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父亲*回家

2022-01-09叙事散文躲在路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8 编辑

  看了《那山那人那狗》,不能不承认,湘西的风景美极了,湘西的水清澈,湘西的绿意盎然,湘西的民俗纯朴,湘西的山岭纵横捭阖……一条土黄色的路,横亘于绵绵不……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8 编辑 <br /><br />  看了《那山那人那狗》,不能不承认,湘西的风景美极了,湘西的水清澈,湘西的绿意盎然,湘西的民俗纯朴,湘西的山岭纵横捭阖……一条土黄色的路,横亘于绵绵不绝的稻田之中,一条青色石板路,游戈在山岭坡腰之上;一条藏青色的土路,逶迤在小溪河畔……对于我,与其说是美景无限,莫若是故地重游。我的家乡,没有那么标志的小桥流水,却仍有健康翠绿夺人眼的嫩绿;那些稻田,那些走廊,那些河边的青苔,那些贫瘠小屋里的针线,那些厚重的镶布被褥,那些洗濯在阳光下的院落。无一不是我回忆里鲜明的佐证。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至于摄影技巧,人物扮演,剧本编撰,音乐切合,我都不懂。在电影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但导演霍建起通过专业手法带给我们的质朴,却穿过高贵的艺术殿堂,走向每个游子,内心最柔弱的地方。
  电影中,那张父亲的脸,与我的父亲相似。特别是那张笑,没有声音,有时觉得腼腆而难为情,却与父亲完全相似。
一:
  刚到浙江的晚上,父亲欣喜若狂,激动得像个小孩子,忙左忙右,呵护责骂。父亲换下那身肮脏的工作服,面貌果然焕然一新,但是,他眼皮下的苍老,仍然无法掩饰。
  后与父亲来到他的住处。是一个鞋厂老板在屋后辟出的两样粗糙小木屋。开门进去,一股腐臭的味道席卷而来。枯灯昏黄,屋内有一张床,一块木板,一个煤气灶。房屋整体是潮湿的,给人一种诉不尽的昏黄。
  疲惫至极,父亲谈意却酣。两天两夜的咣当声在耳边萦绕,坐在床上,仿佛还在摇摆。父亲说了许多话。我模糊中的应答着,疲惫至极。父亲说为了等我过去,失眠已经好几日,上前日我一上火车,他就睡不着,在床上眯一会儿就起来看时间,才过一小时,又如此反复的熬过黑夜。父亲说明早六点就要起床工作,说早点睡。但刚要睡,他又想起什么事问我,我再回答。
  房间里一小股厕所的臭味。这是父亲“工作服”上残留的味道。不妨告诉诸位。我的父亲,是一个掏粪工人。
二.
  我是一个躁动不安的青年,一到浙江,我就打算要四处逛逛。
  慈溪地处杭州湾,正在建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对于年少的我,不得不算是巨大的诱惑。
  大年初一,我选择去上海。这儿离上海亦有好几百里路。父母当然不允。但年青的我哪里来得及顾受父母的感受呢。我坚持要出发。母亲慷慨的递给我一百元钱,父亲又递了五十块钱。他们觉得我这必然能过很好的游历生活了。恰一位病人的家属带我们去的余姚火车站,顺路把父母一块儿接去了。父母在车上叮咛,那位司机不屑一顾。后来父母听了司机对上海的介绍,说,儿子你一定要去“东风明珠”看,到“动物园”去看。迟疑半会儿,母亲问司机,那要门票的吧?司机更是鄙视有加,说当然要。母亲从荷包里再拿出四十块钱,说,儿子,你要去看看。
  来到上海天已经黑了,本来打算在火车站等到天明,但实在太乏,就住了二十块钱的旅馆。第二天,徒步走了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没有多花一分钱,我步行中火车站走到外滩,走到南京路,走到豫园,走了无数个景点,看了成千上百的风景,和这些高傲而富贵的人们。而我的父母怎么知道,光区区一个观光隧道就是好几十块钱呢?第二日晚,坐火车回来。一路上我只吃了两个苹果而已。在火车上晃荡了六七个小时,零晨三点到达余姚。思乡心切。我独自走在余姚的大街上。我要从火车站走到汽车北站,然而没有地图,我一路的走啊走。天下着雨,路上安静平和,有时却恐怖。我就那样来回碰壁了四个小时,七点半,走到了余姚的北站。然后坐车回去。我的父母,当然,已经激动得流下泪来。
