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故乡风物录

2022-01-11抒情散文紫筠紫筠
走在都市的灯红酒绿里,我时常被间歇性的晕眩缠绕着。在一片恍惚中,眼前交错浮现着那个开满槐花的村庄。朋友笑我像一块土坷拉,被城市的浮华哗啦剥掉一层,里面还是土渣子。我承认,并开始怀疑自己从乡村走进城市的初衷。也许命中注定我应该孤独地享受粗淡吧……
  走在都市的灯红酒绿里,我时常被间歇性的晕眩缠绕着。在一片恍惚中,眼前交错浮现着那个开满槐花的村庄。朋友笑我像一块土坷拉,被城市的浮华哗啦剥掉一层,里面还是土渣子。我承认,并开始怀疑自己从乡村走进城市的初衷。也许命中注定我应该孤独地享受粗淡吧,请随着我凌乱的思绪,怀念那些村蔬野菜渐行渐远的背影。

   槐花  有人说,槐也是怀。
  仔细想想,确实不错。相伴四纪的老妻罹难,梁实秋悲伤不已,六万多字的《槐园梦忆》一蹴而就。满纸“槐园”都是怀园,阅者无不为其痴情动容。不久之后他另结新欢自当别论,但当时真心总是无疑的。还有四川的那首旧民歌,叫《我望槐花几时开》,歌词: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扶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么?我望槐花几时开。——“槐”系少女心事,一树槐花就是一树洁白的诗!四句话,传诵了百年,千年,当至于不朽。
  事实上,槐树其貌不扬,根不可雕,茎不成材,曲奇的树身和枝杈上还生满尖刺。那些刺儿,我们叫圪针,槐树因此得了个俗名“圪针树”。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它却赢取了众多乡亲们的喜爱。小小的心思里能够想到的就是,花草半年粮的时光中,丑陋的槐树开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生的希望。杜甫有这样的诗句:“青青高槐树,采掇付中厨。”高高一树槐,自唐朝迄于我幼时,一千多年,芬芳了了一代又一代的口腹。
  我从小生长在乡下。记忆中,村里人家的屋前屋后、田边地头都凌乱地站满槐树,高高低低的。每到春末夏初的四五月份,不经意之间,槐树就顶满白色的花冠。很少有像槐花那么不遗余力地开放的。花朵小,但百朵千朵攒在一处,把整个村庄都包围了;花香淡,但千缕万缕缠在一起,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
  槐花好吃,但采撷很有些讲究。槐树满身荆棘,自然不宜弃履脱袜(其实也无袜可脱的,小时都要到霜落时才舍得穿鞋子),攀缘而上。一般要备一根长竿,低头站在树下一阵猛扫,花落如飞雪。或者在竿的一端绑上镰刀,把槐花连枝折下。这法子有些残忍,树若如人,白花儿一定血淋淋的了。最简单的是在早上去捡,夜来风过,地上槐花铺了薄薄的一层,归拢来—堆,可是已经不新鲜了。
  每次我去采花,总要把粉嫩的花朵先捋下一团,放到口中,慢慢咀嚼。甜哪!真的很甜。但要真正成为美味佳肴,还须经过母亲的巧手加工。水烧开了,倒入槐花,放入调好的面糊,等凉了以后,满厅满院香气扑鼻,吃过后整天觉得花香在口。这是槐花汤。炒着吃也很好,把槐花放进开水里过一遍,抓一小把玉米面中拌在一起,放到锅里炒,加入一点盐和醋,倒进碟子里,像一盘碎玉,放在嘴里,更是余味无穷。吃不了的槐花被人们精心地氽过晾干,用布袋悬于檐下,看它在风里摇荡,嘴里便有津液滋生,有些望梅止渴的意思,实在止不住了就拿出一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用开水浸泡槐叶作为药茶常饮有养生保健的功效。但是村民只想着辘辘饥肠,哪有这份奢侈的心情呢?
