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分享]“围绕散文写作采访会员朋友活动”第(12期):采访惊涛拍案
2022-01-09叙事散文高迎春
本期嘉宾:惊涛拍案本期主持:高迎春高迎春版主的提问 1、散文是与人的心性距离最近的文体,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为自由的显现方式,具备自由、自在的心态,才能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结合你自己的散文创作,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如何?惊涛拍案:对高斑的体会……
本期嘉宾:惊涛拍案
本期主持:高迎春
高迎春版主的提问 1、散文是与人的心性距离最近的文体,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为自由的显现方式,具备自由、自在的心态,才能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结合你自己的散文创作,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如何? 惊涛拍案:对高斑的体会,我亦深有同感。我一直觉得,诗歌高韬,是提炼的精华,需要竭尽全力的一跳才能把手搭上边,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然后探宝才成为可能;杂文外向,是集中对外的喷发,属于攻城略地的一种抢占和对抗,需要分兵布阵、刀法精湛;小说则是镜子里的影像,它远在另一个世界演绎作者的想象,需要完整、流线丰满,界而不隔,曲径通幽;只有散文,来自内心的隐秘,是内陆河,在内心回流往复,大浪淘沙。散文类似和尚的入定,武师的气沉丹田。这是一个人自己内心世界里的风云变幻,打通任督六脉,才能进入收放自如的境界。我写散文时,方法比较笨,常常需要内心里有个念头反复地跳,小兔子一样一闪即逝,我看到了它雪白的尾巴,然后想法把它找出来。这个过程有时候简单,其时嗅觉灵敏,感觉有如神通,拐弯抹角找过去,一把抓住,就到手了。而有时候烦琐,找到了抓不住,还要追,就需要下力气。总的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美妙的过程,童年抓过兔子或者抓过鱼的人,都有这个快乐的感觉。你抓一下午鱼,整个晚上的梦里,都会在抓鱼,它们光滑的鳞片与你的手脚和身体接触的感觉,绝对美妙无比,这跟你买条鲤鱼回家,放到脸盆里去抓,感觉绝对不一样——一条半斤多的鱼在水里的力气,常常大得惊人,一个小动作就水花四溅,让人禁不住心花怒放,好像抓到多大的鱼似的。 2、你是一位有灵性,有才情的散文作家,你是如何把散文写得耐读、有意思的呢? 惊涛拍案:这话让我汗颜,偷偷躲一边出冷汗。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偷偷不务正业的业余写字者,王朔称为码字工,内心里很认同,偷偷地写,偷偷地悦人悦己,收获与喜悦藏在心里。对于灵性和才情,我一直心向往之,但这个馅饼总掉不到到我头上——那好像是天生的。 毋庸讳言,人的日子和生活多数都有雷同和复制的嫌疑,感觉平淡,乏善可陈。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去体会平庸表象下的那些美感,然后下力气用文字去表达,就是要给生活和日子加点佐料,使之增加点质量和水准,让我们感觉生活还有那么多美妙的事情。记得张洁有本书,题目就叫《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感觉很亲切。日子本身已经比较平庸和单调,就没有必要再给自己和读者增加负担,让本来乏味的生活更加没趣。一个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喜欢低调、有趣的日子。“耐读、有意思”,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之一。在我的想象和理解中,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语言老道。不做大,不虚空,不莫名,不突兀,出其不意,点到为止。以前读诗,有人提出“诗到语言为止”,开始不理解,后来感觉精辟。语言是个工具,再好的想法也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形象好,有亲和力,被人读才成为可能。其他文字也一样,把这个工具用好了,准确,好玩,穴位一点即中,然后才能把你想表达的意思传递出去。二是细节。空蹈的文字很容易让人郁闷,读下去的可能性就打了折扣。细节像我们的五官,要不断地有鲜活的表现,才能被人记住,吸引人家与你进一步交往下去的欲望。朋友曾说,有编辑看长篇小说,常常开头结尾先看,再随便找中间的某一部分,如果没有感觉,那基本就等于枪毙了。事实上,我们读书,也是这样。三是深邃。好玩如果仅仅是好玩,总有厌倦的时候。小孩子的玩具,再好玩,也有被扔掉的那一天。所以,文字不是玩具,应该让它饱含更多的东西,耐读才成为可能。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具象与抽象结合完美,高蹈与低调有趣同在,留白恰到好处,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都如神来之笔,令人叫绝。读来似乎筋脉打通,五体舒泰。木匠做个桌子,不光好看,还要好用。当然我们不是匠人,不能吃一技之长。再漂亮结实的桌子,我们也只能用一个。
