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衣,青衣看
2022-01-11叙事散文苇岸-弦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看戏,老人偏爱那唱,青年人看做功,小孩看戏中的打,中年人体会唱念做打里的人生。老人完成了任上的戏份,可心安理得地在台下看戏,若是乐意票几出,那叫老有……
看戏,老人偏爱那唱,青年人看做功,小孩看戏中的打,中年人体会唱念做打里的人生。老人完成了任上的戏份,可心安理得地在台下看戏,若是乐意票几出,那叫老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 看戏,老人偏爱那唱,青年人看做功,小孩看戏中的打,中年人体会唱念做打里的人生。
老人完成了任上的戏份,可心安理得地在台下看戏,若是乐意票几出,那叫老有所为。青春年少者扮的是皇帝皇妃的角色,家里再穷,也尽着那点好颜色穿在他们身上,他们对柴米油盐之贵,自然产生不了切肤之痛。小孩还没到撑台柱的年纪,虽然随大人跑龙套似的在艰难的背景里生活,却不懂生活的艰辛不易。中年人是那对出征可为将帅与入朝可为宰相百般虔诚的观者,也是由出将登台入相下台的表演者,深知生活之味。当台上的青衣唱到悲切处,台下簇拥的人群里中年观众尤为感同身受。所以能品京剧之美的,能看懂青衣的,至少要人到中年了。
看戏如品人生,你仰望着戏里人奔着圆满而去,戏里人偏唱不出大团圆,让你在戏散后叹了又叹。命运弄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都逃不出戏里的命运,贫民百姓更是尝尽世态炎凉和人生的悲苦酸辛。看戏也如读文章,开卷端详,掩卷联想。既是要欣赏京剧之美,便将那唱念做打加以审视、玩味、冥想,还不时地给予评价。看青衣,看的是青衣的性格刚烈、气质高贵和举止端庄。数声檀板,台上稳步走出罗敷女,长身玉立,青褶子,素裙。但见她凝神静气,缓缓行至台中央,整顿衣裳起敛容:“愁锁双眉,绣针黹奉养高堂。”韵白才念出,台下已是喝彩如雷。没有鲜亮的头面首饰,没有彩衣绣罗裙,坚实缓慢的台步,步步是端庄;目不睇视,眼神凝重,尽显高贵气象。眼前一个贤德贞节的艺术形象喷薄而出。你看舞台上的她,她也看过来,但不是看你,是眺望她等待出征的丈夫归来,守望与婆婆相依度日的生涯。
青衣和花旦年龄相近,然人生经历不同。你看到的青衣是悲剧形象,接近生活;你看到的花旦是喜剧形象,更贴近艺术。她们的看也不同。
花旦正当妙龄,鲜亮的短衣着装,烘托着青春、热情和机智。一不当家,二不甚操劳,花旦可尽情发挥她的活泼伶俐和妩媚。一方手帕在花旦的手里能舞出花,一把扇子也能变成蝶。花旦的碎步让你联想到野猫的轻步,又不全像野猫的步,是燕子点水的花梆步,敏捷地转身而去,留给你一个灵活轻巧的背影。你还在回味她刚才回眸时抛出的媚眼,犀利的目光如暗夜里熠熠火光,叫唤你去看她,但不诱惑你,那目光里有矜持和歉意。你若感觉被诱惑着去看,其实是你被召唤,召唤你的是她青春的肌肤和青春的轮廓。你看花旦秀丽的姿容和灵巧的做功,她看的是美好的愿景。
轮到青衣亮相时,冲击你视觉的不是烂漫的花坞,而是霜冷的秋原。青衣有的是被弃的女子,有的守寡,有的夫离子散,经历了风霜,磨砺得眼里少了明媚,多了明亮和坚定。你看那兰花指应是忙于生计,才没有舞帕舞水袖的闲暇和心情,仿佛那水袖的功用只是为了拭泪。青衣大多端坐在清冷的室内织布,织哀愁的生活,禁不住悲从中来,便黛玉吟葬花词般放几声悲歌,西皮里有她的刚烈和深明大义,二黄里有她的哀婉和凄苦无奈。命运将一个弱女子逼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所以你看到的青衣,眼神那么沉着镇定,步子那么稳重结实,把艰难踩在脚底下苦苦撑着家。你看青衣,她不看你,她的眼用来盼望苦尽甘来,用来看子女出人头地,看夫妻团圆日,破镜重圆的那一天。