  不需用花草充饥的时候,村里的那些槐树身价猛跌。它们一棵棵少了起来,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现在想来,却似乎是一夜间的事情。我家屋山西头的那棵槐树也未能幸免,它花开花落了十几年,父亲只用半天的时间就砍倒了。后来不久,在它生长的地方重新顶出一株小苗,慢慢地长成一棵碗口粗细的槐树。它可能是我们村上唯一的一棵了。每到夏初回家的时候,我总要在树下站一站,望着那些开得正盛的槐花,默诵着一个无名诗人的《午夜,一座槐花的城》,心头不由涌上一种异样的滋味。诗是这样写的:风吹过,带走了槐花的梦/我是一朵没有梦的槐花/我躺在槐树的乳房上哭泣/我是一朵哭不出泪的槐花……    马马菜  马马菜,一种见证岁月酸涩的野菜。
  现在,我端坐在城市灯火的深处想象,这样一种枝叶婆娑的植物,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可是,你如果在乡村度过了童年时光,回忆里怎会少得了马马菜支拉扒叉的影子呢?
  据说,马马菜的学名叫马齿苋。提及这个名字,是想让很多和那段历史隔膜的人,若有兴趣到植物学之类的书籍上按图索骥,不至于闹出把麦苗错认作韭菜的笑话。村野之人不管什么学名不学名的,马马菜,不知几千年来祖祖辈辈一直这么叫着,爽利,贴心贴肺。不少钱不欠粟的,没什么理由“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何况在乡下,苋菜是另外一种高挑的宽叶植物,只在春风里娇嫩地招摇,烈日一晒就老了?哪像马马菜泼实,从春二月里沿着夏季直生长到霜浓如雪的时候。
  马马菜,这么一种低微而顽强的野生植物,是趴在地上的螃蟹。它横着生,竖着长,有时一株就霸占了老大一片地方。你看它茎分枝,浑圆,常带紫红色,似三五个月婴儿肉嘟嘟的小胳膊;叶子小小碎碎的,肉质却肥厚,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翠膜,泛着油亮的光,簇拥在一起颇为丰润;枝倾斜向上,挑着五瓣的黄色花;一花结十籽,籽熟何离离,横裂后四散飘去,无论什么地方,只要留下一颗,二月的春风一吹,它就鼓着圆叶,胖实得贴着地皮,张牙舞爪地扩张开去。小的时候,我常常薅草,最喜欢的就是马马菜。因为它叶脉发达,容易出“战果”。拨起它圆圆的肥肥的茎叶,把小镰刀往根下一割,然后一把一把地放到篮子里,很快便能装满了。
  马马菜是可以食用的。三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它们脆生生的味道,让那些清汤寡水的日子多少有些油光潋滟吧?夏初的乡村,在暮霭弥漫里,家家户户搬出矮桌,或者直接把腊条筐倒卡于地,上面摆的三两样青色菜蔬必有一盘是凉拌马马菜。一家人围在一处,蒲扇轻摇,咯吱咯吱的声音似乎要响遍半个村子。有人经过,顺口问一句:吃得么?这有味哩!这边爽爽地应着:你嫂拌的马马菜哟!
  马马菜的吃法可谓多矣,可以烧一锅原生态的汤,可以烙马马菜合子,俗称菜煎饼,最常见的还是凉拌。摘净根叶,把茎在滚烫的开水里焯一焯,再用凉开水浸透,捞出来拌些作料即可。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了,印象中有这么性感的一句诗:那,那一溜雪白的膀子……某些联想丰富的人看了,想来脑子里会立时跳出肤若凝脂一类的词儿。我看过后却想到马齿苋的口感问题,那东西自滚水中捞出来时,滑溜溜的实在是清凉爽口。
  偶然看到医书,书上介绍马马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的功效,还可治肠胃病、糖尿病。于是禁不住想,我这么干干瘦瘦的一副身板骨,自个儿在城市里打拼,多年来饥一顿饱一顿,冷热不均,却一直没病没殃,该不是幼年饱食了马马菜、七七芽、灰灰菜之类野菜的缘故吧?