3、从爪哇岛到惊涛拍案,你在中财可谓是老会员了,谈谈你登陆论坛散文版的感受好吗? 惊涛拍案:惭愧,我原来想一直就这么隐藏起来,偷偷地学习。没有想到露馅了。散文版呆的时间越长,心里越是发虚。这里高手如云,藏龙卧虎。也许因为一篇文字被叫好,心里农夫山泉有点甜。但是没有谁能一直甜下去。几位版主兢兢业业,在自己不断出手佳作的同时,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和引导论坛,让这里充满生机和活力,给朋友们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这是我自叹不如且一直耿耿于怀的——我得抓紧时间不断地努力,才不至于被散文版丢下。散文版的朋友多,文字也参差不齐,但相对来说,不少文字纯粹,雅致,风格迥异而品位甚高,读来是一种享受。相信来这里的朋友走过的论坛不止这一个,但这里能把人留住,足以说明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敬一兵版主的提问 1、你的散文行文笔触,总是细腻而又质感,这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否结合散文的特点,谈谈你细腻与质感写作的体会和认识? 惊涛拍案:谢谢敬斑的关注。也许日子的平淡无奇使我总想在平淡中寻找亮点——它至少应该让我眼睛一亮,让我自己感兴趣。为此,我常常有意让自己放低视点,和一些细节平行。一棵草,一块石头,一个走过的人,一只发呆的鸡……它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对它们的注视也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观照。我不喜欢泛泛地抒情或者叙述一件事情,主要是我缺少能把这件事做下去的耐力。一个句子有了质感,才能让我有接着写下来的勇气和能力。我喜欢一个句子有一个句子的生命和力量,它们都各自独立,有自己的味道和气息。很多时候,我为一个开头的句子费尽心机,这个句子找到了,后面的句子就自己跳出来,节奏、语气、调子、意象的明暗也都有了,此时,如同忽然打开的闸门,水就可以自然地自己放出来了,我就偷偷高兴,赶紧趁热打铁,因为,现在开始进入状态了,这个状态是放松的、弹性的,它的张力让我着迷。语言的质感和细节类似美女的骨感和细腰。我喜欢通透和较为冷静的书写,远离热烈和抒情。 记得听汪曾祺先生讲课时,他说自己写东西是“憋蛋”——这是小女儿送给他的戏言,他自己也很得意的认同——常常为了一个开头整个上午在枯坐。我觉得,他也是寻找自己的状态。 我是个懒散而有笨拙的人,不喜欢烦琐,也不喜欢拔高或者空泛。像木刻的刀法或者是水墨的留白,都是我想要的意境。一刀一个线条,一刀一个世界,最好。因为喜欢留白,所以,也顺带着喜欢跳跃,句子或者意象跳跃一下,也能让疲惫的感觉鲜活一下,让人精神一振。我觉得,细节和质感,带点似是而非的通感,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障碍,给读者添点小麻烦,作者和读者一样,对于陡然一立的句子,是喜欢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我认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 从你的散文里,我还读出了你的文学底蕴十分扎实,理论素质也比较高,可否就此谈谈这些特点,对于写作散文,具体有什么帮助? 惊涛拍案:文学底蕴和理论素质是我十分仰慕的品质,只是我一直感觉它们水深似海,一个猛子扎下去,仍然摸不到底。平时看的平淡的东西多了,感觉心里就空虚,就需要那些厚重深奥的东西来垫垫底,迫切的愿望就是找些平时看不下去的理论或者难啃的文字来补充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和“求知欲”。我觉得,好的理论其实更不是板着脸教训人的,一些大家的理论文字鲜活得让人惊叹,像《丹纳艺术哲学》、《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等等,它们不光好看,不光能满足我对“深奥和难度”的需求,甚至都是散文中的精品,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简直是生花妙笔。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一页一页的抄,才能翻过去——好东西不抄下来,总是惦记着,成了心病。它们直接、准确、深刻,决不拖泥带水,能一下子点中你的穴位,读一次,抄一次,都有收获,有触电的惊悚。我喜欢这样具体的、离我们较远时代的理论,他们不会把你绕进去,不会弄个文字游戏以显示高深。只会给你一种隔世点穴的痛快淋漓——我常常暗自惊叹,他们那个时候,比我们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就已经有这种理解水平和理论觉悟了?现在的我,才在他们的引导中理清这个思路,简直是天壤之别。相反,对那些总是大而化之、“空对空导弹”的理论,我一向敬而远之。当代中国的评论中,较为喜欢的,是李敬泽的文字,有份量,有准头,也有深度,能把深奥的理论具象化,很有琢磨的空间。 3 收放自如,是你写散文的又一个比较明晰的特征,从中,我们能够获得许多启迪与借鉴。现在我想问问你,收放自如与题材的剪辑,应该怎样把握? 惊涛拍案:收放自如不敢当。只是写东西的时候,常常想让自己做到:这一鞭子抽出去,应该打到那个点上,打得水花四溅,万朵桃花开(刘兰芳的评书常常这么说,觉得很有气势),还要轮圆了能再打另一个地方。质感和细节是鞭梢,但是鞭杆在我自己手里,我不能把一堆文字像堆绳子或者柴火一样扔出去收不回来。 对文字的丰满,我认为,应该是一种节外生枝和柳暗花明。比如,有时候写一个句子,本来意思已经完了,但是忽然就冒出来进一步的意思,甚至只是一句话,但是很有味道,像把房子外面的走廊里的那个窗子又打开,然后又打开墙上的一个小窗子,于是,这个窗子外面的窗子,一个接一个的打开,界而不隔,视野一下子就出去了,此时你再收回,感觉就不一样了。陈建功把这个叫颠覆,用话语的延伸意义颠覆开始时内涵的局限——外延和内涵有时候是相对的。比如,他提到评书里惯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说到了某个行当,就发挥出去,结果,本来的故事过了两三回还没有进展,倒是把这个节外生枝的行当介绍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这个法子我很喜欢,就常常用到散文里来——当然这个尾巴不能太大,否则就是罗嗦和尾大不掉,头重脚轻,成了累赘和败笔。 遇到一个题材,常常想要说的东西比较浩繁和繁杂,需要自己剪辑。我喜欢跳跃,喜欢有点间隔和空间,所以,在选取的时候,多是把最想说的留下,删繁就简,然后剪辑,一样话,百样说,需要结构和技巧。我常常喜欢躲开平铺直叙,打乱顺序,制造一点障碍——也许有时弄巧成拙,有点过了——这个过程,让人看出来或者感觉出来,不是我的本意,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小龙女版主的提问 1、 您的“曾经的乡村”这组散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白描叙述运用娴熟,您的乡村经历如何在散文表达中定位? 