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生活系列之二十三:卖酿皮的女人们(散文)
2020-09-24叙事散文于文华
本色生活系列之二十三:卖酿皮的女人们(散文)■ 文/于文华在西北,有一种百吃不厌,越吃越爱,风行于城乡,流行于四季,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皆能吃食的传统风味小吃——酿皮子(有地方也称其为面皮子、面筋)。光亮如玉,滋味醇厚,筋道十足,口感颇佳
本色生活系列之二十三:卖酿皮的女人们(散文)
■ 文/于文华
在西北,有一种百吃不厌,越吃越爱,风行于城乡,流行于四季,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皆能吃食的传统风味小吃——酿皮子(有地方也称其为面皮子、面筋)。
光亮如玉,滋味醇厚,筋道十足,口感颇佳的酿皮,看着舒心,吃着过瘾,诱惑并征服了西北人的胃口与味蕾,每每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重庆人在酷热难当日子,照常吃火锅,吃在嘴皮麻辣麻辣,咽到肚中辣麻辣麻,吃的是一种又麻又辣享受。几天不饱餐一顿火锅,好像食不甘味,吃啥嘴里都怪怪的。西北人吃酿皮,吃的是一种冰凉舒畅感觉,一种家乡深沉依恋情愫,一种滋味独特饶有风味滋味。酿皮无论寒暑,无论春秋,即可在大雅之堂品尝,亦可在简陋之处的路边门前享用,简单实惠、方便快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饮食各有所爱。土生土长、人见人爱的酿皮,作为大众化的快餐,日积月累,出脱成活跃于春花秋月、夏柳冬阳间的面食奇葩,填补了西北饮食的独特性与多样化,丰富、方便、活跃了人们生活。正是“那些技艺纯熟精湛、恪守经营之道,深谙人们口味的特色小吃,既守护着地域饮食文化的一片家园,又传承着地域文化、乡土人文的秉性”,还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时代前行的脉搏与脚步。 摆酿皮摊的,大多为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妇女,一般年龄在30---50岁之间,属于上有老人照顾,下有孩子抚养,收入不太高,家庭花销大,依靠自力更生来赚些钱。好使手头宽裕,日子不至于落人后太远。年轻的,耐不住寂寞,不屑一顾小打小闹,小本经营挣钱,再说也经济压力不大,不必风吹日晒受煎熬。岁数大的,扛不住长时间枯坐,身体与精力吃不消,且早已不再是顶梁柱,家里不再指望她们养家糊口。无需房屋经营,因陋就简,随“地”就市在马路边、空闲处、客流量大、居民小区门口、人烟稠密之地。从加工到售出,家庭妇女独自就能经营。找人焊一个简易操作台,科学合理使用每一个空间。基本为上下两层,上层镶着玻璃,便于食客观赏,既卫生又美观,隔板就是案板,也是工作台,下层隔板又隔成两格,左边三分之二可放碗盏、调料等零零碎碎的东西,右边三分之一可盛放加工好的酿皮子及其他。除了靠操作台一边,其余三边都安装了可以折叠的木板,支起来相当于简易餐桌。最下边安装了两根轴承和四个胶皮轱辘,就像一个活动“厨房”,便于行走及搬运。
啥都讲究约定俗成。啥都有先来后到之说。摆摊设点的妇女,一般都有各自较固定的场所与地点。谁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谁就对方寸之地有了所有权与使用权。一旦被他人抢占,会不依不饶,据理力争,后来者自感理亏,吵闹、辩论几句,乖乖败下阵来,自动让出。谁的食客,一旦喜欢上特有的口味,吃时会自动找上门来。市声渐起,人影憧憧了,在不妨碍行人走路的地方支起,便可招徕食客、正常营业。两三条长条凳,几个小马扎,一个小蜂窝煤炉,一把高背椅子(自坐),一水桶,一塑料桶醋,几十个套好了塑料袋的素素平常的碗,一竹笼一次性筷子,几卷卫生纸……就是用来赚钱营业的全部家当。只要天气晴好,不刮风下雨(下雪)的日子,只要身体允许,只要加工好成品,家无后顾之忧,即可出摊。
