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伴之殇系列之六 有薛勇的日子
2022-01-10叙事散文李会和
玩伴之殇(系列之六有薛勇的日子)“老薛!老薛!老薛……”友友、三厂、我和小军,躲在一道壕沟里,隔着没过头顶的杂草,直着嗓子对着三连的营房大叫着。在姥爷家的村子里,喊大人的名字,是最好的骂人方式,如果能喊出对方大人的外号,就被视为最刻毒的骂……
玩伴之殇(系列之六有薛勇的日子)
“老薛!老薛!老薛……”
友友、三厂、我和小军,躲在一道壕沟里,隔着没过头顶的杂草,直着嗓子对着三连的营房大叫着。在姥爷家的村子里,喊大人的名字,是最好的骂人方式,如果能喊出对方大人的外号,就被视为最刻毒的骂人了。我们既不知道薛勇爸爸的名字,也不知道老薛的外号,更不敢靠近三连营房的跟前,只能在营房的外面高喊着“老薛”来发泄我们心中的怒气。
营房门前站岗的当兵的不知道我们这样喊是为了什么,歪歪头朝我们躲藏的草丛看了一眼便懒得再理我们。日头火毒,热气从草棵子里蹿出来,没命地在我们身上烤,热的我们像烤熟的蛤蟆,浑身都气鼓鼓的,汗水虫子一般一绺一绺在身上爬。
“再骂一遍,薛勇再不出来,明天到学校谁都不要再跟他玩!”友友说话的声音软软的,似乎被当头的日头烤糊了。
“老薛!老薛!老薛……”被晒蔫儿的我们再次鼓起精神对着三连的营房喊了起来。
“喊!喊!喊什么喊?!”
薛勇瘦瘦高高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营房的门口,对着我们躲藏的地方大声的喊着。
“薛勇,你糊弄我们,你是小狗!”看到薛勇走出营房,我们站起已经酸了的身子,向他干嚎。
跑到我们跟前,薛勇的脸已经彤红,他拿眼睛扫了一眼愤怒的我们,很快便低下了头,用脚搓着盐碱地上的一簇铃铛草:“我爸爸的手枪,从来没让我动过,我说让你们玩我爸的手枪是吹牛。”
“你混蛋,吹牛就吹牛,让我们等你半天!”三厂上前推了薛勇一把,差点把他推到壕沟里。
“这样吧,我爸的手枪你们不能玩了,我把我的手表给你们每人戴一晚上。”
“手表?!”
薛勇那块亮得晃眼的手表,在我们眼里,绝对是稀罕的东西。要知道,当时在我们学校里,所有的老师,没有一个人有手表,上下课的时间,全凭教师办公室灰败的墙上挂的那台老掉牙的挂钟。常常的,那台挂钟会停下脚步,让负责值日的老师无所适从,那口挂在教室前面老槐树上的铁铧犁片,敲响的时间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有的时候,我们放学回家,不是在地里干活的大人们还没有回来,就是早已吃完饭下地去了。薛勇来到我们班后,他手腕上那块亮晃晃的手表就成了全校唯一的时间定时器。值日的老师习惯了在差不多的时间到我们班门前观望,而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常常是上课前就把薛勇的手表放到教桌的中间的,下课的时间到了,就会向教室外边溜达的值日老师一个手势,老槐树上的犁铧片接着就会准点清脆的响起。直到薛勇跟随老薛离开三连,离开我们学校,上下课的时间再没有错过。
我们平时连摸都没机会摸的手表,薛勇居然要让我们每人戴一晚上!这虽然比不上玩他爸爸的真正手枪刺激,却也足以让我们得意忘形。
靠包袱剪子锤定输赢,我排到第一晚上戴那块手表。说是戴,其实我根本就不舍得把那块亮晃晃的手表戴在自己的腕子上。放学的时候,我从薛勇手里接过手表,心不在焉地应付着他的嘱咐,巴不得他快点离开。等薛勇走了,我避开友友、三厂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纸一层层把手表包了起来,揣进口袋,双手捂着急急跑回了姥爷家。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跟友友他们出去疯玩。吃完饭,早早吹熄了煤油灯,把那块手表从纸包里取出来,在透过窗户纸的黯淡月光下仔细地抚弄着,一次次把手表贴在耳边,静静地聆听那一声声清脆的表针转动的滴答声。十几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当我把自己的手表踏踏实实戴在手腕上,轻轻抚摸着晶亮的表壳,静静聆听那一声声滴答的声音的时候,还会想起那个夜晚我独自躲在土炕上把玩薛勇的手表的情形。
