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小湾村故事

2022-01-10叙事散文木祥

木祥小湾村离丽江不远,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所以,村子里人赶集,先骑马,后坐车,再骑马回家。牛放到山上,晚上住在崖洞里,到第二年春天才拉来犁田。和道平老人的整个家都由二儿子和生慧和儿媳妇陈荣相操持着。和生慧是小湾子的村民小组长,但也不是什……
木祥   小湾村离丽江不远,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所以,村子里人赶集,先骑马,后坐车,再骑马回家。牛放到山上,晚上住在崖洞里,到第二年春天才拉来犁田。   和道平老人的整个家都由二儿子和生慧和儿媳妇陈荣相操持着。和生慧是小湾子的村民小组长,但也不是什么官,等于是过去的村长,没有工资,就只为村人办点事情。和生慧的儿子已经结婚了,一家五口人。五口之家,小户人家的日子,过得平淡而踏实,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家里有十多亩水果地,用来种苹果、梨、黄果、青梅、花椒,有七八亩坡地,夏天种玉米、麻子、白芸豆,冬天种小麦、蚕豆。村子里的地上稻谷收成不好,主要来自卖水果和玉米的收入。所以,和生慧和村子里的人,基本上每个街都得去赶。上街都赶牲口,不通公路,小湾子的人家,都有一至二匹牲口。冬天,上街主要是驮水果。小湾子的水果最有名,梨、苹果和黄果都长年生在树上,不摘下来。所以,在小湾子村,冬天里树上还挂着梨和黄果。果子都结得多,树叶都落光了,但梨和黄果还结在树枝上,用木杆撑着。到了上街卖的时候,背一个蓝子走到树下,把树上新鲜的果子摘下来,捆到马驮上就上街去卖了。冬天到了小湾村,还能到树上摘果子吃,这不是一个新鲜事了。由于水果新鲜,色鲜味美,所以,小湾子的水果最起价。   在小湾子村,和生慧家住得比其他人家较高,赶着牲口出门,就可以看到整个村子。整个村子住在一个向阳的缓坡上,绿树丛中,稀稀朗朗有一些房子,有一片一片红色的土地。整个村子面积一里见方,背靠着一座青山,西边,是屋姆古山,山上有一条弯弯的水箐,水从大湾村流下来,所以又叫大湾箐。水箐上方,还有一道长长的瀑布,飞流直下。瀑布分两台,水流到第一台上,又从第二台上流下来,那瀑布好像是会转弯一样,在绿色的山崖上转一个小弯——这是不可多得的两叠瀑布。瀑布面向东方,太阳升起的时候,两道彩虹映在屋姆古山腰上,更添一层神秘的气息。因此,箐中的瀑布又称之为“彩虹瀑”。“彩虹瀑”下,有一条小道直通五郎河大峡谷,“丽永公路”就埋藏在大峡谷里。和生慧赶街,就得从村子下面这条路到“丽永公路”去,走的都是悬崖峭壁。如果抬头看村子上方,也是陡峻的山峰,就惟独小湾子这个地子这一块土地才平缓,好像是上天专门为村子里的人准备下的。这时再看村子里的房子,一家不挨一家,每一家都相隔着几十米远,一家人,就是一个小天地啊。   赶着牲口出门,和生慧这个马店的后代,小湾子的一村之长,没有半点村长的架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一个典型的村民的样子。这个马店主的后代曾告诉我说,他们村准备从大安挖下一条公路来,但还没有挖通。他们现在赶街,以金安街(街在金沙江边的金安桥边)和大安街,以金安街赶得最多,因为金安街在丽永公路边上,是丽江到永胜到四川的必经之地,过往的人和旅游的人多,生意相对要好一些。从小湾子村到金安街去,要下五公里左右的坡,就到丽永公路边的大湾箐道班了。大湾箐道班地处五郎河峡谷最深处,河谷很深,河水奔腾着向金沙江流去。峡谷的上方,是海拔近四千米的山峰,高耸挺拔,河谷两岸,郁郁葱葱,峭石林立,是不可多得的壮美的峡谷地段。到了公路边,到了五郎河大峡谷里,到金安街去,就还有十公里来往的公路。