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雨
2022-01-09经典散文
[db:简介]
庄稼人憨厚实在,不会吟诗作对舞文弄墨,但却懂雨,懂得每一场雨水每一个时节的旨趣与事理。“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除了他们还有谁敢视雨为知己深交呢?雨的生命之舞,也许只有这些最朴实诚恳的庄稼汉最能心领神会。
如果雨在夜里下,人们劳累了一天,恍然听到夜雨敲窗,在半梦半醒中,总会惬意地翻个身,哼唧几声,眯眯眼睛,又酣然入梦了。梦里,庄稼满眼青翠,茁壮成长。第二天,迟迟地醒来,睡意依稀着,一面咕哝着“雨还没停呢”,一面却心满意足地巴望雨仍然下着,下个十天半月也不心烦。对农民来说,毫无理由的闲着是件奢侈的事,或者说是个不太荣耀的事,可是因为雨,一切都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城市也有雨。那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一无遮拦。城市基本上都被柏油和水泥层层包裹,雨水积存不成大的水汪。雨水浩浩成流,顺着马路两侧淌进地下水道。几排绿化树懒意洋洋地,一副吞声忍气的样子。憔悴单薄的雨声,既无灵性,也没诗意,没有感人肺腑的那种氛围。住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雨很柔弱,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
陡然就想念起了乡间的雨。大概同一片雨云下,两个地方有两种不同意思、不同档次的雨。冲动的心里好像有只小虫在爬在拱。匆匆忙忙拾掇一番,淅沥雨帘里撑一把雨伞,悄无声息地偷偷逃回老家。
隐约间,从云缝间滚落一串串低沉郁闷的轰隆声,擦着屋顶磨着树梢,在远处雾蒙蒙的田间撒播着。恭候在村外的凉风,回应雷声的呼唤,霎时旋进街口,一棵棵树木狂舞着,把夹杂着湿气的土香,撒落到大街小巷,输送至家家户户。然后,一切都沉静下来,如同音乐大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期待那酝酿已久、即将到来的一曲曲经典。
雨点越来越厚,越来越密。地面的水与天空的云融为一体,仿佛这宇宙又回到了混沌之中,再也无法分辨天地之间的的界限。循着墙壁砖缝和边角滑着水,顺着树干老皮的沟壑纹路淌着水,房檐下的水口也张大嘴巴,像传说里的龙头,哗哗哗吐着水。此刻,天地万物,耳之所闻,只有水声,眼之所见,也只有水落。凭藉这水声水色,一场雨的气势由弱而强,渲染到了壮阔的境界。雨水击打着青色石阶,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似一粒粒玉珠落入玉盘,时而婉转,时而急促,声音非常动听。划破静空的雨点发出如裂帛一样的声响,与雨点落地迸出的啪嗒声响混杂糅合着。在宁静淡泊的乡村,雨,不愧为高明的演奏家,它肆意地奇妙地演绎着自然的美好。
黄昏的翅膀姗姗来迟,雨在变薄变疏,一村灯火隐约着朦胧着。在田间小路,听田野的雨声,果然茂密丰盛些许。叮咚叮咚,宛如来自天堂的演奏,这是敲打农人心扉和头颅的声音;噗嗤噗嗤,简直就是佛界梵音,这是落下的雨点亲吻泥土的声音;吧嗒吧嗒,有如音乐中的揉弦,这是雨珠溅在农作物和树木野草上的声音,如浑厚的笛声激励着郁郁葱葱生长不已。夜影上来了,漆黑一片,雨还是淅沥绵长,雨幕茫茫。雨伞擎出一个小小的世界,人随伞动如影随形。雨伞上的声音被溶化了,淹没在田野的雨声里。侧耳细听,刷刷刷刷,是一阵久违的亲情倾诉。而城市的雨则是噼噼啪啪的,坚硬乏味的,呈现着一派无聊和焦躁。乡雨的优势在于独特的灵性和诗意。
一点一点地,一种令人愉快的沙沙声,伴随着沁人肺腑的清新,在空气中舒展、扩张着。静美柔和的气息弥漫到每一个角落,棚舍里一对对聆听的耳朵慰藉了,屋檐下一双双凝视的眼睛潮润了。听,雨点滴在饱经沧桑的瓦片上,如一个个灵巧的手指敲在琴键上,叮咚、叮咚,褐黑的瓦片上蹦出了一个个欢快的音符,四面的屋顶奏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这声音虽略带沉闷, 但空灵神秘,而又令人倍感熟悉。仿佛是天地的和鸣,让人有一种九曲回肠的滋味。在乡下谛听雨声,那种万马奔腾的声音,那种轻风吹过耳畔的声音,那种能够让灵魂得以解脱的声音,那种酷似真实心跳的声音……轻重缓急,自有一份悠闲。不仅雨下得悠闲自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缓畅快起来。
在泥泞的路上跋涉着迤逦着,敲开家门,一家人都大吃一惊,问怎么冒雨回家,我脱口而出:看雨。大家都极不相信,哈哈哈,笑成一片。我反复解释,都瞪大眼睛,众口一词:不懂,不懂哟!
