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瓶梅》人物:这个男人脸红了——书童
2022-01-10叙事散文扁舟一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32 编辑
暗淡的月牙挂在树梢的时候,谁会在窗前临月伤怀呢。无论是裙钗摇摆的女子,还是身着长衫的男人,临月伤怀的不是在人世中为生计忙碌的人。繁杂忙乱的生活,使每……
暗淡的月牙挂在树梢的时候,谁会在窗前临月伤怀呢。无论是裙钗摇摆的女子,还是身着长衫的男人,临月伤怀的不是在人世中为生计忙碌的人。繁杂忙乱的生活,使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32 编辑 <br /><br /> 暗淡的月牙挂在树梢的时候,谁会在窗前临月伤怀呢。无论是裙钗摇摆的女子,还是身着长衫的男人,临月伤怀的不是在人世中为生计忙碌的人。繁杂忙乱的生活,使每个人都在时间的流动昏昏顿顿地赶着走,哪里有时间停顿回顾一下。唯有古老运河一个破旧的小屋秉烛挥墨的自称兰陵笑的人,冷眼看着夜空下冷静的月亮,赶着月色在抚须在叹息在激昂在哭泣。也许房屋不算破旧,朋友拨付下的房子只孕育着一种悲凉的愤慨。或许有几只蜘蛛在屋檐下忙碌,织了又破破了又织的蜘蛛网网住了几只苍老的苍蝇,在那里一直摇荡。
几百年前一个八月的夜空,应该有一种凄凉的诗意,隔着重重叠叠的灰尘我们在回头望远去的,总无法摈弃一份朦胧的意境,使过去的岁月就有了一份诗意感。花团锦簇的庭院,不会为记住一个男人的身影而有所改变,何况这个男人不过是一个年轻下人,一个眉清目秀的男人而已。在这个男人终于仓惶而逃时,背后污浊的气息越来越远去,习惯了在暧昧中低眉敛眼的生活,这样孤独的远去会有一种黯然的失落?
想象在那个年代的十五年前一个特殊的又平淡的日子,一声穿破茅屋的婴儿啼声,这种声音在未知的现实面前也是理直气壮,充满渴望的吧。在母爱的注视下,也做着富丽堂皇的梦想。母亲擦去额头一层虚汗,把许多美好的梦想加在孩子的莫测的前途,即使是渺茫的还是有生命力的。当残酷的现实把希望一点点吞噬时,最初的幻想化成一点点的梦,远了破了被风吹散了。
《金瓶梅》中,到处荡漾着污浊的空气,这样不加掩饰的市井文字总使人有点绝望、无奈又喘不过气。在我边读边摇头叹息的同时也感到悲哀,即便那个偏激的老头有点固执,其实当时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人类为了财色、欲望,演义一个个悲惨的故事还不够吗,那经得起老先生不动声色的赤裸裸地揭露?人类在羞愧恐慌中掩饰着,逃避着,逃到最后干脆翻脸了,罗列出种种理由,其实我们跟一个死人争执什么,不如回过头看看我们如今身处的现实,竟感到无言可对了。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没得让人伤心,只在几百年前某一时刻,我们看看那个脸红的男人吧。
如果看到世间其他情景,还有一份宽容理解的话。比如帮闲的无奈,人情的炎凉,在我们叹息时也认可:人性如此,无可奈何。可是,在我翻到年龄弱小的书童(当时只有15岁),西门庆“看到他吃了酒,脸上透出红白来,红馥馥的嘴儿,露着一口米牙”。尤其看到西门庆色迷迷看着书童“露着一口米牙”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气愤,天,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在现实面前无法自立的不得不背离家乡谋生,在伺候别人卑贱中以求生存的孩子。不知道兰陵笑先生写这段文字是怎样的心情,想象这个孩子的母亲在生下孩子时,对人生命一种敬畏的向往,怎么也没有料到怀中这样娇贵的生命,会有如此不堪的一幕。兰陵笑先生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即使手中的笔锋锋利敏锐,那样深的无边的黑夜,又怎么刺的破?在他摇头抚须沉重地写下这一行字时,心在滴血吧。怕只怕在生活在梦中的男人不肯醒悟,所以书童在西门的宠爱下,过着自己自觉体面的日子。
