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一镰阳光

2020-09-24叙事散文烟雨飘过
周末回家,适逢麦收,哥嫂家中空无一人。农家一向不锁大门,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站了半天,百无聊赖,突然想去瞧瞧自己的老屋,便走出院门。我已经两年没回老屋看看了,其实老屋离哥嫂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缘于父母早在十年前已作古,老屋是一座空房子。之所以记
  周末回家,适逢麦收,哥嫂家中空无一人。农家一向不锁大门,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站了半天,百无聊赖,突然想去瞧瞧自己的老屋,便走出院门。
  我已经两年没回老屋看看了,其实老屋离哥嫂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缘于父母早在十年前已作古,老屋是一座空房子。之所以记挂着它,除了我在这里还能想起父母来,更重要的是,这是父母遗留给我的,唯一能说明我还属于这个村里人的证据。
  院子已经没有围墙,地面杂草丛生,一片萧条。倒是院子里的那棵曾经在我童年时期给了我无数欢乐和期盼的枣树,越发长得喜人。两扇屋门紧扣,才轻轻推开,屋里已见灰尘扬起,拥挤着在一道道阳光里飞舞。那些光柱,从房顶塌陷的窟窿里钻进来,把本来就狭小的屋子分割得七零八落。屋子里空空如也,东西早就让哥哥搬走,卖的卖,烧的烧,如今想来,我倒有些后悔了,没留一样做念想。
  在屋里站了半天,只是发呆,心中似有一块东西堵住,想想还不如去地里找哥嫂,帮他们收收麦子,好歹也尽尽兄弟之谊。走出屋门,转过身关屋门时,不经意间,我竟然发现,似乎一把镰刀挂在屋角上,对,是一把镰刀,恰有一道阳光把那把镰刀裹挟住,镰刀的把发出灰暗的光,默默地在屋角里,不知被废弃了多久。
  我惊喜,飞奔进屋,取下镰刀,弯弯的刀头像是一弯新月,只是斑斑锈痕,没有了往日锃亮的光彩,这是父亲割麦惯用的。站在屋内的阳光里,我举着镰刀,似乎一下子回到父亲的麦田。
  阳光下,麦子低垂着头,一如待嫁新娘,静静地等待揭起盖头的霎那。静穆的黄金海洋中,父亲虔诚地、不可抗拒地弯下黝黑发亮的脊梁,脸朝黄土,背负青天,以顶礼膜拜的姿式,在太阳与大地之间,演绎一曲壮烈的歌。他右手镰刀一挥,一片麦子就开始倒,但一根儿也不会落在地上,父亲的左手轻轻一揽,手里便多了一大把焦黄焦黄的麦秆,父亲站直身子,举起手里的麦子,像是束起一道金黄的日光,父亲眯着眼笑,放下麦子,顺手摘下一穗麦,夹起镰刀,把麦穗放在手掌中搓搓,吹吹,然后一把捂进嘴里,父亲慢慢地嚼啊,嚼啊……如同品味着幸福,灿烂的笑容里,溢出满满的快乐……
  我多么盼望这一瞬间成为永恒,看岁月把一茬茬收起,然后再去养育一茬茬生命。可惜,这幅画只在我的记忆里悬挂了十三个年头,便成追忆——父亲病倒了。
  父亲患了脑血栓,瘫痪在炕上。我不知父亲如何自创康复计划,也不知道父亲如何艰苦锻炼,两年后,父亲虽然右手和右脚不听使唤,但父亲终于站了起来,且扔下了拐杖,从此,通往麦田的路上,便多了一道沟坎儿,那是父亲的右脚留下的。
  此时的麦田,其实并不再属于父亲。哥哥已经成家,我也师范毕业在县城工作,麦田自然是哥哥的,但父亲似乎无法割舍,好像那里是他的家。哥哥对麦田并不像父亲那样上心,只在播种和收获时回家来忙一阵儿,都用机械操作,方便得很。间或也回来一两次浇水施肥,余外便在外打工。麦子虽然不少收,可父亲却常唠叨,哥哥不懂伺候土地,不伺候好,土地怎么会卖力气,给个好收成呢。麦熟时节,父亲去麦田的次数更勤。收麦时,父亲会一瘸一拐地走到麦田,蹲下,抚摸着每棵麦子,如同怜惜他的每个儿女。依稀记得,父亲曾经跪在麦田里,一棵棵拔,可是父亲的脊背不再宽厚,手指也不再有力,父亲喃喃:“怎么这麦子拔不动了?从前的麦子一薅一大把呢……”父亲怕是真糊涂了,此时的麦田已经归个人种植,水肥充足,谁家不会好好伺候呢,麦子又怎么会像他那个时期的长势?父亲的麦田已被收藏,如同他那把弯弯的锃亮的镰刀……