姥爷家的村子,孤零零地凸显在潍北平原的北端,四下里二十几里地都看不到一个村庄,一缕缕炊烟缥缈着酸涩,和那些漫无边际的杂草一起,静静地守候着这一片贫瘠的盐碱地。在村子东边的丰产河对岸,一南一北坐落着两座营房,当地的百姓不想去弄清两座营房里到底驻扎着多少当兵的,只是习惯地称他们为三连和七连。
三连和七连的当兵的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是负责清理警戒一下最北边的潍北靶场,再就是自己开垦一些盐碱地,种点粮食和菜蔬。在我的记忆里,姥爷家村子里的人,跟三连和七连当兵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是因为,这两座营房,都有各自的医务室,那些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戴着草绿军帽的军医们,一直免费为村里人看病治病,有的时候,还会到姥爷家的村子里巡诊,让人们感受到了子弟兵的温暖。还有,他们种的那些粮食到了秋收的时候,任村子里的人们收割,那些收成全部归了村里人,很多的时候,营房里当兵的还会将一些粮食直接送到村子里。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这些粮食,有的时候会胜过当地人的生命。而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中,这两座营房里,时不时会放电影,我们结伙去看电影的时候,在营房门前的哨兵不但不会阻拦我们,还会得到营房里当兵的一些糖果和其他好吃的东西,这让我们一直盼着能多到营房里看几场电影。
薛勇就来自三连。他的爸爸老薛调到三连当连长,薛勇和他的一家也就随军到了这片盐碱地上,插班到了我们的学校。
那个清晨,天阴沉的厉害,整个天空黑乎乎的似乎被一个密不透风的凝滞的固体紧裹着,闷滞的湿气惶急的在四下里拥挤回旋着,撕扯的俯伏在树梢上的蝉喘不过气来,叫声嘶哑,细弱游丝,仿佛哪只蝉只要大声尖叫一下,就会刺破天上黑沉沉的那层纸。那层黑纸越来越低,闪电肆无忌惮地在纸上划出诡谲的线条,雷声把黑沉沉的那层纸一点点挤压下来,几乎伸手就能摸得到,隆隆的雷声翻滚着撞过我们学校的上空,从教室的门前肆虐着掠过,教室的破门窗不安分地摇动着,把能挤出水的空气挤进教室,让我们一起烦躁不安。
薛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走进我们那间破烂阴暗的教室的。如今我已不记得那时薛勇的面容,但我却清楚记得那个早晨出现在我们教室里的他的装扮:整整齐齐的平头,一件雪白的短袖衬衣扎在天蓝色的短裤里面,印着红五星的草绿色书包斜挎在肩上,脚上是一双雪白的球鞋和雪白的袜子,而手腕上,那只明晃晃的手表在暗黑的教室里闪着光亮。这,就是那个早晨跨进我们教室的薛勇的装扮。
三厂在以后的作文里写道:“洋气的薛勇走进教室的时候,身后亮了一道闪电,把我们的眼照花了。不知道他身上插(搽)的什么,从来没问(闻)过的味儿,让我受不了,我只抬头看了他那身衣服一眼,跟我的衣服一比,(我)差点钻到桌子底下。”
薛勇这样的装扮,我们只在电影里看到过,是晚上偶尔在三连或七连的操场上为当兵的放的电影里看到的。看完电影,回家的时候,遮满小路的茅草、节箍草、铃铛花草已经挂满露水。顶着星星和月光,趟着露水,我们的脑子里回味着电影上的每个情节,嘴里啧啧羡慕着电影上孩子们的装扮,装模装样地学着那些孩子们的语调和动作,一路欢笑,一路打闹,而我们身上那些阔大或者窄小的补丁摞补丁的衣着,在月光下同脚边的杂草一起摇摆,惊起草丛中栖息的鸟儿,噗噜噜向远处飞去。
我们不知道薛勇是否厌烦这片贫瘠的土地,或许他不知道,他的到来,彻底颠覆了我们此前在贫瘠和饥饿里的自得其乐。在那个年代里,我们的肚子在大多的时间里饥饿着,贫瘠苍茫的盐碱地,从来没有给我们填饱肚子的机会,对衣着的欲望,更成了一种奢求。当奢求无望的时候,奢求就变得毫无意义。我和我的伙伴们正是这样的,在那个贫瘠的岁月里,用填饱肚子的欲望,把无望的奢求冷酷地压制在心底,那些一次次在电影上看过的景象,成了我们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抵达的风景,我们也就不再用我们苍白的心去触摸那道风景,只是把那道风景当作了一种梦想,把这个梦想放飞在那片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上,随着黄茜草红茜草红荆刺篷一年年疯长又一年年在秋风中枯黄荣衰。
