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春天里的一些时光

2022-01-09经典散文
[db:简介]
文/华之
 
    春天,总会和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比如接到久未谋面的朋友电话,说要一起去看杏花。
    看着金子一样盛开在窗台上的阳光,莫名觉得这口信是春天托他捎来的。一个盛大的关于春天的邀请,千枝万朵花儿在风中探首等你,世界上最不能推脱的事情莫过于此吧。
    “说吧,想去哪儿看花。”多年未见的朋友,一出口说话才知道他并未在时间里缺席。
    “去乡间随意走走如何。”朋友长年在外奔波,早已拿捏不准故乡的脉搏。
    “随意可不行,看花如同看美人,万万唐突不得。必得焚香,沐浴,斋戒,择日而行。”我和朋友开着玩笑。
    “说的好,不过这世间唯有美人与花不能辜负,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朋友拍板。
    其实我的心也早已胁下生翼,翩翩欲飞了。只是在我看来,桃花泼辣如村姑,遇到莽撞的外来客不过花颜灼灼,粉面含威略示惩戒。杏花则是性情温婉的小家碧玉,安静自持,不可冒失拜访。
    就这样决定去小村。
    小村原本寂寂无名,却因村中遍植杏树,杏花开时如雪如涛,十里素粉,遂渐渐名满四方,被誉为“杏花村”。未其名而盛名,不著风流却尽得风流,小村的逻辑颇合老子眼中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也是小村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吧。
    小村远离城郊,是一个古朴清雅的村落,几排幽深的院子安静妥贴,高高的门楼护持一家一户的尘世烟火,院门外有的蹲两只清秀小石狮,看起来不可怕倒有几分可亲,有的支一块青石板,围三两石礅,便可想象一家人围坐吃饭的热闹,有的辟一方小菜园,洋槐树枝插成稀疏篱笆,几畦菠菜长的蓊蓊郁郁。家家门前植几株杏树,似乎都有些年头了,树围盈尺,树皮黝黑如墨,虬枝嶙峋伸开,粉白白的杏花开的正繁浓,像缭绕着满树满枝的白蝶,树下一层素白花瓣,落雪一般清凉。
    住在前排的几户农家,出了门就是大片麦田。三月小麦正返青,绿郁郁的麦苗翠闪闪铺了一地,阳光毫无遮拦的倾洒进去,溅起层层碧波。地头几株胳膊粗细的杨柳垂着纤纤丝绦,像刚做好蓬蓬头的小姑娘,静静拢着一蓬淡烟般的嫩黄。
    朋友的脚粘腻的快走不动了,他啧啧连声的慨叹道:“依依陌上桑,殷殷墟里烟”。陶渊明重拾诗意的田园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吧。难怪从官场逃离的他一口气写了六首《归园田居》,脚踩在有呼吸有生命有芬芳的田园土地上,他的灵魂是自由和放松的,即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看着那些精力旺盛的青草,顶多也只是自嘲的微笑一下。曾经在官场,他也是一株深陷其中任人排挤的豆苗,每天为了站稳脚跟疲累不堪。归去来兮,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终于可以帮助一株豆子安然无忧的生长了,他在一株豆子上安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朋友说着,从路旁袅袅的杨柳嫩枝上掐下寸把长的一截,小心去掉鹅黄的嫩芽,抽出滑腻的柳骨,两头掐去青褐色的表皮,做成简单的柳笛放在唇边吹起来。他腮帮子微微鼓起,细长的眼睛看向远方,单调短促的笛音颇有几分少年得意的欢快,又似乎滑过轻烟般忧伤的尾音。朋友在外地打拼多年,虽然在商界已拓出自己的疆域,相必所受排挤也不在少数,所以他理解陶渊明的奔突和苦楚,逃离和回归。只是如果换了朋友,他会放下的如此彻底吗?也许,只是在呜呜柳笛的召唤声里,他才会片刻还原成一株无忧的豆子,身上洒满春日的阳光。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万物都是有光的,人也不例外。只是人在尘世里行走的久了,身上的光芒就会被这世界的尘埃遮盖。基督教里有为基督徒受洗的仪式,佛教禅宗里用悟道明心见性,其实都是在擦洗身心的尘垢,重新发现内在的光吧。
    我记得在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早上教室里停电,全班同学摸黑在教室里背书,书声琅琅,老校长从教室门口经过,在微茫的晨光中站了好久,他激动的说他从我们身上看到了村子里的希望,他是看到我们身上的光了吗?