  父亲对麦田的钟爱,似乎到了痴的程度。父亲曾经因为麦田,和大伯吵过。麦田里排列着一座座坟莹,那里住着父亲的老爷爷,我的老爷爷,还有儿子的老爷爷……但因为耕地,父亲把坟头留得很小,大伯便说那是先人咧,怎么会把坟头留那么小,这是大不敬,找父亲理论,父亲说:“坟头大小跟敬不敬先人有什么关系。上坟的日子,我一次也没拉下,烧的纸一样不会少,把先人装在心里边,不比堆个黄土疙瘩强?再说,先人毕竟成了先人,哪有死人和活人争地的?活着的人还要吃饭,没地没收成,吃什么……”
  总算依着父亲的主意,坟头留得极小,伯父不再闹。但父亲每每带我去麦田时,总会指点说这是谁的坟,哪是谁的坟,不能忘了先人呢。又指着一块小小的地,说他以后就在这里永远住,告诉我坟头不可留大了……其实,父亲不说我也会明白,父亲的旁边,那是我将来永远居住的空间,在这块麦田里,我的家人们将最终在这里聚集,然后让后人们记住,然后再遗忘……
  胡同里响起轰轰的车鸣声,我知道是有人把麦子收回家了。现在的麦收,早已不再用人工。麦收季节,大型收割机如约而至,麦田里尽是欢快地机器声,夹杂着人们啧啧的赞叹声。人们只管开着车把装到口袋里的麦子运回家便是。不到一天的时间,麦田便一干二净,哥哥的麦田,正谱写着新的历史……
  屋里的阳光越来越强烈,我突然笑了起来,与其在老屋里空空缅怀,莫如去麦田领略风光。主意拿定,我回到哥哥家,找到一块磨刀石,飞快地磨起来,不一刻,镰刀又锃亮起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弯弯的刀头在阳光下,如同一弯新月,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浓浓的眉宇间蕴藏的希望……
  走在路上,远远便看到那块麦田,那曾经是父亲的麦田,原来很小,现在已经成为哥哥的麦田,麦田变得很大。父亲的坟头就深埋在那片麦海里,父亲再也不用一瘸一拐地在去往麦田的路上用右脚驱沟驱坎儿了,父亲永远地守候在麦田里,一如他的先人们,将来还会有我……
  我已经不想再辨别那麦田究竟是父亲的,还是哥哥的。手中的镰刀,映着闪闪的阳光,像是父亲爽朗的笑。一霎那间,我仿佛觉得自已在阳光里,已经幻化成当年的父亲,挥舞着镰刀,在麦田里,去掀开一如待嫁新娘的盖头……
  历史的教科书,定会记载着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这位华夏农业文明的缔造者。再打开《周易·系辞下传》,更知“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历史的教科书上,没有片语只言记录下父亲,还有如父亲一样在黄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人们。可这又有什么呢?老屋破败的光景,也许难以再经受今年夏日的雨,秋日的风,注定会成为历史。时光在轮回,正如父亲的镰刀,父亲的麦田,还有作古的父亲,还有这村庄,以及永远属于这村庄一员的我……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最为普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一代代对农业文化的奠基,才使得文明得以传承。唯一不变的,是养育着世世代代生命的金黄的麦田,更兼那一弯如新月的镰刀,所蕴藏的如同一缕灿烂的阳光里折射的希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