和生慧和村民们觉得,如果从小湾子驮来的山货再让牲口驮着走十多公里路程,牲口累,人也累,还耽搁时间,比起坐车来,就很不划算。但从村子里赶着牲口到街上来,又如何坐车呢?小湾子人也想得起办法。“丽永公路”上有赶金安街的三轮车,专门为小湾子人服务。到了公路上,把从村子里赶来的马放在公路边,人和货坐车到街上去,让牲口在路边吃草,等从街上回来时,又来赶牲口回家。这样一个来回,只需两块钱,两块钱,省了劳力和时间,最划算不过了。和生慧和村民们就这样坐车到了街上卖了货物,又坐三轮车回到山下,在山下的食馆里吃一餐午饭,才拉上牲口回家。下坡快,上坡就慢了。有时候,骑一下牲口,有时候,就跟在牲口后面走。走在山路上,爬着抵鼻子的坡,常人觉得累,小湾子人却觉得不算啥。和生慧走在上山路上,还和叔叔和道权唱一曲调子:“上山莫望坡头上,腰又疼来脚又酸。”叔叔和道权为人直爽,喜欢唱一曲山歌,上这架陡坡,他们就喜欢唱这山歌来安慰自己。唱歌的和听了这歌的,虽然是走在崎岖的小道上,但一种豁达、处世从容之情也就由心底升了起来。   和生慧喜欢和堂叔和道权一起赶街,这一天和生慧的叔叔和道权去赶街比他回来得早。和生慧说,他的堂叔和道权从街上回来,还到山上看了看他家在山上放着的牛。和道权告诉和生慧说,他家的牛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吃盐了,去给牛喂点盐。小湾子的牛,一年四季都放在山上,也不需要人去山上看管,也从不到家里来过夜。小湾子人的牛在山上,也从来不会丢失,因为家家的都是这样,在山上打野的牛也多,牛多势众,牛也好像更有胆量了。但小湾子人的牛也找伴,一个村子里的牛,总有几条是找到一起。有趣的是,有点沾亲带故的人家的牛,都好像认亲戚一样,经常处在一起。它们都是白天在一起吃草,晚上又一起住崖洞里去。有的母牛,到了年底,又怀上了一头小牛。有的母牛,到了回家时,还带了一条小牛回到村子里来,养牛的人家,自然是要高兴一番。牛在山上,专吃青草,村里人怕牛的“胃淡”,就每隔半月十天到山上给牛喂一点盐。给牛喂盐,主人家到了山上,看到自家的牛了,只要把盐撒在石头上,那牛认得主人,就自己会找到石头边来,用舌头把盐舔得干干净净,而其他人家的牛,只在一边看着。   等到了春天,田地里要牛干活了,小湾子人的牛才会被“请”下山来。但春天里,哪一家人单独去山上,是不容易把牛“请”下山来的,要几家人约好到山上去。因为牛在山上野惯了,懒得下山了,它们知道下山来就要干重活,所以,到了春天,见主人家去就跑。所以,非得几家人一起去,人多势众,才能把牛从山上围了回来。小湾子人上山拉牛,就不可能是一个家族、一种民族的人,因为小湾子不像大湾村那样,是单纯的的藏族村,并且一个家族的居多。据和生慧说,小湾了虽然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一百来口人,但有汉族、藏族、苗族、壮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多种人家。据了解,小湾子的人家,都来自宁蒗的,有来自四川的,有来自怒江的,像和生慧家,就来自西藏。整个村子来自五湖四海,但各民族相当团结,亲如一家。只要是哪家有事情,其他人家都会主动前来帮忙。像谁家有儿女结婚了,谁家死了老人了这类事,村子里的人就会主动地把柴禾背到办事人家的院子时来,根本不用一家一家去请。如果哪家的儿子去当兵,子女去读书就学,其他人家就会力所能及送些零用钱,送些路上用得着的东西……   以上是我与和生慧、和道权了解到小湾子。小湾子,民俗风情就是这样奇异、纯朴,我在小湾子这个“世外桃源”里采访了解到的,不光是这个与众不同的村庄中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在“东香格里拉”,还有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