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童年喜剧
2022-01-09叙事散文文竹
想起童年的趣事来,也够装一箩筐的了。想起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一)掏鸟现在,你看我多么文静、多么沉稳。可你知道吗?我小时也像个假小子,还曾掏过鸟窝呢!那时大约是没上学的时候吧,我见邻居家孩子从屋檐下掏鸟拿在手里向我们炫耀,那神情甭提有多神气……
想起童年的趣事来,也够装一箩筐的了。想起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一)掏鸟
现在,你看我多么文静、多么沉稳。可你知道吗?我小时也像个假小子,还曾掏过鸟窝呢! 那时大约是没上学的时候吧,我见邻居家孩子从屋檐下掏鸟拿在手里向我们炫耀,那神情甭提有多神气了! 那小小的麻雀在他手里是那么温顺、可爱:褐色带纹的羽毛,黑亮的小眼睛,细细的小腿……真好看!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去摸摸它那可爱的小肉身,那鸟却显出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了,但心里边开始打起了我家房檐下那只鸟窝的主意了。 好几天,我和两个小弟都一直观察着房檐下的那只鸟窝。 只见有大麻雀进进出出,还看见大麻雀叼着小虫子飞进了那只窝。于是,我判定那里面一定有麻雀! 我们为这一伟大发现而欢欣鼓舞!下一步,我们就要开始行动了! 我和两小弟商议:我去掏鸟,由我大弟弟在下边保护我,抱住我的腿。老弟手里拿好线准备给小鸟绑腿并负责放风,警惕不让外人发现我们的秘密行动。各负其责,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我登在窗台上,踮起脚,就准备把手伸进窝了。只见有几只大麻雀远远地看着我,拼命地叫着。我边掏边在心里安慰着它们:“你们先别急,我们看看你们的孩子就给你们送回去,替你们给它喂点吃的就送回去。” 我这样边安慰着自己边把手勇敢地伸向了鸟窝。 先是摸出了一个热乎乎的东西,小麻雀眼睛也没大睁开,我爱怜地用掌心拖着,告诉大弟:小心,接过去。显然,他也兴奋万分。也一样爱怜地接过去,又同样嘱咐着老弟,传递到他手里。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又摸到了一个。大弟把小鸟传给了老弟。在大弟的保护下,我下来了。小鸟重又回到了我的手上,我用双手拖着。我们三个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欣赏着这两只小鸟:身上还没长羽毛,站都站不住,看来我们担心它跑想用线绑它的腿是多余的了。我把它们放在垫子上面的纸上。我们准备好的小虫子送到她嘴边也不吃。我们有一点愁闷,但还是爱怜地看着它,完全沉浸在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大麻雀在外面焦急的嘶哑的叫声我们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当然由于这次掏鸟的伟大行动,我两个小弟对我更敬重了。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从地里干活回来了。我们兴奋地向她汇报:“妈妈,我从在家房檐下掏出了两只鸟,还没长羽毛呢,你看多可爱!” 本以为妈妈能表扬我一通我的勇敢,可妈妈却急着提醒我们:“别用手摆弄它,在外边时间长它不适应,会死的!”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们可害怕了,但我们又舍不得,就对妈妈说:“那我放回去,等我明天再把它掏出来。我们一天看它一次,看它每天有什么变化?” “恩,就这么办!” 两个小弟也随声附和着,他们和我一样的心情,心疼鸟又喜欢鸟又爱不释手。 妈妈先让我们把鸟放回去,我们也不敢让它停留时间太长。这时我们才仿佛想起外边叫着的鸟,也许它们正急等着给它们的孩子喂奶呢吧。 过了一会儿功夫,爸爸也从地里回来了。妈妈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了上来。我们狼吞虎咽起来,人多吃饭就是香! 吃完晚饭,妈吗说要给我们讲故事。有故事听?太好了!这时我们表现极为顺从,坐在炕上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妈妈讲故事。
