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菌飘香时
2020-09-24叙事散文叶浅韵
蘑菇在我的家乡被称为菌子。每年随着雨季的到来,各类野生菌子争相冒出土来,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山珍美味的追求。近些日子,雨水充沛,阳光也很充足,一仗日头一仗雨的天气,最适合菌类的生长。每到周末,总喜欢大呼小叫约上大姑子小姑子或是热爱山野的朋友,一
蘑菇在我的家乡被称为菌子。每年随着雨季的到来,各类野生菌子争相冒出土来,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山珍美味的追求。
近些日子,雨水充沛,阳光也很充足,一仗日头一仗雨的天气,最适合菌类的生长。每到周末,总喜欢大呼小叫约上大姑子小姑子或是热爱山野的朋友,一起去山上采菌子。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山林间的妙趣不是那么有兴致,而我固执地认为需要向他们普及些生活的小常识。至少能区分山上有毒的菌子与能食的菌子。孩子们在车里嬉闹,我总要做个唠叨的妈妈,努力向他们宣讲我有限的知识。孩子们说,他们早记住了,书上就说颜色鲜艳的菌子大多是有毒的。
一到山林深处,大家就开始对山头进行拉网式搜索,眼睛紧紧地盯着每一寸土地。儿子最先发现了新大陆,他尖叫说这里有菌子,原来是一朵胖胖的牛肝菌,派头十足地挺立着,像是在等待贵宾的绅士那样。这种菌子喜欢结伴而行,大家在周围又采到了好几朵。老公说这朵菌子长得像胖胖的儿子,儿子说那朵菌子长得像肥肥的爸爸。语气间充满了爱和亲,从心底升腾的都是欢乐的情愫。这边才传过来又拾到菌子的好消息,那边在呼唤走失了的姑妈,亲情在山野间弥漫。
孩子新奇,一听到谁发现菌子的消息,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争着去拾起来,然后装进他的袋子里。他自己发现的菌子,就稀奇得不得了的样子,让人来围观。这光景让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去放牛时,遇见鸟蛋的样子,大喜大惊,大呼小叫,一副乍乎乎的模样。后来在生命的旅程中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与人或物的相遇对峙后,慢慢变得内敛成熟起来,有了淡然从容的心态。儿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就让他叽叽喳喳地叫吧。没多大功夫,他居然能认出菌子的种类了。青头菌、奶浆菌、黄毛草、牛肝菌……如数家珍。他只是不肯相信奶奶浆菌可以生吃,非让他的父亲示范给他看。
儿子在草丛中发现一朵鲜艳的菌子,黄澄澄娇艳艳地开着,如一把漂亮的太阳伞。儿子说终于找到一朵像妈妈的菌子了,可惜是有毒的。我一看就知道那是可食用的菌子,名字叫做黄龙伞,小时候采摘过无数次。儿子高兴地一直拿着那朵漂亮的菌子,即使是不小心摔一跤下去,菌子也还高高举起。
刚到山上时大家都忙着去拾好菌子了,待发现好菌子被人拾光后,最差的菌子也连忙拾起,生怕了落空了这趟子。心想再差的菌子,只要是能食用的,定也比人工菌的质量高吧。这种心理让我想起祖母的话语,她说讨媳妇如捡菌子,起初总是想着拔尖的鸡棕,打着灯笼火把找啊找,实在找不到了,就连最贱的叫做滑泥肚的菌子也带回家了。其实炸干了,它的味道也是不错的,就看你用什么方式去对待了。
祖母的这一理论在邻村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记得当初他娶老婆时,非娶一个如得二姑的女人做妻子,漂亮能干且贤良,没想到光阴催人,三十出头了,他的篮子还是空空的,只好退而其次,到很远的地方去娶了一个笨媳妇回来。这事被乡邻们一直传为笑话,当成经典故事来教育年轻一代,对他们挑精捡瘦的行为冠以捡菌子的哲理。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人在合适的年龄干合适的事情。就如同捡菌子,错过季节,就只等来年了,而人生是经不起太多等待的。祖母简单的哲学与先哲摘稻穗的哲理有异典同工之处。人最难认知的往往是自己,再未失去之前的拥有都不愿意用心去对待。
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找寻,每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获,看着那一朵朵鲜活的菌子,心中的馋虫早被勾出了,只想快快下山,让这些山中美味裹满空腹。
吃菌子最难的洗菌子的步骤了,若是一个人劳作,会耗上很多时间,幸好不是单兵作战,全家总动员。先把采来的菌子仔细地捡一遍,却除泥巴和杂质,然后放入加过盐的水里,一边泡着一边用牙刷或是海绵仔细地清洗。重了会弄碎娇弱的菌子,轻了又去除不掉杂质。看着洗好的新鲜的菌子,口水早在不断下咽了。
我很庆幸生在一个盛产野生菌的地方,又有宣威火腿当配料。想着人间美味马上要到腹中,心中欢喜得唱出歌谣来。把洗好的菌子,辅以大蒜、青椒、香芹、火腿,放在锅里爆炒或是煮汤,十分钟过后,空气飘出了特殊的香味,那是致命的诱惑。火腿的咸味融入到了菌子里,经年的盐份成了特殊的调料,在一汤一菌里见分晓。原来这样的组合才是最佳拍档。见过多少人在饱餐这样的美食过后,拍着鼓鼓的肚子连连说自己吃得太多了,外加一句,估计皇帝老儿也没享受过这样的美食。然后一副喜滋滋美洋洋的满足样子,仿佛自己因为这样的美食而占尽了人间的先机。