惊涛拍案: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村已经越来越成为记忆中的乡村。它的定格永远都是记忆中的影像。白描如同木刻中的刀法,能刻出来神韵就足够,目的在于能通过那个简单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共鸣。都说酒是粮食精,但是,粮食放多少年都是粮食,而酒就已经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了。童年的那些经历和感觉,成人后就再也找不到了。但这个感觉和感受,却会一直跟随人的一生。所以,成人写出来的那个时候的回忆,都无一例外地带着现在的眼光和感受,是一个混合体。我记得以前教书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有学生看见,就专门去我的村子去考察,回来找我理论,说我的村子根本就没有我写的那么美。我只好一笑,说这叫文字高于生活,你以后会明白的,却无法更深的解释。对同样一个人和物品,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都必然和本人的感受、感觉、经历紧密结合。你看出来的,就是你眼里的那个人或者物品,换了别人,结果就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这不足为怪。就像哈姆雷特在每个人心里,都不会相同一样。 我写曾经的乡村系列,是想把自己印象里的故乡留下来,原汁原味——因为现在这些事件或者物品和生活已经消失了,年轻一点的人根本见不到了,它们作为历史,已经永远地退出了现实——它算是文字里的黑白照,我的生活存档,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存档。它的定位,就是我的眼光,我的经历,我的童年,我的感受,尽量冷静客观。能引起共鸣,是我们大家都有类似的感觉。我有时候想,我们当年的伙伴里,写东西的好像就我一个,写出的东西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能读到他们自己的影子,甚至,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也能读到自己的影子,才算是合格的一份记录。
2、 您的表达方式,娓娓道来,平易近人,请问,您最喜欢的作家?对您此类风格形成的影响? 惊涛拍案:因为懒散、随意和喜欢沉默,我有点难以接受那种“让人受不了的热情”,在文字上就喜欢那些不动声色的较为低调的作家。我喜欢的东西比较杂,什么都读,只要文字有魔力。开始迷过聂鲁达、川端康成、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沈从文、泰戈尔、明清小品,后来是鲁迅、帕斯捷尔纳克,卡尔维诺,福克纳,海明威。当代作家里,喜欢莫言、贾平凹、阿城、鲍尔吉原野、邹静之、迟子建、何立伟、余华。尤其鲍尔吉原野的文字,介入生活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喜欢一个人,我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想办法找来读读,因为喜欢,接受起来就快,至少能读下来,开始属于临摹,我不反对这个过程,每个学生都要经过这个时期的锻炼。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我有个毛病,周期性发作,就是过一段时间,必须找来一个硬骨头啃啃,有过瘾的感觉才算完。有半年的时间,我迷上了福克纳,就专门把他的《喧哗与骚动》拿来细读,我已经好几次半途而废了,因为如果进入不了他那个世界,就绕迷糊了。好在,我终于拿下了这个长篇,并读得很投入,读进去了,逐渐解除了他有意设置的那些迷雾和障碍,收获也是暗自惊喜的。他把他人生的所有想法,都放进了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他在这个世界自由出入,添加人物和细节,让这个世界丰富和丰满起来。他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或者儿童,甚至残疾、弱智,都是贫困、平淡的偏远的乡下生活。他描写琐碎生活的方式和眼光让人惊叹。小说诗歌和散文,我的感觉并没有本质的界限,很多方式和手法可以互相借鉴,它们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因为被慢慢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再表现出来,就都有了各自的综合因素的烙印。 3、 您散文中的乡村多数是回忆性质的,您关注现在的乡村吗?如何确定着眼点? 惊涛拍案:这个问题也是让我较为困惑的。也许因为居住在小县城里,周边环境基本相当于乡村,我的老家离县城只有十多里路,虽然我不常回家,但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而要写东西,只有自己熟悉的东西才有话说,才不至于出丑。记忆中的乡村,虽然当初很多地方不满意,甚至仇恨,但是现在想起来,味道就变成了回味。如同臭豆腐,当时闻起来很臭,但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闻起来却充满美妙的回味。人就是这样,回忆中的很多事情,高兴的事情忘记的很快,而记忆常常和当时的郁闷难堪连着,仇恨变成回味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当初的很多“仇恨”,现在那种感觉淡了,甚至消失了,留下的,是很多更超脱的想法。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我们生活在当下,但这个当下是转瞬即逝的。与历史相比,人的一辈子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如此看起来,我们的描述,都是在一个瞬间里寻找意义和永恒,挖掘潜在的那些细节。回忆只是一种描述的方式,我曾经试着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感觉很好。 把一生当作当下来描述,找到一个横截面,更有意义。 实际上,我更多的是在关注着现在的乡村,现在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正在向小城镇转化,手里有了钱,观念和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记忆中童年时的那种温暖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些复杂的矛盾和摩擦。