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文学伴我成长

2022-01-11抒情散文立冬
时光荏苒,一晃眼功夫,30年过去了,我始终坚守着文学这片圣神的沃土,因为文学是我生命中的海洋,给了我不懈的动力,尽管我没有成家成名,但我踩着生命的海洋,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我酷爱文学,因为她是我心灵的窗口。由于身有残疾,我1990年初中毕……

  时光荏苒,一晃眼功夫,30年过去了,我始终坚守着文学这片圣神的沃土,因为文学是我生命中的海洋,给了我不懈的动力,尽管我没有成家成名,但我踩着生命的海洋,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我酷爱文学,因为她是我心灵的窗口。由于身有残疾,我1990年初中毕业后就永远告别了学校,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当时的教育体制没有像现在那么优越,不得不与大学无缘。我曾痛苦与迷茫过,无数次在心里呐喊着:“为什么,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的不公平?!”当我处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十字路口左右徘徊时,便找来了书籍来读,在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慰籍和新的启迪。常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知不觉中,想当作家的渴望就占据了我的心灵。事到如今,在从事经商之余,我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不久,我的一首短诗经过编辑的修改,发表在一本《古莲》杂志上,我激动的心情像喝了蜂蜜还香甜,忍不住地奔走相告:“我的作品发表啦,我的作品发表啦!”紧接着,我参加了《海燕》、《鸭绿江》函授的学习,吸取文学的滋养。当年,我的《往事与悲哀》《馈赠》发表在《海燕》函授版的《习飞集》上。在编辑老师们的热情扶持下,我的《卖树》《摊位》《我们不曾相识》《写给妻子》等公开陆续发表在《海燕》文学月刊上。
  2014年,我参与庆祝《海燕》创刊60周年一系列活动,《大连晚报》记者张庆国老师以《<海燕>是我的精神家园》为题对我进行了专访,还与邵默夏、毕馥华、李皓、邓刚、素素、孙慧芬、高云、魏新华、梁书香等文学前辈们编排在《棒棰岛周刊》的“海燕之歌10人六十年”专栏里,我还以《海燕》责任编辑王桂芝老师为主人公撰写了《城里有个编辑妈妈》获得了“发现王国杯”我与《海燕》的故事有奖征文三等奖,该篇发表在《海燕》和《大连晚报》上。
  文学是我的精神支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90年代,我还是一个文学青年,通过征婚与一位四川健全女孩子在茫茫的人海中相识、相知、相爱了,1995年我们顺利地走到了一起。当时,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是婚后,面对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她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开始厌恶我搞文学创作,时常严厉地对我说:“你写那破东西,能值几个钱,能当饭吃吗?!”看我整天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越看越不“顺眼”,甚至发狠要砸我的电脑。其实,她是对我好,别累坏了自己的身体啊!
  听说我是搞文学的,街道领导亲自找到了我,叫我到残联上班从事残疾人宣传工作。我一边协助残联理事长做好日常工作,一边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疾苦,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2013年,普兰店区残疾人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我当选为残疾人文联副主席。在区残联党组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策划了《感恩生活》、《我的梦·中国梦》有奖征文比赛和一些文学讲座活动,组建残疾人文学艺术联合会QQ群和微信群,一大批残疾人文学新人脱颖而出,他们有的成为文艺骨干,有的加入了各级作家协会。
  如今,我又回到了家中。业余时间,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还从事着文学公益事业,积极主动地协助各级作家协会发展会员工作,一直兼任着沈阳市作家协会创办的盛京文学网的编辑与安检工作。在义务地付出中,我收获着众多的感动。
  是啊,命运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就看你怎么去抓住它,面对它,战胜它,在我的亲身经历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而文学造就我,使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逐步走向成功。如今,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文学将伴我到底,走向新的辉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