自问,全是己错。
今夏老友相邀聚会青地,本是答应了的,却又临时忙碌,推托未去。遂成一憾。QQ上遇友,曰在青地,正待上街看戏。复问,尚有兴致观阅?叹息声起,把笑脸打过去,说,我好象在青地观过一次社戏。并没有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笑脸打过来,他又问,看戏还是看人。都笑。复几,他的头像暗下去。恍惚看到他走在青地街上的样子,青地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他也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他路过照相馆、供销社、邮局、乡办铁厂,小学校,又返身回头,从兽医站旁边走进了剧场,剧场里杨柳成行,槐阴浓郁,鸟雀欢腾,许多的人从那两个石柱间涌入,他站到不甚平整的地方,回头。热泪横流。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