雨后的村子,出奇的寂静,雨水从屋檐上嘀嗒,声音被无限夸大,没有方向的风把袅娜的炊烟吹得七上八下。温馨的村舍,一片黄黄的朦朦的灯光,向窗外渗透着,映衬着清凉的绵绵雨丝。清爽的雨雾气息被风刮进来,一股股一团团,润润的,湿湿的,呼吸之间,就像在醇醇纯纯的乡情里游泳了。霍地,地面上,暄土厚又细,现出一眼小洞,黢黑的,有点神秘莫测,从地皮下疾弹出来的好像是什么虫儿。细瞧,玻璃似的的地面上,一个个的暗色斑点闪动着。偶尔有那么一两根草叶柴梗,猛然跃起,蚂蚱似地回转身子,又木呆呆地睡在地上。
吃过晚饭,儿子闹着要去照知了猴。村里人把蝉唤做知了,把蝉的幼虫唤做知了猴。雨后的泥土软软的湿湿的,知了猴就瞅准机会拱出地皮,络绎不绝地,趁着夜幕爬上草棵树木,一心往上爬,爬的高高的,蜕皮时就不会被人抓到了,使出全身气力往高处爬,终于它感到累了。它想歇一歇再走。它的背脊上挣扎出一道小小的裂口,忍耐着针扎般的感觉,用力褪下那层薄薄的铠甲。原来的皮慢慢地从它那新的青绿色的柔软的皮上脱落了,蝉还全然不知呢,它还沉醉在梦香之中哩。翌日凌晨,天刚麻麻亮,高高的树枝上就有连绵不绝的歌声了。快乐的渲泄,自由的歌唱。天气愈热,太阳愈大,愈是困人的中午,蝉鸣也愈有劲。嘤、嘤的声音特殊而响亮。有的声音尖而长,有的低而短,像文艺演唱会,有伴奏、有领唱、有合唱、有独唱。蝉声从树梢掠过屋脊,似微风擦过水面,在精彩处,悠扬成一弧弯弯的清丽,留下一串串长长的凄凉幽怨。那声音漾漾地散布开来,装点着乡村的夏天。蝉鸣声声,倾诉着心的情结,诠释着夏的酷热。
乡村的夏天是被蝉声喊叫出来的。下雨天,知了猴纷纷出笼。儿子右手拿着明晃晃的手电,左手提着一只塑料瓶。雨快停了,只有凉丝丝的几缕在飘着。闪闪烁烁的手电光,此隐彼现,游游弋弋,在城市是绝对见不到这喜人的场景的。村里人穿着长袖长裤,全副武装,他们大都提着手提袋,袋子里装着盛放知了猴的矿泉水瓶、塑料袋、布提包等物品,一手握着强光手电筒,一手举着两米左右的竹竿,像行军打仗似的。天气炎热,倒不如出来抓知了猴,还能乘凉散步,两全其美,其乐无穷。
土地水汪汪的,树木水灵灵的。不时有水珠从树上乱乱地落下,生怕碰撞树干,都小心谨慎轻手轻脚。知了猴跟树干和泥土颜色相似,很难分辨。但是可以用手去捉。双手围着树干悄悄抚摸下去,猛地一扣,还没等它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为俘虏了,活泼泼的生命在手里腾挪扑腾着。只见那只知了猴身子约有四厘米长,两厘米宽,活像一个皮球,浑身上下乌黑发亮,像是涂上了一层黑色的油漆。它头上有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触角下有一对奇怪的眼睛,大大的、鼓鼓的、圆圆的,但不会眨动,倒像小女孩头上梳的两个小发髻。抓知了猴要有好眼力,眼疾手快,及时发现那些刚刚爬出来的;还要凭经验,看着地上不起眼的小洞,拿小棍一挑就会发现里面藏着圆滚滚的知了猴。一时没看见也不要紧,把小棍伸进洞里,知了猴就会紧紧抓住,乖乖束手就擒了。