《红楼梦》中的李纨青春丧偶,儿子幼小,算得个青衣。虽处膏粱锦绣中,然心苦大于身苦,李宫裁如槁木死灰一般。“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一曲《晚韶华》概括出李纨寡居后的人生,死守节操,美好年华都付于了侍亲养子和陪侍小姑们针黹诵读。为儿子操劳一辈子,待到儿子荣达,本以为可享晚福,却是昏惨惨,黄昏路近,枉与他人作笑谈。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的李宫裁与封建社会中其他节妇一样,明明知道苦守空闺没有将来,也甘愿把自己的心沉静成一眼无波的古井。远处有好名节能让她遥望,她还有希望可寄托在儿子身上,便如《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一心一意教儿子。可叹她大功告成后,只留下空名下的苍凉。
生旦净末丑,数旦行中的青衣命运最不济,受尽煎熬,燃尽生命,最后剩下一把辛酸泪。《祭江》中的孙尚香虽贵为东吴郡主,但逃不脱政治婚姻的命运,落得夫妻离别,抑郁度日。后来得悉刘备死讯悲愤不已,也只能是对当年截江事追悔莫及,只留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江自尽。还有那《武家坡》里的王宝钏,苦守寒窑一十八载,薛平贵离西凉来到武家坡前,夫妻相逢。寒窑中的王宝钏对盆中水一照:“十八载老了我王宝钏。”台上的人痛惜好韶华不再,台下也惋惜声一片……
看江边哭祭的孙尚香,看苦守寒窑的王宝钏,看的是青衣的人生悲剧之美。即便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观者还是痴迷青衣唱念中被毁灭的人生,如冯小青看《牡丹亭》,“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台上的青衣一颦一蹙,你也跟着双眉不展;她那里泪眼婆娑,你也还她个泪潸潸。青衣是一眼抒怀的井,你欠身凝视井里时,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你看青衣在那里忍耐、挣扎、期盼,那井里映出了你的彷徨、焦虑、奋起。“台上疯子台下呆子”,此话不假。唱青衣的人使出平日所练,全身心投入她的疯;台下的呆子心甘情愿被她引着,在那里唏嘘不已。一出青衣戏,观者在那里痴迷,迷到“观中常有剧中人”的境地;做戏的人在台上也痴迷,那是一种对艺术追求的境界。青衣,立在台上就是一种对美好品德的坚持和信仰,也是对艺术的追求和谛视。
看戏,看青衣在那里不急不躁地唱,也看青衣的看,哀而不伤,目光坚定。人面对苦难时,才有机会跟有光彩的人生来个不打不相识。尽管人们喜欢喜剧,但悲剧更美。
---------
老人完成了任上的戏份,可心安理得地在台下看戏,若是乐意票几出,那叫老有所为。青春年少者扮的是皇帝皇妃的角色,家里再穷,也尽着那点好颜色穿在他们身上,他们对柴米油盐之贵,自然产生不了切肤之痛。小孩还没到撑台柱的年纪,虽然随大人跑龙套似的在艰难的背景里生活,却不懂生活的艰辛不易。中年人是那对出征可为将帅与入朝可为宰相百般虔诚的观者,也是由出将登台入相下台的表演者,深知生活之味。当台上的青衣唱到悲切处,台下簇拥的人群里中年观众尤为感同身受。所以能品京剧之美的,能看懂青衣的,至少要人到中年了。
看戏如品人生,你仰望着戏里人奔着圆满而去,戏里人偏唱不出大团圆,让你在戏散后叹了又叹。命运弄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都逃不出戏里的命运,贫民百姓更是尝尽世态炎凉和人生的悲苦酸辛。看戏也如读文章,开卷端详,掩卷联想。既是要欣赏京剧之美,便将那唱念做打加以审视、玩味、冥想,还不时地给予评价。看青衣,看的是青衣的性格刚烈、气质高贵和举止端庄。数声檀板,台上稳步走出罗敷女,长身玉立,青褶子,素裙。但见她凝神静气,缓缓行至台中央,整顿衣裳起敛容:“愁锁双眉,绣针黹奉养高堂。”韵白才念出,台下已是喝彩如雷。没有鲜亮的头面首饰,没有彩衣绣罗裙,坚实缓慢的台步,步步是端庄;目不睇视,眼神凝重,尽显高贵气象。眼前一个贤德贞节的艺术形象喷薄而出。你看舞台上的她,她也看过来,但不是看你,是眺望她等待出征的丈夫归来,守望与婆婆相依度日的生涯。
青衣和花旦年龄相近,然人生经历不同。你看到的青衣是悲剧形象,接近生活;你看到的花旦是喜剧形象,更贴近艺术。她们的看也不同。