  某日在菜场上看到鲜嫩的马马菜,带着水珠码在摊子上。粉红色的茎,水灵灵的叶子,浅黄的花蕾,勾得我心七上八下的。忍不住伸出手去抚摸,亲切的感觉油然而起,从指尖直抵心里。买了来,欢欢喜喜地调了,再辅以精盐、味精和蒜末,滴些香油,却不复当年清爽爽、滋润润的味道了。
  可能是我不得其法吧?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味道还是当年的味道,变化了的是舌头。我默然。
   蚕豆花  在暮春的和风煦日里,母亲挎着竹篮走上田埂,幽幽地唱:春二三月草如茵,萝卜花呀白如银,菜花落地像黄金,蚕豆花开黑良心……
  我们村上没有成片成片种植蚕豆的,一般是在田埂边见缝插针地撒两粒,不让土地丁点儿空闲,且可餍自家口腹。蚕豆花开放时,春已临近尾梢。一棵上开几朵花,看着是粉白的,或者淡紫,偏偏中间有个别致的黑点,活脱脱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过些日子再去看,花儿不知何时落了,结出一只只豆荚来,尾部还卷曲着脐结一样的要枯去的花。农人本无心赏花,蚕豆花更不会有人欣赏,顶多见它开得盛了,赞叹一声:今年种蚕豆是逮住了……而我最喜爱的,却是这些开在田埂上的蚕豆花,不为它们的妩媚,而是因为那些放在盐水里煮一煮就叫人满口生津的果实。
  我不解,问母亲:蚕豆为什么要开黑心的花呢?
  母亲便笑:你要是做了不让娘高兴的事,心也会黑的。
  我挠挠头,依然不明白,但没念过书的母亲说不出更多的东西来。幼儿园阿姨虽然年轻,却似乎知道的更多一些。一个春日慵倦的午后,她见我们磕头打盹的不成样子,就带我们到田间识百草。蚕豆花开黑良心的传说一溜出她美丽的唇齿,便深植在我幼小的心上,开出我最初朴素的善恶观之花。话说从前有个叫蚕丫头的苦孩子,很小就做了人家媳妇。恶心肠的婆婆拿她不当人,后来被收了监。蚕丫头多年媳妇熬成婆,待媳妇比她婆婆当年犹过之。村里人劝她,她不但不听,反而怀恨找来巴豆捣碎了倒进村里的吃水井。人们闻悉将她抓起,罚跪在井边。暖暖的春三月,竟然忽地彤云密布,纷纷扬扬下起雪来。翌日清晨人们走到井边一看,蚕丫头销声匿迹,雪地里却长出一棵方枝楞条、叶片青绿的野草,开着雪青色的花朵,蝴蝶状的花冠里包藏着乌黑乌黑的花心。这棵奇异的小花草,就是蚕丫头变的,人们叫它蚕豆草,它的“黑良心”的花,就叫蚕豆花了。
  聪慧的女老师不愿放过任何育人的机会,在骀荡的春风里对一群静静的孩子说:蚕豆花不但花心是黑的,枝条、叶子和豆荚老枯了也都是黑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就没有好的下场,所以要多做好事。你们谁能说说自己做过的好事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闹乎开了,惟独我在一边沉默。待老师问时,我怯生生地说:去年我拔了大伯家的几棵蚕豆,烧着吃了。我是不是也是一棵黑心的蚕豆花呢?
