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古城
2022-01-10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一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古城走走。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朦朦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
一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古城走走。
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朦朦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身成一个环境典雅的购物、消遣场所。过去一直反感商业味太浓太重的地方,特别是把一个清悠的小城改装成一个市场更是厌恶,但随着世事的磨砺,渐渐接受了这一切。毕竟,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一个清冷的优雅小城,远远比不上一个喧哗的繁杂市场来得实惠。
不过,我仍记得十余年前第一次见到古城的那个清晨。那晚,我们下榻下关,天未亮就赶往古城。进入古城时,天刚蒙蒙亮。古城还半睡半醒,临街的许多门面都关得紧紧的,卖早点的小贩已支起了摊子。这么早赶到古城,只为了它的稀豆粉。小贩十分和善,稀豆粉也地道,又稠又香,我们七、八人就坐在街边的长条凳上,吃得不亦乐乎。有人同小贩聊开了:“到昆明开家店,一定比这里赚得多。”怎知小贩不为所动:“我若到了昆明,稀豆粉一定会越做越清,最后和昆明的没有两样。”众人大笑。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丽江,大理只是路过,但这是我第一次到大理,自然不甘心如此匆忙。乘众人还在吃,就放了碗去街对面。整条街都很安静,有家店已开了一扇门,店主正准备取另一块门板,我闪身进店。里面卖的是土布和扎染,我匆匆挑了套土布间扎染布的衣服。布有些粗糙,板兰根染出的藏青色很纯正,配上洒几朵碎花的扎染布,看起来既朴实又别致。从丽江回来时,又赶到古城吃稀豆粉,我又到那家店,买双布鞋和衣服相配。那套衣服很是惹同事们羡慕了一段时日,她们或乘出差之机自己去买,或托到大理的朋友买回来。
那时的古城,古朴,安静。
此后,又过了八、九年,我重新进入大理。仍然是路过。这时的大理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那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城。街上所有的房屋都成了商店,卖银器、扎染和刺绣品。街面上还有好多小吃店,故意做得很古朴的样子。再一年去,古城正在挖河道,要像丽江一样,让水在城里流淌。又一年,那些水已是古城的熟客。这三次到古城,于我是个转变,从发现它变成了一个市场后有些失望,到担心它会否画虎反类犬的忧忡,再到终于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去年国庆去古城,越发感觉它真是一个大市场,导游的小广播此起彼伏,没一刻停歇,游人喧喧嚷嚷,杂乱不已。我匆匆避开。虽然有些失望,但不担心,我知道在来来往往的路途中,大理并不是一个离开后就完全告别了的城市,我总还会再来,并找回它的静。
二
这个深秋到大理,仍住在下关。得了一天的空闲时间,我决定去古城走走,虽然雨一直不停歇。因为古城的改变,使得我对它的向往并不那么深浓,但倘若到了大理,不去古城,又有些意犹未尽。