外地来的朋友若是这个季节来,定要去专门的野生菌火锅店里大快朵颐一回,感受一下高原特殊的美食。我远方的同学多年还挂念着野生菌子的味道,每年都在念叨要来吃一次,无奈山高天远又拖家带口,那鲜美的味道只是能留在舌尖上永远的回忆和想念了。
喜欢这野菌飘香的时节,让我在山野间留连,在深林处,在青苔间,享受找寻与得到的快乐。
近些日子,雨水充沛,阳光也很充足,一仗日头一仗雨的天气,最适合菌类的生长。每到周末,总喜欢大呼小叫约上大姑子小姑子或是热爱山野的朋友,一起去山上采菌子。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山林间的妙趣不是那么有兴致,而我固执地认为需要向他们普及些生活的小常识。至少能区分山上有毒的菌子与能食的菌子。孩子们在车里嬉闹,我总要做个唠叨的妈妈,努力向他们宣讲我有限的知识。孩子们说,他们早记住了,书上就说颜色鲜艳的菌子大多是有毒的。
一到山林深处,大家就开始对山头进行拉网式搜索,眼睛紧紧地盯着每一寸土地。儿子最先发现了新大陆,他尖叫说这里有菌子,原来是一朵胖胖的牛肝菌,派头十足地挺立着,像是在等待贵宾的绅士那样。这种菌子喜欢结伴而行,大家在周围又采到了好几朵。老公说这朵菌子长得像胖胖的儿子,儿子说那朵菌子长得像肥肥的爸爸。语气间充满了爱和亲,从心底升腾的都是欢乐的情愫。这边才传过来又拾到菌子的好消息,那边在呼唤走失了的姑妈,亲情在山野间弥漫。
孩子新奇,一听到谁发现菌子的消息,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争着去拾起来,然后装进他的袋子里。他自己发现的菌子,就稀奇得不得了的样子,让人来围观。这光景让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去放牛时,遇见鸟蛋的样子,大喜大惊,大呼小叫,一副乍乎乎的模样。后来在生命的旅程中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与人或物的相遇对峙后,慢慢变得内敛成熟起来,有了淡然从容的心态。儿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就让他叽叽喳喳地叫吧。没多大功夫,他居然能认出菌子的种类了。青头菌、奶浆菌、黄毛草、牛肝菌……如数家珍。他只是不肯相信奶奶浆菌可以生吃,非让他的父亲示范给他看。
儿子在草丛中发现一朵鲜艳的菌子,黄澄澄娇艳艳地开着,如一把漂亮的太阳伞。儿子说终于找到一朵像妈妈的菌子了,可惜是有毒的。我一看就知道那是可食用的菌子,名字叫做黄龙伞,小时候采摘过无数次。儿子高兴地一直拿着那朵漂亮的菌子,即使是不小心摔一跤下去,菌子也还高高举起。
刚到山上时大家都忙着去拾好菌子了,待发现好菌子被人拾光后,最差的菌子也连忙拾起,生怕了落空了这趟子。心想再差的菌子,只要是能食用的,定也比人工菌的质量高吧。这种心理让我想起祖母的话语,她说讨媳妇如捡菌子,起初总是想着拔尖的鸡棕,打着灯笼火把找啊找,实在找不到了,就连最贱的叫做滑泥肚的菌子也带回家了。其实炸干了,它的味道也是不错的,就看你用什么方式去对待了。
祖母的这一理论在邻村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记得当初他娶老婆时,非娶一个如得二姑的女人做妻子,漂亮能干且贤良,没想到光阴催人,三十出头了,他的篮子还是空空的,只好退而其次,到很远的地方去娶了一个笨媳妇回来。这事被乡邻们一直传为笑话,当成经典故事来教育年轻一代,对他们挑精捡瘦的行为冠以捡菌子的哲理。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人在合适的年龄干合适的事情。就如同捡菌子,错过季节,就只等来年了,而人生是经不起太多等待的。祖母简单的哲学与先哲摘稻穗的哲理有异典同工之处。人最难认知的往往是自己,再未失去之前的拥有都不愿意用心去对待。
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找寻,每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获,看着那一朵朵鲜活的菌子,心中的馋虫早被勾出了,只想快快下山,让这些山中美味裹满空腹。
吃菌子最难的洗菌子的步骤了,若是一个人劳作,会耗上很多时间,幸好不是单兵作战,全家总动员。先把采来的菌子仔细地捡一遍,却除泥巴和杂质,然后放入加过盐的水里,一边泡着一边用牙刷或是海绵仔细地清洗。重了会弄碎娇弱的菌子,轻了又去除不掉杂质。看着洗好的新鲜的菌子,口水早在不断下咽了。
我很庆幸生在一个盛产野生菌的地方,又有宣威火腿当配料。想着人间美味马上要到腹中,心中欢喜得唱出歌谣来。把洗好的菌子,辅以大蒜、青椒、香芹、火腿,放在锅里爆炒或是煮汤,十分钟过后,空气飘出了特殊的香味,那是致命的诱惑。火腿的咸味融入到了菌子里,经年的盐份成了特殊的调料,在一汤一菌里见分晓。原来这样的组合才是最佳拍档。见过多少人在饱餐这样的美食过后,拍着鼓鼓的肚子连连说自己吃得太多了,外加一句,估计皇帝老儿也没享受过这样的美食。然后一副喜滋滋美洋洋的满足样子,仿佛自己因为这样的美食而占尽了人间的先机。
外地来的朋友若是这个季节来,定要去专门的野生菌火锅店里大快朵颐一回,感受一下高原特殊的美食。我远方的同学多年还挂念着野生菌子的味道,每年都在念叨要来吃一次,无奈山高天远又拖家带口,那鲜美的味道只是能留在舌尖上永远的回忆和想念了。
喜欢这野菌飘香的时节,让我在山野间留连,在深林处,在青苔间,享受找寻与得到的快乐。
很赞哦! ()