薛勇来了,让我们无限接近了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一切,而这一切,就实实在在的停留在我们的眼神里。每一天,当薛勇在我们身边转来转去的时候,他的那些装扮,那些物件,甚至他的笑容和走路的样子,就开始深深印在我们心里,也扯着我们心中那些无望的梦想,一点点生发萌芽,让我们原来的狂野逐渐在他的笑容里安静下来。现在回过头来再想,薛勇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日子,似乎成了我们岁月长河中一段无法剪除的胶片,甚至永远都不能曝光,那些或黑白或彩色或明或暗的底片,涂抹着我们各自的眼神,一点点印刷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很快,薛勇就和我们打成了一片,跟我们一起上树爬房,下河摸鱼,偷瓜摸枣,一起在盐碱地的草丛中疯跑乱窜。我们心疼着他的那些我们眼馋的衣服一次次被杂草树枝刮破,一次次被泥土弄脏,他的脸上,却是跟我们一起疯玩后的兴奋。
薛勇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算起来也就是一年,第二年的秋天,他随着老薛的调任,离开了三连,离开了那片贫瘠的盐碱地。我们不知道,薛勇是不是会留恋那片铺满红茜草黄茜草刺篷红荆和绵槐的土地,是不是会感受到我们在那片土地上,在无时不在的饥饿里疯玩的情趣,我们已无从知道,他,就像一只脱群的鸟儿,只是在那片土地上停留了片刻,便飞离了我们的视野,从此杳无音信。薛勇留给我们一个无法抹去的背影,那个背影里,写满了他的所有,也写满了我们心底的艳羡和悄然的变化。
三厂后来在作文中还写道:“薛勇走了,我感觉他插(搽)的那种东西的香味,还留在教室里,我也知不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穿上他那样的衣服,能骑上一辆自行车,能有一快(块)手表,我也知不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吃饱肚子?”
在送别薛勇的那天,我们看到,薛勇跨进了老薛的绿色吉普车,向我们挥挥手,卷起一阵尘土,渐渐消失在那条铺满杂草的土路的尽头,那条土路,阳光下,密密实实的杂草,绿毡一般,一直延伸到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我们盯着吉普车卷起的尘土很长很长时间,不约而同,三厂、友友、我和小军的脚步,在那条土路上向前跨了出去。
“老薛!老薛!老薛……”
友友、三厂、我和小军,躲在一道壕沟里,隔着没过头顶的杂草,直着嗓子对着三连的营房大叫着。在姥爷家的村子里,喊大人的名字,是最好的骂人方式,如果能喊出对方大人的外号,就被视为最刻毒的骂人了。我们既不知道薛勇爸爸的名字,也不知道老薛的外号,更不敢靠近三连营房的跟前,只能在营房的外面高喊着“老薛”来发泄我们心中的怒气。
营房门前站岗的当兵的不知道我们这样喊是为了什么,歪歪头朝我们躲藏的草丛看了一眼便懒得再理我们。日头火毒,热气从草棵子里蹿出来,没命地在我们身上烤,热的我们像烤熟的蛤蟆,浑身都气鼓鼓的,汗水虫子一般一绺一绺在身上爬。
“再骂一遍,薛勇再不出来,明天到学校谁都不要再跟他玩!”友友说话的声音软软的,似乎被当头的日头烤糊了。
“老薛!老薛!老薛……”被晒蔫儿的我们再次鼓起精神对着三连的营房喊了起来。
“喊!喊!喊什么喊?!”
薛勇瘦瘦高高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营房的门口,对着我们躲藏的地方大声的喊着。
“薛勇,你糊弄我们,你是小狗!”看到薛勇走出营房,我们站起已经酸了的身子,向他干嚎。
跑到我们跟前,薛勇的脸已经彤红,他拿眼睛扫了一眼愤怒的我们,很快便低下了头,用脚搓着盐碱地上的一簇铃铛草:“我爸爸的手枪,从来没让我动过,我说让你们玩我爸的手枪是吹牛。”
“你混蛋,吹牛就吹牛,让我们等你半天!”三厂上前推了薛勇一把,差点把他推到壕沟里。
“这样吧,我爸的手枪你们不能玩了,我把我的手表给你们每人戴一晚上。”
“手表?!”