整整一天,独自一人,在大理古城。这于我而言,好像是笔财富。也许,我能够去大理市博物馆,看看花,敲敲钟,也许,可以坐在洋人街的一间小店里,要一壶酥油茶,一面喝一面看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或许,还可以到玉洱园,看雨水滴在池面荡起的纹痕。这让我有些兴奋。每天在一个圈里按部就班,岁月已被熬成一个模子,所有的时光都从那里穿过,浇铸成一尘不变的日子。逃离了那个模子,就可以不挂念什么,不向往什么,不做什么,静静享受这一刻的生命。因而很有几分怀念那个在束河的下午,我独自一人在园子里,菜花正开,水在脚前不停地流过,偶有马走来,铃声叮当,我坐在木桌前,什么也不想,任日光一寸一寸向西。要在古城找这样一个可以任我闲坐的地方并不难,但我不着急。
许是雨的缘故,又或还太早,街面行人不多,不过店辅的门都打开了。依然是那些纯银的饰品和古朴的包。不过这些年,这些布包开始走精致路线,不再如过去一样,价格便宜,做得也粗糙。现在的布包因精致而工艺繁琐,于是就根据其繁琐的程度来定价格的高低,有时小小一个零钱包,价格就到了三、四十。看着看着就心动了,有做成南瓜式样的,有做成兔子模样的,还有长长的鱼和大眼睛的猫头鹰,都是厚厚的双层棉布做成,摸着手感特别好,每一种造型都让人爱不释手。如果我要买这么多的小包,就得有一个很大的包来装,于是又看大一些的包。终于看中一个布包,大得似个行囊,几分随意几分古朴,却又有几分精致:夹层足够多,每一层都有拉链。一问价,一百六十八。这让我惊讶:一个布包,又没什么牌子,哪里值这个价。卖包的女孩见我犹豫,立即说:“大家都是本地人,我给你打八折。”我只是没有讲普通话而已,不知怎么就成了本地人,何况八折也太贵。我退出店来。又进了几家店,都看到那个包,不是一百八打八折,就是一百六打八折。价格都不固定,哪来的折扣。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条略为僻静的街道。又进一家店,那个包,八十块。店主不像正街那些店里的售货员一样,打扮成白族模样。她已中年,皮肤有些黑,大理本地口音,笑容可掬:“进来看看,不买也没关系,避避雨再走。”于是进店一一问价,南瓜包、兔子包、绣花包,做工都一样精致,但价位都定得比较低,别家店三十五一个的鱼包,这里只十八块。于是不再费神讲价,一个包一个包地挑。店主又一一介绍,说南瓜包最费工时,每一瓣南瓜都是一块布,如此拼凑而成,现在看着不怎样,装满了东西就特别好看,圆滚滚的。黑布上镶了几朵小花的布包最是雅致,她建议挑一只花朵比较艳的,因黑布已够素了。这样聊着、挑着,不知不觉就在店里选了大大小小许多包,足足装满一大包。店主计价时,又说:“这么多,再让你些。”我笑:“谢谢。”付了钱准备走时,她又挽留:“坐一会再走,外面还在下雨。”我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还没出门,她又追过来:“别忘了你的伞,在门外的盆里。”
出门一看时间,竟在店内消磨了一两个小时。我记住了这家店的位置,尽管门前也是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但下次再来,断不会找错。
三
午饭后,街上行人多了起来,尽管雨仍在洒,游人依然兴致不减,这里留影,那里购物。
走着走着,我发现鞋子湿了。雨水落在石板上并不四处流淌,而是积在凸凹不平的表面。我喜欢石板铺的路,整洁中有份悠远的韵味。但喜欢归喜欢,我的鞋子却不能适应:鞋底太软太薄,走在不甚平整的路上就有些异样。而且,一直浸在雨里,鞋子一侧脱胶了。
我开始找补鞋匠。问一环卫工,她说这里有三位修鞋匠,不远处的那位因为下雨,没有来,她让我往前走,到十字路口,若另一位也不在,就顺街往上走,那里还有一位。我依她所言,一路找了去。却哪里有,十字街没有,往上走也没有。又问街边一卖刺绣的女子,她又告诉我:下面十字街有一位。我刚想说那里没有,她却像想起什么来似的,说:“跟我来。”她摊子也不看了,带我朝前走,走了五十余步,就到一家小店前,她同店里一男子叽叽咕咕几句,就对我说:“他可以补。”说完就走了。这是一家卖绣花鞋的小店,我有几分诧异:我穿的可不是绣花鞋,他怎么补?于是连谢都忘了对那女子说。