  接着,我又独自去了西三码头。离那儿的家有二十多里路,步行走去的。那天风和日丽,母亲照顾的另一个病人终于回了一趟家。母亲第一次得到休息,我们一家人出去散步。走了两个小时,母亲要回去给病人煮饭了,我却要坚持走。父母依然恋恋不舍,他们怕这么大的平原,儿子迷路了,或者遇到坏人。然后,在我的倔强下,他们终还是回去了。我独自又走了十里路,来到西三码头,看到了大海,在海塘边在声疾呼,大声呐喊。在风中奔跑,在路边睡觉。和当地一位孤苦老人攀谈他捡到的死海鸭。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贪恋到回家的时候,已经日落西山。二三十里的路,而且没有章法的错综交错。我感到害怕,我看到那些狗们不怀好意的盯着我的来路。他们不声不吭,却贪婪而执拗。我捡起两块大石头,一路飞奔。但是不管怎么飞奔,我还是感到自己的渺小。我感到红红的太阳仍在我前方,而汽车们一溜烟,便消失在地平线。那次,我第一次感到陌生的可怕,我迷路了,我不断的走,脚磨起了泡。这时手机响起,是父亲,我接起电话。父亲在电话里,竟然泪流满面。他说儿子你到底在哪里啊……
三.。
  儿子潇洒万千,父母猪狗不如。这里,我情不自禁的自我检讨一番。
  我的父亲,是一个清洁工人,主要负责打扫厕所。他住的地方月租五十块钱,没有厕所,没有浴室,只有一张床,一块木板。我的母亲,是一个旧疾在身,刚做过手术的人,她随不同的病人住在不同的病房里,感染着病人的病菌,忍受着病人的责难。后来为了辅导医生的儿子,我有幸单独住在一间病房里。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父亲也暂时搬出漏风的小屋,与我住在母亲与病人的对面。
  我所能够见识到的生活是,早上六点父亲起床,穿了脏衣服去上班。别人上班都穿得光鲜锃亮,唯有父亲,披一件米黄色的呢绒外衣,松紧带的窄裤子,上班。打扫一切肮脏,最主要的是,冲厕所。我始终没有勇气到父亲的厂里区去,年少的我承受不起自己鲜亮服饰的旁观下,我那衣衫褴褛的父亲,俯下他低卑的头,一坑又一坑的冲掉屎尿口痰与呕吐物。当每天下班,我都能够从那套换下来的工作服上,闻到一股浸泡满耻辱的味道。母亲的工作,我却时刻见证,有时可以帮他烧一两锅小菜。相对而言,母亲的工作比较轻松,但这轻松后面没有半点自由,没有半分自尊。我的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她每天夜里被病人呵斥起来三四次,五六次,七八次,九十次不等。她的病人也许有男的老大爷,也许老大爷腿脚不好,她,一位德高望重的母亲,一位虚胖的母亲,扶着一个男子,上厕所……我的母亲,把手携马桶递给失掉双腿的阿姨,然后不能捂着鼻子,端着稀黄的大便或者尿液,走向厕所。也或许,这个时候,她的饭碗里正盛着热气腾腾的米饭。
  病人常换常新,母亲慈详而隐忍,令所有病人啧啧称叹,加上父亲每天下班后的幽默表演,常能病人心情舒畅,身体健愈加快。但也有刁蛮的者对母亲提出呵斥,比如过大年的时候,来了一位富有的老婆婆,儿孙满堂,整天大车小车的礼物运来。她要求母亲时刻都在她身旁,煮饭不能超过半小时,上厕所不能超过五分钟。那时母亲见儿心切,总有许多话要给儿说,刚凑空出来几分钟,那位老太婆就已经呵怒开来。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我和父亲准备好饭菜,母亲偷偷过来吃了一会儿,讲了一会儿话,那边老婆婆就已经鬼哭狼嚎般的呼唤起来。收拾碗筷的时候,母亲两眼红红,委屈的喃喃自语:“大年初一的都被人骂,我从来没被人骂过……”当时,我多么想跑过去揍那位贵妇人一顿啊!一个病人,当着儿子的面,如此不堪入耳的责骂母亲,这是多么巨大的耻辱?