薛勇那块亮得晃眼的手表,在我们眼里,绝对是稀罕的东西。要知道,当时在我们学校里,所有的老师,没有一个人有手表,上下课的时间,全凭教师办公室灰败的墙上挂的那台老掉牙的挂钟。常常的,那台挂钟会停下脚步,让负责值日的老师无所适从,那口挂在教室前面老槐树上的铁铧犁片,敲响的时间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有的时候,我们放学回家,不是在地里干活的大人们还没有回来,就是早已吃完饭下地去了。薛勇来到我们班后,他手腕上那块亮晃晃的手表就成了全校唯一的时间定时器。值日的老师习惯了在差不多的时间到我们班门前观望,而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常常是上课前就把薛勇的手表放到教桌的中间的,下课的时间到了,就会向教室外边溜达的值日老师一个手势,老槐树上的犁铧片接着就会准点清脆的响起。直到薛勇跟随老薛离开三连,离开我们学校,上下课的时间再没有错过。
我们平时连摸都没机会摸的手表,薛勇居然要让我们每人戴一晚上!这虽然比不上玩他爸爸的真正手枪刺激,却也足以让我们得意忘形。
靠包袱剪子锤定输赢,我排到第一晚上戴那块手表。说是戴,其实我根本就不舍得把那块亮晃晃的手表戴在自己的腕子上。放学的时候,我从薛勇手里接过手表,心不在焉地应付着他的嘱咐,巴不得他快点离开。等薛勇走了,我避开友友、三厂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纸一层层把手表包了起来,揣进口袋,双手捂着急急跑回了姥爷家。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跟友友他们出去疯玩。吃完饭,早早吹熄了煤油灯,把那块手表从纸包里取出来,在透过窗户纸的黯淡月光下仔细地抚弄着,一次次把手表贴在耳边,静静地聆听那一声声清脆的表针转动的滴答声。十几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当我把自己的手表踏踏实实戴在手腕上,轻轻抚摸着晶亮的表壳,静静聆听那一声声滴答的声音的时候,还会想起那个夜晚我独自躲在土炕上把玩薛勇的手表的情形。
姥爷家的村子,孤零零地凸显在潍北平原的北端,四下里二十几里地都看不到一个村庄,一缕缕炊烟缥缈着酸涩,和那些漫无边际的杂草一起,静静地守候着这一片贫瘠的盐碱地。在村子东边的丰产河对岸,一南一北坐落着两座营房,当地的百姓不想去弄清两座营房里到底驻扎着多少当兵的,只是习惯地称他们为三连和七连。
三连和七连的当兵的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是负责清理警戒一下最北边的潍北靶场,再就是自己开垦一些盐碱地,种点粮食和菜蔬。在我的记忆里,姥爷家村子里的人,跟三连和七连当兵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是因为,这两座营房,都有各自的医务室,那些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戴着草绿军帽的军医们,一直免费为村里人看病治病,有的时候,还会到姥爷家的村子里巡诊,让人们感受到了子弟兵的温暖。还有,他们种的那些粮食到了秋收的时候,任村子里的人们收割,那些收成全部归了村里人,很多的时候,营房里当兵的还会将一些粮食直接送到村子里。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这些粮食,有的时候会胜过当地人的生命。而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中,这两座营房里,时不时会放电影,我们结伙去看电影的时候,在营房门前的哨兵不但不会阻拦我们,还会得到营房里当兵的一些糖果和其他好吃的东西,这让我们一直盼着能多到营房里看几场电影。
薛勇就来自三连。他的爸爸老薛调到三连当连长,薛勇和他的一家也就随军到了这片盐碱地上,插班到了我们的学校。
那个清晨,天阴沉的厉害,整个天空黑乎乎的似乎被一个密不透风的凝滞的固体紧裹着,闷滞的湿气惶急的在四下里拥挤回旋着,撕扯的俯伏在树梢上的蝉喘不过气来,叫声嘶哑,细弱游丝,仿佛哪只蝉只要大声尖叫一下,就会刺破天上黑沉沉的那层纸。那层黑纸越来越低,闪电肆无忌惮地在纸上划出诡谲的线条,雷声把黑沉沉的那层纸一点点挤压下来,几乎伸手就能摸得到,隆隆的雷声翻滚着撞过我们学校的上空,从教室的门前肆虐着掠过,教室的破门窗不安分地摇动着,把能挤出水的空气挤进教室,让我们一起烦躁不安。