店主问我:“你的鞋怎么了?”我脱了让他看,他一看就说:“这个粘不好。”我想,原来他想用做绣花鞋的胶呀什么的帮我粘一下。结果他不知从哪里拿出工具来,竟是时常见到的,街边那些补鞋匠们的工具:缝革机胶水皮革什么的。
我把鞋递给他,看到他的手洗得很干净,不像许多补鞋匠一样,手上裂了很深的口子,里面黑黝黝的。见他接过鞋,我有些不好意思。鞋不脏,在雨水里泡了这么久,灰都泡没了,但不管怎样,哪有这店里的鞋光鲜。他的手,应是拿绣花鞋的。
于是问他是不是不打算补鞋了?都不出去摆摊。他说要补的,只是下雨了,不想出去,反正街坊要补鞋都会拿到家里来。
这时他妻子走了进来,他立即就说:“拖鞋呢?找来给她穿着。”
那是双布拖鞋,干净软和。
他就坐在店里帮我补鞋,他妻子也坐下来,做绣花鞋。那是机绣的,八只鞋面全绣在一张布上。她见我在看,倒解释开了:“机绣也不容易,一天只做得出一双鞋。”店里也有手工绣的,一个包一百多。很重,又硬,其实就是两块布缝一块,装不了多少东西,不实用。若说是工艺品,又少了点精致。不知有没有人买。我觉得做机绣的布鞋也好,起码花样讨喜。
她也卖老绣。这个我看不懂。几年前同来的一个女子就喜欢这个,买了许多回去,她说得头头是道。我却一头雾水。比起老绣,我还是比较中意脚上的拖鞋:“拖鞋也是你做的?”她笑了:“买的。”店主说:“要做这个很简单。”于是就开始说做鞋的工序步骤。我说那怎么不做了卖,他说这个不好卖。我有几分遗憾,古城里那么多绣花鞋,有几人买?我就是看着再爱,也不买——再也穿不出来的。不如做布拖鞋,又好穿又实用。
鞋补好了,雨仍然下,我担心另一只鞋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脱胶,把它脱下来,请店主帮我加固一下。他妻子立即就说:“这只好好的,机子一扎就会进水了。”我说不扎一下可能一会就裂开了。店主坚持:“不会的,这只没有坏,扎了反而不好。”我也没法,付钱后打算离开。
他妻子提醒我:“你的相机不要随手放,一定要挂在身上。还有你的包,一定要拉上拉链。”我笑:“知道了,谢谢。”她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进家来倒没什么,进店去,有时就说不清了。”我完全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家,是这里;店,是正街上的那些,虽然她也卖包卖鞋。她家门口也挂着整条街都挂满了的红布和碎花布做成的鲤鱼包出售,我本来觉得这种包只能挂家里做装饰,没多少意思。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人家卖这样的包,虽然货品相同,但意味却是不一样的,于是挑了一只,打算回家挂起来。
四
走过洋人街时,发现已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走进一家店坐下来,悠闲地品酥油茶。本来我可以乘吃午饭的时候,坐进一家店内,但又不后悔选择了去吃白族凉粉,烤乳扇和烧饵块这些当地的小吃。
洋人街有许多店,都装修得很别致,好像在力求一种和古镇相吻合的格调,又好像在标榜一种独特的个性。店内店外的桌椅几乎都是原木原色的,简单,古朴,营造着一种悠远的氛围。有的桌上铺一块用手工织就的、土到极致的花布,有的桌上放一个圆墩墩没经过修饰的土陶罐,里面插一把雏菊。这样的布置让人有几分柔软。
无论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是出生在城市里的人,好像都有一种天性,就是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记得有一年,我在大理古城闲逛。夜色降临时正巧走到洋人街,昏黄的灯火点缀出一派温馨。这时几乎所有的店都已人满,终于寻得一家略为清静的,坐了进去,随意点了食物与饮品后,四处张望。桌上竹编的小篮中盛有许多如麻子般大小的果实,因问道:“这是什么?”