四.。
  大年三十,母亲照顾病人,我和父亲到小姨家过年。小姨这些年漂泊在外,已然饱经风霜,烈性十足。我那位姨爷曾经是位不务正业的地痞,斗欧过无数的混混,似也横刀立马过,碾转反侧到了那个地方。席间酒意正酣,姨爷饭后有事外出,父亲,小舅,舅姨与小姨围在一起闲嗑。我那淘气的流氓表弟,燃了一串鞭炮在路人旁边,即闪着跑回小屋。那人是个壮汉,撞开门拉着表弟就是一顿急殴。小姨这些年与姨丈历经沧桑,爱子心切,立马与人理论,进而发展成撕打。小姨不是盏省油的灯,从门边捡起一根铁棒就抡下去。那人却力大无穷,狠狠的一掴,把小姨打翻在地。小姨一跃而起,那人又是重拳。一旁劝解的父亲马上席卷进去。一时间,四处有人聒噪,那些本地人大声疾呼,说打工崽打本地人啦,打工崽打本地人……父亲的脸上很快被对方击中一拳,双方扭结在一起。我吓得不知所措,我没敢迎上去斗殴,我往印象中姨爷可能的地方跑去。我知道一旦这位姨爷出现,局势马上就能扭转。我这位不要命的姨爷,或许能够把那人的脚打折,把脑袋打偏。我在陌生的马路上奔跑,我怕极了,但我没有找到姨爷,忙往回赶,我攥起拳头,准备回去加入斗殴……我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想打一个人,打一个流氓,打一个巨人。我身体瘦弱,拳头柔软,我从没想过它能够承担起一场战争。我想,那种怒气,大约缘于奔跑之前,看到父亲被那人用拳有力的一击。我心目中的威严与力量的象征,被拳击得粉碎。
  等我风风火火的赶回来,双方已经被劝开。那个壮汉被站在远处打手机,小姨也在打,双方都在打110。我再看我的父亲,他穿着引以自豪的军装,半蹲在那里,吸着烟,神情里写满一种疲塌的懊恼。他的嘴角流了一点血,右边的脸微微有些肿了。
  父亲参过军,在他年轻的岁月里,曾经赤手打赢过三个小偷。从小到大,我是在父亲英勇的故事中长大的。从小父亲在我心中一睹神,当我感到害怕的时候,我总想到父亲坚实的脊背,父亲背着生病的我,走过乱坟岗,脚步夯实,没有一点紊乱。但,今天,父亲明显败了,他英明的格斗神话也消失贻尽。父亲今年五十岁,被一个三十岁的高大青年打伤。他的脸回家后肿得很高,右边是左边的两倍大。他的嘴角被划破了,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疤。饶是如此,父亲一路上,总是很乐观的告诉我,他一拳把对方打怕了。晚上,甚至好几晚上,一提到小姨他们,他都向我吹嘘,那个人是如何被人打怕的。实际上,远非如此,此刻的我已经懂得,父亲的欺骗不是虚荣与狡诈,那是做为一个苍老的父亲,那种希望自己在儿子心中永远像一堵神般屹立……
五.。
  五十岁的父亲,变得比母亲还罗嗦。
  此次浙江行,母亲被病人支使得团团转,难得有一次机会和母亲好好说话。而和父亲却刚好相反。父亲不用工作那几天,包办了所有的琐碎活路。他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朋友打牌,他用抹布一间间的帮医生擦拭病房,卧室,厨房以及厕所,他帮主人挖阳沟。只为母亲在这儿工作相处得更加融洽。除此之外,父亲和我聊天。一有闲空他就来到我旁边,语重心长的重复一些话。有的话,据我统计,重复了上百遍。不知是他健忘,还是真想把那些话烙进我的心里,他反复的说。我一旦点头,他就面露喜色,得意洋洋。此外,是晚上。每个晚上,父亲都要和我说许多话,一般关灯后要说两三个小时才能入睡。
六.。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那个缠人的病号终于康复,姐姐却仍没有到来。夜晚,母亲蹑手蹑脚的关了房门的灯,坐在我和父亲闲侃的床上,一家三口,说话。这是第一次,我们三个人,这样的时候,围在一张床上,聊天。我借助父母的回忆,为他们编撰了生活大事记。从一九八一年姐姐出世,到二零零三年我高考之前。十八岁之前的我,对事物了结不够深刻。那时我心高气傲,从来没有为这个家的前途做任何打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夜晚,母亲也把脚放进了背窝,我按照时间顺序,不断向父母发出提问。真难相信,历经二十多年,母亲的记忆仍然那么清晰。父亲说一九八一年,他去过县城内外的四五家公地打小工。母亲悠然说道,是六家。一九八五年,计划生育洪潮中坚韧不拨生育我,是父母最幸福的时刻。在这一件事情上,母亲的记忆特别明了,父亲也能把家中的琐碎如数家珍,他们淡淡的笑道他们的计谋,甜甜的说生我可的确不容易。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一年,父亲持外,母亲持内。一九九一年以后,我大概有些记忆,父母准确无误的丰满了我幼稚的记忆。一年一把刻刀,在父亲身上留下痕迹,难以想象,在童年的无忧无虑下面,父亲是怎样为这家庭的操劳。