一只淡绿色的知了猴,刚刚蜕过皮。它的肢体还比较柔软,长着一对透明的薄翼,两只黑米粒大小但不能转动的眼睛,嘴巴像一个针状的吸管,活脱脱的一个小精灵。知了猴的幼虫却分外丑陋,若与成虫鸣蝉相比,则是丑小鸭之于白天鹅的霄壤之别。而这种蜕变,则需要知了猴幼虫经历三、四年的地下黑暗生涯,然后顶破地皮,几乎一夜之间就脱胎换身了。细细思忖,也着实不易。那刚刚跃出泥土,未及蜕变即被捕获,还要在油锅里煎熬,其运气就更加悲凉凄惨了。不过纯朴的村里人很少这样举一反三,往深处思索。
一阵阵火辣辣的蝉鸣,穿墙而入,直贯耳鼓,这是无休无止的鼓噪,这是震耳欲聋的合奏。歌声愈加嘹亮,有的好像尖叫声,有的好像喇叭声。蝉是非常乐意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蝉的生命,就是为了演奏音乐,它那么弱小却是那么山响,竟响彻整个夏天,虽然它只有九十多天的寿命,但它丝毫也不放弃。生命虽然短促,蝉却坚韧地等待,直面生命长短与活着的意义,蝉毅然选择了在烈日下释放自己的价值。
沿着树林游移,围着大树转圈,脚步挨着,眼睛挤着,灯光上上下下闪着,前后照着,左右摸着,飞扬着湿润润的愉快。不知不觉地,塑料袋鼓囊囊的,装满几十只知了猴咧。是热得出汗还是心里激动,全身都湿哒哒的,衣服黏贴在身上,四周也是水汽氤氲着,连手电筒的光亮也朦胧起来了。
该回家了,雨又零星落着,散散淡淡地,树的叶子仿若无数只手,纷纷伸展着,托举着雨点的灵气,淅淅沥沥悉悉索索,诗意一般缠绵缱绻着。刚进家门,哗的一声,雨大了浓了,像有着默契,心照不宣似的。
不用花钱就能吃到的野味,越嚼越香!知了猴用水淘洗,黄灿灿地透着一团亮泽。这种虫类极富营养,据说在城里菜市场,还是几角一只呢。先放在碗里盐渍,浸浸盐味。待锅里的油加热到六七成时,把金蝉倒入锅里炒,锅铲旋转飞舞,不停地翻炒,不然焦糊味是使人十分败兴的。炸至酥脆,就是蝉衣变成金黄色,这时火候就差不多了,然后放入细盐、孜然及味精,装盘即成。吃知了猴不便拣瘦挑肥,整只吃才过瘾。诸多吃法中要数干煸了,用少许油煸炒到知了猴膨胀,外皮焦脆,再放一些干辣椒,香气扑鼻,垂诞欲滴。
村里人吃知了猴,是最平常的事了。在城里,可算是罕见的奢侈。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就给村里人送来了土生土长的佳肴美味。夏季每逢暴雨,村里人都手舞足蹈的。我们很难亲历其境,慢尝细品。只能静坐如佛,谛听滚滚红尘里经久不息的蝉鸣,这黑色的歌者不知疲倦的吟唱!