“青稞,炒熟了的,可以吃。”
一听这名字大喜——十多年前就知道这一食物,并吃过青稞炒面,喝过青稞酒,却一直不得见其真面目。青稞的形状如麦子,只是细小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我之所以心仪已久是因为青稞出产于中甸。中甸,我仍这样固执地称呼它,虽然它早已更名为香格里拉。
烤牦牛肉抬上来时我才明白:此咖啡屋展现的是中甸风情:经轮、烛台,以及墙上的饰物均是中甸所特有的。灯光暗暗,却别有一股懒洋洋的味道,粉粉的雏菊插在土陶瓶中,俏生生的花瓣伸展得似在伸一个长长的懒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烤肉还是玉米花或酸梅汁又或酥油茶均十分美味。
大理和中甸均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在大理置身于充满中甸风情的咖啡屋中,这本身就让人思绪迷朦,就似实现了双重的梦想,此情此景又昭示了永不满足于此身所在之地的矛盾心理,而这正是它成功地引诱了我的原因。之前我还在为门前刚刚开辟出来的河道嘀咕,这时却完全明白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人们所要的,只是一时的恍惚,以求在这层恍惚中进入自己的梦想之境。所以在走出咖啡屋的那一刹,虽然门道的河道新新,还是对这一切释然。同时想到了许多年前,我哄一位外省的朋友到大理定居:“多年后我来找你,穿过小桥流水,转过一堵描着水墨画的院墙,‘吱’地推开一扇木门,只见你的小女儿从茶花丛间探出头来。”
那位朋友激动异常:“好好好,我这就赶去大理娶位白族女子。” 我没有想到他那么好哄,一时反而语塞。这时才明白过来,其实他早就对现实有种疏离感,是我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勾出了一幅他久已向往而又藏在内心深处的田园景象,因而一时失态。
一年后,又到古城,我带了女儿去洋人街闲坐。有家店,名为一线天,可以坐到阁楼上,看楼下人流和水流。女儿还小,不懂得这份意趣,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那碟炸土豆上。我则依在栏边,静静享受这个夜晚。我以为,女儿会不记得这样的一个夜晚,但后来的一些年里,问起女儿,她依然记得那小小的阁楼和炸土豆,称最是美味。 这些都是景物投影到我记忆里的,因此使得我以为: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我想要的那一份温润:田园牧歌的,古朴悠远的。好像已现代得很久很久了,厌倦了这样一种工业味太浓的生活,何况繁杂的日程已把生活磨损得没有棱角,于是有些想返朴归真,却又做不到朴实无华,那就寻个这样的小店坐下来,把时光慢慢消磨,也许许久许久后都还记得,那一小截圆润的光阴。如此种种就是我因可以有一整天的时光在古城打发而拥有的喜悦。
然而这一天,我没能够如愿地坐到洋人街看人来人往,也没有在玉洱园看雨水落在池面。离开古城的时候,雨还在下,而我心满意足,因我看到了久远而又醇厚的纯朴,虽然此时,它已避到了小城的边缘,但依然生机勃勃,纯朴在补鞋的夫妇和卖包的女子那里,不用古朴的家具,又或老旧的门面摆出样子来,它鲜活灵动,就生存在他们之间。这才是我心中的田园,远比从垂柳流水中,从各种费尽心机的装饰中寻到的那点点慰藉来得更真实。
[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08-11-25 11:04 编辑 ]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古城走走。
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朦朦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身成一个环境典雅的购物、消遣场所。过去一直反感商业味太浓太重的地方,特别是把一个清悠的小城改装成一个市场更是厌恶,但随着世事的磨砺,渐渐接受了这一切。毕竟,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一个清冷的优雅小城,远远比不上一个喧哗的繁杂市场来得实惠。
不过,我仍记得十余年前第一次见到古城的那个清晨。那晚,我们下榻下关,天未亮就赶往古城。进入古城时,天刚蒙蒙亮。古城还半睡半醒,临街的许多门面都关得紧紧的,卖早点的小贩已支起了摊子。这么早赶到古城,只为了它的稀豆粉。小贩十分和善,稀豆粉也地道,又稠又香,我们七、八人就坐在街边的长条凳上,吃得不亦乐乎。有人同小贩聊开了:“到昆明开家店,一定比这里赚得多。”怎知小贩不为所动:“我若到了昆明,稀豆粉一定会越做越清,最后和昆明的没有两样。”众人大笑。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丽江,大理只是路过,但这是我第一次到大理,自然不甘心如此匆忙。乘众人还在吃,就放了碗去街对面。整条街都很安静,有家店已开了一扇门,店主正准备取另一块门板,我闪身进店。里面卖的是土布和扎染,我匆匆挑了套土布间扎染布的衣服。布有些粗糙,板兰根染出的藏青色很纯正,配上洒几朵碎花的扎染布,看起来既朴实又别致。从丽江回来时,又赶到古城吃稀豆粉,我又到那家店,买双布鞋和衣服相配。那套衣服很是惹同事们羡慕了一段时日,她们或乘出差之机自己去买,或托到大理的朋友买回来。