麦子养育了生生不息北方人。勤劳而聪慧的北方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挖掘、摸索、研究,推陈出新出种类繁多的面食,面可蒸、可烙、可烤、可炸,亦可擀、可洗、可削、可做……酿皮子看则洁白柔嫩,食则软滑爽口,嚼之有滋有味,品之韵味悠长——无浓郁之香味,有通体舒泰之功效。且作为众多食客青睐并喜欢的面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广受欢迎与吹捧,一直兴盛不衰,为人们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不凡意味。
黎明甚至更早爬起来,将晚上和好的面团(面粉中加入盐、碱与其他原料,甚至兑了西北特有的篷灰、黄毛柴籽泡好的水,面会更有筋道,吃起来口味更佳),放在清水盆里反复搓、洗、揉,将面粉的精华,一点点、一次次化入水中。面与水盆的多寡,视卖出酿皮的数量,一般也要两三袋面粉,十来个水盆。将沉淀下来的面糊糊,轻轻舀去上层清水,勺子盛在浅底铝鏊上涮,因摊的稀少、浅薄而匀称,蒸十来分钟左右就好。蒸好的酿皮滑溜溜、软绵绵,看着都是一种享受与惬意,待凉的冰冰的,从鏊子里小心倒出来,抹一层熟菜籽油,以防粘连,一张张放在铝制的器皿里,白天随时根据食客要求切成长条,口感滑润爽快。加入醋卤子、油泼辣子、芥末、蒜泥等调味品,便能食用。有些人还特意加些切成丝状的胡萝卜丝,吃起来有种不同凡响的滋味。到寒风刺骨的冬天,提一蜂窝煤小火炉,切好酿皮的碗里,调入热热的醋卤子——酿皮是凉的,天气是冷的,身体是寒的,辣子与醋卤子又是热的,吃到嘴中,起初感觉中,有股热热辣辣与冰冰凉凉糅合掺杂在一起的独特滋味,咽到肠胃与肚中,起初有些冰凉,再慢慢地,有些热辣,从肚中翻腾上来,感觉真爽!有种厚两三公分,瓷实,厚重,嚼起来筋噔噔的,筋道十足,颜色有些黑、有些黄的酿皮,舀的面汤多,蒸笼里蒸的时间长(在一百分钟头左右),切成四四方方的小方块,而经多次搓揉的面也不浪费,蒸笼上蒸成蜂窝状酥酥软软的面筋,和酿皮一块切好,抓在碗里,让人品尝。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追求幸福的路径各不相同。一个小小的酿皮摊,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卖酿皮的妇女,靠自己的手艺、汗水与付出,赚取家里大部分的花费与开销,养育子女,帮衬男人,共同呵护家庭的兴旺。大多来自附近城郊村民,也有个别妇女,为子女有一个好的前程,拖家带口租住在城里。我认识的老胡,家在乡下,生了一男一女两小孩。几年了,一家人租住在汽车站闲房子里,以车站商铺门前卖酿皮为生——老胡负责和面,炝辣椒油,滚醋卤子及其他零零碎碎干事,妻小王早早爬起,一遍遍、一次次洗、搓、揉好面糊糊,再一回回涮、蒸,倒出、装好。熟能生巧。一天天的加工制作,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小王虽已烂熟于心,做的得心应手,但还是不嫌麻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力求味道更佳,更受食客的认可、吹捧与欢迎。蒸好的面筋也单独装在盆子里。此时天已大亮,稍稍洗刷一番,简单做些早餐,随意吃些,先打发学生上学,老胡推出摊位,支到多日摆摊设点的场所,去工地上打些零工。小王提一椅,拎一暖瓶,来到摊位前,按部就班开始一天的营业。