一些疼痛常常冒出来,我常常怀疑这不是乡村。但这是事实。接受事实是必须的。我感觉,很多当下的丰富和层次,已经是散文笔法所不能独立担当的,小说方式的介入,相对来说,更能胜任。 雨夜昙花的提问 不好意思,先提两个,第三个再想.因有点忙,所以…… 1、三年前吧,有朋友同我说:记得看看爪哇岛的文字,非常好,清新、轻灵,敏感。但后来渐渐不见这个ID了,直至这次采访,才知原来是改名了。 惊涛拍案:说来惭愧,我2003年上网,是我们小区最早的几家之一。偶尔闯进中财,就一直没有离开。虽然,我后来来的少了。开始的时候,主要是03、04年这两年,正处于网络的“狂恋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到泡论坛和到处流窜转悠了。早晨、中午、晚上,有点时间都在上,身体严重透支,颈椎、后背开始感到严重不适,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革命的本钱。就像肚子饿了才知道吃饭,身体不舒服了才知道健康。加上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我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泡论坛。和朋友们的交流,离不开论坛,交流不回帖,显然是一种严重失礼,无奈之下,只要换个名字,这样肯定要失去和很多熟悉的朋友之间的交流,但我的现状如此,只好接受现实。所以,道歉之余,在这里也给朋友们一句心里话,锻炼和保重身体,和写作一样重要,千万不要透支——出名没有趁早,那就锻炼趁早吧。 近来,我们小区的网络似乎越来越慢,好像上网的人多了,速度就相对慢下来,很多时候,我打开页面,出现的是——论坛信息 现在服务器太忙了. 请稍候重试。同时,写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总在想,自己究竟想要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总不能写来写去,是一笔糊涂帐吧?找到突破点,才是关键,一个人和自己相比,总要时刻有点进步,才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段时间,正好也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理顺一下思路。在此,请朋友们海涵。 2、至今记得那时你的一篇文章,《那个村子》,把那种青涩的感觉写得十分到位。前一段,你又写了一系列的乡村,请问,你非常钟爱乡土题材吗? 惊涛拍案:我很喜欢乡土内容,原因是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我熟悉那里的一切。乡土题材是我熟悉的一大部分,童年的经历常常要跟随人一生,因为童年的生活多数没有目的,玩就是天职,高兴就是宗旨。童年在乎的是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趣味、好奇、故事和隐秘。对于童年,世界就是个万花筒,奇妙的事情时刻都会出现。像一口井,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而成人后的生活则趋向于单一和明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想法是直奔主题和结果(目的),过程却总想尽千方百计缩短或者忽略,好像一条沟渠,流过去奔洼地而去,中间浅显得能一眼看到底。当然,和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一样,乡村题材毕竟仅仅是我的童年那段经历,总有它的局限,我也正在试图拓宽眼界,毕竟,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与过去的文章想比,感觉你的文字有了变化,过去细腻、动人,现在好像正在意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知我的感觉是否对,如真是这样,我想请问一下,是否在突破自己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改变? 惊涛拍案:谢谢你的感觉,我确实正在试图有所改变和突破。每过一段时间,我就有这种感觉,一个人反复吃一道菜或者做一道菜,是很容易起腻的,所以就想写得更陌生一些,换个角度,换个结构,换种方式和语言。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总是沉浸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很容易重复和雷同。风格这东西是把两刃剑,它能成就你,也能毁掉你,伤害你,把你圈在一个小圈子里。一个人有了风格,成熟了,让人一看那东西就是他的,也许短时间内是令人愉快的,但是时间越长,越容易定型,打破就越难,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成熟和腐烂中间就是隔着一层纸,一捅就破——真理再多走一步,就是谬论。陌生写作能让自己集中精力,能够打开一个新的视野,新鲜的东西总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毕竟,要经受蜕皮的过程,挣扎、撕裂、迷茫,要自己和自己较劲,要尽力远离排斥原来的旧我。我觉得写作就是一个不断挣扎、蜕皮的过程,不断寻找和突破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也只有自己能解救自己。 简单地写了些自己的杂感和想法。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多多指正,尤其几位版主,兢兢业业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一直让人感动,在此,再次感谢。
惊涛拍案个人简介:
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87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山东文学、中华散文、北京晨报、人间福报(台湾)、深圳晚报、珠海特区报、星星和美国侨报、明报、星岛日报等数百家海内外报刊。作品先后入选《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年度精选》、《2004年布老虎散文秋季卷》、《白纸黑字--美华文学论坛作品选粹》、《新散文百人百篇》等十余种文选,曾获2006年度新语丝三等奖。
高迎春版主的提问 1、散文是与人的心性距离最近的文体,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秘密最为自由的显现方式,具备自由、自在的心态,才能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结合你自己的散文创作,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如何? 惊涛拍案:对高斑的体会,我亦深有同感。我一直觉得,诗歌高韬,是提炼的精华,需要竭尽全力的一跳才能把手搭上边,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然后探宝才成为可能;杂文外向,是集中对外的喷发,属于攻城略地的一种抢占和对抗,需要分兵布阵、刀法精湛;小说则是镜子里的影像,它远在另一个世界演绎作者的想象,需要完整、流线丰满,界而不隔,曲径通幽;只有散文,来自内心的隐秘,是内陆河,在内心回流往复,大浪淘沙。散文类似和尚的入定,武师的气沉丹田。这是一个人自己内心世界里的风云变幻,打通任督六脉,才能进入收放自如的境界。我写散文时,方法比较笨,常常需要内心里有个念头反复地跳,小兔子一样一闪即逝,我看到了它雪白的尾巴,然后想法把它找出来。这个过程有时候简单,其时嗅觉灵敏,感觉有如神通,拐弯抹角找过去,一把抓住,就到手了。而有时候烦琐,找到了抓不住,还要追,就需要下力气。总的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美妙的过程,童年抓过兔子或者抓过鱼的人,都有这个快乐的感觉。你抓一下午鱼,整个晚上的梦里,都会在抓鱼,它们光滑的鳞片与你的手脚和身体接触的感觉,绝对美妙无比,这跟你买条鲤鱼回家,放到脸盆里去抓,感觉绝对不一样——一条半斤多的鱼在水里的力气,常常大得惊人,一个小动作就水花四溅,让人禁不住心花怒放,好像抓到多大的鱼似的。 2、你是一位有灵性,有才情的散文作家,你是如何把散文写得耐读、有意思的呢? 惊涛拍案:这话让我汗颜,偷偷躲一边出冷汗。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偷偷不务正业的业余写字者,王朔称为码字工,内心里很认同,偷偷地写,偷偷地悦人悦己,收获与喜悦藏在心里。对于灵性和才情,我一直心向往之,但这个馅饼总掉不到到我头上——那好像是天生的。 毋庸讳言,人的日子和生活多数都有雷同和复制的嫌疑,感觉平淡,乏善可陈。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去体会平庸表象下的那些美感,然后下力气用文字去表达,就是要给生活和日子加点佐料,使之增加点质量和水准,让我们感觉生活还有那么多美妙的事情。记得张洁有本书,题目就叫《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感觉很亲切。日子本身已经比较平庸和单调,就没有必要再给自己和读者增加负担,让本来乏味的生活更加没趣。一个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喜欢低调、有趣的日子。“耐读、有意思”,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之一。在我的想象和理解中,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语言老道。不做大,不虚空,不莫名,不突兀,出其不意,点到为止。以前读诗,有人提出“诗到语言为止”,开始不理解,后来感觉精辟。语言是个工具,再好的想法也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形象好,有亲和力,被人读才成为可能。其他文字也一样,把这个工具用好了,准确,好玩,穴位一点即中,然后才能把你想表达的意思传递出去。二是细节。空蹈的文字很容易让人郁闷,读下去的可能性就打了折扣。细节像我们的五官,要不断地有鲜活的表现,才能被人记住,吸引人家与你进一步交往下去的欲望。朋友曾说,有编辑看长篇小说,常常开头结尾先看,再随便找中间的某一部分,如果没有感觉,那基本就等于枪毙了。事实上,我们读书,也是这样。三是深邃。好玩如果仅仅是好玩,总有厌倦的时候。小孩子的玩具,再好玩,也有被扔掉的那一天。所以,文字不是玩具,应该让它饱含更多的东西,耐读才成为可能。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具象与抽象结合完美,高蹈与低调有趣同在,留白恰到好处,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都如神来之笔,令人叫绝。读来似乎筋脉打通,五体舒泰。木匠做个桌子,不光好看,还要好用。当然我们不是匠人,不能吃一技之长。再漂亮结实的桌子,我们也只能用一个。
3、从爪哇岛到惊涛拍案,你在中财可谓是老会员了,谈谈你登陆论坛散文版的感受好吗? 惊涛拍案:惭愧,我原来想一直就这么隐藏起来,偷偷地学习。没有想到露馅了。散文版呆的时间越长,心里越是发虚。这里高手如云,藏龙卧虎。也许因为一篇文字被叫好,心里农夫山泉有点甜。但是没有谁能一直甜下去。几位版主兢兢业业,在自己不断出手佳作的同时,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和引导论坛,让这里充满生机和活力,给朋友们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这是我自叹不如且一直耿耿于怀的——我得抓紧时间不断地努力,才不至于被散文版丢下。散文版的朋友多,文字也参差不齐,但相对来说,不少文字纯粹,雅致,风格迥异而品位甚高,读来是一种享受。相信来这里的朋友走过的论坛不止这一个,但这里能把人留住,足以说明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敬一兵版主的提问 1、你的散文行文笔触,总是细腻而又质感,这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否结合散文的特点,谈谈你细腻与质感写作的体会和认识? 惊涛拍案:谢谢敬斑的关注。