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沧阳行吟:死了都要爱的乡土热恋

2020-09-24叙事散文沧阳映红
长夏空山,雨水连天,午睡迟迟,惟故人杨春山之文稿送达,恍若清风扑面而来,顿扫夏日烦热之扰。悦读之余不肯沉沉入睡。平日里舞文弄墨,文章出产质数甚丰的春山,在县文化部门供职,他的许多文章,我都在报刊网络上看过.当我再次从作者对天地万物的感受和心



  长夏空山,雨水连天,午睡迟迟,惟故人杨春山之文稿送达,恍若清风扑面而来,顿扫夏日烦热之扰。悦读之余不肯沉沉入睡。平日里舞文弄墨,文章出产质数甚丰的春山,在县文化部门供职,他的许多文章,我都在报刊网络上看过.当我再次从作者对天地万物的感受和心灵自然真情笔墨的流露,感悟着一个乡村写作者的精神气韵,这都是有迹可寻的。我对春山散文的看法也是如此,他从小就生长在彩云之南五彩永胜的诗意田园——三川小镇的金官街上,他的父亲是出身于三川农家子弟的乡村教师,从《沧阳行吟》这本文集看起来,滇西永胜杨氏门中“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好传统并没有丢。
  在春山的故乡,我仿佛看见了繁密的竹林鸟雀的天堂,蓬勃的生机;我仿佛看见了重新温暖我乡村记忆的白鹭鸟的飞鸣;我仿佛看到了乡村诗人从悠长而寂寥的小巷中走过;我仿佛听到了与清风白云自由的交谈,和灵魂真实的对话;我仿佛听到了乡村的脉搏永远的跳动,幻化的乡亲面容,含泪的呼唤,往事像时光的河流一样缓缓流淌。在那四月,遍野的鸟语花香因清明时节的到来而令人黯然神伤,凝重的思念更是化作无尽的哀伤。而在七月:魂灵在乡村的怀念与感恩中飘舞,在被怀念与感恩覆盖的乡村,在被虔诚与凝重主宰的七月,滇西北的乡村,一支支香条会准时被点燃,引领着那些沉溺于黑暗的魂灵向着一个个温暖的家进驻。
  在这窗外无边无际的雨幕里,我仿佛听到鸟儿在黄昏和黎明的吟唱,在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接近了乡村的精神高地,我仿佛看到在金官杨伍,春山的某些生命断章,在西湖:水光山影笼罩下的村庄,我的目光持久地注视着灵性的西湖把一种属于乡村的气息洇染得无边无际,我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天空深远而湛蓝,山林幽深而寂静的禅意西湖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的境界空灵。在翁彭:梨花掩映下的影像山村,河流是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沿着家乡延伸的道路,庄稼逐渐隐退,被花海震撼的乡村少年,他们与一片梨花飘舞的海洋遭遇。在走过感悟生命中的似水流年——金官街的时候,在逐渐失去它的沧桑与斑驳,个性与灵魂的老街上,依然怀念着处于茶马古道中宁静的古村落以及在大地上行走的记忆。在翠湖:回望中发现梦想的天堂,清澈得让人窒息的翠湖的一面湖水。模糊的面孔。流逝的时光。甜蜜的梦境。栖息在大明王朝“洪武调卫”边屯军民筑就的沧阳古城。畅想着生命里的乡村是孩子们心中的天堂。记忆里的蜻蜓们在田野里、池塘里游戏,孩子们在田埂和池塘边奔跑,把一个个单调的童年追逐得热血沸腾,而那一刻,他们的目光清澈,内心无比的温柔,仰望天空的笑容也分外甜美。
  多年以来,缘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春山把乡村当成他心中圣洁的图腾。在他心中鸟声环绕的乡村,野花纷繁的乡村,庄稼壮实的乡村,都是他一生都歌唱不完的主题。且行且吟,写下了一些或疼痛或平静的文字。如在清水驿:隐藏在明清建筑里的风情里,他透过一个个古朴而厚重的庭院深入你的灵魂深处,让淡淡的诗意弥漫在你的心中,久久不会散去。而在清水驿:沉浸在馥郁文风里的典雅里,如今,那些明清时期的民居全都隐没在村庄里,崇文重教之风,把滇西北的村庄日复一日的熏陶着,漫漫文气氤氲着古老的村庄里文化力量的昌达。在此春山深深地感受到了在滇西北为自己赢得了无比显赫的地位与名声的边屯家乡,文风之地,拥有的是几百年沉淀下来的典雅和大气的馥郁文风。
  随后,在时光荏苒,刻满孤寂与凄清的贞洁牌坊之下,在斋女拒绝肉欲迷乱的圣洁里,把生命的烛火奉献给灵魂的祭坛辉映的岁月苍茫,淡然地享受着一个家庭所能够给予她的最高供养和礼遇的乡村斋女,在春山的笔下引人深思。如今在春山的故乡现在民风依然古朴的三川坝,还保留着典型的汉族宗教习俗,乡村的祭师高公显露出他对乡村灵魂世界的敬畏和神秘以及与天地万物沟通的隐讳和扑朔迷离。在春山的眼里,陪伴着乡村一路前行的高公沿着村庄的延伸轨迹,成为了亡灵和生者之间联系的一座桥梁,把一个个村庄支撑着,让村庄的善良与厚道一天天发扬光大。然而,他们却是站在真实与虚幻边缘上的寂寞歌者,让古老的偈语和高亢的梵唱缓缓地唱响在滇西北这片充满了阳光和歌声的山野里。
  很长时间,春山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在沧阳小城居住的日子,他的思绪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向着乡野飞奔。沃土、庄稼、牛羊、蔬菜、飞鸟、老屋、河流……这些意象,把乡村的韵味铺展得舒缓而空灵。乡村,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名词,注定要让他的生命和情感和它纠结在一起,无法分割。于是,他的目光在乡村的注视下变得更加温柔,他的情感在乡村的怀抱中变得更加热烈。他深情地诉说着:“滇西北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神秘象征符号,它不经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并和我终生结缘,这于我来说是一场宿命的安排,更是一次机缘的巧遇。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险峻的高山,清秀的树林。在这片离天很近的高原红土地上,纯净的空气让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清澈的河流绵延不绝地传递着生命的信息。这样的滇西北是具有诗意的,它向人们证明:红土地并不只是生产贫瘠。在这写满了坚韧与粗犷的高原上,他时常枕着金沙江涛声的节拍入眠,揽着田野中飘香的稻花沉醉。滇西北的每一块土地,都被他的思想所包围;滇西北的每一个村庄,都被他传说的异彩所侵占。而那些无处不在的诗意在他的胸中涌动,一不小心就会澎湃成汹涌的波涛,在你心灵的荒原上泛滥成灾。在这样的时光里,他的生命诉说被泛着温柔的诗意日愈缠绕。他的目光无数次在滇西北停留、驻足,把这片诗意汇聚成丰收的稻田。而高原汉子的面庞,被清亮的阳光一次次亲吻,成为了古铜色的雕像;高原女子的身姿,被碧绿的江水一次次拥抱,幻化为柔美的曲调。正是高原汉子的刚毅和高原女子的温柔,让滇西北成为了世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
  透过历史泛黄的书页,把目光投向蟒蛇般沿着他留山盘旋,一路奔走,欢歌的他留五尺道,隐没在硝烟与马蹄声中的记忆,高亢而清丽的他留女子羞涩的笑容和着野性的歌声,传递着对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再回首时直奔他留山的主题,笔墨从心底缓缓地流出,在苍茫的夜色里坚守爱情的他留人用纯真和自由诠释着爱情,生生不息。如同一条脐带,一头连着他留土著民族的母体,一头连着华夏文明的灵魂。长期以来,他留人用自己的聪慧,把他留文化作为一种信仰供奉着,让他留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而在上万座坟茔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他留山上的他留坟林,很久以前,躬耕于田野,放牧于山林的他留人祖先,创造了历史和辉煌,在异常精美的碑刻里诉说着大地亘古的沧桑与传奇;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的他留山的粑粑节, 尽情地享受和品味着他留山的热情与美好,身着民族服装的他留人,祈祷祖先们保佑他留人的子孙后代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祭祀仪式庄重而古朴。