  现在想来,哪个馋嘴的孩子小时候没做过一件两件这样的事呢,就连鲁迅先生幼时看了夜戏回来不也“偷”蚕豆烧着吃吗?但是当年在众目睽睽下,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棵穿着衣服的蚕豆花,恨不能钻进泥土里。年轻的女老师伸出她白白净净的手,我以为自己要挨耳光了,但那手只是轻巧地在我头上抚摩了一下。我抬起头,看到老师美丽的眼睛里流露着赞许,心里不禁一热。
  二十多年过去,母亲走在田埂上的步履不再轻松,美丽的幼儿园老师也不知嫁到了哪里。经历了多少世故的风风雨雨,我不敢自诩纯真,但对并不十分美丽的蚕豆花却一直情有独钟。又是一年春时节,我凭窗眺望外面灿烂得一塌糊涂的春光,年幼时的那些往事便在眼前穿梭不息。翻开词典,找到“蚕豆”字条,上面的注释很平实:(蚕豆)系豆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中空,羽状复叶,花单生或簇生叶腋,春季开花,色洁白或淡紫,雅丽芳香。    桑葚  桑树是一种乡村的树。
  桑树的果实叫桑葚,于我是一种极易勾起故园情的东西。犹如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的菰菜和鲈鱼脍一样。在漫长的童年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桑葚这样一种酸甜酸甜的果子,是世界上最可口的东西。一日看巴金先生在《最初的回忆》中动情地写道:熟透了的桑葚那甜香真叫人的喉咙痒。很自然地,我的思绪便如柳絮因风而起,络络绕绕地飞回去,飞到那些在《诗经》里就枝叶沃若的桑树上。
  在槐花窝窝头、榆钱糊糊和七七芽粥都味美如饴的时候,苹果、杏子和梨这些东西自然无法想象。我解谗的想望,只好累累地挂在奶奶屋后那四五株桑树上了。谁也不知它们生于何年何月,那几株桑树已经很老了,树干低矮,枝桠横阔,被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淋,皮裂嶙峋,一抠就掉一大块。但扒扒杈杈的枝叶,每到春来仍然繁茂得忘乎所以,毛毛虫一样的果儿镶嵌在片片青翠之间,煞是好看。看着它青,看着它变红,看着它渐渐发紫。每从树下经过,我都样仰望一会儿,还没有吃,舌下已有津液汩汩而出了。
  奶奶靠着桑叶滋养几筐蚕,等蚕儿上山了,桑葚也就熟了。桑葚红时节,日头已经很毒,大人下地忙夏,我带着妹妹躲在树荫下挖几个窝抓楝豆。抓着抓着,妹妹的眼睛就向上瞅了。我哧溜溜爬到树上,看着满目琳琅一般的红红紫紫,先自顾自地吃起来,也折几枝丢下来,但这要等我吃得差不多了以后,而我吃得差不多了总是需要很久。有时偶一低头,看见妹妹在树下眼巴巴地望着,我就特别得意,也觉得桑葚愈发鲜美了。她馋得难受了就叫声:哥!有时我顽心上来了,专等她张开嘴巴再瞄准了往下丢,但没有投进去过一次。
  《诗经》有言: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不可多食的话,想来应是不假,当年我却不知道这么多。即使知道又能怎样,如果在大快朵颐的当儿可以隐忍,也就没有千百年来不止亿万的红男绿女的痴怨了。在吃桑葚吃到鼻子流血的时候,我也只是抄一把凉水抹掉,仰起脑袋,拍一拍额头,甚至用吸水性强一点的灯油纸塞了鼻孔,仍旧会哧溜溜爬到树上……
  妹妹每次总是吃得很少。现在想来,她并不是不喜欢,而是因为自己不会上树采摘,得来不易,自然希望细水长流吧。她把一部分桑葚收集起来,放在蒜臼里捣烂,然后压点井水活在里面,酸酸甜甜的味道直钻鼻子。她眉飞色舞地说,哥,甜着哪!这回轮到我哀求她了,好妹妹,让我喝一口,哥再给你摘去。接过来,一口下去,大半臼子就没了,我还意犹未尽地想,天长日久下去,这酸味儿一定能钻进蒜臼子。那时,我想喝了就接了水来往里一搅乎,无论冬夏都能畅饮这桑葚汁儿了。
  多少年后,我从乡间来到城市。水泥街道的间隙也有绿地,但细细碎碎的容不下桑树恣肆的生长。水流汤汤,岁月不居。落入尘网三十年,归园田犹得见“鸡鸣桑树颠”,陶渊明何其幸运!我只不过暂离十个春秋,回到乡村去寻找那些桑树,它们却因奶奶去后再没人侍弄蚕,早已被砍了。
