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趁着花儿还没开

2022-01-10叙事散文野猪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1 编辑

  在北方,冬天的风是有痕迹的。掠地而走,倏忽来去。浮雪像刚刚孵化的幼蛇,一群一群的在公路上急速向前扭动,也有的斜穿,转瞬间汇入厚厚的雪层。旷野当中,大……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1 编辑 <br /><br />  在北方,冬天的风是有痕迹的。掠地而走,倏忽来去。浮雪像刚刚孵化的幼蛇,一群一群的在公路上急速向前扭动,也有的斜穿,转瞬间汇入厚厚的雪层。旷野当中,大雪覆盖了浑身倒钩的悬钩子,叶片互生的鸭舌草,马兜铃和小叶榆梅。大大小小的土包,如同远年的坟茔。干苍的风轻易移动了雪的位置,山脚凹陷或凸起的小坑,有的露出冻土的棕壤颜色,有些地方鱼鳞状的白。山上的高大树木,枝干上积着雪的碎末,一眼望去,雾气萌生。
  我在万物凋败的月份忧郁沉闷。看着雪中的丛林,皮肤光滑的核桃树,白桦树,皴裂的蒙古栎,笔挺的红松和落叶松,我注意到它们的年年变化。我还想着,它们,这些树,必定与某个生命相对应,横逸的枝杈必与神秘灵魂相勾连。如若不是,那些逃离世间的人,为什么总要依托它做极端的选择呢。
  1
  腊月,一天早上,我们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有人来送信,说舅爷死了。父亲立刻变了脸色,撂下饭碗,套上棉袄,推出自行车就往外走。那天,下了好大的雪,雪花不是一片一片,而是一团一团。仰着头望,雪团是灰色的,蜂拥着扑落,打在脸上,化成一滴滴水,和另外的一些水混合在一起:舅爷那么好的人,事先,没有听到他生病的消息,怎么突然就死了呢?
  十几岁之前,我常到舅爷家去,舅爷也常到家里来。每次,他都带来一些东西。有给我的,也有粮食。这是舅爷的一个习惯。尽管粮食已不再短缺,但舅爷仍要几十里的山路背过来。小米,玉米,高梁,黄豆,小豆,糜子,凡是能拿的,换着花样背。要是冬天,他就捞了爬犁,翻山越岭的来。走几个小时,进了门,身子外围蒸腾着白气,眉毛胡子全都挂了霜。腿弯以下,化了又冻的雪水在裤子结层硬冰。
  舅爷是我们家的恩人。父亲的父亲早死,年轻的奶奶领着父亲兄弟几个,日子艰难。舅爷住在山沟里,他就开荒种地,多打下的粮食大半都分给奶奶。从春天开始,隔上一段时间,他就大包小包的送。几十年当中,一直持续着。那个时候,舅爷自己也不宽裕。他有五个儿子,正值发育的青春期,毛头小子食量大,一盆粥,一锅饼子,顷刻间瓜分。舅爷就发愁,想方设法在饼子里和粥里兑些菜,荠荠菜,婆婆丁,苦曲麻,白菜帮,萝卜叶子。粮食一粒一粒节省下,支撑了岭外的一个穷家。
  幼年时候,我跟奶奶到舅爷家去。舅爷张罗着,炒瓜子,南瓜籽和葵花籽,一把一把塞进我的衣兜,直到瓜子淌出来才罢。要是在秋天,他会牵着我,拿上镰刀,为我采杜梨。秋天的杜梨很美,小如指甲的红果,结了一树。砍下一些果实密的树枝,舅爷扛在肩上,照样拉着我,在前面走……多好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死掉呢?那几天,夜里睡不着,我总是这么问,也不知该问谁,不知答案握在谁的手中。
  三天以后,父亲回了。眼睛红肿,嗓子沙哑。母亲问父亲,父亲叹息,凄然的样子。母亲忍不住落下泪,抽泣着说,他不是心眼窄的人啊。憨厚忠实了一辈子,到老这么个死法,做晚辈的心里如何安生。我也哭,我始终都不愿相信,舅爷会吊死在树上。用一根细麻绳结束自己的一生。