那时的古城,古朴,安静。
此后,又过了八、九年,我重新进入大理。仍然是路过。这时的大理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那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城。街上所有的房屋都成了商店,卖银器、扎染和刺绣品。街面上还有好多小吃店,故意做得很古朴的样子。再一年去,古城正在挖河道,要像丽江一样,让水在城里流淌。又一年,那些水已是古城的熟客。这三次到古城,于我是个转变,从发现它变成了一个市场后有些失望,到担心它会否画虎反类犬的忧忡,再到终于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去年国庆去古城,越发感觉它真是一个大市场,导游的小广播此起彼伏,没一刻停歇,游人喧喧嚷嚷,杂乱不已。我匆匆避开。虽然有些失望,但不担心,我知道在来来往往的路途中,大理并不是一个离开后就完全告别了的城市,我总还会再来,并找回它的静。
二
这个深秋到大理,仍住在下关。得了一天的空闲时间,我决定去古城走走,虽然雨一直不停歇。因为古城的改变,使得我对它的向往并不那么深浓,但倘若到了大理,不去古城,又有些意犹未尽。
整整一天,独自一人,在大理古城。这于我而言,好像是笔财富。也许,我能够去大理市博物馆,看看花,敲敲钟,也许,可以坐在洋人街的一间小店里,要一壶酥油茶,一面喝一面看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或许,还可以到玉洱园,看雨水滴在池面荡起的纹痕。这让我有些兴奋。每天在一个圈里按部就班,岁月已被熬成一个模子,所有的时光都从那里穿过,浇铸成一尘不变的日子。逃离了那个模子,就可以不挂念什么,不向往什么,不做什么,静静享受这一刻的生命。因而很有几分怀念那个在束河的下午,我独自一人在园子里,菜花正开,水在脚前不停地流过,偶有马走来,铃声叮当,我坐在木桌前,什么也不想,任日光一寸一寸向西。要在古城找这样一个可以任我闲坐的地方并不难,但我不着急。
许是雨的缘故,又或还太早,街面行人不多,不过店辅的门都打开了。依然是那些纯银的饰品和古朴的包。不过这些年,这些布包开始走精致路线,不再如过去一样,价格便宜,做得也粗糙。现在的布包因精致而工艺繁琐,于是就根据其繁琐的程度来定价格的高低,有时小小一个零钱包,价格就到了三、四十。看着看着就心动了,有做成南瓜式样的,有做成兔子模样的,还有长长的鱼和大眼睛的猫头鹰,都是厚厚的双层棉布做成,摸着手感特别好,每一种造型都让人爱不释手。如果我要买这么多的小包,就得有一个很大的包来装,于是又看大一些的包。终于看中一个布包,大得似个行囊,几分随意几分古朴,却又有几分精致:夹层足够多,每一层都有拉链。一问价,一百六十八。这让我惊讶:一个布包,又没什么牌子,哪里值这个价。卖包的女孩见我犹豫,立即说:“大家都是本地人,我给你打八折。”我只是没有讲普通话而已,不知怎么就成了本地人,何况八折也太贵。我退出店来。又进了几家店,都看到那个包,不是一百八打八折,就是一百六打八折。价格都不固定,哪来的折扣。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条略为僻静的街道。又进一家店,那个包,八十块。店主不像正街那些店里的售货员一样,打扮成白族模样。她已中年,皮肤有些黑,大理本地口音,笑容可掬:“进来看看,不买也没关系,避避雨再走。”于是进店一一问价,南瓜包、兔子包、绣花包,做工都一样精致,但价位都定得比较低,别家店三十五一个的鱼包,这里只十八块。于是不再费神讲价,一个包一个包地挑。店主又一一介绍,说南瓜包最费工时,每一瓣南瓜都是一块布,如此拼凑而成,现在看着不怎样,装满了东西就特别好看,圆滚滚的。黑布上镶了几朵小花的布包最是雅致,她建议挑一只花朵比较艳的,因黑布已够素了。这样聊着、挑着,不知不觉就在店里选了大大小小许多包,足足装满一大包。店主计价时,又说:“这么多,再让你些。”我笑:“谢谢。”付了钱准备走时,她又挽留:“坐一会再走,外面还在下雨。”我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还没出门,她又追过来:“别忘了你的伞,在门外的盆里。”
出门一看时间,竟在店内消磨了一两个小时。我记住了这家店的位置,尽管门前也是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但下次再来,断不会找错。