  怅然之后,某天在超市一片水灵灵的鲜果中竟然发现了桑葚!它们黑黑的,一粒粒地散乱着,像一些令人感叹的往事,于是酸酸的味儿油然从我的齿后生出。买了一兜来大嚼,任甜甜的汁液在我口中萦洄,顺着唇角流出,希望它们能把生命的齿轮卡住,找回曾经给我无穷想望的味道。    山芋  下班回去得晚了,要转好几次公交车。下车上车之间,常常能看到站台边立着泥巴做的烤箱,中间跳动着温暖的炭火,烘着几个粉红的山芋。一张被岁月横着竖着雕刻过的脸,送出苍老的声音:烤山芋喽——
  我拿出零碎的钱买一个小小的,用报纸包着揣在怀里,心口柔柔的暖了,一阵感动便涌出来。我喜欢这种暖暖的感觉,似乎整个冬天都不再冷了。
  山芋的叫法很多,有叫红薯或红苕什么的,白芋是我们那个地方的称呼。但无论白芋,还是红薯,到了城市里就不问青红皂白统一成山芋了。在这篇怀念文章剩下的文字里,我们还是叫它白芋吧。白芋的“白”要发“bei”这个音,只有如此,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才能毫无保留地蔓生出来。
  白芋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经过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提起它,胃里怕要酸水泛滥了。有民歌唱道:泥土墙,茅草房,白芋片子当主粮,只见姑娘往外嫁,不见小伙当新郎。那一段岁月,对于把吃烤山芋当作尝鲜的孩子来说,已经恍如隔世。见到立于寒风中的泥烤箱,我们从内心里滋生的那股亲切劲儿,也让他们觉着不可思议。
  当年土地贫瘠,麦子长势不旺,而白芋一结就是一疙瘩。生产队里分口粮,一家所得麦子每每只是一笆斗,而白芋却堆得山一样。它从霜降时起到春二三月,一直在粗瓷碗里唱着主角,接下来到麦收的时间,白芋干开始登场,因而它在人们心里的地位也非比寻常。
  麦子一割,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平整的麦茬地培起一垅一垅的土埂,一沟一坎的,像在电影里看到的战壕。然后把炕里的育秧截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三两个叶子就是一节,靠着土埂的两侧交错着埋下去。白芋,这样一种朴实而坚韧的植物,别看刚栽下时蔫头耷脑的,被一场透雨一催,生命中所有的力量都能焕发出来,一夜间就把裸露的土覆盖得严严实实。
  长过了炎夏,长过了秋风,悄无声息间,白芋的香甜就弥满了村庄上空流淌的空气。小孩子等不及白芋上粉,口水早溜出嘴角,偷偷拨开纵横错结的藤蔓,手指顺着被撑裂的地缝伸进去,扒拉扒拉地把白芋抠出来,再小心地偎上土,好像没有动过似地。忽地一场霜落,绿叶染上爬山虎般的红,全村的老少爷们就一齐出动去挖白芋。男的把笊钩子撂得高高的,一头砸下去,一窝胖嘟嘟的白芋就连滚带爬着跃出地面。
  女的在后面蹲着,左手握住裹着泥土的白芋,右手张开呈半圆,顺着一捋,末了轻轻掐掉蔓儿,一棵新鲜的白芋就拾掇好了。在大集体的时候,收获的过程并不十分认真,一些扎得深的白芋常被落下。晴好的冬日里,男的卧在向阳柴垛前,吧嗒着烟袋摸着纸牌,女的就带着孩子“捞冬”,半天就能装满一袋子。
  丰收了的白芋堆积如山,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化掉的。一部分被锼成片,随便撒在地里风着,月光下一片银白,如睡了一地的残雪;更多被用土窖储存起来。这个不知从何年沿袭下来的法子虽土,却很实用,白芋躲在窖里呆到来年春暖花开,经冰冻雪封而安然无恙。土窖一般挖在门前高起的地方,口若面盆,仅可容一身进出,里面却是体胖腹阔,因需从两三米至数丈不等,白芋统统放进去,一圈一圈拧着麻花往上码成跺,一直到窖口。窖口很随便地盖一爿石板,用稻草苫着阻隔外面的袭人寒气。一切停当,再凝望一眼,心里越发美滋滋的,大喘一口气,骂一声:他娘的!今冬算是有着落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