  现在,我仍能清楚的记起那些过往时光。记得舅爷一张慈善的脸,戴一顶皮帽子,帽耳卷了上去。老式的青棉袄,钉着扣袢。棉裤也是青的,阔大的裤脚,用一根带子系紧。但是他的笑声我已然回忆不起了,连同声音也已被光阴收拢。许多次我都在想,舅爷是提前预知了自己将承受的灾祸,或不可避免的病痛,他不愿那种折磨成为可怕的事实,而对自己采取果断的措施。如此想着,我获得了感情上的安慰。只是这种方式太过残酷,死者死矣,给生者留下纪念,也留下不解的悲伤。
  2
  我总是将僵硬的河流当作弯曲的身体,裸露在两岸。东高西低,完全合乎生命走势逻辑。成片的茅草萎靡,低垂或折断冰雪当中。田野里伫立的秸秆扁瘪,牛或羊啃食招摇的,为数不多的叶子。一只鸟儿飞起,落在树上。茫然四顾,又拍拍翅膀飞走。像一份来去无踪的宿命。在乡村,在炊烟和晨光里,这些惯常的景象于我,像一颗石子丢入深谷,击不起半点诗意的涟漪。大地之上,那些异常的凸起,恍惚如袢生的肿瘤。谁在冬天种下了太多的谶语?一年一年过去,从未谋面的人,在一个深不可测的暗处,搜刮着思想,使其羽毛一般漂浮,无着无落。
  那天我们去时,人已经从山上抬了回来。门外放着一张爬犁,几块薄板铺在上面。我愣着:一个对自己下手的人,获悉了怎样的暗示和信号?偶然还是蓄意?我没有进院子,躲在一旁,看见那个死去多时的身体,盖在被单子底下。支支楞楞,想必还保存着濒死的姿势。北方的冬天太冷了,呵气成霜。他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半夜失踪,天亮找到时,蜷缩在一颗树下,脉息全无。
  岁头纸,灵幡,竖在门口。吹鼓手把喇叭吹的呜呜噎噎,同事的母亲头发散乱,坐在地上,拍打着,恸声嚎啕。有人扯她,扯得腰部一截肉露在外面,也不起身。地上那么凉,她似乎没有感觉。她心里只有一种疼痛,夫妻一场,诀别竟是这般残忍。她反复念咏的,其实只想要他一句话。再不济,也不能狠狠葬送了自己。她想不通。
  同事的妻子,一个长相娇小的女人,一身素服,忙活着找人杀猪,做菜,蒸馒头。给她的儿子穿上孝衣。她和人说话,吩咐人做事。镇定自若的样子,使我颇为惊奇。同事则神情悲伤,借棺材,借装老的衣服,借这借那。我不忍看他们一家人的伤心,悄悄顺小路,往山里徐行。
  自然不会走的太远。站在土塄上,哀乐入耳,周遭寂静。这么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莽苍苍的大山,近似原始的生活,他们应该有着最为简单的快乐。一次比以往年份鼓胀的豆荚,饱满的米粒,都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没有太多奢求,也就少了烦恼。大半辈子相安无事,与庄稼相看两不厌,究竟是什么超凡魔力,让他抛舍一切?我还想不明白,同事悲伤表情里暗藏的尴尬。他和死去的父亲之间,有着别人所不知的纠缠吗?父父子子,本就是血脉相承,不管有多大的芥蒂,此时也该化为乌有了。
  事情过去很久,有一回,同事沮丧地对我说,那天晚上,他梦见父亲,在雪里哆哆嗦嗦,他好像听见父亲说冷,很冷。我没拿当回事儿,我以为就是个梦而已。同事的语音中透着深深的悔意。但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死的死去,活的活着。况且,那时我已经不再怎么怜悯同事。我听说,他的父亲是得了绝症,没钱医治,精神负担过重,灵魂便在夜里飞升。我还听说,那天晚上,同事在一个女人的床上狂欢。根本不在家。
  3
  酷九严寒,冰天雪地。我尽量避在屋子里,仿佛一只猫蜷紧身体,极少活动。有时候,我安静的呆着。依靠着暖气眺望窗外,像个老人似的,眼神迷离,神思恍惚。氤氲的时光,开始像玻璃上的水雾,自上而下,缓缓流淌。那些朦胧的影子,我知道,有我爱的,也有不爱的。我爱的,有八奶,她救过我的命,我也伤害过她。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活跃的细胞因子。一个个组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村庄。这些因子当中,我所不爱的。从始自终都是。但他却在黑黑的夜里,出现的最多。每一次,都让我惶惑,惊恐。我怕他洞察了过去对他的诅咒,要报复我。一个死去的人,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什么秘密,在他那里都不存在了。