家乡的雨季充溢着吸引力和诱惑力,那排排柳树似高挑的淑女,在雨后尤为楚楚动人,不由得让人们去轻抚它那柔柔的枝条。四周漆黑一片,唯一能望见的只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那天真的孩童们开心的笑声应和着那阵阵吆喝牲口的声音,慢慢地融进了夜幕……村雨不仅仅比城市雨声多了一种灵气、一分诗意、一缕默契,委实还多了几许难得的乐趣啊!
在淅沥雨声里滑进梦乡。早早起身推窗,蝉们也叫的正欢,锃亮亮地响成一片。门口一蓬蓬月季,肥大鲜艳的花朵已全然绽放,水灵灵的,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绿叶红花被晨曦一映,又似一只只红蝴蝶在微风中扑棱着翅膀,翩翩起舞。晶莹的雨水还在花瓣上滚动着,像一粒粒珍珠玛瑙。那几朵像抿嘴腼腆的小姑娘的花苞也开得斗妍争芳,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比以前更精神了,比以前开得更芬芳了。
城市的雨,砸在水泥地上,扑在柏油路上,溅不起水花,崩不出反响,味同嚼蜡,只有零零星星细弱的声音,在地面默默传递,许多声音被鸣笛、喇叭吞没覆盖了。乡下的雨落在泥土上,虽噗嗤噗嗤,但能溅起片片水花,在聚成的一汪汪水洼里,雨的花絮次第开放。在河面走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在黑黑的瓦楞上叮当作响,似乡村鼓手在演奏;在农人的草帽上啪嗒啪嗒,在庄稼叶上哗哗啦啦,那是生命赞歌在豁亮地歌唱。
在乡下观看下雨的景色,与在城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市无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那林立的楼房却总是板着千篇一律的呆板面孔作背景,倘若下雨的时候,你恰好徜徉街头,那么你的眼前不是车辆冲冲就是行人匆匆,甚或汽车尾气让你遮面掩鼻,鸣笛让你心跳加速,你哪里还有欣赏雨景的心境呢?如果是久晴逢雨,再听那久违的雨声,那才真叫畅快,让人有脱胎换骨、羽化登仙的快慰。无雨的日子,人好像失了生机,总没精打采的,有雨的日子就迥异了,雨能让人精力旺盛,思维灵敏,步履矫健。雨是大自然洒向人间的甘露,在乡下观看雨景才能让你的灵魂融进自然贴近土地!
如果雨在夜里下,人们劳累了一天,恍然听到夜雨敲窗,在半梦半醒中,总会惬意地翻个身,哼唧几声,眯眯眼睛,又酣然入梦了。梦里,庄稼满眼青翠,茁壮成长。第二天,迟迟地醒来,睡意依稀着,一面咕哝着“雨还没停呢”,一面却心满意足地巴望雨仍然下着,下个十天半月也不心烦。对农民来说,毫无理由的闲着是件奢侈的事,或者说是个不太荣耀的事,可是因为雨,一切都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城市也有雨。那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一无遮拦。城市基本上都被柏油和水泥层层包裹,雨水积存不成大的水汪。雨水浩浩成流,顺着马路两侧淌进地下水道。几排绿化树懒意洋洋地,一副吞声忍气的样子。憔悴单薄的雨声,既无灵性,也没诗意,没有感人肺腑的那种氛围。住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雨很柔弱,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
陡然就想念起了乡间的雨。大概同一片雨云下,两个地方有两种不同意思、不同档次的雨。冲动的心里好像有只小虫在爬在拱。匆匆忙忙拾掇一番,淅沥雨帘里撑一把雨伞,悄无声息地偷偷逃回老家。