  在“丹凤衔书”文化底蕴深厚的滇西北永胜,蜗居小城多年的春山。为了生活,他藏起那份崇尚自然的心思,在险恶的江湖中小心翼翼地穿行。他多想用自己的文字为自己在滚滚红尘中开辟一个心灵的后花园,让心情沉醉在文字营造出的恬淡氛围里。所以,当他在涛源:沐浴在金沙江波涛里的热土之上,一路前行,走过水稻的天堂,时间的渡口,当他酣睡在金沙江和程海波涛里的小城里,他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灵魂,在金沙江和程海的波涛里沉浮;他的身体,流动着金沙江和程海的血液与精魂。当他无数次地沉醉在这片红土地上,用心和它作着灵魂中最亲昵的交融。清澈的河流沉淀着热烈的相思,飘逸的云彩涌动着生命的绿洲,丰收的田野咏唱着美好的明天。虽然远方未必会有更美的风景,但他总在灵魂的高处仰望着朴实、本真、善良和慈爱的回归。故土,老屋,乡村,大地是他的生命中的文化之根,也是他写作的精神源泉,在深邃的目光里,温暖了他记忆的是永不消失的书香和亲情。多年以来,他始终坚信点亮自己的生命之灯,在人生的历程中坚实地走着每一步,沿着理想所指引的方向,必将走得更加坚韧和从容。
  在这里我终于明白:我的朋友他就是死了都要爱的热恋故乡的人。虽然容颜已改,但是信念永存。在至今依然时时飘荡着雄浑而热烈的酒歌的乡野,每一片土地都铭刻着他成长的足迹。在他坚守的艺术理想和人生境界里,因为有着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的精神追求,永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真诚地祝愿在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的大旗的指引下,春山今后能有更多地歌颂家乡、叙述真情的文学作品产生,时时在精神的高原上盛开着灿烂的文字花朵,终年流泻着不竭的诗情,以此来报答这片古老的土地永远的父母之邦最深切的养育之恩。



[ 本帖最后由 沧阳映红 于 2012-7-18 15:27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