也许日子的平淡无奇使我总想在平淡中寻找亮点——它至少应该让我眼睛一亮,让我自己感兴趣。为此,我常常有意让自己放低视点,和一些细节平行。一棵草,一块石头,一个走过的人,一只发呆的鸡……它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对它们的注视也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观照。我不喜欢泛泛地抒情或者叙述一件事情,主要是我缺少能把这件事做下去的耐力。一个句子有了质感,才能让我有接着写下来的勇气和能力。我喜欢一个句子有一个句子的生命和力量,它们都各自独立,有自己的味道和气息。很多时候,我为一个开头的句子费尽心机,这个句子找到了,后面的句子就自己跳出来,节奏、语气、调子、意象的明暗也都有了,此时,如同忽然打开的闸门,水就可以自然地自己放出来了,我就偷偷高兴,赶紧趁热打铁,因为,现在开始进入状态了,这个状态是放松的、弹性的,它的张力让我着迷。语言的质感和细节类似美女的骨感和细腰。我喜欢通透和较为冷静的书写,远离热烈和抒情。 记得听汪曾祺先生讲课时,他说自己写东西是“憋蛋”——这是小女儿送给他的戏言,他自己也很得意的认同——常常为了一个开头整个上午在枯坐。我觉得,他也是寻找自己的状态。 我是个懒散而有笨拙的人,不喜欢烦琐,也不喜欢拔高或者空泛。像木刻的刀法或者是水墨的留白,都是我想要的意境。一刀一个线条,一刀一个世界,最好。因为喜欢留白,所以,也顺带着喜欢跳跃,句子或者意象跳跃一下,也能让疲惫的感觉鲜活一下,让人精神一振。我觉得,细节和质感,带点似是而非的通感,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障碍,给读者添点小麻烦,作者和读者一样,对于陡然一立的句子,是喜欢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我认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 从你的散文里,我还读出了你的文学底蕴十分扎实,理论素质也比较高,可否就此谈谈这些特点,对于写作散文,具体有什么帮助? 惊涛拍案:文学底蕴和理论素质是我十分仰慕的品质,只是我一直感觉它们水深似海,一个猛子扎下去,仍然摸不到底。平时看的平淡的东西多了,感觉心里就空虚,就需要那些厚重深奥的东西来垫垫底,迫切的愿望就是找些平时看不下去的理论或者难啃的文字来补充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和“求知欲”。我觉得,好的理论其实更不是板着脸教训人的,一些大家的理论文字鲜活得让人惊叹,像《丹纳艺术哲学》、《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等等,它们不光好看,不光能满足我对“深奥和难度”的需求,甚至都是散文中的精品,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简直是生花妙笔。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一页一页的抄,才能翻过去——好东西不抄下来,总是惦记着,成了心病。它们直接、准确、深刻,决不拖泥带水,能一下子点中你的穴位,读一次,抄一次,都有收获,有触电的惊悚。我喜欢这样具体的、离我们较远时代的理论,他们不会把你绕进去,不会弄个文字游戏以显示高深。只会给你一种隔世点穴的痛快淋漓——我常常暗自惊叹,他们那个时候,比我们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就已经有这种理解水平和理论觉悟了?现在的我,才在他们的引导中理清这个思路,简直是天壤之别。相反,对那些总是大而化之、“空对空导弹”的理论,我一向敬而远之。当代中国的评论中,较为喜欢的,是李敬泽的文字,有份量,有准头,也有深度,能把深奥的理论具象化,很有琢磨的空间。 3 收放自如,是你写散文的又一个比较明晰的特征,从中,我们能够获得许多启迪与借鉴。现在我想问问你,收放自如与题材的剪辑,应该怎样把握? 惊涛拍案:收放自如不敢当。只是写东西的时候,常常想让自己做到:这一鞭子抽出去,应该打到那个点上,打得水花四溅,万朵桃花开(刘兰芳的评书常常这么说,觉得很有气势),还要轮圆了能再打另一个地方。质感和细节是鞭梢,但是鞭杆在我自己手里,我不能把一堆文字像堆绳子或者柴火一样扔出去收不回来。 对文字的丰满,我认为,应该是一种节外生枝和柳暗花明。比如,有时候写一个句子,本来意思已经完了,但是忽然就冒出来进一步的意思,甚至只是一句话,但是很有味道,像把房子外面的走廊里的那个窗子又打开,然后又打开墙上的一个小窗子,于是,这个窗子外面的窗子,一个接一个的打开,界而不隔,视野一下子就出去了,此时你再收回,感觉就不一样了。陈建功把这个叫颠覆,用话语的延伸意义颠覆开始时内涵的局限——外延和内涵有时候是相对的。比如,他提到评书里惯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说到了某个行当,就发挥出去,结果,本来的故事过了两三回还没有进展,倒是把这个节外生枝的行当介绍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这个法子我很喜欢,就常常用到散文里来——当然这个尾巴不能太大,否则就是罗嗦和尾大不掉,头重脚轻,成了累赘和败笔。 遇到一个题材,常常想要说的东西比较浩繁和繁杂,需要自己剪辑。我喜欢跳跃,喜欢有点间隔和空间,所以,在选取的时候,多是把最想说的留下,删繁就简,然后剪辑,一样话,百样说,需要结构和技巧。我常常喜欢躲开平铺直叙,打乱顺序,制造一点障碍——也许有时弄巧成拙,有点过了——这个过程,让人看出来或者感觉出来,不是我的本意,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小龙女版主的提问 1、 您的“曾经的乡村”这组散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白描叙述运用娴熟,您的乡村经历如何在散文表达中定位? 惊涛拍案: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村已经越来越成为记忆中的乡村。它的定格永远都是记忆中的影像。白描如同木刻中的刀法,能刻出来神韵就足够,目的在于能通过那个简单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共鸣。都说酒是粮食精,但是,粮食放多少年都是粮食,而酒就已经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了。