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南太行乡村哲学之一: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

2022-01-09叙事散文杨献平

南太行乡村哲学之一: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
???最先对我说这句话的人是我的母亲——我向她说了一个人对我的好,母亲当即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隐隐觉得,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受人滴水之恩,当一涌泉相报”的传统思想,还有朴素的交际原则……
南太行乡村哲学之一:人敬我一尺,我让人一丈 ???最先对我说这句话的人是我的母亲——我向她说了一个人对我的好,母亲当即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隐隐觉得,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受人滴水之恩,当一涌泉相报”的传统思想,还有朴素的交际原则。在南太行乡村,母亲也是这一信条的恪守者,很多次,我见她拿了一毛钱或者一块钱还给另外一个人,其他人说不要了,但母亲坚持要给,直到对方接住为止。 ???但很多事情是不牢固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变数——最凶猛的敌人大致就是利益冲突了,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力量的撮合。两个两村的闺女,关系好到了亲姐妹的程度,同嫁到一个村子后,关系一如既往——多年之后,却因为不到一尺的房基地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
??
???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很多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可靠的,还有那些流传的人生信条——让人懂得了一种品质,却又在现实加以破坏和毁灭。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子孙,好像也不觉得羞耻,对人说起来,还怒目金刚,振振有词,我觉得不可思议。南太行的一座村庄中有一对亲姐妹——相比邻里,再没有什么比这种血缘更亲近的了,但没有料到的是:他们也反目的,因为一笔钱,一个人还了,一个说没有还,谁也不肯让步——想起这件事,我就会记起“人真正爱的是他们自己”这句私人主义特别严重,令人沮丧的话。 ???在南太行村庄,以上的事情可以列举很多,而且有名有姓,有地点还有时间,但似乎没有必要,一个人在那里出生,长大十多岁,即使他走得再远,那种根性的东西总是如影随形——在异乡的最初,我是怀有戒心的,对任何人都是,但也有毫不设防的。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可以让另外一些毫无顾忌地信任于他? ???事实上没有——在南太行村庄,人们普遍认为最可靠的人还是自己的生身父母,父母们也这样认为——有一个妻子,丈夫做生意不慎赔钱,怕人追着要账,妻子提出将存款转移到自己名下,丈夫同意……转帐后的第三天早上,丈夫一觉醒来,妻儿已然无影无踪,等了找了好久,几年过去了,一点音信都没有。 ???这件事情让我震惊——母亲总让我在外面与人接触多长个心眼——我不习惯这样,我相信人都是善的,不像母亲像姐妹,不是兄弟如兄弟。我觉得,母亲最初关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教诲是伟大圣明的。在与很多朋友的交往中,我不藏私,即使有非分之想,也说出来,征求意见——但很多时候是令人沮丧的,误解是必然的,到现在,我才猛然醒悟:一个人和一个人是截然不同不可混淆的,任何人都取代不了具体的“这一个人”。 ???曾经多次回到南太行的村庄,有人见到了,给我一杯水喝,我很感激,想到什么时候也给他一杯水喝;有人叫吃饭,也想请他们吃饭,有人给我一支香烟,抽完后,我会给他们一支——母亲看到了,说我做的好,我没有笑,而是觉得人应当这样的——我喜欢大智若愚的人,甚至有点笨的人,因此笨,他们专一,也因为笨,他们会一条路走到黑。 ???最近几年,听到南太行的两件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光棍,生前打工挣的钱大都给了嫂子,下煤矿被炸死后,赔偿了20万元,但一分也没落在他的生身母亲手里,据说,他母亲几次哭着去了嫂子家,都被骂出来了。一个有点傻的侄女儿要出嫁了,收了一些财礼钱,姑妈哄着说替她保管——婚后第二年,丈夫生病了,侄女儿去找姑妈要,姑妈脸红脖子粗、跳起来说:你啥时候给俺钱保管了?侄女儿无奈,盯着姑妈的脸看了一会儿,扭头走了出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