花旦正当妙龄,鲜亮的短衣着装,烘托着青春、热情和机智。一不当家,二不甚操劳,花旦可尽情发挥她的活泼伶俐和妩媚。一方手帕在花旦的手里能舞出花,一把扇子也能变成蝶。花旦的碎步让你联想到野猫的轻步,又不全像野猫的步,是燕子点水的花梆步,敏捷地转身而去,留给你一个灵活轻巧的背影。你还在回味她刚才回眸时抛出的媚眼,犀利的目光如暗夜里熠熠火光,叫唤你去看她,但不诱惑你,那目光里有矜持和歉意。你若感觉被诱惑着去看,其实是你被召唤,召唤你的是她青春的肌肤和青春的轮廓。你看花旦秀丽的姿容和灵巧的做功,她看的是美好的愿景。
轮到青衣亮相时,冲击你视觉的不是烂漫的花坞,而是霜冷的秋原。青衣有的是被弃的女子,有的守寡,有的夫离子散,经历了风霜,磨砺得眼里少了明媚,多了明亮和坚定。你看那兰花指应是忙于生计,才没有舞帕舞水袖的闲暇和心情,仿佛那水袖的功用只是为了拭泪。青衣大多端坐在清冷的室内织布,织哀愁的生活,禁不住悲从中来,便黛玉吟葬花词般放几声悲歌,西皮里有她的刚烈和深明大义,二黄里有她的哀婉和凄苦无奈。命运将一个弱女子逼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所以你看到的青衣,眼神那么沉着镇定,步子那么稳重结实,把艰难踩在脚底下苦苦撑着家。你看青衣,她不看你,她的眼用来盼望苦尽甘来,用来看子女出人头地,看夫妻团圆日,破镜重圆的那一天。
《红楼梦》中的李纨青春丧偶,儿子幼小,算得个青衣。虽处膏粱锦绣中,然心苦大于身苦,李宫裁如槁木死灰一般。“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一曲《晚韶华》概括出李纨寡居后的人生,死守节操,美好年华都付于了侍亲养子和陪侍小姑们针黹诵读。为儿子操劳一辈子,待到儿子荣达,本以为可享晚福,却是昏惨惨,黄昏路近,枉与他人作笑谈。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的李宫裁与封建社会中其他节妇一样,明明知道苦守空闺没有将来,也甘愿把自己的心沉静成一眼无波的古井。远处有好名节能让她遥望,她还有希望可寄托在儿子身上,便如《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一心一意教儿子。可叹她大功告成后,只留下空名下的苍凉。
生旦净末丑,数旦行中的青衣命运最不济,受尽煎熬,燃尽生命,最后剩下一把辛酸泪。《祭江》中的孙尚香虽贵为东吴郡主,但逃不脱政治婚姻的命运,落得夫妻离别,抑郁度日。后来得悉刘备死讯悲愤不已,也只能是对当年截江事追悔莫及,只留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江自尽。还有那《武家坡》里的王宝钏,苦守寒窑一十八载,薛平贵离西凉来到武家坡前,夫妻相逢。寒窑中的王宝钏对盆中水一照:“十八载老了我王宝钏。”台上的人痛惜好韶华不再,台下也惋惜声一片……
看江边哭祭的孙尚香,看苦守寒窑的王宝钏,看的是青衣的人生悲剧之美。即便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观者还是痴迷青衣唱念中被毁灭的人生,如冯小青看《牡丹亭》,“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台上的青衣一颦一蹙,你也跟着双眉不展;她那里泪眼婆娑,你也还她个泪潸潸。青衣是一眼抒怀的井,你欠身凝视井里时,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你看青衣在那里忍耐、挣扎、期盼,那井里映出了你的彷徨、焦虑、奋起。“台上疯子台下呆子”,此话不假。唱青衣的人使出平日所练,全身心投入她的疯;台下的呆子心甘情愿被她引着,在那里唏嘘不已。一出青衣戏,观者在那里痴迷,迷到“观中常有剧中人”的境地;做戏的人在台上也痴迷,那是一种对艺术追求的境界。青衣,立在台上就是一种对美好品德的坚持和信仰,也是对艺术的追求和谛视。
看戏,看青衣在那里不急不躁地唱,也看青衣的看,哀而不伤,目光坚定。人面对苦难时,才有机会跟有光彩的人生来个不打不相识。尽管人们喜欢喜剧,但悲剧更美。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