童年的那些经历和感觉,成人后就再也找不到了。但这个感觉和感受,却会一直跟随人的一生。所以,成人写出来的那个时候的回忆,都无一例外地带着现在的眼光和感受,是一个混合体。我记得以前教书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有学生看见,就专门去我的村子去考察,回来找我理论,说我的村子根本就没有我写的那么美。我只好一笑,说这叫文字高于生活,你以后会明白的,却无法更深的解释。对同样一个人和物品,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都必然和本人的感受、感觉、经历紧密结合。你看出来的,就是你眼里的那个人或者物品,换了别人,结果就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这不足为怪。就像哈姆雷特在每个人心里,都不会相同一样。 我写曾经的乡村系列,是想把自己印象里的故乡留下来,原汁原味——因为现在这些事件或者物品和生活已经消失了,年轻一点的人根本见不到了,它们作为历史,已经永远地退出了现实——它算是文字里的黑白照,我的生活存档,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存档。它的定位,就是我的眼光,我的经历,我的童年,我的感受,尽量冷静客观。能引起共鸣,是我们大家都有类似的感觉。我有时候想,我们当年的伙伴里,写东西的好像就我一个,写出的东西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能读到他们自己的影子,甚至,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也能读到自己的影子,才算是合格的一份记录。
2、 您的表达方式,娓娓道来,平易近人,请问,您最喜欢的作家?对您此类风格形成的影响? 惊涛拍案:因为懒散、随意和喜欢沉默,我有点难以接受那种“让人受不了的热情”,在文字上就喜欢那些不动声色的较为低调的作家。我喜欢的东西比较杂,什么都读,只要文字有魔力。开始迷过聂鲁达、川端康成、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沈从文、泰戈尔、明清小品,后来是鲁迅、帕斯捷尔纳克,卡尔维诺,福克纳,海明威。当代作家里,喜欢莫言、贾平凹、阿城、鲍尔吉原野、邹静之、迟子建、何立伟、余华。尤其鲍尔吉原野的文字,介入生活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喜欢一个人,我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想办法找来读读,因为喜欢,接受起来就快,至少能读下来,开始属于临摹,我不反对这个过程,每个学生都要经过这个时期的锻炼。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我有个毛病,周期性发作,就是过一段时间,必须找来一个硬骨头啃啃,有过瘾的感觉才算完。有半年的时间,我迷上了福克纳,就专门把他的《喧哗与骚动》拿来细读,我已经好几次半途而废了,因为如果进入不了他那个世界,就绕迷糊了。好在,我终于拿下了这个长篇,并读得很投入,读进去了,逐渐解除了他有意设置的那些迷雾和障碍,收获也是暗自惊喜的。他把他人生的所有想法,都放进了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他在这个世界自由出入,添加人物和细节,让这个世界丰富和丰满起来。他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或者儿童,甚至残疾、弱智,都是贫困、平淡的偏远的乡下生活。他描写琐碎生活的方式和眼光让人惊叹。小说诗歌和散文,我的感觉并没有本质的界限,很多方式和手法可以互相借鉴,它们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因为被慢慢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再表现出来,就都有了各自的综合因素的烙印。 3、 您散文中的乡村多数是回忆性质的,您关注现在的乡村吗?如何确定着眼点? 惊涛拍案:这个问题也是让我较为困惑的。也许因为居住在小县城里,周边环境基本相当于乡村,我的老家离县城只有十多里路,虽然我不常回家,但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而要写东西,只有自己熟悉的东西才有话说,才不至于出丑。记忆中的乡村,虽然当初很多地方不满意,甚至仇恨,但是现在想起来,味道就变成了回味。如同臭豆腐,当时闻起来很臭,但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闻起来却充满美妙的回味。人就是这样,回忆中的很多事情,高兴的事情忘记的很快,而记忆常常和当时的郁闷难堪连着,仇恨变成回味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当初的很多“仇恨”,现在那种感觉淡了,甚至消失了,留下的,是很多更超脱的想法。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我们生活在当下,但这个当下是转瞬即逝的。与历史相比,人的一辈子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如此看起来,我们的描述,都是在一个瞬间里寻找意义和永恒,挖掘潜在的那些细节。回忆只是一种描述的方式,我曾经试着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感觉很好。 把一生当作当下来描述,找到一个横截面,更有意义。 实际上,我更多的是在关注着现在的乡村,现在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正在向小城镇转化,手里有了钱,观念和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记忆中童年时的那种温暖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些复杂的矛盾和摩擦。一些疼痛常常冒出来,我常常怀疑这不是乡村。但这是事实。接受事实是必须的。我感觉,很多当下的丰富和层次,已经是散文笔法所不能独立担当的,小说方式的介入,相对来说,更能胜任。 雨夜昙花的提问 不好意思,先提两个,第三个再想.