这样卑贱换来的宠爱,毕竟不够光彩的,所以在书童走出西门庆的书房,看到平安冷冷地打量他时,书童把脸飞红了。换上一个女人在男人的情爱中有一丝娇羞,哪怕情爱是不合情理的,总可以有原谅的理由。可是,书童,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怎么让人理解宽容呢。若说句明白话,同性恋在如今社会逐步得到一种认可,书童趋于西门庆,却仅仅是一种人性的压制呀。书童相对与应伯爵、常峙节他们,更是不堪中的不堪。
作者在整本书中描写脸红的有几处:书童在应伯爵银子的驱动下请瓶儿疏通,被尖嘴利舌的潘金莲点破,瓶儿脸红了;王六儿一直与小叔子勾搭,在傍上西门庆这个大款,让小叔子说破,王六儿一点红从耳边起,须臾紫胀了双腮,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王六儿羞恼了;潘金莲雪天勾引武二,被武二抢白一顿,顿时通红了脸皮。几处红脸各有情趣却都不似书童脸红让人看着凄然。
我这种凄然的心情,也是千年来思想禁锢的影响的结果,觉得女人在这方面卑贱点尚可,作为堂堂七尺男儿总让人宽容不了。所以,在书童勾搭玉箫被潘金莲抓住时,衡量着潘金莲的个性毅然扬手而去,心中终于为他吐了一口气,同时又感觉这样的男人真是不地道,事情暴露了,你干净逃出去了,留下自己的女人在那个环境下受尽折磨,算什么人呢。就像《红楼梦》里司棋与她表哥,男人撒手去了,没有出路的女人独自承担所有的屈辱,这样的男人值得女人去爱他吗?
这样的谴责已经晚了,再说我这样絮絮叨叨地唠叨,有点替古人担忧的嫌疑。那个时代中的整个环境那里有阳光的照射呢?乌云遮掩下到处荡漾中铜臭气人臭气。只是在这个环境熏陶下的玉箫倒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在私情被发现后没有去寻死觅活的折磨自己,这就够了。无论怎么样的生活怎样的年代,女人懂得善待自己,就是可取的。
“残红水上飘,梅子枝头小。这些时,眉儿淡了谁描?因春带得愁来到。春去缘何愁未消?人别后,山遥水遥”在书童婉转优美的歌声,没有人理会背后的凄凉,连歌者也没有觉察到。生不逢时的命运使不同的人生便截然不同。应伯爵在听到书童化女妆唱曲时连连夸奖,说这声音就是一管箫,连院子里的娘们都没有这等滋润。是啊,这样为书童想一想,要是他生在这个年代,一定很出名的,地位和尊严便会大不一样。可是,人在时代面前,就像奔腾河流的一滴水,那里由得自己作的主呢。最初望月的人和最后望月的人,都有无法抗拒不得已的命运。好在大多数人没有醒悟过来,毅然过着自己糊涂的日子,无怨无悔。只有在灯烛下清醒的兰陵笑先生,冷冷地打量着世人,叹息、悲怆、难过,为清醒痛苦着一生。
几百年前一个八月的夜空,应该有一种凄凉的诗意,隔着重重叠叠的灰尘我们在回头望远去的,总无法摈弃一份朦胧的意境,使过去的岁月就有了一份诗意感。花团锦簇的庭院,不会为记住一个男人的身影而有所改变,何况这个男人不过是一个年轻下人,一个眉清目秀的男人而已。在这个男人终于仓惶而逃时,背后污浊的气息越来越远去,习惯了在暧昧中低眉敛眼的生活,这样孤独的远去会有一种黯然的失落?
