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一唱雄鸡

2022-01-10抒情散文明月松间照
一唱雄鸡 表弟从乡下给送来两只大公鸡,每只约有七八斤重。鸡是去年春天买下小鸡放养的,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自由奔放了一年。看着眼前已经脱了毛,在寒冬农家屋外冻得硬梆梆的鸡,我不由得想起了好多。七十年代初,家中生活清苦,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
       一唱雄鸡   表弟从乡下给送来两只大公鸡,每只约有七八斤重。鸡是去年春天买下小鸡放养的,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自由奔放了一年。看着眼前已经脱了毛,在寒冬农家屋外冻得硬梆梆的鸡,我不由得想起了好多。   七十年代初,家中生活清苦,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到鸡。那时候的城镇副食凭票供应,我们家四口人份额是一只鸡,半个猪头,四个猪蹄,二斤红糖。购来一只鸡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从得到供应消息到排队拿票领购,从拿回家中加工储藏,到年三十大快朵颐,那期待和兴奋劲,那饱餐后咂摸嘴回味的感觉,想来至今无法用语言形容。76年后,农村允许有自留地,城镇也可搞点家庭副业,父母便托人弄来十几只小鸡,在家中养起来了。鸡舍建在外间的灶房内一角,焊制铁笼,上下两层。当十几只小鸡雏拿回家放在炕上的纸箱中,它们那可爱的样子,让少年的我真是喜欢的不得了,饲养它们也成了一个心事,每天早上睁开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它们如何,长没长大。有期盼的日子总是快乐的。不觉间鸡长大了,母鸡能下蛋,公鸡会打鸣了。清一色白白的羽毛更让人喜欢。这鸡的品种叫来和哼,母鸡下蛋多,放在灶间温暖能连下好几日蛋。母鸡留着喂养下蛋,积攒下的鸡蛋放在筐里不舍得吃,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最多达五六十。三只大公鸡就是等过节时要吃的美味了。记得那时还为先杀哪只公鸡和弟弟有分歧。弟弟要先杀那只曾啄过他最大的那个,我则希望先杀那只打鸣难听,没有准点下午也叫的“公哑嗓”。最后父亲选择的是另外那只最普通,不大不闹的。他说:最大的那个虽凶猛,但气派,红红的大鸡冠更是好看,留着来客人多时再杀,“公哑嗓”虽难听,但叫声与邻居家的与众不同,而且下午还打鸣,是个特殊,一听就知道是我们家的,不能先杀。只有这只没有什么特点的先杀吧。杀鸡的场面更难忘。父亲是位老师,虽身材高大,但生性善良,要亲自刀刃养了一年的鸡,实乃不好断然下手;我和弟弟烧好了褪毛的开水,扒着门缝观看。父亲在院子里,一手捉鸡一手提刀,扭着头将菜刀向鸡脖子处一抹,便撒手扔掉,转身跑进屋内对母亲说:杀死了,死了。大家推开门细看,那鸡在院子里扑棱几下,一挺身又站了起来,雄赳赳,气昂昂走开了。薅(hao 揪的意思)掉毛的鸡脖处,一道血刃渗出。弟弟高声叫道:爸爸,鸡没死,没死,又活啦;母亲笑说:这么大的人连个鸡都杀不了,以后还怎么吹牛。于是全家人齐上阵,抓鸡按腿,助父亲终于完成了杀鸡使命。或许是自己喂养的缘故,那鸡吃的也是至今想来最不味美的一次。   几十年前的事现在回忆仍然历历在目,只不过多些了更深的感悟。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影片《钢琴家》,一部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反映二次大战期间,一位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众人帮助下死里逃生,终于摆脱纳粹迫害的故事。这位钢琴家之所以能够得以与七十多万被屠杀同胞的不同命运,我认为其根本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而是一位钢琴家,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知名钢琴家。战争前他就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征服许许多多自己的同胞和不同国籍的人,他的成功使他的艺术生命价值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最后被德国军官发现时,他还是用琴声,用自己拥有的艺术,打动纳粹军官的心,换得生命!