    但对于大多混迹红尘面目模糊的中年人来说,也许春天,畅开心扉到野外走走,便是尘世最好的洗礼。
看杏花的人大都集中在小村几个连片种植的杏园里,那里花海如潮,游人如梭,大家说说笑笑,照相留念,席地谈天,颇为热闹。朋友站在园子边眺望一了会,说:换个地方吧,这里看不到杏花姑娘的真性情。
    我有点笑了,隔帘看花影,灯下看美人,美的东西皆在似是而非之间,看得真真切切反倒容易失去兴味。朋友倒是懂花之人。
    村边一荷锄村民指点说:村东头有一条沟,里面全是上百年的老杏树,只是有点分散。上面园子里的都是最近几年种植的新品种。
    我们依言而行,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迤逦向下,果然发现一片好去处。
    确切的说,沟底其实是一大片林子,一棵棵笔直的杨树冲天而立,光秃秃的枝丫剌剌刺向天空。莫名想起一句诗:西风,是我们三千里的长发。那么杨树林,是大地甩向天空的长发吗?听老人们说,杨树过沟生,意思是说沟底的杨树最后都是要长得超过沟呢。果不其然,我仔细看了看,沟里的杨树不管粗细,全部都笔挺而高,树梢部分被阳光打亮,像终于熬得出人头地后露出的笑脸。
    只是,为什么是杨树过沟生,而不是其它树木呢?那些匍匐在地的杂草,绕缠攀附的藤蔓,低眉顺眼的垂柳,还有势比天高的杨树,在大自然的法则里,它们活法各异,却各按自己的性情,活得简单快乐。而在人类社会里,人人都想活成一棵窜天白杨,争夺更多的阳光,更多人仰视的目光,更多耀眼的光环,人人都想琭琭如玉,不愿珞珞如石。
    大道至简,一株植物远比人活得洒脱。
    我从杨树梢上收回仰起的脖颈,目光不经意和杨树的眼睛劈空相遇,不由悚然心惊。我对朋友说,你看杨树身上的眼睛,在杨树林里行走,有一种被监控的尴尬。
    朋友笑着说,眼睛是杨树旁生的枝丫被砍去后结成的疤,一只眼睛就是一道伤痕,杨树的眼睛里其实贮满痛苦的记忆。
    原来如此,我连忙用目光去抚摸那些伤痕,难怪它们要用所有的伤疤变成无所不在的眼睛,以失为诗。也许,当它们终于看淡这个世间的风雨时,伤口才会渐渐结痂,平复吧。
    一条小溪从不知名的地方蜿蜒而来,在林间辟出一径粼粼波光,溪水清澈透亮,发出汩汩微响,一簇簇绿色荇藻被水波梳理得柔柔顺顺,在水底微微荡漾。
    古人逐水而居,古老的杏花,想必如伊人在水一方吧。我们踩着林间厚厚的落叶,沿着溪水明净的索引,跨过一玲珑小石桥,眼前果然豁然开朗。沟谷似乎更宽敞了,夹岸杏花绵延不绝,如朵朵轻云在谷间缭绕。时而是一株老树虬枝俯仰,花枝颤微微拦了去路,让人想起“花木挽人衣”的温存,时而是一株孤绝独立于坡间峭壁上,擎着素白的伞盖,娴静的映着日影,又美又古雅。也有几株长在农人恳荒开出的小块麦田里,一顷翠碧的绿托着一树碎玉的白,说不出的惊心。
    我们就这样走在春天的林间,看着花,忘了说话。
    枯叶在脚下窸窸窣窣的私语,几只野鸡忽而从草间飞起,咕咕叫着,锦翎在阳光下美如梦幻。啄木鸟的长喙诊治着春天的暗疾,发出笃笃叩问。几枚花瓣从山崖上悠悠飘落下来,拂过我们青色的衣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