瓷实、筋道的酿皮,勾人眼目,惹人心动,每每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其间。既然是一种小吃,不算大餐,只能当点心一样的垫补,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但一些饭量小,注意自身身体的小女人,既解馋,亦可当饭吃。酿皮不像卖猪头肉的车一样,腥味浓郁,它清清凉凉,加之被擦的纤尘不染,虽不主动吆喝,但看见收拾的干净利索的、一丝不苟的女人——一一个整洁朴素的女人,本身就引起了人的好感,再加上蒸的柔弱无骨,入口即化的质感,诱惑得男人不由驻足一观,产生了想吃一碗的欲望。女人立马笑语盈盈地招呼,男人不由自主坐下来,忙里偷闲吃一碗,权当做点心。少男少女抽空闲坐在一块,既是一种口味调剂、一种营养搭配,也是一种联络感情的“催化剂”,一种消磨时间、快意人生的方式;老年人细嚼慢咽,当做一种闲暇时光里的恬静回味,一种让身心沉静下来、惬意自在的难得享受;醉酒后的男人醋卤子调的多多,一阵“刺溜刺溜”猛吃,是一种醒酒的方式,一种肚中木木感觉的缓冲——吃一碗酸酸辣辣、冰凉滑润的酿皮,肠胃好受了许多,精气神立马得以恢复,自会该干嘛还干嘛,抖擞精神去打拼生活。
看似大同小异的酿皮,嚼到嘴里就发现,谁有谁的味,谁有谁的特色。酿皮的原料甚多,从绿豆面、高粱面到麦面,只要富含淀粉之物,皆可加工。因原料不同,做出酿皮也不尽相同。卖酿皮的妇女各施各的招,各做各的事。不攀比。不嫉恨。不招摇。闲时不谈论是非,不说长道短,唯埋头做好自己的手头事。有人打出招牌:陕西干面皮;有人推出特色品牌:王纪名吃酿皮子(意为有传承有底蕴)。有人加工做出绿豆酿皮,但大多为麦面做的。有几个摊位摆在一起,形成一定气势与规模,让人有挑选的余地与比较性选择。也有散兵游勇单独占据一方的,凭借得天独厚优势,将小小酿皮摊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吸引得周围居民不时光顾,自个儿吃了,还不忘带一碗给家人尝。
小王静静就坐在椅子上,心平气和,神态自然,夏天插一把遮阳伞,冬天围一张布帷帐挡寒风,耐心等待食客前来。不求大富大贵,不想有多红火,但愿和气生财,靠诚实劳动、辛勤汗水,让孩子有出息,家人健康和顺。既不吆喝,也不张罗,该来的,自会前来。不该来的,强求不来。有人来了,轻声低语一声:来了,要点啥,辣子多不多?一般人都会说:各样都抓点,辣子放多些。小王从一旁的铝制长盒中,抽出一张鲜亮亮、光晶晶酿皮,折叠成几层,拿刀利利索索切成长条状,一般一张抓两碗。再取出厚些、黑些的酿皮与面筋,轻轻巧巧切几块。从套了塑料袋、摞了一摞的碗中,取一只,将业已切好的酿皮,几个手指随意抖抖,各样抓些,放在碗中,看起来碗鼓累似是的,就要冒尖了似的,让食客看着很实惠,吃起来才过瘾。最后,调了芥末油、醋卤子、油泼辣子,端在食客面前。看着透亮、滑溜、绵软、爽口的酿皮,莫不从内心升腾起大快朵颐的意味——赶紧用筷子挑挑,将调料拌匀,挑几根入口,酸香辣息,扑鼻而来,令人胃口大开。筷头一动,油亮滑酥的酿皮已钻入口中。仿佛,口中似乎有一只活泼的小鱼儿在跳动,满口丰润腴美。而味蕾也将这独特滋味深深地印入脑中,不可抹去。此时一股滑滑的、凉凉的、辣辣的感觉,从嘴中慢慢“走进”肠胃。再挑几块酥酥软软的面筋、黄黑方块酿皮咽入嘴中,细嚼慢咽,品味出不同凡响的滋味。就像咀嚼并品尝生活的不同滋味。人活着,啥都要经受一番,啥滋味都领略了,方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的肠胃具有适应性。一种食物一旦被味蕾所接受,被肠胃所喜爱,便在身体里扎下根来,成为人津津乐道,乐此不彼的东西,且再也无法割舍。谈到故乡,眼帘里便浮现出炊烟缭绕、庄稼蓬勃的图景,肠胃里便翻腾出独特有趣的美味小吃;想起母亲,便记起往日里养育自己的一幕幕画面,嘴巴便不知不觉咀嚼起那些好吃而难忘的各色吃食——而酿皮,西北人平淡生活里的一种风味小吃,带给人的除了肠胃的悠长记忆,更多的是对家乡故土的深切怀恋,对庄稼、植物及生命的感恩之情!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2-5-3 15:56 编辑 ] 风味小吃, 妇女生活, 酿皮, 散文