薛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走进我们那间破烂阴暗的教室的。如今我已不记得那时薛勇的面容,但我却清楚记得那个早晨出现在我们教室里的他的装扮:整整齐齐的平头,一件雪白的短袖衬衣扎在天蓝色的短裤里面,印着红五星的草绿色书包斜挎在肩上,脚上是一双雪白的球鞋和雪白的袜子,而手腕上,那只明晃晃的手表在暗黑的教室里闪着光亮。这,就是那个早晨跨进我们教室的薛勇的装扮。
三厂在以后的作文里写道:“洋气的薛勇走进教室的时候,身后亮了一道闪电,把我们的眼照花了。不知道他身上插(搽)的什么,从来没问(闻)过的味儿,让我受不了,我只抬头看了他那身衣服一眼,跟我的衣服一比,(我)差点钻到桌子底下。”
薛勇这样的装扮,我们只在电影里看到过,是晚上偶尔在三连或七连的操场上为当兵的放的电影里看到的。看完电影,回家的时候,遮满小路的茅草、节箍草、铃铛花草已经挂满露水。顶着星星和月光,趟着露水,我们的脑子里回味着电影上的每个情节,嘴里啧啧羡慕着电影上孩子们的装扮,装模装样地学着那些孩子们的语调和动作,一路欢笑,一路打闹,而我们身上那些阔大或者窄小的补丁摞补丁的衣着,在月光下同脚边的杂草一起摇摆,惊起草丛中栖息的鸟儿,噗噜噜向远处飞去。
我们不知道薛勇是否厌烦这片贫瘠的土地,或许他不知道,他的到来,彻底颠覆了我们此前在贫瘠和饥饿里的自得其乐。在那个年代里,我们的肚子在大多的时间里饥饿着,贫瘠苍茫的盐碱地,从来没有给我们填饱肚子的机会,对衣着的欲望,更成了一种奢求。当奢求无望的时候,奢求就变得毫无意义。我和我的伙伴们正是这样的,在那个贫瘠的岁月里,用填饱肚子的欲望,把无望的奢求冷酷地压制在心底,那些一次次在电影上看过的景象,成了我们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抵达的风景,我们也就不再用我们苍白的心去触摸那道风景,只是把那道风景当作了一种梦想,把这个梦想放飞在那片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上,随着黄茜草红茜草红荆刺篷一年年疯长又一年年在秋风中枯黄荣衰。
薛勇来了,让我们无限接近了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一切,而这一切,就实实在在的停留在我们的眼神里。每一天,当薛勇在我们身边转来转去的时候,他的那些装扮,那些物件,甚至他的笑容和走路的样子,就开始深深印在我们心里,也扯着我们心中那些无望的梦想,一点点生发萌芽,让我们原来的狂野逐渐在他的笑容里安静下来。现在回过头来再想,薛勇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日子,似乎成了我们岁月长河中一段无法剪除的胶片,甚至永远都不能曝光,那些或黑白或彩色或明或暗的底片,涂抹着我们各自的眼神,一点点印刷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很快,薛勇就和我们打成了一片,跟我们一起上树爬房,下河摸鱼,偷瓜摸枣,一起在盐碱地的草丛中疯跑乱窜。我们心疼着他的那些我们眼馋的衣服一次次被杂草树枝刮破,一次次被泥土弄脏,他的脸上,却是跟我们一起疯玩后的兴奋。
薛勇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算起来也就是一年,第二年的秋天,他随着老薛的调任,离开了三连,离开了那片贫瘠的盐碱地。我们不知道,薛勇是不是会留恋那片铺满红茜草黄茜草刺篷红荆和绵槐的土地,是不是会感受到我们在那片土地上,在无时不在的饥饿里疯玩的情趣,我们已无从知道,他,就像一只脱群的鸟儿,只是在那片土地上停留了片刻,便飞离了我们的视野,从此杳无音信。薛勇留给我们一个无法抹去的背影,那个背影里,写满了他的所有,也写满了我们心底的艳羡和悄然的变化。
三厂后来在作文中还写道:“薛勇走了,我感觉他插(搽)的那种东西的香味,还留在教室里,我也知不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穿上他那样的衣服,能骑上一辆自行车,能有一快(块)手表,我也知不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吃饱肚子?”
在送别薛勇的那天,我们看到,薛勇跨进了老薛的绿色吉普车,向我们挥挥手,卷起一阵尘土,渐渐消失在那条铺满杂草的土路的尽头,那条土路,阳光下,密密实实的杂草,绿毡一般,一直延伸到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我们盯着吉普车卷起的尘土很长很长时间,不约而同,三厂、友友、我和小军的脚步,在那条土路上向前跨了出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