三
午饭后,街上行人多了起来,尽管雨仍在洒,游人依然兴致不减,这里留影,那里购物。
走着走着,我发现鞋子湿了。雨水落在石板上并不四处流淌,而是积在凸凹不平的表面。我喜欢石板铺的路,整洁中有份悠远的韵味。但喜欢归喜欢,我的鞋子却不能适应:鞋底太软太薄,走在不甚平整的路上就有些异样。而且,一直浸在雨里,鞋子一侧脱胶了。
我开始找补鞋匠。问一环卫工,她说这里有三位修鞋匠,不远处的那位因为下雨,没有来,她让我往前走,到十字路口,若另一位也不在,就顺街往上走,那里还有一位。我依她所言,一路找了去。却哪里有,十字街没有,往上走也没有。又问街边一卖刺绣的女子,她又告诉我:下面十字街有一位。我刚想说那里没有,她却像想起什么来似的,说:“跟我来。”她摊子也不看了,带我朝前走,走了五十余步,就到一家小店前,她同店里一男子叽叽咕咕几句,就对我说:“他可以补。”说完就走了。这是一家卖绣花鞋的小店,我有几分诧异:我穿的可不是绣花鞋,他怎么补?于是连谢都忘了对那女子说。
店主问我:“你的鞋怎么了?”我脱了让他看,他一看就说:“这个粘不好。”我想,原来他想用做绣花鞋的胶呀什么的帮我粘一下。结果他不知从哪里拿出工具来,竟是时常见到的,街边那些补鞋匠们的工具:缝革机胶水皮革什么的。
我把鞋递给他,看到他的手洗得很干净,不像许多补鞋匠一样,手上裂了很深的口子,里面黑黝黝的。见他接过鞋,我有些不好意思。鞋不脏,在雨水里泡了这么久,灰都泡没了,但不管怎样,哪有这店里的鞋光鲜。他的手,应是拿绣花鞋的。
于是问他是不是不打算补鞋了?都不出去摆摊。他说要补的,只是下雨了,不想出去,反正街坊要补鞋都会拿到家里来。
这时他妻子走了进来,他立即就说:“拖鞋呢?找来给她穿着。”
那是双布拖鞋,干净软和。
他就坐在店里帮我补鞋,他妻子也坐下来,做绣花鞋。那是机绣的,八只鞋面全绣在一张布上。她见我在看,倒解释开了:“机绣也不容易,一天只做得出一双鞋。”店里也有手工绣的,一个包一百多。很重,又硬,其实就是两块布缝一块,装不了多少东西,不实用。若说是工艺品,又少了点精致。不知有没有人买。我觉得做机绣的布鞋也好,起码花样讨喜。
她也卖老绣。这个我看不懂。几年前同来的一个女子就喜欢这个,买了许多回去,她说得头头是道。我却一头雾水。比起老绣,我还是比较中意脚上的拖鞋:“拖鞋也是你做的?”她笑了:“买的。”店主说:“要做这个很简单。”于是就开始说做鞋的工序步骤。我说那怎么不做了卖,他说这个不好卖。我有几分遗憾,古城里那么多绣花鞋,有几人买?我就是看着再爱,也不买——再也穿不出来的。不如做布拖鞋,又好穿又实用。
鞋补好了,雨仍然下,我担心另一只鞋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脱胶,把它脱下来,请店主帮我加固一下。他妻子立即就说:“这只好好的,机子一扎就会进水了。”我说不扎一下可能一会就裂开了。店主坚持:“不会的,这只没有坏,扎了反而不好。”我也没法,付钱后打算离开。
他妻子提醒我:“你的相机不要随手放,一定要挂在身上。还有你的包,一定要拉上拉链。”我笑:“知道了,谢谢。”她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进家来倒没什么,进店去,有时就说不清了。”我完全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家,是这里;店,是正街上的那些,虽然她也卖包卖鞋。她家门口也挂着整条街都挂满了的红布和碎花布做成的鲤鱼包出售,我本来觉得这种包只能挂家里做装饰,没多少意思。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人家卖这样的包,虽然货品相同,但意味却是不一样的,于是挑了一只,打算回家挂起来。
四
走过洋人街时,发现已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走进一家店坐下来,悠闲地品酥油茶。本来我可以乘吃午饭的时候,坐进一家店内,但又不后悔选择了去吃白族凉粉,烤乳扇和烧饵块这些当地的小吃。
洋人街有许多店,都装修得很别致,好像在力求一种和古镇相吻合的格调,又好像在标榜一种独特的个性。店内店外的桌椅几乎都是原木原色的,简单,古朴,营造着一种悠远的氛围。有的桌上铺一块用手工织就的、土到极致的花布,有的桌上放一个圆墩墩没经过修饰的土陶罐,里面插一把雏菊。这样的布置让人有几分柔软。
无论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是出生在城市里的人,好像都有一种天性,就是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记得有一年,我在大理古城闲逛。夜色降临时正巧走到洋人街,昏黄的灯火点缀出一派温馨。这时几乎所有的店都已人满,终于寻得一家略为清静的,坐了进去,随意点了食物与饮品后,四处张望。桌上竹编的小篮中盛有许多如麻子般大小的果实,因问道:“这是什么?”