隐约间,从云缝间滚落一串串低沉郁闷的轰隆声,擦着屋顶磨着树梢,在远处雾蒙蒙的田间撒播着。恭候在村外的凉风,回应雷声的呼唤,霎时旋进街口,一棵棵树木狂舞着,把夹杂着湿气的土香,撒落到大街小巷,输送至家家户户。然后,一切都沉静下来,如同音乐大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期待那酝酿已久、即将到来的一曲曲经典。
雨点越来越厚,越来越密。地面的水与天空的云融为一体,仿佛这宇宙又回到了混沌之中,再也无法分辨天地之间的的界限。循着墙壁砖缝和边角滑着水,顺着树干老皮的沟壑纹路淌着水,房檐下的水口也张大嘴巴,像传说里的龙头,哗哗哗吐着水。此刻,天地万物,耳之所闻,只有水声,眼之所见,也只有水落。凭藉这水声水色,一场雨的气势由弱而强,渲染到了壮阔的境界。雨水击打着青色石阶,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似一粒粒玉珠落入玉盘,时而婉转,时而急促,声音非常动听。划破静空的雨点发出如裂帛一样的声响,与雨点落地迸出的啪嗒声响混杂糅合着。在宁静淡泊的乡村,雨,不愧为高明的演奏家,它肆意地奇妙地演绎着自然的美好。
黄昏的翅膀姗姗来迟,雨在变薄变疏,一村灯火隐约着朦胧着。在田间小路,听田野的雨声,果然茂密丰盛些许。叮咚叮咚,宛如来自天堂的演奏,这是敲打农人心扉和头颅的声音;噗嗤噗嗤,简直就是佛界梵音,这是落下的雨点亲吻泥土的声音;吧嗒吧嗒,有如音乐中的揉弦,这是雨珠溅在农作物和树木野草上的声音,如浑厚的笛声激励着郁郁葱葱生长不已。夜影上来了,漆黑一片,雨还是淅沥绵长,雨幕茫茫。雨伞擎出一个小小的世界,人随伞动如影随形。雨伞上的声音被溶化了,淹没在田野的雨声里。侧耳细听,刷刷刷刷,是一阵久违的亲情倾诉。而城市的雨则是噼噼啪啪的,坚硬乏味的,呈现着一派无聊和焦躁。乡雨的优势在于独特的灵性和诗意。
一点一点地,一种令人愉快的沙沙声,伴随着沁人肺腑的清新,在空气中舒展、扩张着。静美柔和的气息弥漫到每一个角落,棚舍里一对对聆听的耳朵慰藉了,屋檐下一双双凝视的眼睛潮润了。听,雨点滴在饱经沧桑的瓦片上,如一个个灵巧的手指敲在琴键上,叮咚、叮咚,褐黑的瓦片上蹦出了一个个欢快的音符,四面的屋顶奏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这声音虽略带沉闷, 但空灵神秘,而又令人倍感熟悉。仿佛是天地的和鸣,让人有一种九曲回肠的滋味。在乡下谛听雨声,那种万马奔腾的声音,那种轻风吹过耳畔的声音,那种能够让灵魂得以解脱的声音,那种酷似真实心跳的声音……轻重缓急,自有一份悠闲。不仅雨下得悠闲自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缓畅快起来。
在泥泞的路上跋涉着迤逦着,敲开家门,一家人都大吃一惊,问怎么冒雨回家,我脱口而出:看雨。大家都极不相信,哈哈哈,笑成一片。我反复解释,都瞪大眼睛,众口一词:不懂,不懂哟!
雨后的村子,出奇的寂静,雨水从屋檐上嘀嗒,声音被无限夸大,没有方向的风把袅娜的炊烟吹得七上八下。温馨的村舍,一片黄黄的朦朦的灯光,向窗外渗透着,映衬着清凉的绵绵雨丝。清爽的雨雾气息被风刮进来,一股股一团团,润润的,湿湿的,呼吸之间,就像在醇醇纯纯的乡情里游泳了。霍地,地面上,暄土厚又细,现出一眼小洞,黢黑的,有点神秘莫测,从地皮下疾弹出来的好像是什么虫儿。细瞧,玻璃似的的地面上,一个个的暗色斑点闪动着。偶尔有那么一两根草叶柴梗,猛然跃起,蚂蚱似地回转身子,又木呆呆地睡在地上。