而那些不愿意他被送往集中营,冒风险救助他的纳粹犹太帮凶,那些甘愿冒生命危险隐藏他的波兰同胞,让我看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生命,是如何被人尊重和呵护,是如何实现自己生命留在世间长久的可能和意义。人与人相同是平等的生命权利,人与人的不同是生命价值的差异。现实社会不怕你与众不同,就怕你没有本事,没有本领,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君不见,被时代和社会淘汰抛弃的多是平庸和碌碌无为者。而叱诧风云的无不是身怀绝技,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要想生存,有所作为,勤奋学习,怀有技能十分重要。技多不压身,靠手艺专长谋生已经成为自古到今的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有一则老鼠的故事戏说佐证:一只老鼠被猫紧追不舍,眼看被抓住,老鼠突然想起妈妈平日教的猫语,于是说:喵喵,哥们,你追错了,我不是MM我是公的,MM 在你身后。猫一听说,忙驻足回首,结果老鼠赢得时间跑回洞中。事后老鼠感叹道:看来会一门外语很重要啊。   表弟送来的大公鸡味道很美,在田野间吃蚂蚱、昆虫和杂粮长大的鸡就是和那些速成肉鸡不一样。要知道能在山间田野散养成活,而且长成七八斤该是多么不容易。几十年前家中所养的,令我还有记忆的还是那下午打鸣的“公哑嗓”。那只鸡最后被父亲送给老朋友谭老师了,谭老师是音乐教师,他后来到我们家闲谈时还提到那只鸡,他发现“公哑嗓”打鸣竟如同唱歌般,有旋律感,而且似乎有刻意模仿别的公鸡打鸣声特点。谭老师所言现在想起来,我更觉赵本山的小品《公鸡下蛋》的意味颇长,“公哑嗓”放在今天,那不就是嗓音独特,模仿力极强的流行唱法,你说价值该有多大哈!吃鸡说鸡,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南京有个鸡鸣寺,鸡鸣寺建于西晋,这古老寺庙的名字就是源于能听见附近山上公鸡清晨的鸣叫。我第一次到南京时发现南京的市政府就在鸡鸣寺位置,当时还好生奇怪,是看上古刹的风水,还是传承历史,难道这里原来就是衙门地界?至今不甚明了。我的家乡有位作家叫高玉宝,写了一部小说也叫《高玉宝》,其中有一章节叫“半夜鸡叫”说的是地主周扒皮为了让长工们起大早到地里干活,每天半夜偷偷摸摸来到鸡窝,变法子让公鸡打鸣。这个故事情节还被拍成木偶动画片,很受六七十年代孩子们的喜欢。当时我对地主周扒皮可是恨之入骨,也对雄鸡鸣叫的声音留下很深印象。后来薄熙来任家乡市长,有一次他讲话,说作干部要学周扒皮,要有周扒皮那精神,周扒皮为了发家致富,身体力行,起大早搞半夜鸡叫,让长工多干活,我就是要让各位领导少睡觉,起大早,多为老百姓干活。《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让他这样一演绎,反倒不那么可恨到有些可爱了。不可否认,抛开阶级矛盾和对立,周扒皮发家致富也是费尽心思、付出艰辛的。现在一提起鸡,很少有人想到《半夜鸡叫》,联想最多的是鸡同妓,我所知道的是伎通技,伎通妓,把鸡作妓女的代名词没有考证。这样称谓真是为人类作出牺牲的家禽界一大悲哀。历史上有鸡鸣狗盗之说,典故也不是完全贬意,若不是手下有位会学公鸡叫的门客骗开城门,孟尝君怎能脱险逃回齐国。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人得道仙及鸡犬,无一不是说鸡的地位和重要性。一时也想不出更多赞美的诗词佳句,只记得一句,我看这一句足矣:雄鸡一唱天下白。想到此我敢断言,表弟送来的大公鸡一定是啼鸣报晓,鸡冠鲜红红,羽毛艳丽,昂首高唱的雄鸡。因为它是自由生长的,曾在广阔的天地里沐浴阳光雨露,曾站在山间田野,在晨曦微露时分,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引颈高吭。或许是“民族唱法”,或许是“美声唱法”,或许是“通俗唱法”,或许是“原生态唱法”,不管是什么都不重要,因为它的价值体现了。它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雄鸡一唱天下白”这诗意风景千年不变的美丽。   我等现在其实是平凡鼠辈,是仓中鼠,还是厕中鼠?我等弱小的生命亦如那田中鸡,勤奋下蛋,准时打鸣是本分。尽管一生短暂,但也有徜徉山野无拘无束的美好日子,也有实践自己的原本和继承的责任。生死不由己,富贵岂在天。恪守本分,勤奋补拙,让自己平凡的生命具有不平凡的价值才不虚往世上一回,才能得到尊重,才能留给他人一个不忘的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