“青稞,炒熟了的,可以吃。”
一听这名字大喜——十多年前就知道这一食物,并吃过青稞炒面,喝过青稞酒,却一直不得见其真面目。青稞的形状如麦子,只是细小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我之所以心仪已久是因为青稞出产于中甸。中甸,我仍这样固执地称呼它,虽然它早已更名为香格里拉。
烤牦牛肉抬上来时我才明白:此咖啡屋展现的是中甸风情:经轮、烛台,以及墙上的饰物均是中甸所特有的。灯光暗暗,却别有一股懒洋洋的味道,粉粉的雏菊插在土陶瓶中,俏生生的花瓣伸展得似在伸一个长长的懒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烤肉还是玉米花或酸梅汁又或酥油茶均十分美味。
大理和中甸均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在大理置身于充满中甸风情的咖啡屋中,这本身就让人思绪迷朦,就似实现了双重的梦想,此情此景又昭示了永不满足于此身所在之地的矛盾心理,而这正是它成功地引诱了我的原因。之前我还在为门前刚刚开辟出来的河道嘀咕,这时却完全明白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人们所要的,只是一时的恍惚,以求在这层恍惚中进入自己的梦想之境。所以在走出咖啡屋的那一刹,虽然门道的河道新新,还是对这一切释然。同时想到了许多年前,我哄一位外省的朋友到大理定居:“多年后我来找你,穿过小桥流水,转过一堵描着水墨画的院墙,‘吱’地推开一扇木门,只见你的小女儿从茶花丛间探出头来。”
那位朋友激动异常:“好好好,我这就赶去大理娶位白族女子。” 我没有想到他那么好哄,一时反而语塞。这时才明白过来,其实他早就对现实有种疏离感,是我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勾出了一幅他久已向往而又藏在内心深处的田园景象,因而一时失态。
一年后,又到古城,我带了女儿去洋人街闲坐。有家店,名为一线天,可以坐到阁楼上,看楼下人流和水流。女儿还小,不懂得这份意趣,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那碟炸土豆上。我则依在栏边,静静享受这个夜晚。我以为,女儿会不记得这样的一个夜晚,但后来的一些年里,问起女儿,她依然记得那小小的阁楼和炸土豆,称最是美味。 这些都是景物投影到我记忆里的,因此使得我以为: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我想要的那一份温润:田园牧歌的,古朴悠远的。好像已现代得很久很久了,厌倦了这样一种工业味太浓的生活,何况繁杂的日程已把生活磨损得没有棱角,于是有些想返朴归真,却又做不到朴实无华,那就寻个这样的小店坐下来,把时光慢慢消磨,也许许久许久后都还记得,那一小截圆润的光阴。如此种种就是我因可以有一整天的时光在古城打发而拥有的喜悦。
然而这一天,我没能够如愿地坐到洋人街看人来人往,也没有在玉洱园看雨水落在池面。离开古城的时候,雨还在下,而我心满意足,因我看到了久远而又醇厚的纯朴,虽然此时,它已避到了小城的边缘,但依然生机勃勃,纯朴在补鞋的夫妇和卖包的女子那里,不用古朴的家具,又或老旧的门面摆出样子来,它鲜活灵动,就生存在他们之间。这才是我心中的田园,远比从垂柳流水中,从各种费尽心机的装饰中寻到的那点点慰藉来得更真实。
[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08-11-25 11:0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