  回忆是甘甜的美酒。特别是父母对儿子诉说久远的往事。我像一个卓尔不群的记者,把父母经历中任何琐碎的回忆都探索出来。然后,母亲说,你名字五行缺木,要改。于是我捡起那孩子的一本新华字典,翻阅开来。说出不同的名字,给他们听。他们听后像是等待挖掘一个字词的意义,问:“是什么意思?”我朗朗的照着上面念。父亲点点头,母亲皱皱头;母亲点点头,父亲摇摇头。看着他们煞有介事的样子,我的心中荡起一轮幸福的月亮。后来,我说罢了,罢了,还是叫殷森吧。或者叫殷森森也行。父亲听了,竟笑得失了形态,笑出了声音,而母亲做出要拍打我的样子,也是满脸责怪中的笑意。倘若你们看了,这笑固然不美,但在儿子心目中,那是多么珍贵的笑容啊。从那笑里面,我看到父亲年轻时的爽朗,母亲年轻时的娇羞。而这些本该属于他们奢华的青春,却一五一十的烙进了抚养我和姐姐读书的重任之中。那是我能见到了,父母最开怀的笑,最忍俊不禁的笑。
  初七姐姐方来到,父亲却已开始了工作。一家四口终于团圆一堂,但过了三日,我却准备回家。
  在父亲最近记忆中,最柔美的事情,莫过于他下班走出厂区大门,看到英俊儿子漂亮女儿潇洒飒爽的站在他的面前。那时那些其它的工人们鱼贯而出,他们虽然年轻人,脸上却多少有点木讷风霜,他们发型零乱,满面尘灰,看到我和姐姐金童玉女般居高临下的等待在他们厂门口,最被人瞧不起的掏粪工人,他们是多么惊奇?父亲从来没有那样大笑过。父亲的笑一点也不美,像电影里的那个父亲,他的笑里有一份为人父的拘禁,他的笑不能太过放肆,太过年青。但是那种甜甜的笑,那种没有声音的笑意,像阳光一般,深深的扑打在父亲的脸上,金光闪闪。他向无数多个老乡介绍,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女儿。这是儿子,这是我女儿。
  我和姐姐衣着鲜艳的走进工厂的宿舍区,随父亲安置好清扫用具,出来。途中,遇到父亲千吹百吹的保卫科科长。父亲曾说这些科长是如何看重他,如何照顾他,如何如何。但我们看到的这位科长,只是淡淡的一笑,便扬长而去,冷漠得令我们的笑容都像咽掉一只苍蝇。过后,父亲却这样解释说:“看到没有,科长看到你们多高兴啊!”父亲每向一个老乡介绍起我们,就昂头挺胸,满脸神气,我们知道,这是他忍辱负重里,扬眉吐气的最佳日子。
  在赴渝的前一晚上,我要求了全家人出去走走。晚风猛烈,四野安静。我们顺着平滑的高速路走了两三里,来到周邵村公园。这公园是医生的儿子带我来过的,那天阳光明媚,我推荡秋千,把两个孩子乐得痛子疼。父亲一路保持着父亲应有尊严,到了公园,我和姐姐拉上母亲去坐秋千,父亲却蹲着抽烟,叫我们小心一些。母亲虚胖的身体在风中飘荡,快乐而又年轻。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远处的路灯照来一缕光亮,母亲在风中,像一个快乐的天使。
  回来的路上,母亲在前,父亲在后。我和姐姐使了个脸色,将他们的手牵在一起。我和姐姐打趣的做了示范,父亲却扭扭捏捏,母亲似也羞红了脸。最终在我和姐姐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机械的挽起了母亲的手,母亲满脸是笑,父亲亦然。不久他们的手就松开了,我和姐姐却强烈的要求再牵上。如此坚持走了两里路,对面来了两个打工者,看到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中年男女,牵着手走得扭扭捏捏,大惊失色,低吟浅笑开去。我和姐姐此时却找不到半点失辱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叹道,这么多年,父母第一次,像恋人一样,浪漫的牵起手。他们步调和谐而缓慢,我和姐姐在背后,不禁感慨万千。
  以此零乱的片段,做为回忆的见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