妈妈说:“从前有一个人,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鸟,也到房檐下去掏鸟窝。你们猜,怎么了?” “怎么了?” 我们都睁大了眼睛,感到更好奇了。 “正当那个人伸手去掏鸟时,你们猜他摸到了什么?” “什么?”我们急于得到答案,“妈妈,快告诉我们!” “他摸到了感觉长长的、蠕动的东西。他确认那不是鸟,是蛇。” 讲到这儿,妈妈说有事出去了。 我们还惊悸在妈妈讲的故事情节中呢。我们几个目光相对,意思都问:那我们还掏鸟窝吗?当然我个子最高,希望只寄托于我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还在想:明天还掏不掏鸟呢?想想那没有羽毛的小麻雀,如同裸体的小婴儿。它可真可爱,我们多想见它啊!可万一手一伸,没准碰到蛇呢?有的人被蛇咬就没命了啊!一想到蛇,我就不敢往下想了,就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 第二天,我没去掏那个鸟窝。 从此以后,妈妈那个故事一直让我刻骨铭心,我也再没敢去掏过鸟窝。 (二)捅马蜂窝 提起来,笑死人。我小儿时居然与蚂蜂“战”过一回。 好象从中学起,我开始有意地观察和研究一些东西了。 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杨朔的散文《荔枝蜜》,说一只蜜蜂每年能割十多斤蜜,我就观察蜜蜂身上哪有装蜜的地方。 我还听说蜂房也就是蜂巢可入药。有一天,我去完室外的茅房就习惯地来到了后面的园子,就听见了嗡嗡声,循声望去,房檐下一堆蚂蜂聚集在房檐下的蜂巢那。不知做着什么,也许在酿蜜?那我正好看看它们把蜜放到哪了。得让它们滕地方。 于是,我在爸爸堆的木棒里抽出了一根长两米多的细长棍,就对着那个蚂蜂窝捅去,结果没等棍子捅上,一群蚂蜂子直奔我而来,我可怕被叮个满头包,赶忙把长棍丢下,抱着头穿过后院的小窄门又跨过一个小矮墙赶紧向屋中逃去,一路,蚂蜂死死叮住我不放,我快速跑回屋里,把门插上。进屋,一看,不好!窗户没关,奶奶也正在屋,跟受牵连怎么办? 我进屋,还好。蚂蜂不会走捷径,没从窗口飞进来,跟飞到门外被门隔在外面了,但好险啊!好半天,我在屋里紧张得要命,不敢出来。 幸好,那蚂蜂窝距离厕所还有段儿距离,但每次去,我都战战兢兢,很怕蚂蜂子认出我来。到后院,我躲蚂蜂远远的,很怕它们来报复我,再也没勇气研究蜜源,更没勇气捣毁它们老巢了。 直到到了冬天,我才看到没了蚂蜂子的巢,把它捅了下来,拿在手里一看,蜂巢一孔孔紧挨着,非常规则地排列着,那么均匀,那么对称,真佩服蚂蜂子的鬼斧神工,堪称一流。只是那巢已干瘪得不成样子了,蜂巢用来做药但不知却怎样入药,于是随手就把它给扔掉了。
2005、9、23上午8:14完稿于办公室
(一)掏鸟
现在,你看我多么文静、多么沉稳。可你知道吗?我小时也像个假小子,还曾掏过鸟窝呢! 那时大约是没上学的时候吧,我见邻居家孩子从屋檐下掏鸟拿在手里向我们炫耀,那神情甭提有多神气了! 那小小的麻雀在他手里是那么温顺、可爱:褐色带纹的羽毛,黑亮的小眼睛,细细的小腿……真好看!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去摸摸它那可爱的小肉身,那鸟却显出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了,但心里边开始打起了我家房檐下那只鸟窝的主意了。 好几天,我和两个小弟都一直观察着房檐下的那只鸟窝。 只见有大麻雀进进出出,还看见大麻雀叼着小虫子飞进了那只窝。于是,我判定那里面一定有麻雀! 我们为这一伟大发现而欢欣鼓舞!下一步,我们就要开始行动了! 我和两小弟商议:我去掏鸟,由我大弟弟在下边保护我,抱住我的腿。老弟手里拿好线准备给小鸟绑腿并负责放风,警惕不让外人发现我们的秘密行动。各负其责,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我登在窗台上,踮起脚,就准备把手伸进窝了。只见有几只大麻雀远远地看着我,拼命地叫着。我边掏边在心里安慰着它们:“你们先别急,我们看看你们的孩子就给你们送回去,替你们给它喂点吃的就送回去。” 我这样边安慰着自己边把手勇敢地伸向了鸟窝。 先是摸出了一个热乎乎的东西,小麻雀眼睛也没大睁开,我爱怜地用掌心拖着,告诉大弟:小心,接过去。显然,他也兴奋万分。也一样爱怜地接过去,又同样嘱咐着老弟,传递到他手里。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又摸到了一个。大弟把小鸟传给了老弟。在大弟的保护下,我下来了。小鸟重又回到了我的手上,我用双手拖着。我们三个以无比兴奋的心情欣赏着这两只小鸟:身上还没长羽毛,站都站不住,看来我们担心它跑想用线绑它的腿是多余的了。