■ 文/于文华
在西北,有一种百吃不厌,越吃越爱,风行于城乡,流行于四季,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皆能吃食的传统风味小吃——酿皮子(有地方也称其为面皮子、面筋)。
光亮如玉,滋味醇厚,筋道十足,口感颇佳的酿皮,看着舒心,吃着过瘾,诱惑并征服了西北人的胃口与味蕾,每每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重庆人在酷热难当日子,照常吃火锅,吃在嘴皮麻辣麻辣,咽到肚中辣麻辣麻,吃的是一种又麻又辣享受。几天不饱餐一顿火锅,好像食不甘味,吃啥嘴里都怪怪的。西北人吃酿皮,吃的是一种冰凉舒畅感觉,一种家乡深沉依恋情愫,一种滋味独特饶有风味滋味。酿皮无论寒暑,无论春秋,即可在大雅之堂品尝,亦可在简陋之处的路边门前享用,简单实惠、方便快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饮食各有所爱。土生土长、人见人爱的酿皮,作为大众化的快餐,日积月累,出脱成活跃于春花秋月、夏柳冬阳间的面食奇葩,填补了西北饮食的独特性与多样化,丰富、方便、活跃了人们生活。正是“那些技艺纯熟精湛、恪守经营之道,深谙人们口味的特色小吃,既守护着地域饮食文化的一片家园,又传承着地域文化、乡土人文的秉性”,还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时代前行的脉搏与脚步。 摆酿皮摊的,大多为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妇女,一般年龄在30---50岁之间,属于上有老人照顾,下有孩子抚养,收入不太高,家庭花销大,依靠自力更生来赚些钱。好使手头宽裕,日子不至于落人后太远。年轻的,耐不住寂寞,不屑一顾小打小闹,小本经营挣钱,再说也经济压力不大,不必风吹日晒受煎熬。岁数大的,扛不住长时间枯坐,身体与精力吃不消,且早已不再是顶梁柱,家里不再指望她们养家糊口。无需房屋经营,因陋就简,随“地”就市在马路边、空闲处、客流量大、居民小区门口、人烟稠密之地。从加工到售出,家庭妇女独自就能经营。找人焊一个简易操作台,科学合理使用每一个空间。基本为上下两层,上层镶着玻璃,便于食客观赏,既卫生又美观,隔板就是案板,也是工作台,下层隔板又隔成两格,左边三分之二可放碗盏、调料等零零碎碎的东西,右边三分之一可盛放加工好的酿皮子及其他。除了靠操作台一边,其余三边都安装了可以折叠的木板,支起来相当于简易餐桌。最下边安装了两根轴承和四个胶皮轱辘,就像一个活动“厨房”,便于行走及搬运。
啥都讲究约定俗成。啥都有先来后到之说。摆摊设点的妇女,一般都有各自较固定的场所与地点。谁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谁就对方寸之地有了所有权与使用权。一旦被他人抢占,会不依不饶,据理力争,后来者自感理亏,吵闹、辩论几句,乖乖败下阵来,自动让出。谁的食客,一旦喜欢上特有的口味,吃时会自动找上门来。市声渐起,人影憧憧了,在不妨碍行人走路的地方支起,便可招徕食客、正常营业。两三条长条凳,几个小马扎,一个小蜂窝煤炉,一把高背椅子(自坐),一水桶,一塑料桶醋,几十个套好了塑料袋的素素平常的碗,一竹笼一次性筷子,几卷卫生纸……就是用来赚钱营业的全部家当。只要天气晴好,不刮风下雨(下雪)的日子,只要身体允许,只要加工好成品,家无后顾之忧,即可出摊。