吃过晚饭,儿子闹着要去照知了猴。村里人把蝉唤做知了,把蝉的幼虫唤做知了猴。雨后的泥土软软的湿湿的,知了猴就瞅准机会拱出地皮,络绎不绝地,趁着夜幕爬上草棵树木,一心往上爬,爬的高高的,蜕皮时就不会被人抓到了,使出全身气力往高处爬,终于它感到累了。它想歇一歇再走。它的背脊上挣扎出一道小小的裂口,忍耐着针扎般的感觉,用力褪下那层薄薄的铠甲。原来的皮慢慢地从它那新的青绿色的柔软的皮上脱落了,蝉还全然不知呢,它还沉醉在梦香之中哩。翌日凌晨,天刚麻麻亮,高高的树枝上就有连绵不绝的歌声了。快乐的渲泄,自由的歌唱。天气愈热,太阳愈大,愈是困人的中午,蝉鸣也愈有劲。嘤、嘤的声音特殊而响亮。有的声音尖而长,有的低而短,像文艺演唱会,有伴奏、有领唱、有合唱、有独唱。蝉声从树梢掠过屋脊,似微风擦过水面,在精彩处,悠扬成一弧弯弯的清丽,留下一串串长长的凄凉幽怨。那声音漾漾地散布开来,装点着乡村的夏天。蝉鸣声声,倾诉着心的情结,诠释着夏的酷热。
乡村的夏天是被蝉声喊叫出来的。下雨天,知了猴纷纷出笼。儿子右手拿着明晃晃的手电,左手提着一只塑料瓶。雨快停了,只有凉丝丝的几缕在飘着。闪闪烁烁的手电光,此隐彼现,游游弋弋,在城市是绝对见不到这喜人的场景的。村里人穿着长袖长裤,全副武装,他们大都提着手提袋,袋子里装着盛放知了猴的矿泉水瓶、塑料袋、布提包等物品,一手握着强光手电筒,一手举着两米左右的竹竿,像行军打仗似的。天气炎热,倒不如出来抓知了猴,还能乘凉散步,两全其美,其乐无穷。
土地水汪汪的,树木水灵灵的。不时有水珠从树上乱乱地落下,生怕碰撞树干,都小心谨慎轻手轻脚。知了猴跟树干和泥土颜色相似,很难分辨。但是可以用手去捉。双手围着树干悄悄抚摸下去,猛地一扣,还没等它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为俘虏了,活泼泼的生命在手里腾挪扑腾着。只见那只知了猴身子约有四厘米长,两厘米宽,活像一个皮球,浑身上下乌黑发亮,像是涂上了一层黑色的油漆。它头上有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触角下有一对奇怪的眼睛,大大的、鼓鼓的、圆圆的,但不会眨动,倒像小女孩头上梳的两个小发髻。抓知了猴要有好眼力,眼疾手快,及时发现那些刚刚爬出来的;还要凭经验,看着地上不起眼的小洞,拿小棍一挑就会发现里面藏着圆滚滚的知了猴。一时没看见也不要紧,把小棍伸进洞里,知了猴就会紧紧抓住,乖乖束手就擒了。
一只淡绿色的知了猴,刚刚蜕过皮。它的肢体还比较柔软,长着一对透明的薄翼,两只黑米粒大小但不能转动的眼睛,嘴巴像一个针状的吸管,活脱脱的一个小精灵。知了猴的幼虫却分外丑陋,若与成虫鸣蝉相比,则是丑小鸭之于白天鹅的霄壤之别。而这种蜕变,则需要知了猴幼虫经历三、四年的地下黑暗生涯,然后顶破地皮,几乎一夜之间就脱胎换身了。细细思忖,也着实不易。那刚刚跃出泥土,未及蜕变即被捕获,还要在油锅里煎熬,其运气就更加悲凉凄惨了。不过纯朴的村里人很少这样举一反三,往深处思索。
一阵阵火辣辣的蝉鸣,穿墙而入,直贯耳鼓,这是无休无止的鼓噪,这是震耳欲聋的合奏。歌声愈加嘹亮,有的好像尖叫声,有的好像喇叭声。蝉是非常乐意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蝉的生命,就是为了演奏音乐,它那么弱小却是那么山响,竟响彻整个夏天,虽然它只有九十多天的寿命,但它丝毫也不放弃。生命虽然短促,蝉却坚韧地等待,直面生命长短与活着的意义,蝉毅然选择了在烈日下释放自己的价值。
沿着树林游移,围着大树转圈,脚步挨着,眼睛挤着,灯光上上下下闪着,前后照着,左右摸着,飞扬着湿润润的愉快。不知不觉地,塑料袋鼓囊囊的,装满几十只知了猴咧。是热得出汗还是心里激动,全身都湿哒哒的,衣服黏贴在身上,四周也是水汽氤氲着,连手电筒的光亮也朦胧起来了。