因有点忙,所以…… 1、三年前吧,有朋友同我说:记得看看爪哇岛的文字,非常好,清新、轻灵,敏感。但后来渐渐不见这个ID了,直至这次采访,才知原来是改名了。 惊涛拍案:说来惭愧,我2003年上网,是我们小区最早的几家之一。偶尔闯进中财,就一直没有离开。虽然,我后来来的少了。开始的时候,主要是03、04年这两年,正处于网络的“狂恋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到泡论坛和到处流窜转悠了。早晨、中午、晚上,有点时间都在上,身体严重透支,颈椎、后背开始感到严重不适,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革命的本钱。就像肚子饿了才知道吃饭,身体不舒服了才知道健康。加上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我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泡论坛。和朋友们的交流,离不开论坛,交流不回帖,显然是一种严重失礼,无奈之下,只要换个名字,这样肯定要失去和很多熟悉的朋友之间的交流,但我的现状如此,只好接受现实。所以,道歉之余,在这里也给朋友们一句心里话,锻炼和保重身体,和写作一样重要,千万不要透支——出名没有趁早,那就锻炼趁早吧。 近来,我们小区的网络似乎越来越慢,好像上网的人多了,速度就相对慢下来,很多时候,我打开页面,出现的是——论坛信息 现在服务器太忙了. 请稍候重试。同时,写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总在想,自己究竟想要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总不能写来写去,是一笔糊涂帐吧?找到突破点,才是关键,一个人和自己相比,总要时刻有点进步,才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段时间,正好也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理顺一下思路。在此,请朋友们海涵。 2、至今记得那时你的一篇文章,《那个村子》,把那种青涩的感觉写得十分到位。前一段,你又写了一系列的乡村,请问,你非常钟爱乡土题材吗? 惊涛拍案:我很喜欢乡土内容,原因是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我熟悉那里的一切。乡土题材是我熟悉的一大部分,童年的经历常常要跟随人一生,因为童年的生活多数没有目的,玩就是天职,高兴就是宗旨。童年在乎的是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趣味、好奇、故事和隐秘。对于童年,世界就是个万花筒,奇妙的事情时刻都会出现。像一口井,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而成人后的生活则趋向于单一和明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想法是直奔主题和结果(目的),过程却总想尽千方百计缩短或者忽略,好像一条沟渠,流过去奔洼地而去,中间浅显得能一眼看到底。当然,和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一样,乡村题材毕竟仅仅是我的童年那段经历,总有它的局限,我也正在试图拓宽眼界,毕竟,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与过去的文章想比,感觉你的文字有了变化,过去细腻、动人,现在好像正在意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知我的感觉是否对,如真是这样,我想请问一下,是否在突破自己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改变? 惊涛拍案:谢谢你的感觉,我确实正在试图有所改变和突破。每过一段时间,我就有这种感觉,一个人反复吃一道菜或者做一道菜,是很容易起腻的,所以就想写得更陌生一些,换个角度,换个结构,换种方式和语言。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总是沉浸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很容易重复和雷同。风格这东西是把两刃剑,它能成就你,也能毁掉你,伤害你,把你圈在一个小圈子里。一个人有了风格,成熟了,让人一看那东西就是他的,也许短时间内是令人愉快的,但是时间越长,越容易定型,打破就越难,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成熟和腐烂中间就是隔着一层纸,一捅就破——真理再多走一步,就是谬论。陌生写作能让自己集中精力,能够打开一个新的视野,新鲜的东西总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毕竟,要经受蜕皮的过程,挣扎、撕裂、迷茫,要自己和自己较劲,要尽力远离排斥原来的旧我。我觉得写作就是一个不断挣扎、蜕皮的过程,不断寻找和突破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也只有自己能解救自己。 简单地写了些自己的杂感和想法。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多多指正,尤其几位版主,兢兢业业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一直让人感动,在此,再次感谢。
惊涛拍案个人简介:
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87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山东文学、中华散文、北京晨报、人间福报(台湾)、深圳晚报、珠海特区报、星星和美国侨报、明报、星岛日报等数百家海内外报刊。作品先后入选《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年度精选》、《2004年布老虎散文秋季卷》、《白纸黑字--美华文学论坛作品选粹》、《新散文百人百篇》等十余种文选,曾获2006年度新语丝三等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