麦子养育了生生不息北方人。勤劳而聪慧的北方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挖掘、摸索、研究,推陈出新出种类繁多的面食,面可蒸、可烙、可烤、可炸,亦可擀、可洗、可削、可做……酿皮子看则洁白柔嫩,食则软滑爽口,嚼之有滋有味,品之韵味悠长——无浓郁之香味,有通体舒泰之功效。且作为众多食客青睐并喜欢的面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广受欢迎与吹捧,一直兴盛不衰,为人们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不凡意味。
黎明甚至更早爬起来,将晚上和好的面团(面粉中加入盐、碱与其他原料,甚至兑了西北特有的篷灰、黄毛柴籽泡好的水,面会更有筋道,吃起来口味更佳),放在清水盆里反复搓、洗、揉,将面粉的精华,一点点、一次次化入水中。面与水盆的多寡,视卖出酿皮的数量,一般也要两三袋面粉,十来个水盆。将沉淀下来的面糊糊,轻轻舀去上层清水,勺子盛在浅底铝鏊上涮,因摊的稀少、浅薄而匀称,蒸十来分钟左右就好。蒸好的酿皮滑溜溜、软绵绵,看着都是一种享受与惬意,待凉的冰冰的,从鏊子里小心倒出来,抹一层熟菜籽油,以防粘连,一张张放在铝制的器皿里,白天随时根据食客要求切成长条,口感滑润爽快。加入醋卤子、油泼辣子、芥末、蒜泥等调味品,便能食用。有些人还特意加些切成丝状的胡萝卜丝,吃起来有种不同凡响的滋味。到寒风刺骨的冬天,提一蜂窝煤小火炉,切好酿皮的碗里,调入热热的醋卤子——酿皮是凉的,天气是冷的,身体是寒的,辣子与醋卤子又是热的,吃到嘴中,起初感觉中,有股热热辣辣与冰冰凉凉糅合掺杂在一起的独特滋味,咽到肠胃与肚中,起初有些冰凉,再慢慢地,有些热辣,从肚中翻腾上来,感觉真爽!有种厚两三公分,瓷实,厚重,嚼起来筋噔噔的,筋道十足,颜色有些黑、有些黄的酿皮,舀的面汤多,蒸笼里蒸的时间长(在一百分钟头左右),切成四四方方的小方块,而经多次搓揉的面也不浪费,蒸笼上蒸成蜂窝状酥酥软软的面筋,和酿皮一块切好,抓在碗里,让人品尝。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追求幸福的路径各不相同。一个小小的酿皮摊,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卖酿皮的妇女,靠自己的手艺、汗水与付出,赚取家里大部分的花费与开销,养育子女,帮衬男人,共同呵护家庭的兴旺。大多来自附近城郊村民,也有个别妇女,为子女有一个好的前程,拖家带口租住在城里。我认识的老胡,家在乡下,生了一男一女两小孩。几年了,一家人租住在汽车站闲房子里,以车站商铺门前卖酿皮为生——老胡负责和面,炝辣椒油,滚醋卤子及其他零零碎碎干事,妻小王早早爬起,一遍遍、一次次洗、搓、揉好面糊糊,再一回回涮、蒸,倒出、装好。熟能生巧。一天天的加工制作,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小王虽已烂熟于心,做的得心应手,但还是不嫌麻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力求味道更佳,更受食客的认可、吹捧与欢迎。蒸好的面筋也单独装在盆子里。此时天已大亮,稍稍洗刷一番,简单做些早餐,随意吃些,先打发学生上学,老胡推出摊位,支到多日摆摊设点的场所,去工地上打些零工。小王提一椅,拎一暖瓶,来到摊位前,按部就班开始一天的营业。
瓷实、筋道的酿皮,勾人眼目,惹人心动,每每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其间。既然是一种小吃,不算大餐,只能当点心一样的垫补,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但一些饭量小,注意自身身体的小女人,既解馋,亦可当饭吃。酿皮不像卖猪头肉的车一样,腥味浓郁,它清清凉凉,加之被擦的纤尘不染,虽不主动吆喝,但看见收拾的干净利索的、一丝不苟的女人——一一个整洁朴素的女人,本身就引起了人的好感,再加上蒸的柔弱无骨,入口即化的质感,诱惑得男人不由驻足一观,产生了想吃一碗的欲望。女人立马笑语盈盈地招呼,男人不由自主坐下来,忙里偷闲吃一碗,权当做点心。少男少女抽空闲坐在一块,既是一种口味调剂、一种营养搭配,也是一种联络感情的“催化剂”,一种消磨时间、快意人生的方式;老年人细嚼慢咽,当做一种闲暇时光里的恬静回味,一种让身心沉静下来、惬意自在的难得享受;醉酒后的男人醋卤子调的多多,一阵“刺溜刺溜”猛吃,是一种醒酒的方式,一种肚中木木感觉的缓冲——吃一碗酸酸辣辣、冰凉滑润的酿皮,肠胃好受了许多,精气神立马得以恢复,自会该干嘛还干嘛,抖擞精神去打拼生活。
