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猪食罐子

2022-01-10经典散文
[db:简介]


猪食罐子
  
   
  猪食罐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猪食的一种容器。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乡村的冬天总是来得早又特别的寒冷,加上那年月说来也怪,连最基本的燃料柴禾都紧缺。这时候的汤罐、火炉子、猪食罐子……就派上了大用场。
  
  猪食罐子这容器现成了稀罕物,现在的年轻人怕是看不到了,即使哪家有,也成了古董,能值几个钱了。
  
  猪食罐子的外观不雅,呈黑褐色,凹凸不平,光泽粗糙,矮矮的,高约30公分左右,胖胖的,低坐稍大,口径碗口般粗大,样子挺怪怪的。由普通的泥土,用窑火烧制而成。
  
  记得小时候,家中总养几头小猪,冬天为了不让小猪吃到冷食,一到了冬天,母亲常买几只猪食罐子,等每天烧好三顿后,总不忘拿出它,往里边抓上几把子稻糠,倒上水,用小棒子搂几下,然后在刚烧好的锅膛里,趁草木灰还有余火,用两只手轻轻提着猪食罐子的把手,稳稳地送至锅膛内,再用火剪将草木灰在罐子的左右拥好。母亲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一家子就准备吃饭了。吃好饭,母亲该喂猪食了,这时候母亲会拿块抹布添在手心上,因为这时候的罐子把手很烫,然后,再伸手抓住猪食罐子的把手,稳稳地从锅膛里退出。这时候罐子里的猪食会冒着一股米糠香。母亲趁热赶忙倒进猪食提桶里,并在里边掺些凉水,上面撒些切碎了的青草料。然后,母亲右手提着猪食提桶,一摇三荡地来到猪圈,倒进猪食槽里。喂了猪食后,母亲连忙不忘将猪食罐子汰洗干净,再装水,再送至锅膛。冬天的晚上,母亲每次都是从锅膛里取出这装满热乎乎的水,倒进脸盆里或桶里,让我们洗脸,洗脚。现在想来,那时候的冬天,真的好温馨。
  
  当然,猪食罐子的用处很多。记得我邻居家的老奶奶我就常见她用这样的罐子来炖菜,那时候我在她家跟她的儿子玩耍时,我每次都能看到她烧好饭后,总不忘拿出锅台边上的那个干净的猪食罐子,然后将茨菇、芋头什么的,切成长条条或小方块,放进这容器里,然后倒点水,撒上盐,滴上几滴子的香油,将罐子送至锅膛里炖着。有几次,我趁老奶奶刚从锅膛里取出刚刚炖好了的芋头块,还没倒出,放置在灶台的边上,忙着去河边时,我手脚麻利地用两只小指头偷偷捏了块小芋头送进嘴子。别说,不吃不知道,吃了下一跳,刚碰到舌头根,滚烫的,但就是鲜,就是香,还没来得及费劳我的牙齿来咀嚼品味,就滑进了喉咙进了胃,现在想来仍流出口水来。
  
  那一次让我尝到了美味后,有几次,父母在地里,我在家烧好饭,就会想到那次在老奶奶家偷吃一事,就谗了,动手学着老奶奶的做法。找芋头,卷起袖,洗好,切成小块,装进那猪食罐子,炖到锅膛里,然后痴痴地坐在锅膛前或心不在焉地捧着小人书看。等闻出了香味,学着大人的样子,找块抹布,添在手心里,伸手取去,找来筷子,夹上一块,用嘴不停地吹着,送进嘴里,在舌尖间,上下翻滚着,眼睛一闭,脖子一伸,芋头就滑进了喉咙,吃的就是香。总觉得现在用铝锅、高压锅、电饭煲、电磁炉……烧出来的菜,总是少了点口味,总没以前的香。
  
  我也见过母亲生病后,从医院里取回中药,总要装进那猪食罐子里,然后在墙的一角用砖块垒成两行,将罐子架在上面,下面用穰草火煎熬着中药,服用过。母亲说,这是医生的叮嘱,说中药不能用铜器或铁器来煎熬,那样药的成分就会减少。
  
  那个年代农村的人家生了孩子后,父亲总会从接生婆的手里接过衣胞(胎盘)后,就会装进早已准备的猪食罐子里,然后在衣胞上面撒上干石灰后封上口,再由父亲亲手埋到自家屋基地的任何一处,这就是所谓的“衣胞之地”一说了。(文字1421)
  
  2014年2月26日完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