  十几年了,有一天我猛然明白,曾经对他的厌恶,嫌弃,鄙视,在他死后,早已不知不觉转化。那种生硬,隔膜,如今绸缎一般柔软。
  三叔是村里的猪倌,和我们同姓,也和父亲只差着一个末尾字。父亲便命我们叫了他三叔。我叫他三叔,是极不情愿的。非亲非故,仅凭两个相近的汉字,就认做自家不严肃。另外我觉得,三叔跟父亲亲近,是刻意的,有他的目的。那时父亲开着全镇子惟一的一台汽车。老解放,草绿颜色。冬天打火,要烧开水,一盆一盆烫车,还要摇把,一圈一圈摇。三叔总是适时的来,帮父亲忙。父亲就给他卷烟,辽叶,大生产。还有其他的。三叔取出一根,夹在耳朵上。剩余的揣进衣兜,两手拢了袖子走了。
  要是父亲不出车,在家休息。三叔晚上就早早的来,鞋也不脱,盘坐在炕边,跟父亲唠。唠到吃晚饭时间,父亲就招呼了他,两人温一壶酒,对面饮。三叔特别能吃,通常要吃几碗饭。有时轮到母亲上桌,饭就不够盛了。我气,给三叔摔脸色,摔筷子和碗。三叔倒不在乎,照旧吃喝。父亲觉得挂不住,愠怒,呵斥我。我愈发的记恨他。但我也有喜欢三叔的时候,譬如早上,三叔抱着鞭杆,站街上吆喝:放猪喽———,我赶紧跑出去。十有八九,每次三叔都提前把家里的猪赶到猪群了。傍晚,逢家里没人,他会不声不响把猪关进圈,然后离开。
  三叔是个巧人,拿手的事情很多。会剃头,会扎针注射。现在我也奇怪,三叔目不识丁,什么时候,跟谁学会的肌肉注射呢。从我记事起,村子里的小病小灾,凡需要扎针,三叔无条件的随喊随到。这是三叔惟一让我敬佩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让我恨他入骨。
我祖母历来多病,七十年代,有一种化学制剂,紧俏,限购。我不知道,它的正式命名是什么(我后来打听了不少在医院工作的人,人家说,那种药早不生产了)我想,那种药,应该类似现在的杜冷丁。有麻醉作用,多了,也容易上瘾。祖母一发病,都叫三叔来。父亲就请他给祖母注射,祖母的疼痛减轻,轻轻呻吟一会,就睡着了。三叔这时又打掉药瓶的尖端,针管插进去,一一抽取。抽到半管,撸起自己的左臂衣袖,平伸,五指攥成拳,青色的血管绷起。三叔一眼不眨的探进针头,几秒钟,属于祖母的药物流入三叔的体内。我那时对三叔的恨,是绝望的。视他为我的仇敌。我觉得他不该跟祖母争夺药品,那些药,能救祖母的命。也是父亲费尽心力弄到的。可是身体强壮的三叔毫不在乎的给用掉了。
  长大后离开村庄,在外求学。假期回去,母亲说,三叔和姓徐的寡妇搞到一起,家都不要了。我听了愕然。木瓜似的三叔,五十几的岁数,怎么会呢。母亲说,是真的。两人明铺明盖,村里人谁都知道。再回去,母亲说,你三叔离婚了,你三婶子另嫁了人,去了某某市里,对方是个退休的老头。拿你婶子还不错。三叔呢?我问。和徐寡妇过呗。我就有了哭笑不得的感觉。到那时,我已经几年没见到三叔,他早就不到家里去了。
  后来,举家迁移。彻底失去三叔的消息。数年再回去,凝视村庄,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偶然想起,就打听三叔。有人说,死啦。死几年啦。得了什么病呢。我问道。什么病也没得,吊死了。
  三叔千真万确吊死了。那天是阴历二十九,差一天过年。大雪纷飞,罩的他严严实实。
  北方的冬天空旷,寂寥。我也是寂寥的,独个想象着一种花,它在这个漫长的季节当中生长。纤弱的枝条,沁浸冰雪,悄悄扩张。高山杜鹃,初春时候夭夭盛开,在陡峭的崖顶和山岭。粉色的花瓣消解了无由的忧伤,春风深处,有些什么正延伸,也有的缩退。掉落的种子萌发,拱动泥土,长成另一副模样。年年依照规律,四季轮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