看似大同小异的酿皮,嚼到嘴里就发现,谁有谁的味,谁有谁的特色。酿皮的原料甚多,从绿豆面、高粱面到麦面,只要富含淀粉之物,皆可加工。因原料不同,做出酿皮也不尽相同。卖酿皮的妇女各施各的招,各做各的事。不攀比。不嫉恨。不招摇。闲时不谈论是非,不说长道短,唯埋头做好自己的手头事。有人打出招牌:陕西干面皮;有人推出特色品牌:王纪名吃酿皮子(意为有传承有底蕴)。有人加工做出绿豆酿皮,但大多为麦面做的。有几个摊位摆在一起,形成一定气势与规模,让人有挑选的余地与比较性选择。也有散兵游勇单独占据一方的,凭借得天独厚优势,将小小酿皮摊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吸引得周围居民不时光顾,自个儿吃了,还不忘带一碗给家人尝。
小王静静就坐在椅子上,心平气和,神态自然,夏天插一把遮阳伞,冬天围一张布帷帐挡寒风,耐心等待食客前来。不求大富大贵,不想有多红火,但愿和气生财,靠诚实劳动、辛勤汗水,让孩子有出息,家人健康和顺。既不吆喝,也不张罗,该来的,自会前来。不该来的,强求不来。有人来了,轻声低语一声:来了,要点啥,辣子多不多?一般人都会说:各样都抓点,辣子放多些。小王从一旁的铝制长盒中,抽出一张鲜亮亮、光晶晶酿皮,折叠成几层,拿刀利利索索切成长条状,一般一张抓两碗。再取出厚些、黑些的酿皮与面筋,轻轻巧巧切几块。从套了塑料袋、摞了一摞的碗中,取一只,将业已切好的酿皮,几个手指随意抖抖,各样抓些,放在碗中,看起来碗鼓累似是的,就要冒尖了似的,让食客看着很实惠,吃起来才过瘾。最后,调了芥末油、醋卤子、油泼辣子,端在食客面前。看着透亮、滑溜、绵软、爽口的酿皮,莫不从内心升腾起大快朵颐的意味——赶紧用筷子挑挑,将调料拌匀,挑几根入口,酸香辣息,扑鼻而来,令人胃口大开。筷头一动,油亮滑酥的酿皮已钻入口中。仿佛,口中似乎有一只活泼的小鱼儿在跳动,满口丰润腴美。而味蕾也将这独特滋味深深地印入脑中,不可抹去。此时一股滑滑的、凉凉的、辣辣的感觉,从嘴中慢慢“走进”肠胃。再挑几块酥酥软软的面筋、黄黑方块酿皮咽入嘴中,细嚼慢咽,品味出不同凡响的滋味。就像咀嚼并品尝生活的不同滋味。人活着,啥都要经受一番,啥滋味都领略了,方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的肠胃具有适应性。一种食物一旦被味蕾所接受,被肠胃所喜爱,便在身体里扎下根来,成为人津津乐道,乐此不彼的东西,且再也无法割舍。谈到故乡,眼帘里便浮现出炊烟缭绕、庄稼蓬勃的图景,肠胃里便翻腾出独特有趣的美味小吃;想起母亲,便记起往日里养育自己的一幕幕画面,嘴巴便不知不觉咀嚼起那些好吃而难忘的各色吃食——而酿皮,西北人平淡生活里的一种风味小吃,带给人的除了肠胃的悠长记忆,更多的是对家乡故土的深切怀恋,对庄稼、植物及生命的感恩之情!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2-5-3 15:56 编辑 ] 风味小吃, 妇女生活, 酿皮, 散文
酿皮1.jpg (188.43 KB, 下载次数: 135)
2012-4-10 17:21 上传
酿皮2.jpg (64.42 KB, 下载次数: 239)
2012-4-10 17:21 上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