该回家了,雨又零星落着,散散淡淡地,树的叶子仿若无数只手,纷纷伸展着,托举着雨点的灵气,淅淅沥沥悉悉索索,诗意一般缠绵缱绻着。刚进家门,哗的一声,雨大了浓了,像有着默契,心照不宣似的。
不用花钱就能吃到的野味,越嚼越香!知了猴用水淘洗,黄灿灿地透着一团亮泽。这种虫类极富营养,据说在城里菜市场,还是几角一只呢。先放在碗里盐渍,浸浸盐味。待锅里的油加热到六七成时,把金蝉倒入锅里炒,锅铲旋转飞舞,不停地翻炒,不然焦糊味是使人十分败兴的。炸至酥脆,就是蝉衣变成金黄色,这时火候就差不多了,然后放入细盐、孜然及味精,装盘即成。吃知了猴不便拣瘦挑肥,整只吃才过瘾。诸多吃法中要数干煸了,用少许油煸炒到知了猴膨胀,外皮焦脆,再放一些干辣椒,香气扑鼻,垂诞欲滴。
村里人吃知了猴,是最平常的事了。在城里,可算是罕见的奢侈。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就给村里人送来了土生土长的佳肴美味。夏季每逢暴雨,村里人都手舞足蹈的。我们很难亲历其境,慢尝细品。只能静坐如佛,谛听滚滚红尘里经久不息的蝉鸣,这黑色的歌者不知疲倦的吟唱!
家乡的雨季充溢着吸引力和诱惑力,那排排柳树似高挑的淑女,在雨后尤为楚楚动人,不由得让人们去轻抚它那柔柔的枝条。四周漆黑一片,唯一能望见的只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那天真的孩童们开心的笑声应和着那阵阵吆喝牲口的声音,慢慢地融进了夜幕……村雨不仅仅比城市雨声多了一种灵气、一分诗意、一缕默契,委实还多了几许难得的乐趣啊!
在淅沥雨声里滑进梦乡。早早起身推窗,蝉们也叫的正欢,锃亮亮地响成一片。门口一蓬蓬月季,肥大鲜艳的花朵已全然绽放,水灵灵的,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绿叶红花被晨曦一映,又似一只只红蝴蝶在微风中扑棱着翅膀,翩翩起舞。晶莹的雨水还在花瓣上滚动着,像一粒粒珍珠玛瑙。那几朵像抿嘴腼腆的小姑娘的花苞也开得斗妍争芳,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比以前更精神了,比以前开得更芬芳了。
城市的雨,砸在水泥地上,扑在柏油路上,溅不起水花,崩不出反响,味同嚼蜡,只有零零星星细弱的声音,在地面默默传递,许多声音被鸣笛、喇叭吞没覆盖了。乡下的雨落在泥土上,虽噗嗤噗嗤,但能溅起片片水花,在聚成的一汪汪水洼里,雨的花絮次第开放。在河面走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在黑黑的瓦楞上叮当作响,似乡村鼓手在演奏;在农人的草帽上啪嗒啪嗒,在庄稼叶上哗哗啦啦,那是生命赞歌在豁亮地歌唱。
在乡下观看下雨的景色,与在城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市无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那林立的楼房却总是板着千篇一律的呆板面孔作背景,倘若下雨的时候,你恰好徜徉街头,那么你的眼前不是车辆冲冲就是行人匆匆,甚或汽车尾气让你遮面掩鼻,鸣笛让你心跳加速,你哪里还有欣赏雨景的心境呢?如果是久晴逢雨,再听那久违的雨声,那才真叫畅快,让人有脱胎换骨、羽化登仙的快慰。无雨的日子,人好像失了生机,总没精打采的,有雨的日子就迥异了,雨能让人精力旺盛,思维灵敏,步履矫健。雨是大自然洒向人间的甘露,在乡下观看雨景才能让你的灵魂融进自然贴近土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