我把它们放在垫子上面的纸上。我们准备好的小虫子送到她嘴边也不吃。我们有一点愁闷,但还是爱怜地看着它,完全沉浸在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大麻雀在外面焦急的嘶哑的叫声我们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当然由于这次掏鸟的伟大行动,我两个小弟对我更敬重了。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从地里干活回来了。我们兴奋地向她汇报:“妈妈,我从在家房檐下掏出了两只鸟,还没长羽毛呢,你看多可爱!” 本以为妈妈能表扬我一通我的勇敢,可妈妈却急着提醒我们:“别用手摆弄它,在外边时间长它不适应,会死的!”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们可害怕了,但我们又舍不得,就对妈妈说:“那我放回去,等我明天再把它掏出来。我们一天看它一次,看它每天有什么变化?” “恩,就这么办!” 两个小弟也随声附和着,他们和我一样的心情,心疼鸟又喜欢鸟又爱不释手。 妈妈先让我们把鸟放回去,我们也不敢让它停留时间太长。这时我们才仿佛想起外边叫着的鸟,也许它们正急等着给它们的孩子喂奶呢吧。 过了一会儿功夫,爸爸也从地里回来了。妈妈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了上来。我们狼吞虎咽起来,人多吃饭就是香! 吃完晚饭,妈吗说要给我们讲故事。有故事听?太好了!这时我们表现极为顺从,坐在炕上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妈妈讲故事。
妈妈说:“从前有一个人,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鸟,也到房檐下去掏鸟窝。你们猜,怎么了?” “怎么了?” 我们都睁大了眼睛,感到更好奇了。 “正当那个人伸手去掏鸟时,你们猜他摸到了什么?” “什么?”我们急于得到答案,“妈妈,快告诉我们!” “他摸到了感觉长长的、蠕动的东西。他确认那不是鸟,是蛇。” 讲到这儿,妈妈说有事出去了。 我们还惊悸在妈妈讲的故事情节中呢。我们几个目光相对,意思都问:那我们还掏鸟窝吗?当然我个子最高,希望只寄托于我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还在想:明天还掏不掏鸟呢?想想那没有羽毛的小麻雀,如同裸体的小婴儿。它可真可爱,我们多想见它啊!可万一手一伸,没准碰到蛇呢?有的人被蛇咬就没命了啊!一想到蛇,我就不敢往下想了,就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 第二天,我没去掏那个鸟窝。 从此以后,妈妈那个故事一直让我刻骨铭心,我也再没敢去掏过鸟窝。 (二)捅马蜂窝 提起来,笑死人。我小儿时居然与蚂蜂“战”过一回。 好象从中学起,我开始有意地观察和研究一些东西了。 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杨朔的散文《荔枝蜜》,说一只蜜蜂每年能割十多斤蜜,我就观察蜜蜂身上哪有装蜜的地方。 我还听说蜂房也就是蜂巢可入药。有一天,我去完室外的茅房就习惯地来到了后面的园子,就听见了嗡嗡声,循声望去,房檐下一堆蚂蜂聚集在房檐下的蜂巢那。不知做着什么,也许在酿蜜?那我正好看看它们把蜜放到哪了。得让它们滕地方。 于是,我在爸爸堆的木棒里抽出了一根长两米多的细长棍,就对着那个蚂蜂窝捅去,结果没等棍子捅上,一群蚂蜂子直奔我而来,我可怕被叮个满头包,赶忙把长棍丢下,抱着头穿过后院的小窄门又跨过一个小矮墙赶紧向屋中逃去,一路,蚂蜂死死叮住我不放,我快速跑回屋里,把门插上。进屋,一看,不好!窗户没关,奶奶也正在屋,跟受牵连怎么办? 我进屋,还好。蚂蜂不会走捷径,没从窗口飞进来,跟飞到门外被门隔在外面了,但好险啊!好半天,我在屋里紧张得要命,不敢出来。 幸好,那蚂蜂窝距离厕所还有段儿距离,但每次去,我都战战兢兢,很怕蚂蜂子认出我来。到后院,我躲蚂蜂远远的,很怕它们来报复我,再也没勇气研究蜜源,更没勇气捣毁它们老巢了。 直到到了冬天,我才看到没了蚂蜂子的巢,把它捅了下来,拿在手里一看,蜂巢一孔孔紧挨着,非常规则地排列着,那么均匀,那么对称,真佩服蚂蜂子的鬼斧神工,堪称一流。只是那巢已干瘪得不成样子了,蜂巢用来做药但不知却怎样入药,于是随手就把它给扔掉了。
2005、9、23上午8:14完稿于办公室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