想象在那个年代的十五年前一个特殊的又平淡的日子,一声穿破茅屋的婴儿啼声,这种声音在未知的现实面前也是理直气壮,充满渴望的吧。在母爱的注视下,也做着富丽堂皇的梦想。母亲擦去额头一层虚汗,把许多美好的梦想加在孩子的莫测的前途,即使是渺茫的还是有生命力的。当残酷的现实把希望一点点吞噬时,最初的幻想化成一点点的梦,远了破了被风吹散了。
《金瓶梅》中,到处荡漾着污浊的空气,这样不加掩饰的市井文字总使人有点绝望、无奈又喘不过气。在我边读边摇头叹息的同时也感到悲哀,即便那个偏激的老头有点固执,其实当时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人类为了财色、欲望,演义一个个悲惨的故事还不够吗,那经得起老先生不动声色的赤裸裸地揭露?人类在羞愧恐慌中掩饰着,逃避着,逃到最后干脆翻脸了,罗列出种种理由,其实我们跟一个死人争执什么,不如回过头看看我们如今身处的现实,竟感到无言可对了。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没得让人伤心,只在几百年前某一时刻,我们看看那个脸红的男人吧。
如果看到世间其他情景,还有一份宽容理解的话。比如帮闲的无奈,人情的炎凉,在我们叹息时也认可:人性如此,无可奈何。可是,在我翻到年龄弱小的书童(当时只有15岁),西门庆“看到他吃了酒,脸上透出红白来,红馥馥的嘴儿,露着一口米牙”。尤其看到西门庆色迷迷看着书童“露着一口米牙”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气愤,天,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在现实面前无法自立的不得不背离家乡谋生,在伺候别人卑贱中以求生存的孩子。不知道兰陵笑先生写这段文字是怎样的心情,想象这个孩子的母亲在生下孩子时,对人生命一种敬畏的向往,怎么也没有料到怀中这样娇贵的生命,会有如此不堪的一幕。兰陵笑先生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即使手中的笔锋锋利敏锐,那样深的无边的黑夜,又怎么刺的破?在他摇头抚须沉重地写下这一行字时,心在滴血吧。怕只怕在生活在梦中的男人不肯醒悟,所以书童在西门的宠爱下,过着自己自觉体面的日子。
这样卑贱换来的宠爱,毕竟不够光彩的,所以在书童走出西门庆的书房,看到平安冷冷地打量他时,书童把脸飞红了。换上一个女人在男人的情爱中有一丝娇羞,哪怕情爱是不合情理的,总可以有原谅的理由。可是,书童,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怎么让人理解宽容呢。若说句明白话,同性恋在如今社会逐步得到一种认可,书童趋于西门庆,却仅仅是一种人性的压制呀。书童相对与应伯爵、常峙节他们,更是不堪中的不堪。
作者在整本书中描写脸红的有几处:书童在应伯爵银子的驱动下请瓶儿疏通,被尖嘴利舌的潘金莲点破,瓶儿脸红了;王六儿一直与小叔子勾搭,在傍上西门庆这个大款,让小叔子说破,王六儿一点红从耳边起,须臾紫胀了双腮,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王六儿羞恼了;潘金莲雪天勾引武二,被武二抢白一顿,顿时通红了脸皮。几处红脸各有情趣却都不似书童脸红让人看着凄然。
我这种凄然的心情,也是千年来思想禁锢的影响的结果,觉得女人在这方面卑贱点尚可,作为堂堂七尺男儿总让人宽容不了。所以,在书童勾搭玉箫被潘金莲抓住时,衡量着潘金莲的个性毅然扬手而去,心中终于为他吐了一口气,同时又感觉这样的男人真是不地道,事情暴露了,你干净逃出去了,留下自己的女人在那个环境下受尽折磨,算什么人呢。就像《红楼梦》里司棋与她表哥,男人撒手去了,没有出路的女人独自承担所有的屈辱,这样的男人值得女人去爱他吗?
这样的谴责已经晚了,再说我这样絮絮叨叨地唠叨,有点替古人担忧的嫌疑。那个时代中的整个环境那里有阳光的照射呢?乌云遮掩下到处荡漾中铜臭气人臭气。只是在这个环境熏陶下的玉箫倒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在私情被发现后没有去寻死觅活的折磨自己,这就够了。无论怎么样的生活怎样的年代,女人懂得善待自己,就是可取的。
“残红水上飘,梅子枝头小。这些时,眉儿淡了谁描?因春带得愁来到。春去缘何愁未消?人别后,山遥水遥”在书童婉转优美的歌声,没有人理会背后的凄凉,连歌者也没有觉察到。生不逢时的命运使不同的人生便截然不同。应伯爵在听到书童化女妆唱曲时连连夸奖,说这声音就是一管箫,连院子里的娘们都没有这等滋润。是啊,这样为书童想一想,要是他生在这个年代,一定很出名的,地位和尊严便会大不一样。可是,人在时代面前,就像奔腾河流的一滴水,那里由得自己作的主呢。最初望月的人和最后望月的人,都有无法抗拒不得已的命运。好在大多数人没有醒悟过来,毅然过着自己糊涂的日子,无怨无悔。只有在灯烛下清醒的兰陵笑先生,冷冷地打量着世人,叹息、悲怆、难过,为清醒痛苦着一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